古渤海國遺址

古渤海國遺址

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位於渤海鎮內,北距寧安城40公里,距東京城火車站僅4公里。牡丹江去鏡泊湖的必經之路。1961年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建有上京博物館進行管理。座落在距鏡泊湖不足20公里的寧安市渤海鎮。它已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簡介

古渤海國遺址古渤海國遺址

渤海國遺址座落在距鏡泊湖不足20公里的寧安市渤海鎮,現已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渤海國是盛唐之時建立的封建地方政權。它的歷史可追溯到1300餘年前,史書上譽稱“海東盛國”。公元713年,唐玄宗冊封其首領大祚榮為左繞衛大將軍、渤海郡五、忽汗州都督稱號,從此專稱“渤海”,與唐朝為臣屬關係。公元755年,渤海國遷至渤海鎮,建成首府“上京龍泉府”,至公元926年被契丹族所滅,傳國15世,歷時229年。渤海國所轄疆域西起扶餘、農安、開源、鐵嶺一帶,北至黑龍江、松花江下游,南至新羅(今朝鮮),東至日本海。共設5京、15府、62州。契丹滅渤海改建為東丹,為鎮壓渤海人民的反抗,使其忘卻故土,契丹曾把龍泉府及寺廟等古都著名建築付之一炬。故國遺址可見城址、上京龍泉府遺址、故井址、禁苑址、街壇址、寺廟址、古墓、古橋址和興隆寺。主要遺物有石燈幢、大石佛、舍利函、大石龜、文字瓦等。

景觀

遺址中的八寶琉璃井是一口很深的千年古井,是渤海國國王的飲水用井,歷經千年不枯不涸,至今水量充沛、水質清澈,千年前的風采依舊。喝一口甘甜爽口,與先人同飲一井水,汲寶地之靈氣,取先賢之睿智。這是一種特值得珍惜的千年之緣、千年之約。宮城東側有一個小水池,是當年的人工湖,池邊假山、亭榭的基礎仍能看到,這是渤海國都皇家園林遺址。

渤海上京龍泉府遺址中還建有遺址博物館,該館是渤海國歷史的經典濃縮,是渤海文明的活標本。館中展出了佛家供奉珍品舍利函,用於佛教和裝飾的金器、銀器和銅器,用於生產生活、戰爭的鐵器等大量的精品文物。進入該館如同在翻閱一部內容豐富的“渤海國志”,仿佛走進了東北地區古老的歷史。

東北地區是滿族的發祥地。滿族的前身是女真,女真的前身是靺鞨,靺鞨的前身是肅慎,它們組成了東北地區古老的肅慎族系。它們先後建立了渤海國、大金王朝,以及清王朝,形成了三次大的發展高潮,三次大的崛起,並且一次比一次強大,譜寫了黑龍江流域古代文明的華彩樂章。肅慎族系的強大與發展,加快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各民族的融合,以及東北地區文明進步的發展歷程。

黑土地上不斷閃爍著古代的文明之光,黑龍江流域有著獨特的文化、悠久的歷史。文字是我們了解歷史的主要途徑,有時文字摸稜兩可,總覺得不解渴。殘磚碎瓦、古城遺址等具有現場性、易感知的特點,是我們補充書本、觸摸歷史、驗證歷史的最好方式。黑龍江流域是我國北方少數民族的發祥地,我省不僅有聞名中外的金源文化、渤海文化、流人文化,還有神秘的遠古文化。有機會到渤海古鎮追溯“渤海文化”,到金都阿城追溯“金源文化”,到寧安古城追溯“流人文化”,到三江平原風林古城追溯“漢魏文化”,到興凱湖新開流文化遺址追溯“遠古文化”等,在成熟你的思想、豐富你的學識的同時,更會加深你對黑龍江流域文明的再認識,對北方少數民族歷史的再認識………

歷史

渤海國始建於公元698年到公元926年被契丹滅亡,先後存世229年。如同唐朝是中華民族的輝煌一樣,渤海國也是黑土地上最輝煌的地方政權,展現了黑龍江先人的勤勞和智慧。渤海國初建稱震國,意為東方的國家。公元713年,首領大祚榮接受唐朝的冊封,獲渤海郡王的封號,並領忽汗州都督,遂改震國為渤海國,成為臣屬於唐朝的藩屬政權,又是唐朝管轄下的一個羈縻州府即忽汗州都督府。渤海自大祚榮始,傳位15代王,興盛時期設有5京、15府、62州、100多縣。轄域包括今天整箇中國東北地區、朝鮮北島的東北部和俄羅斯的南濱海地區,“方五千里”,被中原譽為“海東盛國”。由於渤海國“崇尚華風”、“革故維新”、“萬里尋修”、“繁榮貿易”,國勢日盛,雄踞北方,與盛唐同期創造了北國輝煌。今天故國早已灰飛煙滅。我們只能從她留給我們的遺蹟中來發現她的文明與輝煌,來回顧她229年的春秋故事

古渤海國遺址古渤海國遺址

渤海國上京故城,俗稱東京城,又作忽汗城、火茸城、古大城沙蘭城、訥訥赫城、訥佛賀城等。故城地處今寧安市東京城盆地之中,四面環山、三面水繞,遠山為屏,近水成塹,山河險固。故城所處之地平坦開闊,江河縱橫,城沃山饒,宜於耕墾牧獵。根據考古發現,上京故城規模宏大,由外城(廓城)、內城(皇城)、宮城(紫禁城)及內苑等部分組成。

俯視這近16平方千米的故都遺址,就像是一個巨大的舞台,滿族的先民粟末革末革曷人曾經在這裡演出229年。城內的殘磚斷瓦俯拾皆是,有的刻印著文字,有的琢磨著花紋,有的掛染著采釉,它們就像劇後遺失的道具,仿佛還在演奏著1000多年前的歷史樂章。它是悉仿唐都長安模式設計營築的大城,因此上京城可謂牡丹江畔的小“長安城”。

外城呈長方形,東西寬,南北窄,與唐長安城形制基本相同。城垣以土築為主,間有石築,外城垣周長16千米,現已知有11門,南三北四,東西各二門。外城內的北部正中築宮城、內城和內苑。外城區有5條大街與外城9門直接相通。其中有一條中心大街(朱雀大街)是全城的中軸線,經起內城南門(相當於長安城後城朱雀門),全長2100米,街寬110米,直通外城南門,把全城分為東西兩城區。另外還有6條街道5條大街縱橫交錯,將城區分為若干區域,其內開闢里坊,外築坊牆,內辟曲巷,修建院落。民居、寺院等建築在坊區。

石燈塔
古渤海國遺址古渤海國遺址

石燈塔又名石燈幢或石浮屠。在黑龍江寧安縣渤海鎮西南的興隆寺(南大廟)院內。是唐代渤海時期保存下來的唯一完整的大石雕。原高為六點四米,後因原剎損壞,現高六米,是用玄武岩(火山噴發形成的有氣孔的石頭)雕琢迭築而成。全幢雕刻細緻。由塔剎、相輪、塔蓋、塔室、蓮花托、中柱石、蓮花座和底座等部分組成。塔蓋形似亭榭,八角攢尖,雕刻蓋脊和瓦壠。塔室鏤空,亦為八面體,與塔蓋相接處雕刻斗栱,具有我國木構特點。

塔室八面各刻長方窗孔,其上又有小窗孔。中柱石之上的蓮花托是仰蓮,之下的蓮花座是覆蓮,均刻三瓣花片,層層重迭、猶如巨蓮盛開。渤海盛行佛教,而石燈塔是典型的佛教石雕藝術作品。雕刻精細,刀法嫻熟,敦實古樸,巍然壯觀,是渤海具有代表性的石雕珍品。

景點信息

地址:位於黑龍江寧安縣渤海鎮,距鏡泊湖不足20公里。

門票:20元/人

交通:可乘火車去牡丹江市,再轉乘中巴1小時就能到渤海國遺址。

住宿:牡丹江市內和郊區各景點內星級賓館、度假村、農家住宿點很多。目前全市有40多家星級飯店,從一星到四星,價格從100多元到上千元不等。遊客如果想選擇每人10元左右的東北火炕、朝鮮族大炕或是伐木者之家。

風味美食:在牡丹江可吃到地道的東北農家飯和朝鮮族特色美食,如涮羊肉、魚宴、筋餅、豬肉燉粉條、小雞燉蘑菇、朝鮮冷麵、狗肉湯、狗肉全席等,還有各種特色山珍野味,如榛蘑、鹿肉等。

旅遊小貼士

可以在遊覽鏡泊湖時順道而為,對於喜歡歷史的旅行者不失為一次特殊的經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