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浪大地震

古浪大地震

1927年5月23日06時32分47秒,在中國甘肅省古浪縣西北的水峽口一帶(震中位置:37.60N,102.80E)發生了8級大地震。震中烈度高達11度,極震區主要分布在古浪縣城及其周圍,雙塔,水峽口,沈家窩鋪,冬青頂一線,古城,張義堡等地區。區內窯洞全塌,房屋倒塌9/10以上。僅有300戶之古浪縣城,房屋頹倒無遺,壓死男女700餘人;城郊楊家瓦莊村旁的東川滑坡,長達1.5公里,覆壓山下村莊,全縣城鄉死難逾4000人。

一九二七年地震

地震簡介

1927年古浪大地震1927年古浪大地震

發震時刻

1927年5月23日6時32分47秒

經緯度

北緯37.6度,東經102.6度

震中位置

中國甘肅省古浪縣

震級

8級

震中烈度

11度

震源深度

12公里

死亡人數

41471人

地震經過

1927年古浪大地震1927年古浪大地震

1927年5月23日,古浪發生8級地震。地震波及甘肅、青海、陝西等地。武威、塔兒莊、張義堡黑松驛、黃羊川等地破壞極為嚴重。古浪縣城受到嚴重破壞。據古浪縣誌記載:“是日將曉,初震一次,其勢尚微,……甫逾片刻,二次又來,霹靂一聲,谷應山鳴,數十丈之黃塵,繚繞空中,轉瞬天地異色,日月無光,城郭廬舍化為烏有,山河改觀,閭巷莫辨,號痛之聲,遠聞數里,號稱三百戶之縣城,壓死男女七八百口,全城房屋,頹倒無遺。……統計城鄉之(死亡)人口四千有餘,羊馬(死亡)匹數達三萬。”雙塔地區田地裂縫很多,平地沉陷一條寬約5米,長約200米的大溝。水峽口大佛寺倒塌,廟內石碑全向西北扭轉倒下。

《盛京時報》記載了武威縣城及周圍地區遭受地震破壞的殘酷情況:“地忽大震,一時山谷崩裂,日暗無光,城市廬舍倒塌者十之六七,繁富之區,化為丘墟,數千年之古蹟,同時浩劫,哭聲震動天地,萬井為之無煙,歷來震災未有若此之殘酷劇烈者。茲經詳細調查僅武威一縣,計壓斃人口三萬五千四百九十五(原有人口八萬多),牛馬羊畜二十二萬二千零九十五頭,倒塌村莊一萬九千三百九十九座,房舍四十一萬八千四百四十二間,崩裂田地約十二萬三千六百六十九畝余,其餘雜物等件,傷損不可數計。”當時世界大多數地震台,如上海徐家匯台、列寧格勒台、蘇黎世台、斯特拉斯堡台等十幾個台站都清楚地記錄到了這次地震。

古浪大地震發生後,當時未能組織專業性的調查和研究,地震現場的資料僅在一些報紙刊物和當地的縣誌上略有報導和記述,震區及其鄰近地區的外國傳教士也寫了些對古浪地震感受的信件。這些材料粗略地記述了有關這次地震的破壞情況和震情。震後袁復禮教授曾到古浪震區進行過考察研究。

地震災情

古浪地震發生後無論是地面形變,還是對建築物的破壞都是極其嚴重的。據調查,當時地面運動具有較強的方向性,以南北方向震動為主,東西方向次之。由地面運動造成的噴水冒沙,井、泉乾涸或增生新泉的現象極為普遍。

古浪地震的Ⅳ度破壞區長達600公里,據《甘肅地區地震資料年表》(蘭州地震研究所1979年)記載及調查資料,這次地震破壞嚴重的地區在古浪縣城及其以北的雙塔、泗水和黃羊河、雜木河一帶。建築物破壞嚴重,窯洞全部倒塌,房屋倒塌90%以上。震區西南部為高山區,人煙稀少,破壞情況不詳。現將破壞重的地區作一介紹。

1.Ⅺ度破壞區

主要分布在古浪縣城及其周圍,雙塔、水峽口、沈家窩鋪、冬青頂一線,古城、塔兒溝、張義堡等地區。

(1)古浪縣城及其附近地區。 《古浪縣誌·災異》記載:"民國十六年丁卯之夏四月二十三,古浪發現(原文如此,應為"發生"--編者)空前之大地震。是日也天將曉,初震一次,其勢尚微,不過床榻之滉漾,釕扣之鳴響而已。人之由夢中警覺者,以為震搖已過,多數未曾防避。甫逾片刻,二次又來,霹靂一聲,谷應山鳴,數十丈之黃塵,繚繞空中,轉瞬天地異色,日月無光,城郭廬舍化為烏有,山河改觀,閭巷莫辨,號痛之聲,遠聞數里,號稱三百戶之縣城,壓斃男女七、八百口,全城房屋,頹倒無遺,其未曾搖倒者僅南街之燃燈佛樓(現已拆除),北街之楊家牌坊……統計城鄉死亡人口四千有餘,牛羊馬匹數達三萬。"縣城及其附近的古廟,如百子宮、石門山廟、三聖宮,聖母宮、三官樓、三師殿、北極宮、老君閣、新龍廟、土主廟、雷祖廟等,地震時完全傾廢;城池、衙署、司法署、公安局等政府用房完全傾圮;就是建築比較好的政府公署和天主教堂也大半搖平。縣城及其附近的地裂縫、土疙瘩群、井水漲落現象也極為普遍。由此可見古浪縣城的破壞是相當嚴重的。

古浪縣城周圍的破壞,據《古浪縣誌·災異》記載,"周圍五十里內變為丘墟,壓斃人民數千"。據考察古浪城東自東嶽廟,南至黑松驛之大坡頭,西至西川(沙河溝)之小乾溝,北至胡家邊,距城約50里外,慘狀一耳,古浪以東的黃羊川一帶地裂縫很發育,房屋破壞嚴重;小乾溝木架結構房屋全倒,墳墓搖平,樹梢拂地,山上平地裂縫很發育;黑松驛一帶地裂縫很多,以近南北向為主,房屋幾乎全倒,僅存娘娘廟和磨坊各一座,長城坍塌多處;胡家灣房屋全部震倒,山頂搖酥,裂口、裂縫很多,震時裂縫一張一合,震後地面凹凸不平,即使堅硬的地方也出現了寬0.5米的裂縫。

(2)雙塔。 地震使民房、寺廟與城牆全部倒塌,城內僅木牌樓傾斜未倒,田地內裂縫甚多,平地沉陷成溝,寬約5米,長200米。

(3)水峽口。 民房幾乎全部倒塌,樓房與平房全部傾倒 。大佛寺傾圮,廟內石碑全向西北扭轉倒下。在河灘及山腳,震裂處甚多,同時還發生了大規模的山崩,巨大的石塊從山上落下,在其附近花崗岩體內產生了基岩裂縫,最寬者達0.5米。

(4)沈家窩鋪、四台、冬青頂一帶。 房屋全部倒塌。地裂縫、地震陡坎極為發育,形成以北西西向為主的地震形變帶,穿越溝谷、山脊,基岩裂開並有陷落現象。

(5)古城、塔兒溝、張義堡等地區。 房屋、廟宇幾乎全部倒塌。地裂縫發育,山石崩塌嚴重,並有井、泉漲落現象,尤其張義堡盆地內噴水冒沙較為普遍。

2.Ⅹ度破壞區

主要分布在武威周圍、泗水、黃羊鎮、金塔、南營等地。

(1)武威縣城及其附近地區。 《盛京時報》第五版記載:"涼州(今武威)於本年五月二十三日晨刻,地忽大震,一時山谷崩裂,日暗無光,城市廬舍倒塌者十之六、七,繁富之區,化為丘墟,數千年之古蹟,同時浩劫,哭聲震動天地,萬井為之無煙,歷來震災未有若此之慘酷劇烈者。茲經詳細調查,僅武威一縣,計壓斃人口三萬五千四百九十五人(原有人口八萬多),牛馬羊畜二十二萬二千零九十五頭,倒塌村莊一萬九千三百九十九座,房舍四十一萬八千四百四十二間,崩裂田地約十二萬三千六百六十九畝余,其餘雜物等件,傷損不可以數計。堅實的武威縣署房屋以及外國傳教士的教堂均被震倒。"新通志稿載:"羅什寺鎏銅塔頂高五尺余,……民國十六年四月地震塔圮,頂墜地,裂為數片。地震時大城四門磚樓(共廿四個)倒廿三個,只留北樓,土垛口落下。十三層高的羅藏磚塔只餘一人高,清真寺、大廣寺二塔傾圮。廟宇震廢殘缺不全,房屋倒約十分之三,縣署倒平,縣署倒房萬餘間(原文如此,疑為百餘間--編者),縣長斃命。傷之逾千,街道有裂縫不寬。"

在武威縣城附近破壞亦較嚴重。城北周家莊房子倒塌80%,海藏寺山門、三殿、後殿等均倒,塔亦倒,只有大殿、石碑未倒,還有地裂縫、冒水現象;城東北大雲寺姑洗塔、清應寺、清應塔、尼姑廟、馬神廟均有部分倒塌;城南民房倒塌百分之十至十五,南城外河岸潮濕地有裂縫;城西的關城廟雖未受影響,但觀音閣的觀音佛搖倒,觀音閣檐瓦墜下,文廟東廊房倒塌,牌樓倒塌一角。總之,在武威縣城附近及其東南、西南地區破壞較重,縣城之南,大河驛以北--柏樹莊一帶破壞輕,為低烈度異常區,武威附近地形變現象也很發育。據記載,南山口山崩,壅流成湖,並有寬大的裂縫和噴水冒沙現象。

(2)黃羊鎮。 全城半數以上房屋倒塌,未倒者亦多傾斜,城外財神廟、牛王廟、三官廟、玉皇閣全部倒塌,西城樓震倒。

(3)金塔。 民房倒塌70%-80%,塔原高20米,震後僅剩一人高的土墩子,牌樓震塌。有地裂縫和噴水冒沙現象。

另外,泗水、蘇家湖、南營、紅水河等地區破壞也較嚴重,房屋、廟宇大部分倒塌,地面出現許多裂縫。

3.Ⅸ度破壞區

包括永昌、土門等地區。永昌縣城:據調查震時城牆塌落,垛口倒約三分之一,四個城門樓倒。玉皇廟全毀,僅鐘樓無損。民房塌平過半,人壓死甚多。城北地裂湧水。土門一帶有的地方房屋倒塌約40%-50%,山上裂縫很多,崖坎震塌,泉水震涸。

地震起因

1927年古浪8級地震是繼1920年海原8.5級地震之後發生在海原一祁連山斷裂帶上的另一次特大地震。對這次地震的破裂習性,前人的研究結果存在較大分歧。本文在多探槽揭露和地面追蹤調查基礎上,結合相關的歷史資料分析後,認為本次地震是由構成古浪推覆體的天橋溝一黃羊川斷裂、皇城雙塔斷裂冬青頂斷裂段以及武威一天祝隱伏斷裂等共同作用的結果。對古浪推覆體平面和剖面變形機制的有限元數值模擬結果顯示,其應力和應變的集中區主要分布在天橋溝一黃羊川斷裂西段、皇城一雙塔斷裂冬青頂一帶以及武威一天祝隱伏斷裂和古浪一雙塔斷裂所在的古浪峽一帶,這與地震地表破裂帶的展布是一致的,同時也進一步說明了1927年古浪8級地震是該推覆體整體活動的結果。

地震研究

古浪大地震發生後,當時未能組織專業性的調查和研究,地震現場的資料僅在一些報紙、刊物和當地的縣誌上略有報導和記述,震區及其鄰近地區的外國傳教士也寫了些對古浪地震感受的信件。這些材料粗略地記述了有關這次地震的破壞情況和震情。震後袁復禮教授曾到古浪震區進行過考察研究。

系統地進行大震考察是在解放以後。1954年鐵道部勘測設計院、甘肅省農林廳水利局黃羊水庫地震調查隊、省工業廳調查組等單位為修黃羊河水庫對古浪地震進行了考察和訪問,編有報告及照片集。同年,中國科學院周光、劉秉俊二位先生也赴古浪震區作了考察,重點對冬青頂--沈家窩鋪地震形變進行了考察和分析。

1958年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郭增建等組成"地震預報考察隊"到古浪等大震現場進行地震前兆現象的實地調查。

1972年、1974年和1975年原蘭州地震大隊地震地質隊曾先後對天祝、古浪、武威一帶的地質構造情況、地震構造背景和冬青頂--沈家窩鋪地震形變帶做了大量工作,並在武威、古浪地區作了地球物理探測(主要是淺層電法),對北西向及東西向隱伏斷裂的延展情況進行了物探綜合分析研究。

1978-1979年,蘭州地震研究所滕瑞增、呂田保和賈雲鴻等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再次對古浪大地震進行了考察研究,重點收集了有關地震形變帶的資料。通過考察訪問初步確定了大震主要形變帶的展布、特點及其力學性質,同時對基岩斷裂、地貌、第四紀地質等情況也作了調查研究。

1983年蘭州地震研究所柴樹驊等及武威地震辦康有理也對地震形變現象進行了考察、訪問。

一九九零年地震

地震簡介

發震時刻
1990年10月20日下午4時7分
震中位置
中國甘肅省古浪天祝景泰三縣交界處
震級 6.2級

地震經過

1990年10月20日,在古浪、天祝、景泰三縣交界處發生芮氏6.2級地震。位於古浪縣城東部90多公里的新堡、干城兩鄉是古浪縣的重災區,縣城和橫樑、井泉、土門、峴子、裴家營、西靖、大靖、民權等9個鄉鎮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這次地震的震中在新堡鄉高嶺墩村。強震以後,又發生餘震160多次,其中3級以上11次,5.1級1次。

地震影響

這次地震使新堡、干城兩鄉33個村、139個村民小組4929戶、24289人全部受災,倒塌房屋7230間,造成危房11171間;倒塌棚圈7640間、土窯洞1519間;死亡1人,重傷7人,輕傷9人;死亡大牲畜2頭(匹)、豬羊426頭(只);損壞家具5604件、灶具2211件、農具1403件;損失糧食68.5萬公斤;損壞機井7眼、人畜飲水井53眼;14處、57.5公里飲水管道遭受嚴重破壞;38眼水窖、12個水池受損嚴重,不能使用;58台麵粉加工機械被損壞。同時,學校、商店、衛生院、鄉鎮機關和糧站、郵電所等單位也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壞,共倒塌房屋130多間,圍牆1540米,造成危房3770平方米。地震造成的經濟損失總值達5206.93萬元。其中,新堡、干城兩鄉民眾個人財產損失3744.3萬元,鄉鎮機關和學校、衛生院(所)、供銷社、糧站、獸醫站、郵電所、信用社等單位以及民眾供應設施損失869.62萬元,地震波及到的縣城和橫樑、井泉、峴子等9鄉鎮損失593.01萬元。
地震發生後,新堡、干城兩鄉,特別是重災區高嶺墩村,房屋絕大部分倒塌,到處是殘垣斷壁和碎石爛瓦,人畜無處棲身,景象十分悽慘。大震剛過,又連續4天雨雪交加,氣溫降至零下7℃,進一步加重了災情,感冒、腹瀉等疾病隨之發生,學校也被迫停課。

一九九六年地震

地震簡介

發震時刻
1996年6月1日20時49分
震中位置
中國甘肅省古浪縣
震級
5.4級

地震經過

1996年6月1日,古浪縣發生芮氏5.4級地震,全縣各鄉鎮均有強烈震感,縣城和古豐、黑松驛、古浪、十八里堡、黃羊川、定寧、泗水等7個鄉鎮震感強烈,受災嚴重,造成山體滑坡,房屋坍塌,地基下陷,人員受傷,牲畜死傷。大震之後,又發生餘震60多次,最大餘震芮氏3.0級。

地震損失

經調查核實,這次地震使7個鄉鎮75個村,669個組,32427戶,146030人成災。其中,特重災21個村,167個組,2806戶,11843人;重災8460戶,35502人;輕災21161戶,98685人。黑松驛鄉的張家河、萱麻河、西莊、廟台子、水溝、西廟兒溝、石咀兒、黑松驛村,古豐鄉的西山堡、柳條河、冰溝墩、湖塘窪、韭菜沖、王府溝、古豐村,古浪鎮的峽峰、豐泉村,十八里堡鄉十八里堡村等18個村和縣城城區三個居委會受災尤為嚴重。古豐鄉、古浪鎮、黑松驛鄉等3個鄉政府、21個村委會辦公用房也嚴重受損。全縣56處山體滑坡,5處地面裂縫;倒塌房屋8418間,101016平方米,造成危房59900間,718810平方米;倒塌棚圈5670間,34020平方米,圍牆14030米;損失糧食6000公斤,毀壞家具268件,家用電器12台(件),機具3台(件),農具1810件,農電線路500米,道路9.2公里,橋樑8座受損,死傷大牲畜15頭(匹),豬羊560口(只);重傷4人,輕傷15人。僅古豐鄉韭菜沖村韭菜沖組,原有的659間房屋,倒塌487間,裂縫162間,成為危房,只有10間受損較輕;93間棚圈倒塌87間,損壞院牆1125米,山體滑坡16處,地面裂縫5處,毀壞水窖112眼,村組道路5公里。直接經濟損失3947.6萬元。
縣城121個部門、單位和部分學校、衛生院(所)、工礦企業等也嚴重受災,32幢樓房裂縫,危房面積28800平方米,城市公益設施受損嚴重,直接經濟損失達3341萬元。
水利設施遭到破壞。位於古豐鄉境內的柳條河水庫溢洪道出口處砌石塌落30多平方米;曹家湖水庫溢洪道和拱橋裂縫達2厘米;十八里堡水庫輸水洞和工作橋沉陷,溢洪道閘室裂縫,工作橋和閘室錯位5厘米;右壩肩護坡砌石塌落10平方米,一字牆裂縫0.5厘米;供3村15個組3250人、7000多頭(匹)大小牲畜飲水的35公里長的西豐人畜飲水渠斷裂;總長25公里的古豐乾渠嚴重受損,古浪河總乾渠城區段、古浪渠首裂縫受損,致使夏灌不能正常進行;損毀水窖650眼,澇池1個,民眾飲水發生困難,直接經濟損失538萬元。
學校房屋損壞嚴重,教學活動受到影響。全縣63所學校成災,倒塌房屋24間,造成危房1119間,18904平方米,倒塌圍牆950米。其中24所學校造成嚴重危房366間5754平方米,部分教室牆體裂縫,屋脊下滑移位,梁折檁斷,屋頂塌陷,門窗鬆動,有8所學校被迫停課,學生露天上課。黃羊川鄉中130多名住校學生搬出宿舍,無處安身。直接經濟損失505萬元。
縣城公益設施遭到破壞。毀壞水塔1座,水井2眼,供水管道斷裂2500米,停水19小時。供電設施受損停電,通信線路一度中斷。直接經濟損失108萬元。
地震使全縣人民民眾生產和生活蒙受巨大損失,城鄉部分民眾無家可歸,露宿街頭戶外。據詳細核算,地震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7288.6萬元。
大震之後不久,又連續出現暴雨和冷凍天氣。黑松驛、十八里堡、井泉、黃羊川、黃花灘、干城、橫樑等7個鄉的57個村組遭受洪水侵襲。
作物受災面積36930畝。其中,受災嚴重的15244畝,絕苗4690畝,沖毀農田 2306畝、鄉村道路57公里、人畜飲水井26眼。死傷大小牲畜80頭(只)。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60萬元。
南部山區氣溫驟降8.3℃,致使古豐、黑松驛、橫樑、干城4個鄉的43個村遭受雪霜凍災害,農作物受災面積102175畝,受凍嚴重的37300畝,其中絕苗11702畝。直接經濟損失206.33萬元。

歷次世界大地震

發生時間地震名稱發生時間地震名稱
1985年9月19日墨西哥城大地震1990年7月16日碧瑤大地震
1755年11月1日里斯本地震2001年1月26日印度新德里地震
1906年8月17日瓦爾帕萊索地震2005年3月28日印度尼西亞地震
1908年12月28日墨西拿地震1995年5月28日庫頁島大地震
1915年1月13日阿韋扎諾地震2002年3月26日阿富汗大地震
1923年9月1日關東大地震1999年8月17日土耳其大地震
1960年5月21日智利大地震1906年4月18日舊金山大地震
1897年6月12日阿薩姆邦地震2004年2月24日摩洛哥地震
2001年6月22日秘魯大地震2005年3月28日蘇門答臘地震
2009年3月9日瓜地馬拉地震1700年1月26日卡斯卡迪亞地震
1978年9月16日伊朗塔巴斯大地震1906年8月17日瓦爾帕萊索大地震
1988年12月7日亞美尼亞地震1906年8月17日古浪大地震
2005年2月22日伊朗大地震1994年1月17日北嶺大地震
2006年4月21日堪察加大地震1995年1月17日阪神大地震
2005年10月8日克什米爾大地震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大地震
2006年5月27日爪哇地震1959年8月15日恆春地震
2007年3月25日能登半島地震2007年7月16日越沖地震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
2010年1月12日2010年海地地震2010年2月27日2010年康塞普西翁地震
2011年3月11日3·11日本宮城縣海域地震1995年1月17日日本阪神大地震
1989年10月17日美國舊金山大地震1989年10月17日美國洛馬·普雷塔大地震
1994年1月17日美國洛杉磯北嶺大地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