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新火

取新火

取新火,是中國少數民族佤族的一個民俗節日。

說明

佤族取新火的傳說取新火

新火節是佤族的重要節祭,每年七八月間,各家把舊火熄滅,並將熄滅的火柴頭殺雞念咒,請老人送出寨外埋了,表示割斷與雷神造成的火災的聯繫。

傳說,從前人們用的火都是從雷神那裡引來。有一次雷神的兒子敲石子,引起了一場大火,燒毀了所有寨子,燒了四千九百年才熄滅,人們發誓永遠不用雷神之火,從天神莫偉那裡學會鑽木取火的方法。從此,每年都要舉行“送舊火取新火”的活動。

風俗文化

取新火節,佤語稱“的我靠”,是佤族祭祀火神“莫偉其”的節日,節期在農曆一二月間擇日,共二至三天,以寨為單位舉行。屆時,魔巴殺雞占卜,確定取新火的日子,並通知各戶滅熄火塘里的火。然後,魔巴帶著寨民背著自家熄滅的火炭和一頭小公豬,走到距山寨較遠的地方,把火炭埋於土中,或倒入塘,表示把舊的火神送走,消除災星,把小公豬放進山林,作為火神的祭品。取新火一般要到神山取,若到“公神山”取不到火,就到“母神山”取,終要取到新火。到神山取新火,其實是摩擦起火。佤族的摩擦起火,主要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選一節長約三十厘米,直徑四至五厘米的乾竹筒,鋸出一個口子,內裝火草,橫架在形似刀口的龍竹片上,龍竹兩端穩固在地上,兩名壯漢對坐,手握竹筒兩端,來回用力快速拉鋸竹筒,使竹筒鋸口與龍竹片鋒利刀口產生摩擦生煙,即刻吹而成火。另一種是砍一根長一米左右的鹽酸木樹幹,把樹幹的一端栽穩於地,上端破成四瓣,中間夾上火草,橫搭兩根藤篾,架成十字,四名壯漢用力快速拉藤篾摩擦起火,晴天易成功

取到新火後直接送到頭人家火塘。魔巴念咒語祝詞後,各戶從頭人家取新火點燃自家火塘。取新火的過程,獨特而神秘
晚上,在寨場上全寨的人圍著用新火點燃的篝火,痛飲水酒,盡情歌舞。老人們在篝火旁給孩子們講《司崗里》(人類的由來)的取火故事。第二天、第三天,全寨人挖水塘,砍竹筒使其裝滿水架在屋脊上,以預防火災。取新火節有送舊火、取新火和防火災三項內容。節日期間忌諱下地勞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