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

反流常指上消化道症狀,在無噁心、乾嘔和不用力的情況下,胃內容物反流入口腔或咽部。若反流物為不消化食物即稱為反食,為酸味液體則為反酸,少數情況下可有苦味的膽汁和腸液。燒心是反流的典型臨床表現。

病因

飽食後彎腰,妊娠後期,肥胖,進食高脂飲食、朱古力、咖啡等,服用某些藥物後可引起胃食管反流。
1.明確的食管疾病
反流性食管狹窄、Barrett食管、食管腺癌。
2.明確的食管外疾病
反流性咳嗽綜合徵、反流性喉炎綜合徵、反流性哮喘綜合徵、反流性蛀牙綜合徵。
3.可能相關的食管外疾病
咽炎、鼻竇炎、特發性肺纖維化、復發性中耳炎。
4.食管功能性疾病
如胃食管反流病、賁門失弛緩症、食管裂孔疝、瀰漫性食管痙攣等。
5.胃酸相關性疾病
消化性潰瘍、促胃液素瘤。

臨床表現

燒心是反流的典型臨床表現。反流物刺激不同部位可產生不同的症狀:刺激食管壁可引起燒心、胸骨後疼痛;刺激咽喉部可誘發咽痛、咽喉不適、聲音嘶啞等;長期刺激口腔促進齲齒形成;刺激可誘發咳嗽、哮喘。

檢查

1.24小時食管pH監測被認為是確診胃酸反流的最好方法,該檢查可反映晝夜酸反流的節律、反流的程度。
2.食管聯合多通道腔內阻抗-pH檢測可直接提示反流的發生,同時可以區分反流物的物理性狀和化學特性。
3.24小時膽汁檢測通過特質光纖探頭持續動態監測食管內膽紅素濃度的變化,確定是否存在膽汁反流。
4.口服放射性核素標記液體300ml後平臥位,行核素掃描,10分鐘後食管出現反射性活性,提示存在胃食管反流。若肺內顯示核素增強,表明有反流物進入肺部。
5.傳統的食管壓力測定可了解食管動力功能,而高分辨食管壓力測定加上阻抗可較好檢測反流的發生。

診斷

1.24小時食管pH監測被認為是確診酸反流的最好方法。
2.傳統的食管壓力測定可了解食管動力功能,而高分辨食管壓力測定加上阻抗可較好檢測反流的發生。

治療

1.改變生活方式
改變生活方式是治療的第一步,應貫穿於整個治療過程,包括抬高床頭,減少脂肪攝入,避食咖啡、朱古力,以及鈣離子拮抗劑等促反流藥物,戒菸酒,肥胖者減輕體重等。
2.藥物治療
抑酸藥、促動力藥和胃黏膜保護劑,療程建議8周以上。促進胃動力的藥物,如西沙比利、多潘立酮、莫沙比利等,抑制胃酸的藥物,如西咪替丁、奧美拉唑,黏膜保護劑,如鉍類藥物等。
3.無併發症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治療
(1)抬高床頭約15cm。
(2)避免套用引起胃酸分泌的強刺激劑(如咖啡、酒精)。
(3)避免套用某些藥物(如抗膽鹼能藥物)、食物(脂肪、朱古力)和吸菸,因為這些因素可降低下食管括約肌張力。
(4)餐後1小時和臨睡時予以制酸劑。
(5)套用H2受體拮抗劑以降低胃酸。
(6)套用膽鹼能激動劑,以增加括約肌壓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