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正金銀行

原正金銀行

原正金銀行 ,位於正義路(御河橋路)4號。日本橫濱正金銀行1880年創辦於日本橫濱,清光緒九年(1883年)在上海設分行,宣統二年(1910年)興建了這座正金銀行北京支行大樓。它座落在當時御河路東岸和東江米巷相交處的東北角,這裡原是民宅, 《辛丑條約》後,日本新建使館擴大地盤,利用其南面的這塊地修建了銀行,設計者是日本建築師妻木賴黃。其東側緊鄰原西班牙銀行(現已無存)。現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

該樓位於街道轉角處,平面為曲尺形,西肢較長,南肢較短。建築為磚石結構,地上2層,地下一層。在西側門洞左壁嵌有1910的奠基石。轉角體量做成三層弧形塔樓,頂部冠以半圓形穹頂,上置旗桿,穹頂底部有弧形老虎窗。其主入口開在轉角塔樓的南側,在沿御河橋路的東西向體量中部開有一通往內院的大門洞,設有製作精緻的鐵花大門。東端、北端的體量微向前凸,頂部冠以三角形山花。其外部造型,屬於歐洲19世紀流行的古典折衷風格,但還具有明顯的荷蘭古典主義風格。因為自江戶時代中期,日本吸取西洋文化,首先是向荷蘭學習,當時稱為蘭學,所以荷蘭的紅磚清水牆飾以白石材的做法在日本近代建築中頗為流行。
正金銀行外立面以紅磚與石材交替砌築,並將立面作三段式處理。石砌的基座層和一層以石為主的做法,增加了建築的穩定感,而二層則以紅白相間的橫向劃分,產生自下而上的輕巧感。窗間牆以巨柱式壁柱貫通兩層,愛奧尼式的渦卷柱頭增加其華麗感。檐部之上以石質挑檐與女兒牆欄桿做為頂部有力的結束。底層的大窗用金屬柱式與三角形山花分為上下兩部分,用金屬既可做為安全護欄又增加了窗的裝飾性,而半圓拱券的石砌窗套增加了其整體力度感。二層則在壁柱間開每組二個的長方形窄窗,與底層大窗形成對比。東、北兩端部突出體上冠以三角形山花,底層大方窗與二層半圓窗組合,形成與主體立面相呼應的構圖。轉角塔樓立面雖作水平腰線劃分,但石砌壁柱自基座直貫頂部使塔樓連貫完整,整體建築顯得穩定有力。而在底層壁柱目力所及處,又有石刻盾徽等作裝飾。
總之,該建築造型完整,比例良好,表現出銀行建築的穩固性和實力感,並具有較好的城市遠景觀效果。現為銀行使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