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里馬塔海峽

卡里馬塔海峽

卡里馬塔海峽(英文:Karimata Strait)卡里馬塔海峽,是加里曼丹島和邦加島、勿里洞島之間的海峽,南連爪哇海,北接南中國海,寬約150公里,海峽中有卡里馬塔群島。

位置

位於加里曼丹西岸,南海的南部,通往爪哇海。卡里馬塔海峽是溝通爪哇海的渠道。南海四通八達,交通十分便利,交通位置也極為重要。位於南海西側的中國沿海港口有廣州港黃埔港湛江港北海港香港等,是中國與東南亞、南亞、非洲、歐洲、大洋洲等地區通商貿易的重要港口。

(圖)卡里馬塔海峽卡里馬塔海峽

相關信息

(圖)卡里馬塔海峽卡里馬塔海峽

印度尼西亞卡里馬塔海峽中的島群主要有卡里馬塔群島。從南海流向印度尼西亞海域的通道以卡里馬塔海峽為最主要。

卡里馬塔海峽位於印度尼西亞加里曼丹與勿里洞島之間,海峽寬約115海里,水深18-37m。卡里馬塔海峽是南海通往爪哇海和印度洋的重要通道,也是中南半島澳大利亞的常用通道,在軍事上和經濟上都有重要價值。

卡里馬塔海峽是南海最主要的出流通道;南海海表有巨大的熱通量和淡水通量輸入,作為一個熱鹽守恆的系統,將高溫低鹽的海水從寬闊的卡里馬塔海峽排出是維持整個海區熱鹽平衡最快速有效的途徑。

季風

在西南季風期間,海水主要從爪哇海經卡里馬塔、卡斯帕海峽進入南海。主流靠南海西部近岸,從西南流向東北。起初,流幅較窄,至越南中部近岸及南海北部,流幅分散。強流區出現在馬來半島及越南南部沿岸,流速1節,最大2節。至南海北部,大部分海水經巴士海峽及巴林塘海峽流出南海匯入黑潮主幹,小部分繼續北上進入台灣海峽。

東北季風漂流於10月中開始形成,至翌年4月衰退。這一時期的海流路徑與夏季正好相反。南海北部因受東北季風的影響,黑潮的一小部分經巴士、巴林塘海峽進入南海,並折向西南成為漂流;同時,來自台灣海峽的浙閩沿岸流與廣東沿岸流也匯入於漂流中,沿南海西部大陸近海流向西南。主流仍靠越南和馬來半島近岸,絕大部分海流經卡里馬塔、卡斯帕海峽流入爪哇海,少部分海水進入馬六甲海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