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港

廣州港

廣州港是中國第四大港口,吞吐量居世界第五位,歷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漢時期,廣州古港就是中國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1300多年前的唐宋時期,“廣州通海夷道”是世界上最長的遠洋航線;至清朝,廣州成為中國唯一的對外通商口岸和對外貿易的最大港口;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經濟飛速發展使廣州港發展成為國家綜合運輸體系的重要樞紐和華南地區對外貿易的重要口岸。2015年4月8日,國務院印發《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支持廣州形成國際航運中心、物流中心、貿易中心和金融服務體系融合發展格局。包括出台《2015—2017年航運中心建設三年行動計畫》、啟動航運物流集聚區規劃建設、建設南沙郵輪母港、南沙港鐵路、試點“啟運港”退稅、推進跨境電子商務試點、建設國際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試點汽車平行進口等23項工作。

基本信息

簡介

廣州港廣州港

步入21世紀,在腹地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支撐下,廣州港快速發展,從2004年開始連續3年,港口貨物吞量保持每年以5000萬噸的速度增長;2006年港口貨物吞吐量突破3億噸,居中國沿海港口第三位,世界港口第五位;貨櫃吞吐量達到666萬標準箱,居全國第五。現已與世界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個港口有貿易往來, 黃埔新港和新沙港位於廣州東部、珠江的出海口,均為華南地區最大的貨櫃碼頭。 蓮花山港、南沙港、廣州開發區穗港碼頭和增城新塘港已開通往返香港的客、貨輪,花都區開通往返香港的貨輪。 內河可沿東、西、北江航道溝通廣東省各地和廣西,與100多條河道相連線。

1>黃埔港——分舊港和新港

廣州廣州

舊港碼頭:永業、嘉利、舊港大碼頭、烏沖、廣裕碼頭廟沙圍、集通、廟頭太平洋、建翔

新港碼頭:集司、東江倉(東江外運碼頭)、穗港、全通(省農資倉)、市港澳(東江口)、廣保通

2>廣州內港:

新風港(現主要做進口,出口比較少船東走)、窖心碼頭、洲頭碼頭、芳村碼頭

3>番禺區碼頭:蓮花山港

廣州廣州

4>南沙老港碼頭(南偉碼頭、東發碼頭

5>南沙新港——廣州新的海港碼頭,分為南沙一期和南沙二期。

廣州碼頭簡介:

廣州分為內港跟外港,在1986年之前廣州分別有廣州港務局(管轄內港)跟黃埔港務局(管轄外港)。到了1987年,由於廣州的發展需要,廣州港務局跟黃埔港務局合併,統稱為廣州港務局。

在今天, 廣州的內港主要指新風,滘心,洲頭咀,芳村等地方的小碼頭。而目前這些碼頭是以操作進口貨為多,出口貨倒是比較少, 駁船公司往往將拆吉的貨櫃用駁船渡回香港或者是用拖車轉關的形式轉回黃埔港區備用,因為廣州的內港是屬於廣州海關管轄的。

黃埔港區分布在廣州市以東,珠江跟東江的交匯處。由於所處的行政區域是廣州市的黃埔區, 所以大家很自然會將黃埔的碼頭統稱為黃埔港。在黃埔地區總共有13個碼頭,其中7個分布在老港港區,另外6個分布在新港港區(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內)。分布在黃埔老港港區的7個碼頭自西向東分別為:永業碼頭,嘉利碼頭,舊港大碼頭;烏衝口碼頭;廣裕碼頭;廟頭碼頭;建翔碼頭;上述的這些碼頭都是歸屬黃埔老港海關管轄。其中舊港大碼頭是屬於廣州港務局所有,烏衝口碼頭是屬於中外運公司所有, 廣裕碼頭屬於中遠集團所有, 其他的碼頭或多或少多有民營的成分。至於在黃埔新港港區的6個碼頭則是以東江與珠江的交匯處向東江裡面延伸的。由下到上的碼頭排列分別是集司碼頭,東江倉碼頭,穗港碼頭,全通碼頭,市港澳碼頭,以及廣保通碼頭。 期中穗港碼頭隸屬開發區海關管轄;廣保通碼頭隸屬於保稅區海關管轄;剩下的四個碼頭隸屬於黃埔新港海關管轄。另外集司碼頭現在為廣州港務局與新加坡港務集團的合營企業,東江倉是屬於中外運公司所有;穗港碼頭是一個客貨兩用碼頭,有飛翔客船服務直達香港開發區海關跟保稅區海關都隸屬於黃埔新港海關, 但是所管轄的碼頭不能直接向黃埔新港海關直接申報貨物的進出口。而黃埔老港海關與黃埔新港海關夠成黃埔關區。該關區內的拖車是自由的,不存在轉關的需要,但是只要是從廣州海關管轄的碼頭進入黃埔海關管轄的碼頭就必須轉關。

在黃埔的13個碼頭中目前只有3個碼頭有直達的鐵路,可以在碼頭內做內裝的,分別是舊港的嘉利碼頭,舊港大碼頭以及黃埔新港的集司碼頭。其他的碼頭就沒有提供火車直到碼頭內換裝的服務了。

南沙新港港碼頭前沿設計水深-17米,目前水深-14。5米,港池寬度為600米;馬士基、COSCO、中海等船公司均持有股份。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新的南沙港是隸屬於廣州海關的。請大家配貨出口時特別注意。

歷史

廣州歷史上是我國重要對外貿易港口。

從古代以來,廣州就是我國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二千多年來廣州外貿城市地位一直保持至今,而且不段的向前發展。據史料記載, 早在戰國時代,廣州已開始與鄰國有貿易往來。 據日本書刊記載:“楚國品物由交趾嶺南(兩廣)蜀各地所輸入。”秦漢時廣州是南海郡治所在是全國十多個商業都市之一, 是熱帶珍貴特產的集散地,成為我國海外貿易樞紐。據“史記”記載:“ 番禺(廣州)亦其一都會也,珠璣、犀、玳瑁、果、布之湊。”漢朝我國已和海外--些國家有貿易往來,當時,對外貿易有陸海兩路、陸路主要:是西北部的絲綢之路,海路貿易的都會主要是廣州,進口貨物也多集散於此,唐朝時, 廣州對外貿易有更大發展,廣州成為世界著名的港口,我國重要海外航線是從廣州出航,稱“通海夷道”。經越南、馬來半島、蘇門答臘至印度洋與阿拉伯,中國在漢代時已是航海大國,唐代時海航線走得更遠, 貿易範圍擴展到南太平洋與印度洋地區各國。而海外各國商船雲集廣州也很多,廣州對外貿易占全國大部份。公元770年前後,每年來廣州的外國船隻共有四千多艘.為了進行對外貿易的管理,還在廣州專設“市舶司”,總管對外貿易與收稅是為海關的起源,也是我國第一個海關。為了管理外國商人,還指定在今光塔路一帶設“蕃坊”,建房供外商長期居住,並特設“判官”一職,管理僑務與接待工作。當時居住廣州外國人很多,據阿拉伯人記載說:唐末黃巢農民起義攻破廣州時,殺胡商十二萬至二十萬人,可見當時在廣州外國人數之眾。唐代廣州對外貿易有盛大的發展,除了當時社會經濟發展促進對外貿易的繁榮外,因唐代對外貿易政策對西北陸上邊境出口貨物貿易進行限制,如禁止鐵、金、珍珠、衣料、絲綢等出口,為的防止西北邊境各國利用金屬製造兵器入侵:而海上入境各國都是遠國,不會發生軍事入侵,因此禁令較松,貿易往來完全自由,助長廣州對外貿易的發展。

從五代與宋代,廣州繼續為我國最大通商口岸,對外貿易繼續獲得發展。宋朝對海外貿易非常重視,各通商口岸設立市舶司管理與收稅,抽取十分之一入口商稅作為國家重要稅收,北宋時對外貿易稅收約占國家總收入2-3%,南宋時則達20%,末代三百多年廣州設市舶司最早,又繼承唐代的基礎,對外貿易最盛。當時國最主要進口貨物乳香(一種藥材),由廣州進口的乳香約占全中口的98%,故乳香又稱為“廣東香”, 而由廣州進口的外國藥則稱為海藥或廣藥。當時出口貨物是金、鉛、錫、什色帛、瓷器、銅錢等,宋代外商僑居廣州似較唐代尤盛。外商除光塔路附近“蕃坊”居住外,常有與中國人什居城中,政府在現北京南路、 高第街附近地區建市舶亭和海山樓為管理海舶和宴請商的地方。

南末後期,我國對外貿易中心雖然逐漸轉移至泉州,但廣州仍陣一定的優勢。明朝時,我國對外貿易主要港口是泉州、寧波與廣州三處,設市舶司。到了明朝中葉,由於沿海地區常遭日本倭寇騷擾,至公元1522年,封閉泉州與寧波二港口,僅留廣州,並設“懷遠驛”於現西關十八甫路,建屋120間以居外僑。

清初,由於鄭成功據守台灣抵抗清朝,曾一度實行海禁。公元1684年台灣平定後,乃於廣州、漳州、定海、雲台山(鎮江)四處對外貿易港口,至1757年又封閉漳州、定海、雲台山三港,廣州為唯一對外貿易港口廣州對外貿易更為繁盛, 成為我國對外貿中心。 當時政府還指定一些商行專門和外國進行貿易,稱為公行,也稱為“十三行”(觀十三行街與上下九甫一帶), 並設“夷館”。招待外商,外貿與商業系中心轉移到西關一帶。當時對外貿易額相當巨大, 且都是出超,出口貨物以茶葉、綢緞為主。據“海國圖志”記載:1837年統計,出口貨物貿易額為3509.5萬元,入口貿易額為2014.9萬元,出超達1494.5萬元。自1924年後,出口逐漸減少,1930年後便成為入超城市

廣州對外貿易的歷史,二千多年來雖然一直保持對外貿易城市的地位,但隨著各個朝代社會經濟發展與對外貿易政策變化,而時興時衰。漢、唐、宋、明幾個朝代廣州對外貿易發展比較興盛,直至鴉片戰爭,五口通商以後,帝國主義入侵,我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國家,而廣州地變成為典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的外貿城市。

地理位置

廣州港地處珠江入海口和我國外向型經濟最活躍的珠江三角洲地區中心地帶,瀕臨南海,毗鄰香港和澳門,東江、西江、北江在此匯流入海。通過珠江三角洲水網,廣州港與珠三角各大城市以及與香港澳門相通,由西江聯繫我國西南地區,經伶仃洋出海航道與我國沿海及世界諸港相聯。

廣州港位於東經 113 ° 36 ′,北緯 23 ° 06 。地處我國外向型經濟最活躍的珠江三角洲地區中心。港區分布在廣州、東莞、中山、珠海等城市的珠江沿岸或水域,從珠江口進港,依次為虎門港區、新沙港區、黃埔港區和廣州內港港區。

廣州港國際海運通達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個港口,並與國內100多個港口通航,是中國華南地區最大的對外貿易口岸。

自然條件

廣州港位於珠江三角洲北緣,河網密布,水豐沙少;四季常青,氣候宜人;岸線資源豐富,建港條件良好。

氣候

廣州港屬亞熱帶氣候,在北回歸線的南緣,年平均溫度21.8攝氏度;溫暖多雨,年平均降雨量約1720毫米,終年無雪;由於海洋性氣候的調劑,每年十月至次年二月吹北風,其餘月份刮東南風及南風。夏季間偶有颱風襲擊,但抵達本港的風力一般在6至8級左右;年平均霧日5天;年平均濕度79%。

氣溫:年平均氣溫21.9 ℃ ,歷年最高為 38.7 ℃ ,歷年最低為 0 ℃ 。

水文

徑流:珠江多年平均年徑流量3260億m3,由八大口門入海。廣州港出海航道沿線有東部四個口門匯入。

潮汐:廣州港水域屬不規則半日混合潮,日潮不等現象顯著。

波浪:虎門以內難以生成較大風浪。外海波浪傳入虎門後,風浪小。伶仃洋西北部南沙作業區水域開闊,波浪不大,無需考慮防護建築物。

泥沙:珠江流域山清水秀,植被良好,河水含沙量小。年平均每立方米含沙量0.24公斤,年平均輸沙量8872萬噸,其中80%經8個口門入海,經虎門的泥沙年平均658萬噸,占總量的7.4%。

地質、地貌和地震

廣州港地處珠江三角洲沖積平原,河床為第四紀沖積復蓋層,依次為淤泥類圖、砂類土、粘土和亞粘土,下伏第三紀砂岩和頁岩的風化岩。風化岩、頁岩與風化岩薄層互層,分別在-31米至-11米之間出現。本港所在地域屬6度地震烈度地區。

廣州港是華南地區最大的對外貿易口岸,主要從事石油、煤炭、糧食化肥、鋼材、礦石、貨櫃等貨物裝卸(包括碼頭、錨地過駁 ) 和倉儲、貨物保稅業務以及國內外貨物代理和船舶代理;代辦中轉、代理客運;國內外船舶進出港引航、水路貨物和旅客運輸、物流服務。兼營業務有:對外貿易和轉口貿易;自營和代理除國家組織統一聯合經營的出口商品和國家實行核定公司經營進出口商品以外的其他商品和技術的進出口業務;船舶加水、船舶供應;港口勞務服務、通訊服務;港口機械製造、加工、修理;船舶、汽車修理等業務。

廣州港與沿海及長江的港口海運相通,國際海運通達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個港口,是我國與東南亞、中印半島、中東、非洲、澳洲和歐洲各國運距最近的大型口岸。

基礎設施

廣州港港區劃分為內港、黃埔、新沙和南沙等4大港區和珠江口錨地組成。擁有一批設施先進的大型貨櫃、煤炭、糧食、石油和化工等專業化深水碼頭,以及華南地區最大的滾裝船碼頭。截至2006年底,廣州港擁有各類碼頭泊位631個,錨地88個,浮筒23個,萬噸級以上泊位59個,最大靠泊能力15萬噸。

集運條件

廣州是華南地區的交通樞紐中心,水路鐵路、公路和航空交通發達,已形成了輻射東南亞,連通世界各地的,海、陸、空立體交通網路。尤其是珠三角河道縱橫交錯,航運資源條件優越,擁有“江海直達,連通港澳”得天獨厚的航運條件:通過實施出海航道一、二期工程和航道拓寬工程,廣州港出海航道底標高為-13.0米、有效寬度255米,滿足5萬噸級船舶雙向乘潮通航。

廣州所處的珠三角地區內河航運發達,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通航1000噸級及以上標準航道為骨幹,以四級航道為基礎,江海直達,連通港澳的航道運輸網;與西南等省區銜接的省際通航能力大大提高;粵東、粵北山區通航條件也得到很大改善。

對外往來

秉承“海上絲綢之路”的遺風,廣州港與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50多個港口有海運貿易往來,與美國巴爾的摩港、洛杉磯港、聖地亞哥港、加拿大溫哥華港、澳大利亞悉尼港、義大利那不勒斯港、南非德班港、菲律賓馬尼拉-達沃港、紐西蘭奧克蘭港、日本博多港、瑞典哥德堡港、等11個港口締結為友好港,促進了港口城市之間的經濟貿易和文化交流。

未來發展

在未來的發展中,廣州港將以建設現代化國際強港為目標,以和諧發展為主題,切實抓好深水航道和大型專業泊位建設,加快港口集疏運系統的建設和升級,繼續最佳化港口結構,紮實推動廣州港航事業全面、快速、和諧發展。

“十一五”期間,廣州港計畫投資200多億元,設39個深水泊位,新增吞吐能力6924萬噸和604萬標箱。通過積極開發建設南沙新港區,改建善出海航道條件,建設一批大型貨櫃、能源、原材料等專業化泊位,預計到2010年廣州港貨物吞吐量將達到4億噸、貨櫃達到1400萬標箱,將成為以能源、原材料等貨物中轉為主,在世界上有重要影響的貨櫃運輸的幹線港和現代化的綜合性主樞紐港。

根據交通部《泛珠江三角洲區域合作公路水路交通基礎設施規劃綱要》,到2020年,珠江三角洲及西江航運幹線內河水運基本實現現代化,形成以三級及以上航道為骨架的泛珠江三角洲航道體系,按規劃標準建成西南水運出海南、中、北三線通道,相應建設閩江、瀾滄江等航道,完善航道支持保障系統和港口功能;基本建成泛珠江三角洲內河貨櫃運輸體系、大宗散貨運輸體系、西部地區物資江海轉運體系,水運優勢得到充分發揮。

經濟腹地

廣州港經濟腹地遼闊,以廣東為主,並以廣州市為主要依託,包括廣東、廣西、湖南、湖北、雲南、貴州、四川以及河南、江西、福建的部分地區。廣州港是珠江三角洲以及中南、西南、贛南、閩南等地區物資的主要集散地,便利的海、陸、空交通,使其成為上述地區客、貨運輸的集散中心,擔負著國內和外貿物資的轉口任務。

珠江水系腹地內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煤、磷、 硫、鐵礦、重晶石、錳礦和鋁土礦,沿江地區工農業比較發達,許多重要城市多分布於沿江兩岸。進出口的大宗貨物有:煤炭、石油、金屬礦石、鋼鐵、礦建材料、水泥、木材、非金屬礦石、化肥、農藥、鹽、糧食等。通過該港的國內外貨物貨種、流量、流向具有複雜多變的特點。

在腹地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推動下,廣州港貨物吞吐量持續增長。1999年全港貨物吞吐量突破1億噸大關,成為中國大陸第二個跨入世界億噸大港的港口。之後,港口發展一年一大步,到2003年全港貨物吞吐量達到1.72億噸,是1995年的2.4倍,全港貨櫃吞吐量276.9萬標準箱,是1995年的5.4倍,港口貨物吞吐量居世界港口前10位。2004年全港貨櫃吞吐量為330萬標準箱。廣州港作為華南地區主樞紐港的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和提升。

主要成就

2007年貨物吞吐量達到34136萬噸,比上年增長12.7%,2009年達到了37560.72萬噸,2010年突破40000萬噸,成為我國大陸繼上海港、寧波—舟山港後第三個跨入4億噸行列的國際大港,位列世界港口第五。

交通狀況

廣州港瀕臨南海,毗鄰香港、澳門,位於珠江水系的東、西、北三江交匯點。鐵路、公路、航空、水路運輸發達。既是華南地區最大的國際貿易港,又是珠江三角洲水網運輸中心和水陸運輸樞紐

港口交通便利,鐵路有京廣、廣九、廣湛線與全國主幹鐵路相連,形成鐵路運輸網;公路與汕頭、湛江、深圳等省內重要市縣均有幹線連通,公路網路溝通閩、贛、湘、桂等省區。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已開闢國內、國際航線 30 條左右,來往於全國主要大中城市及香港、曼谷、馬尼拉、新加坡、悉尼、墨爾本、吉隆坡等地的航班,可完成客貨航空運輸。

廣州港北距汕頭276海里,南距香港70海里,西距湛江273海里。經虎門出海可達沿海各港及世界100多個國家、地區的600多個港口。至海口、廈門、上海、青島、大連等港有定期客貨班輪,內河可至珠江水系的東江、西江、北江各港。

交通網路

港區有5條鐵路專用線與京廣、京九、廣深、廣湛和廣梅汕鐵路在廣州交匯。公路四通八達,各港區公路與城市快速幹道、高速公路和國道相連線,其中,“南沙港快線”直達南沙港區。

南沙港區水路距廣州港新沙港區21海里,距深圳西部港區21海里,距桂山錨地35海里,距香港36海里,距廣州市38海里;公路距廣州市中心70公里。

新沙港區

新沙港區是華南地區最大的內陸港口,現已建成3.5萬噸級泊位10個,最大可停泊11萬噸級輪船,設備先進,裝卸、倉儲、疏運快捷便利,年吞吐量達3600萬噸以上,珠江三角洲改革開放風氣之先,經濟發展速度為世人矚目。新沙港是廣州港規模最大、現代化程度最高的新港區,碼頭水深-12.5米,五萬噸船舶可全天候靠泊,年貨物吞吐量超過3600萬噸。新沙藉助珠江水系發達的江河網路和華南最大的鐵路和公路運輸樞紐,以高效率和規範合理的運價為客戶服務,推動腹地的經濟浪潮,為華南蓬勃發展的製造業、服務業、商貿業和其它產業提供最便捷最合理的運輸途徑。

新沙港區瀕臨南海,座落在獅子洋畔,地處東莞,緊靠廣州,西望蓮花山,與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開發區和保稅區一衣帶水。新沙一期工程已建成10個3.5萬噸級以上的深水泊位,為迎合華南經濟加速發展之需求,新沙港區預留超過30個深水泊位的發展空間。目前10個泊位包括煤礦泊位三個,貨櫃泊位三個,散糧泊位一個,汽車滾裝碼頭一個,雜物和通用泊位共兩個,採用的機械設備為目前國內、國際最先進。

黃埔港區

黃埔港位於南海珠江河口內,廣州市東南側,距市中心15公里,距香港88海里,航道水深9米,港區內設有鐵路專用線,與京廣、廣深鐵路相聯,通往全國各地。內河航道與珠江三角洲河網及珠江水系相通,陸路直通105國道、廣深、京珠高速公司等主要幹道。經濟腹地包括廣東、廣西、湖南湖北

雲南

、貴州、四川、江西等地區,與世界6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往來,地理條件優越,水陸交通便利,經濟腹地遼闊,通關環境優越,是南中國和地區對外、對內貿易的重要口岸之一公司員工隊伍業務熟練、技術精湛、勤勞敬業,為客戶提供優質高效的裝卸服務。

現有作業泊位岸線2858米,碼頭泊位10個,港池水深9米(其中洪聖沙的三個泊位已經浚深到10.5米),港內萬噸級作業錨地4個。現有生產用庫場面積44.2萬平方米,容量達55萬噸。有裝卸機械近400台,最大負荷45噸,及各種種類比較齊全的工屬具,適用於散貨、件雜貨及貨櫃的裝卸運輸作業。主要從事國內外進出口貨物裝卸、倉儲、代辦中轉、船舶汽車運輸業務。年吞吐能力達40萬噸以上,貨櫃年吞吐能力達38萬TEU。

廣州內港港區

廣州港是華南地區綜合性主樞紐港。在腹地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推動下,廣州港貨物吞吐量持續增長。1999年全港貨物吞吐量突破1億噸,成為中國大陸第二個跨入世界億噸大港的港口。之後,港口發展一年一大步,到2006年吞吐量達到3億噸,全港貨櫃吞吐量超過665萬標準箱,港口貨物吞吐量居全國沿海港口第3位,居世界十大港第五位。其中,2006年廣州港集團貨物吞吐量2.01億噸,貨櫃吞吐量477.4萬標準箱。廣州港現有萬噸級以上泊位46個;萬噸級以上裝卸作業浮筒13個;萬噸級裝卸錨地23個(其中最大錨泊能力30萬噸)。

航線分布

廣州港與沿海及長江的港口海運相通,國際海運通達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50多個港口、與國內100多個港口通航,是我國與東南亞、中印半島、中東、非洲、澳洲和歐洲各國運距最近的大型貿易口岸,也是華南地區最大的對外貿易口岸。

遠洋國際航線主要有:紅海線、歐洲線、東南亞線、美西線、美加線、地中海線、西非線、非洲線、美洲線、日本線、韓國線等。

沿海貨運航線主要有:廣州港至沿海主要港口間的貨櫃內支線和內貿貨櫃航線;廣州黃埔至日照港、天津港、秦皇島等港的煤炭運輸航線;廣州至大連、天津、上海、廣西等港的雜貨運輸航線;廣州至大連、福建、浙江南通等港的原油和成品油運輸航線。

內河航線:可通往香港、澳門以及廣東省內各大小港口,通過珠江水系可到達廣西壯族自治區各港口。

客運航線主要是:廣州至海南客滾船航線、廣州至香港高速客輪航線,以及短途旅遊、觀光旅客運輸。

通關環境

◆提供24小時通關服務

◆提供便捷報關方式,實行“多點報關、南沙驗放”的通關模式

◆實施國際貨物的便捷通關

◆為企業提供海關政策法規諮詢服務

自然條件

風況:每年4~8月多東南風,9月至次年3月多東北風,熱帶氣鏇多產生在5~11月份,風力一般為6~9級,陣風可達10~11級。

降水:年平均降水量為1720毫米,多集中於4~8月間,約占全年降水量的60%。

霧況:冬末春初偶爾有霧,但歷時短,年平均霧日數25天,多出現於拂曉至上午9時之間,一般日出即散。

氣溫:年平均氣溫21.9℃,歷年最高為38.7℃,歷年最低為0℃。

潮汐:屬不規則半日潮混合潮港,最高高潮位3.87米,最低低潮位-0.24米,平均潮差1.64米。 潮流:為沿河道往複流。漲潮流速為0.77~1.03米/秒,落潮流速為1.29米/秒。

波浪:廣州港距珠江口近百千米,海浪受河床、地形及水深等影響逐漸消能,港區基本屬於內河港,其它片區水域一般寬1~2千米,最寬3千米,風浪不大,一般不考慮設防護建築物,只需要在水工結構設計中考慮波浪的影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