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巴匹林鎂散

卡巴匹林鎂散,本品為白色粉末。用於緩解輕度或中度疼痛,如頭痛、牙痛、肌肉痛及痛經;也用於感冒、流感退熱及類風濕關節炎、骨關節炎等症狀的緩解。一般用於解熱鎮痛的劑量很少引起不良反應。長期大量用藥(治療風濕熱)、尤其當阿司匹林血濃度200μg/m1時較易出現不良反應。老年患者服用本品易出現毒性反應。

基本信息

藥品簡介

通用名卡巴匹林鎂

英文名CARBASALATEMAGNESIUMPOWDER

拼音名KABAPILINMEISAN

藥品類別解熱鎮痛及非甾體抗炎鎮痛藥

性狀本品為白色粉末。

貯藏密封,在陰涼乾燥處保存。

包裝每袋0.7g

主要成分卡巴匹林

藥理毒理

本品為乙醯水楊酸鎂與尿素絡合的鹽,在水中水解為乙醯水楊酸而發揮解熱、鎮痛和抗炎作用。

藥代動力學

本品在水中水解為乙醯水楊酸(阿司匹林)。口服吸收迅速、完全,在胃內已開始吸收,在小腸上部可吸收大部分。吸收率和溶解度與胃腸道pH值有關。食物可降低吸收速率,但不影響吸收量。本品與碳酸氫鈉同服吸收較快。吸收後分布於各組織,也能滲入關節腔腦脊液中。阿司匹林的蛋白結合率低,但水解後的水楊酸鹽結合率為65%~90%。腎功能不全、妊娠及血藥濃度高時結合率相應地降低。T1/2為15~20分鐘;本品在胃腸道、肝及血液內大部分很快水解為水楊酸鹽,然後在肝臟代謝。代謝物主要為水楊尿酸及葡糖醛酸結合物,小部分氧化為龍膽酸。本品以結合的代謝物和游離的水楊酸從腎臟排泄。服用量較大時,未經代謝的水楊酸的排泄量增多。個體間可有很大的差別。尿的pH值對排泄速度有影響,在鹼性尿中排泄速度加快,而且游離的水楊酸量增多,在酸性尿中則相反。

適應症

用於緩解輕度或中度疼痛,如頭痛牙痛肌肉痛痛經;也用於感冒、流感退熱及類風濕關節炎、骨關節炎等症狀的緩解。

用法用量

成人口服,將藥粉溶於溫水中沖服,一次0.7g(一袋),如需要,2~4小時後重服或遵醫囑,但24小時內不得超過2.1g(3袋)。兒童:初生~6個月,一次60mg;6個月~1歲,一次60~120mg;1~4歲,一次120~180mg;4~6歲,一次180~240mg;6~9歲,一次240~300mg;9~14歲,一次300~360mg,需要時2~4小時後再重服。

不良反應

一般用於解熱鎮痛的劑量很少引起不良反應。長期大量用藥(治療風濕熱)、尤其當阿司匹林血濃度>200μg/m1時較易出現不良反應。

(1)較常見的有噁心、嘔吐、上腹部不適或疼痛等胃腸道反應(發生率3%~9%),停藥後多可消失。長期或大劑量服用可有胃腸道出血或潰瘍。

(2)中樞神經:出現可逆性耳鳴、聽力下降,多在服用一定療程,阿司匹林血濃度達200~300μg/L後出現。

(3)過敏反應:出現於0.2%的病人,表現為哮喘尊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休克。多為易感者,服藥後迅速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可致死亡,稱為阿司匹林哮喘。有的是阿司匹林過敏、哮喘鼻息肉三聯征,往往與遺傳和環境因素有關。

(4)肝、腎功能損害,與劑量大小有關,尤其是劑量過大使血藥濃度達250μg/m1時易發生。損害均是可逆性的,停藥後可恢復,但有引起腎乳頭壞死的報導。

禁忌症

①對本品過敏者;②有出血傾向的潰瘍病或其他活動性出血者;③血友病血小板減少症。

注意事項

(1)交叉過敏:對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體抗炎藥過敏者,本品可能有交叉過敏反應。但是對本品過敏者不一定對非乙醯化的水楊酸類藥過敏。

(2)對診斷的干擾:①長期每日用量超過2.4g時,硫酸銅尿糖試驗可出現假陽性,葡萄糖酶尿試驗可出現假陽性。②可干擾尿酮體試驗。③血清尿酸測定:當血藥濃度超過130μg/ml,用比色法測定尿酸,可得假性高值,但用尿酸法則不受影響。④尿5-羥吲哚醋酸(5-HIAA)測定,用螢光法測定時可受本品干擾。⑤尿香草基杏仁酸(VMA)測定,取決於所用方法,結果可高可低不穩定。⑥出血時間測定:由於本品抑制血小板凝集,可使出血時間延長4~7天,劑量小到40mg也會影響血小板功能達96小時,但是臨床尚未見小劑量(<150mg引起出血報導。⑦肝功能試驗:包括谷丙轉氨酶、穀草轉氨酶及血清鹼性磷酸酶,當血藥濃度>250μg/ml時可有異常改變,劑量減少時可恢復正常。⑧凝血酶原時間測定:大量套用,尤其是血藥濃度>300μg/ml時凝血酶原時間延長。⑨血清膽固醇測定:用量每天超過5g時血清膽固醇可降低。⑩血清甲狀腺素(T4)及三碘甲狀腺素(T3)測定:當套用放射免疫法測定及套用大劑量本品時可得較低結果。⑾血鉀測定:本品作用於腎小管,使鉀排泄增多,導致血鉀降低。

(3)下列情況應慎用:①有哮喘及其他過敏反應者;②潰瘍或腐蝕性胃炎;③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陷者;④痛風(本品可影響其他排尿酸藥物的作用,小劑量時可能引起尿酸瀦留)。⑤肝功能減退時可加重肝臟毒性反應,加重出血傾向,肝功能不全的肝硬變患者出現腎不良反應。⑥心功能不全或高血壓患者,大量套用時可能引起心力衰竭或肺水腫。

(4)建議不要長期服用或經常使用,如症狀持續,應改變服用量或再徵求醫生的意見;若長期大量使用,應定期檢測紅細胞、肝功能及血清水楊酸含量。

(5)本品拆包後袋內藥品若不能一次服完,剩餘藥品應丟棄。

(6)拔牙前後及飲用酒精飲料前後不要立即服用本品。

用藥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禁用。

兒童用藥小兒患者,尤其是發熱及脫水者,易出現毒性反應。急性發熱性疾病,尤其是流感及水痘患兒套用本品,可能發生瑞氏綜合症,因而建議勿用。

老年患者用藥老年患者服用本品易出現毒性反應。

藥物相互作用

(1)與其他非甾體抗炎鎮痛藥同用時療效並不加強,因為本品可以降低其他非甾體抗炎藥的生物利用度。而胃腸道副作用(包括潰瘍和出血)卻增加;此外,由於對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加強,還可增加其他部位出血的危險。本品與對乙醯氨基酚長期大量同用有引起腎臟病變包括:腎乳頭壞死、腎癌或膀胱癌的可能。

(2)與任何可引起低凝血酶原血症、血小板減少、血小板聚集功能降低或胃腸道潰瘍出血的藥物同用時,可有加重凝血障礙及引起出血的危險。

(3)與抗凝藥(雙香豆素肝素等)、溶栓藥(鏈激酶尿激酶)同用,可增加出血的危險。

(4)尿鹼化藥(碳酸氫鈉等)、抗酸藥(長期大量套用)可增加本品自尿中排泄,使血藥濃度下降。但當本品血藥溶度已達穩定狀態而停用鹼性藥物。又可使本品血藥濃度升高到毒性水平。碳酸酐酶抑制藥可使尿鹼化,但可引起代謝性酸中毒。不僅能使血藥濃度降低,而且使本品透人腦組織中的量增多,從而增加毒性反應。

(5)尿酸化藥可減低本品排泄,使其血藥濃度升高,本品血藥濃度己達穩定狀態的患者加用尿酸化藥後可能導致本品血藥濃度升高,毒性反應增加。

(6)糖皮質激素簡稱激素可增加水楊酸鹽的排泄,同用時為了維持本品的血藥濃度,必要時應增加本品的劑量。本品與激素長期同用,尤其是大量套用時,有增加胃腸潰瘍和出血的危險性。為此,目前臨床上不主張將此二種藥物同時套用。

(7)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物的降糖效果可因與本品同用而加強和加速。

(8)與甲氨蝶呤(MTX)同用時,可減少甲氨蝶吟與蛋白的結合,減少其從腎臟的排泄,使血藥濃度升高而增加毒性反應。

(9)丙磺舒磺吡酮的排尿酸作用,可因同時套用本品而降低;當水楊酸鹽的血藥濃度>50μg/m1時即明顯降低,>100~150μg/ml時更甚。此外,丙磺舒可降低水楊酸鹽自腎臟的清除率,從而使後者的血藥濃度升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