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樂市高級中學

博樂市高級中學

博樂市高級中學前身是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第二中學,始建於1957年,後更名為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第四中學。學校占地64畝,校舍建築面積13324平方米。現有教學班級39個,在校學生2200餘人;教職工162人。

基本信息

概述

博樂市高級中學前身是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第二中學,始建於1957年,後更名為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第四中學。

學校情況

1993年,劃歸博樂市,更名為博樂市第四中學。2000年經過布局調整,將博樂市第四中學由一所漢語言完全中學調整為漢語言高級中學,並正式掛牌為博樂市高級中學。學校占地64畝,校舍建築面積13324平方米。現有教學班級39個,在校學生2200餘人;教職工162人,其中高級教師25人,中級教師56人;湖北援博教師4人,州市級拔尖人才2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人。2002年、2003年連續兩屆被確立為“自治區科技特色學校”,2003年被授予“自治區綠色學校”稱號,2004年被授予“自治區級精神文明單位”稱號。

學校簡介

博樂市高級中學博樂市高級中學
多年來,博樂市高級中學堅持“厚生務實,嚴謹治學,創新教育,爭創一流”的辦學理念,堅持“為高等學校輸送優秀新生和科技特色人才”的辦學目標,堅持走“以人為本、以德立校、質量興校、特色強校”的辦學之路,樹立“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良好師風,創建了“優良的學風促自主學習”的校園氛圍,與時俱進,團結創新,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積極推進教育創新,為國家建設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
堅持德育為首,狠抓養成教育。博樂市高級中學長期堅持教育為主,管理為輔的原則,遵循青少年身心發展的規律、原則,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注重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強化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合作能力,充分發揮教育的合力作用。
深化學校內部改革,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一是狠抓常規教學。從課堂教學常規入手,狠抓各個教學環節,向課堂要質量。二是教研並舉,齊抓共管,狠抓第二課堂。大力推行集體備課制度,加大了同年級同學科的教研力度,以“彈頭”帶“塊頭”,嚴格執行校內外聽課制度,大力倡導教師撰寫論文。校委會成員不僅承擔教學任務,而且蹲年級蹲班參與班級管理。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科技成果碩果纍纍,有100多件作品榮獲自治區和國家一二等獎,先後9次代表新疆參加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並取得優異成績。 三是充分發揮老教師的傳幫帶作用,使年輕教師迅速成長。近三年來先後到烏魯木齊市人才交流會上招聘年輕大學生28人,利用雙休日安排老教師和湖北援博教師對他們進行業務培訓,保證了學校的發展後勁。四是充分發揮援疆支教教師的作用。自1999年以來,先後有湖北省天門中學、天門實驗高中兩位副校長和15名教師來我校支教,為我校教育教學管理注入了活力,帶來了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創新了學校的教學模式,推動了學校的教研教改工作。五是鼓勵教師參加繼續教育,新教材培訓及高考模式改革後的3+X考試的研究與信息交流。六是注重收集高考信息,與天門大冶等友好學校信息共享。

學生成就

2001年,我校囊括了博州高考漢語言文理科民考漢文、理科狀元。2002年,我校實現了博州高考總分超過600分和培養出第一位清華大學生兩大突破。2003年高考再次囊括了博州漢語言和民考漢文理科全部狀元以及漢語言所有單科第一名;同時,有3名同學首次躋身全疆文理科前百名行列,有128名同學先後被清華、北大等名校和重點大學錄取;2004年高考有44名同學高考總分超過600分,2名同學被北大錄取,238名同學被全國重點大學錄取。2007年我校張佳佳同學以655分考入北京大學,2008年我校又有17人分數超過600分以上,包攬博州高考漢語言文、理科第一名,名考漢第一名。

學校憧憬

積極探索學校後勤服務社會化管理,為學校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便利和保障。博樂市高級中學以轉變觀念為先導,堅持“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把學校後勤服務推向社會,將社會服務引入學校,以學生公寓和學生食堂的建設為突破口,開展了後勤改革的有益嘗試。2001年,面向社會公開招商,由個人投資540萬元(包括食堂120萬元)啟動建設了建築面積5400平方米,可供1000餘名學生住宿的6層學生公寓樓,並於2002年交付使用,為學校擴大招生和持續發展創造了條件。公寓內衛生間、電話、日常生活用品一應俱全。在經營上,投資商獨立核算、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在收費上,學校與投資商進行磋商,把收費標準按物價部門核定的每學期每生收費280元的標準下調到250元。在管理上,學校參與管理,並對公寓日常運作實施監督,除校長主管外,學校指定副校長、專職主任各一名,專職生活管理員4名負責監督、配合商家進行管理。此外,學校在每個學生宿舍設有宿舍長,協助管理員、學校領導進行管理,開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嘗試,學生由被動接受教育管理轉變為主動參與教育管理。
同時,博樂市高級中學還採取對外承包的形式,經營校辦食堂。在價格不變的情況下,普遍提高了學校一伙食質量。食堂由改革前的每餐兩三種菜,增加到十幾個品種。在餐廳配置了電視機音響等設備。通過實行飲食結構多元化、飯菜品種多樣化、安全衛生制度化、就餐環境家庭化,使學生在校就餐率大大提高,同時還吸引了很多教師就餐。
通過推行學校後勤服務社會化,吸納了社會資金,加快了學校基礎設施建設,加快了學校的發展;理順了後勤管理上的關係,解決了後勤責、權、利不清晰,內耗大,後勤服務質量差等問題;激活了後勤管理上的用人機制,減少了後勤服務人員,提高了服務質量,學校也騰出了時間和精力抓教育教學管理;學生的飲食條件大大改善,解除了家長的後顧之憂。
今後,我校將在州、市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狠抓教學、強化管理,不斷加強第二課堂的開展力度,積極嘗試民漢合校,探索、積累實施民漢合校的經驗,不斷擴大辦學規模,發揮規模辦學效益,為爭創“自治區示範高中”而不懈努力。
2006年我校建立起容納500人的多功能廳,供學生、老師使用。多功能廳
2007年10月,我校建立起一幢教學樓——篤學樓。為博樂市高級中學學子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

校容校貌

華中師範大學第一附屬中學是全國著名的重點中學、湖北省政府命名的唯一視窗學校。學校前身中南實驗工農速成中學,創建於1950年9月。1955年改名為華中師大一附中,前國家主席李先念為學校題寫了校名。

高考風采

2001年

該校囊括了博州高考漢語言文、理科及民考漢文、理科狀元

2002年

該校實現了博州高考總分超過600分(最高分643分)和培養出第一位清華大學生(雷祥)兩大突破。

2003年

高考再次囊括了博州漢語言和民考漢文理科全部狀元以及漢語言所有單科第一名;同時,有3名同學首次躋身全疆文理科前百名行列,有128名同學先後被清華、北大等名校和重點大學錄取。

2004年

高考有44名同學高考總分超過600分,2名同學被北大錄取,238名同學被全國重點大學錄取。

2007年

該校張佳佳同學以655分考入北京大學。

2008年

該校又有17人分數超過600分以上,包攬博州高考漢語言文、理科第一名,名考漢第一名。

2009年

該校喬克圖同學以659分考入北京大學,277名同學被全國重點大學錄取

2010年

2010年高考,本科上線率為35.18%大學升學率97.87%周倜、徐維焱、阿卡力同學考入北大,取得歷史新高

2011年

2011年高考,重本上線率36.26%,本科上線率達81.12%。有四人過北大、清華錄取線。沙日娜、葉爾江·葉爾肯巴依、葉丹娜·卡日拜三人被北京大學錄取。漢語言類四個總分狀元我校考生獲得三個。全州(含農五師)漢考漢、民考漢文理科16個單科第一中我校獲得12個。

2012年

全州(含農五師)8名600分以上的考生中,我校有5名同學(其兩個實驗班中2班4名,3班1名)總分超過600分。2班的蔡文雅同學被香港中文大學全額獎學金錄取,創學校記錄。

2013年

囊括博州(含農五師)漢語言、民考漢文理科四個總分狀元,全州(含農五師)600分以上9人,我校獨占7人,漢語言文科前十名我校占9人,理科前十名我校占7人,民考漢文科前十名我校占9人,理科前十名我校占9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