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鎮[山東省微山縣]

南陽鎮[山東省微山縣]

南陽鎮位於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西北部的獨山湖和南陽湖二湖的交匯處的湖中,東、北與兩城鎮、魯橋鎮在水中分界,西與侯樓、魚台縣的王魯鎮、谷亭街道、老砦鎮接壤,南與張樓鎮、留莊鎮水面相連,東西狹長70餘華里,轄湖面15萬餘畝,擁有耕地7200畝,下轄3個管區、34個行政村,30800人,分散居住在湖中83個自然島嶼上。南陽鎮古時依運河修建,叫段家行,元朝時建起南陽閘,便以閘名為鎮名。

基本信息

概述

南陽鎮南陽鎮
南陽鎮是微山湖中、運河線上最有特色的鎮子。在古時,村鎮依運河而建,元朝至順二年(1331年),在這裡建起南陽閘。明隆慶元年(1561年)漕運新渠竣工,南陽成了商埠。其後明清兩代,這地方“魚船、酒船、商船,往來相接,群聚檐檣林立如街市”。北來運大豆、羊皮、煤炭的船隻,南來載糖、紙、竹器、絲綢、煤油的船隻,都在這裡停泊,一時號稱“小蘇州”。在繁盛時,南陽鎮曾有皇宮所、皇糧殿、二爺廟、火神廟、魁星樓、文公祠、禹廟、楊家牌坊、不沾地旗桿等30多處名勝古蹟。清政府曾在此設守備及管河主簿。皇帝下江南也曾慕名在鎮上逗留。
如今南陽鎮所統轄的80多個村莊星散在15萬畝湖面上,或以蓮荷相接,或以葦田相連,或以明水相通,出鎮下村,必定要駕小船。運河穿鎮而過,河湖串聯,水路交錯。這種“島在水中、河在島上、鎮在湖內”的特殊景觀在整個運河從南到北獨樹一幟。

地理位置

南陽古鎮,距濟寧市區約40公里,位於微山湖北部的南陽湖中,古老的京杭大運河穿鎮而過。古鎮北依濟寧城區,緊靠山東三大都市帶,南面是江蘇的蘇北地帶,東面是國際旅遊目的地孔孟故里曲阜、鄒城,西面是牡丹之鄉菏澤,南陽鎮離京福高速30公里,距濟寧機場60公里,區位優勢明顯。

社會歷史

南陽鎮南陽鎮
漫步小鎮,到處是呈現出一派古樸的氣象,青石街道旁老字號店鋪門前布幌隨風飄搖,古式門匾盡顯古鎮的滄桑,沿街大紅燈籠透射出濃郁的民俗氣息,傳統的竹編草編等工藝品琳琅滿目,質樸友善的古鎮居民辛勤勞作,再配上鱗次櫛比的古式建築,讓人體會到南陽古鎮特有的和諧安詳。這裡沒有城市喧鬧的燈紅酒綠,卻有淳樸的令人難以置信的民風民俗,融入小鎮,可以拋開一切的欲望。

南陽鎮,曾有皇宮所、皇糧殿、關帝廟、火神廟、魁星樓、文公祠、禹廟、不沾地旗桿等30多處名勝古蹟,1939年日寇進南陽,大多被毀,魁星樓、楊家牌坊在“文革”期間毀掉。明宣德六年曾在南陽建河橋暑、管河廳和閘官廳,清政府曾在此設守備、管河主簿專管防務、監運稅收,管理運河水閘、接送保護皇糧。皇帝走水路南巡必經南陽,常常在此停居數日,因南是鎮所處的南陽湖為京杭運河的中部,又因南陽鎮北去濟寧南去夏鎮均為一日航程,得此地利,自“漕運新渠”開通後,南陽鎮成了水上運輸和商品交易的交匯點和重要的商埠碼頭。來自南方載滿絲竹白米的漁船、酒船、米船、官船等往來相接,檣桅林立,篷帆遮日。特別是每年從江南船運的100萬擔皇糧經此地北運京城,南來北往的船隊,都停船夜泊在這裡,得水運之便,南陽鎮飛速繁榮,民國時期,整個鎮容保留著清代的模樣,鎮內東西、南北兩條大街,還有牌坊、井子、西魚市等小街和東西南北四處商埠碼頭,鎮上房屋多系青石磚瓦和木質結構的古式建築,有酒樓、茶莊、糧行、客棧、鹽店,還有綢布店、當鋪,商店林立,字號顯赫。熙來攘去的人中,響著軟軟的吳語、硬硬的山東話、道白韻味的京腔,南陽豐富的水產品隨之運往各地,附近物資了在此聚集中轉,時有“小濟寧”之稱。京杭運河的拓寬通航、南北北調工程的實施,為南隉鎮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旅遊開發、水產品加工、港口建設、中華壽桃及中花材深加工為為眾多商家投資興業的熱點。

自然環境

在南陽鎮空曠遼闊的南陽湖里,零星散落著80多個小島嶼,構成隔水相望的奇特北方水鄉景觀。這裡擁有浩淼的南陽湖,清澈的運河,古樸的民風,沿運河而錯落有致的民居,以船逮捕的葉葉小舟,千頃荷花魚藍天、碧水、野鴨、葦草形成天然的水上遊樂園。成為度假休閒的絕妙去處。

南陽島確實是美的。南陽湖那煙波浩渺、清清淺淺的一湖碧波,終日輕輕擁著她。從湖面遠遠望去,她窄窄的,長長的,象一把綠色的琵琶,浸潤在靜靜的南陽湖中。在她周圍的湖面上,星羅棋布地散落著80多個小漁村。這些小漁村或三五家,或幾十家。春來風暖柳綠,小漁村如一顆顆珍珠鑲嵌在她的周圍。秋來風起,滿湖蒲葦金黃,她又象躺在金色的綢緞上。鎮裡人家,街巷幽深,石板路青長,或臨街而居,或面湖而住,有蘆柴小院,有紅磚黛瓦,皆柳遮蒲掩,荷葦屏窗。門前院外,一片碧波而過的古運河上,石橋臥波,橋下槳聲欸乃,橋上市賣聲聲,頗似江南水城。中國的島很多,但有河流穿過的不多,有古運河穿過一個小島的地方更是鳳毛麟角,小島、古鎮、運河、大湖融為一體,這種“島在水中、河在島上、鎮在湖內”的特殊景觀在運河文化中獨樹一幟。這裡擁有煙波浩淼的南陽湖、悠遠清澈的古運河、純樸的民風民俗、沿運河而錯落有致的民居和以船代步的葉葉小舟;千傾荷花與藍天、碧水、野鴨、葦草,形成了天然的水上樂園,成為遠離物慾塵囂的一塊淨土,是人們淨化心靈、休閒度假的絕妙去處。

地方特產

南陽鎮湖產資源豐富,水質肥沃,屬營養性湖泊,各類資源居北方淡水湖之首,素有“日出斗金”之美譽。
有魚蝦鱉蟹等魚類近百種;蘆葦、菰、蓮藕、菱米、芡實等水生經濟植物50多種,野鴨、野鳥80餘種;浮游水生物360多種,尤以四鼻孔鯉魚、中華鱉、中華圓田螺、麻鴨、水貂等飲譽中外。

民風民俗

圖片南陽鎮

漁家的婚禮極富情趣,是漁家民風民俗的集中體現。婚禮之時,為了抒發喜慶之情,幾十條船首尾相接,從頭至尾,宛如長龍浮游於水上,組成水上舞台,漁民們端起傳統的樂器——端鼓,邊唱邊舞,曲調粗獷、豪放,微山湖歌也挾帶著樸實無華的韻味飄蕩在遼闊的湖面之上。船上彩旗飄揚、彩綢飛舞,小船來回穿梭,水下的倒影則更顯美麗。煙歌笑語伴隨著漁家人歡快的嗩吶聲,使得這一片水域顯得格外熱鬧,波光粼粼的湖面上,讓遊客在快樂度假的同時,感受到別樣的漁家婚禮風情。

圖片南陽鎮

生活在連家船上的漁家,兒子長大了,用多年的積蓄,造一條新船,船頭掛兩根紅布條,船油漆得鋥明透亮,這就算是是新房了。結親那天,姑娘家請幾個壯實的小伙子,找幾條輕便好船,將姑娘陪嫁如數上船。結婚時,兩家的船都要撐到一塊去,男方的船一般泊到女方的船五六十米、或百多米外。只只船上彩旗飄揚,條條船上鼓樂聲聲。接親船的頭船上,新郎站立船頭。船頭兩側,各豎著一個大火把,據說火可祛邪,火焰熊熊,燭照天地,吉人大喜。接回新娘的時候,新郎新娘並肩而立,身披紅,胸佩花。身後是兩位抱雞的漁家姑娘。這雞,有個講究,名曰“上頭雞”。雞吉諧音,圖個大吉大利,逢凶化吉。二船上是八個送親的漁家姑娘,妝紅著綠,笑顏惹風風喜歡,歡眉映水水動容。撐船的漁家小伙子,篙梢子上纏著繞著紅綢緞,篙起,綢舞;篙落,緞飛。此景此情,配以鼓樂聲聲,如詩如畫,中夢如幻。後邊的船上,依次是嫁妝,是摩托,是電視機……當船隊駛近男方新船,男方早將接親事宜準備停法,又是千頭鞭炮報喜,又是笑語滿船。新娘在迎親姑娘們的攙扶下,踏上作新房的船。這時,新娘就把插在船頭的火把拿在手中,放進新船中的鍋灶里,這樣便完成了避邪的任務。漁婦迎面撒來象徵幸福的麩子,象徵早生孩子的紅棗,象徵生活富貴的錢幣……並說許多吉利的話:“一把麩子兩把棗,一年裡頭生個‘小’”。待進入船艙,喝過了交懷酒,喜宴就開始了。
漁家素以豪飲著稱。吉日良辰,更是酒興酣濃。只只船頭上,擺滿了魚鮮美酒,杯滿而盡,盡而杯滿,笑聲沾酒飲,飲酒發笑聲。如有船駛過,好客的主人還會邀上船飲一杯喜酒,或者隔船拋過去一包喜糖,共賀新婚之喜,共享生活的甜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