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豐七曾

歷史上,人們把生於建昌南豐的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紘、曾協、曾敦七人合稱“南豐七曾”。

曾鞏

曾鞏(1019-1083)字子固,世稱“南豐先生”。建昌南豐(今屬江西)人。後居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西)。曾致堯之孫,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進士。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稱“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紘、曾協、曾敦)。在學術思想和文學事業上貢獻卓越。曾鞏自稱“家世為儒”(曾鞏《上歐陽學士第一書》),祖父作過尚書戶部郎中,父為太常博士。曾鞏天資聰慧,記憶力非常強,幼時讀詩書,脫口能吟誦,與兄長曾曄一道,勤學苦讀,自幼就表現出良好的天賦。史稱鞏“十二歲能文,語已驚人”。其弟曾肇在《亡兄行狀》中稱其“生而警敏,不類童子”,而且記憶力超群,“讀書數萬言,脫口輒誦”。18歲時,赴京趕考,與隨父在京的王安石相識,並結成摯友。20歲入太學,上書歐陽修並獻《時務策》。歐陽修見其文筆獨特,非常賞識。歐陽修說:“過吾門者百千人,獨於得生為喜。”(《上歐陽學士第二書》)自此名聞天下,但因其擅長策論,輕於應舉時文,故屢試不第。慶曆七年(1047),其父去世,其身為長子,只好輟學回歸故里,盡心侍奉繼母。曾鞏少年時與王安石為密友,登歐陽修之門以後,就向歐陽修推薦了王安石。直至嘉祐二年(1057),歐陽修主持會試,堅持以古文、策論為主,詩賦為輔命題,曾鞏才與其弟曾牟、曾布及堂弟曾阜一同登進士第。
嘉祐四年(1059),任太平州(今安徽當塗縣)司法參軍,以明習律令,量刑適當而聞名。五年,由歐陽修舉薦到京師當館閣校勘、集賢校理,理校出《戰國策》、《說苑》、《新序》、《梁書》、《陳書》、《唐令》、《李太白集》、《鮑溶詩集》和《列女傳》等大量古籍,對歷代圖書作了很多整理工作,並撰寫了大量序文。
熙寧二年(1069),任《宋英宗實錄》檢討,不久被外放越州(今浙江紹興)通判。熙寧五年後,歷任齊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等知州。為政廉潔奉公,勤於政事,關心民生疾苦。他根據王安石的新法宗旨,結合實際情況加以實施。致力於平反冤獄、維護治安、打擊豪強、救災防疫、疏河架橋、設定驛館、修繕城池、興辦學校、削減公文、整頓吏治、廢除苛捐雜稅,深受民眾擁戴。
元豐三年(1080),改任滄州(今河北)知州,途經京城開封時,宋神宗召見。宋神宗對其“節約為理財之要”的建議大為讚賞,留任為三班院勾判。元豐四年,朝廷認為“曾鞏史學見稱士類,宜典五朝史事”,任為史官修撰,管勾編修院,判太常寺兼禮儀事。元豐五年,拜中書舍人。同年九月,遭母喪,去官。次年,病逝於江寧府(今南京)。後葬於南豐源頭崇覺寺右。南宋理宗時追謚為“文定”,人稱“南豐先生”。
編輯本段

曾肇

曾肇(1047-1107),字子開,號曲阜先生。宋建昌南豐(今屬江西省)人。曾易占之子。曾鞏異母弟。世稱“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紘、曾協、曾敦)。北宋政治家、詩人。歷任吏、戶、刑、禮四部侍郎。自幼聰慧好學,師承其兄曾鞏。重儒學,博覽經傳,為文溫潤有章法。容貌端莊,為人忠厚仁義。為官40年,歷英、神、哲、徽四朝,在朝任過禮、吏、戶、刑四部侍郎和中書舍人,對朝中事敢直抒胸臆;在14個州、府任地方官時,多有政績,為人稱頌。
治平四年(1067)中進士,初為黃巖縣主簿、鄭州教授,後調崇文閣校書、館閣校勘兼國子監直講、太常寺同知。到崇文院後對秦漢以來的禮儀之規增補修正,使其完善,同時刪定《九域志》,得到神宗嘉許,調國史館編修,進吏部郎中,改右司,為《神宗實錄》檢討。元祐初(1086),任起居舍人,不久為中書舍人。多次諫言朝廷應辯邪正,少宴樂,因意見不合,辭給事中職,以寶文閣待制知穎州(今安徽阜陽),調知鄧州(今河南鄧縣)、齊州(今濟南)、陳州(今河南淮陽)及應天府(今南京)。元祐七年,調為吏部侍郎,又因有關祭祀一事,改刑部,出知徐州、江寧府。
元祐八年(1093)十月,哲宗繼位,起用一些舊臣,召曾肇入朝。曾肇建議選用忠信端良之士,防止近臣參政,遭貴戚攻擊,出知瀛州(今河北河間)。紹聖四年(1097),前史官范祖禹等在修撰神宗《實錄》時有譏訕言語,被降罪。曾肇參與修撰,亦被降調滁州。後復為集賢殿修撰,出知泰州、海州(今連雲港)。
元符三年(1100)正月,徽宗即位。曾肇復為中書舍人,上疏建議廣開言路,昭雪元祐黨人,改任翰林學士兼侍讀,掌管起草詔令。時有諫官陳灌、給事中龔原以言獲罪,無人敢救,曾肇挺身而出,極力進行辯解。建中靖國元年(1101),因兄布在相位,避嫌拜龍圖閣學士,,修《哲宗實錄》、《神宗寶訓》、《國朝會要》,提舉中太一宮。後出知陳、揚、定、岳、和州,歷太原、應天府。崇寧元年(1102),元祐期間的士大夫再度遭貶,曾肇亦被放逐到和州(今安徽和縣)、岳州(今湖南嶽陽),再貶到濮州(今山東鄄城)為團練副使,最後到汀州。四年,得以歸。大觀元年(1107)卒於鎮江。歷事英、神、哲、徽四朝,共40餘年,踐14州,任吏、戶、刑、禮四部侍郎,兩為中書舍人。卒後30餘年才被追封為曲阜縣開國侯,贈少師,紹興初謚“文昭”。明王世貞謂其書“如玉環擁(“九”加“重”),自是太平人物”。
肇為政清明,廣施仁政,惜民力,明賞罰,敢於直諫。工詩善文。詠物詩詞親切感人;文多闡發儒學經義,溫潤有法,婉約典雅,其文一出,時人爭抄。有《曲阜集》40卷、《西掖集》12卷、《內制》50卷、《外製》30卷、《宸章》25卷、《奏議》10卷,多佚。清康熙間裔孫曾儼掇拾遺文為《曲阜集》4卷,收入《四庫全書》。亦工書法,傳世書跡有《五十郎帖》、《造門帖》、《近疏帖》、《奉別帖》及滁州《慶厝集碑》石刻等。大多收藏於台灣故宮博物院。事見《曲阜集》卷四附錄《行狀》及《神道碑》,《宋史》卷三一九有傳。
南豐曾氏為耕讀世家。自鞏之祖父致堯於太平興國八年(983)舉進士起,77年間曾家出了進士19位。進士中,致堯輩7人,其子易占輩6人,其孫鞏輩6人。此外,鞏之妹婿王安國、王補之、王彥深等一批人亦皆進士。披閱《建昌府志》、《南豐縣誌》及諸曾著作如鞏之《元豐類稿》,我們不能不被該家族的儒學底蘊、文化積澱與苦學精神所震驚。曾鞏進士同年蘇軾、蘇轍贈詩稱:“儒術遠追齊稷下,文詞近比漢京西”,非虛言也。
編輯本段

曾布

曾布(1036-1107)字子宣,江西南豐人。曾易占之子。曾鞏異母弟,曾任北宋右相。世稱“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紘、曾協、曾敦)。曾布13歲時喪父,從學於兄曾鞏。嘉祐二年(1057)登進士,初任宣州司戶參軍、懷仁縣令。熙寧二年(1069)到開封,由知府韓維聘為開封府檢校庫監庫,經韓維、王安石推薦,上書言政。深得神宗賞識,命為太子中允、崇政殿說書,加集賢校理,判司農寺,檢正中書五房公事。與呂惠卿共同參與制訂青苗、助役、保甲、農田之法,成為王安石的重要助手之一。熙寧三年,河北安撫使韓琦上疏極力反對青苗法。曾布據理力爭,駁斥了反對派的種種不實說法,使該法繼續推行。王安石說:“新法初行,議論紛紛,唯獨惠卿與布始終堅定不移,其他人多反覆無常。”不久,升為修起居注、知制誥、翰林學士兼三司使。
熙寧七年(1074),守舊派大力反對市易法,神宗迫於皇室、外戚等的壓力,令曾布進行追究。曾布將開封府主管市易的判官呂嘉問多收利息以圖獎賞,認為市易法是“挾官府而事兼併之事”陳述於廷。呂惠卿、王安石認為曾布有意阻撓市易法推行,將曾布貶知饒州、再知潭州(今長沙)、廣州、桂州、秦州(今天水)、陳州(今淮陽)、蔡州(今汝南)、慶州(今慶陽)。元豐末(1085),復為翰林學士、戶部尚書。適逢司馬光執政,令其改役法,曾布拒絕,結果又被外調。元祐初(1086)以龍圖閣學士知太原府,再調真定府(今正定)、河陽、青州、瀛州。紹聖初(1094),曾布為翰林學士,承旨兼侍讀。章淳為左相,布任知樞密院士,力贊章淳“紹述”之議。元符三年(1100),哲宗卒,在端王(趙佶)繼位問題上,曾布與章淳意見不合,附和宣仁太后,擁端王為徽宗。徽宗因曾布擁立有功,罷章淳相,拜曾布尚書右僕射(右相)。韓忠彥雖居左相,但生性柔懦,大事多由布決定。
徽宗繼位後,大臣對元祐、紹聖之政議論紛紛,認為有失偏頗,朝廷應處以大公至正消除朋黨之爭,乃改元建中靖國(1101)。忠彥因“變易神宗法度”被罷左相,曾布獨攬大權。徽宗於次年(1102)又改元為崇寧,召蔡京為尚書左丞。曾布繼續鼓吹“紹述”之說。終因“力援元祐之奸黨,陰擠紹聖之忠賢”被罷相,以觀文殿大學士出知潤州(今鎮江)。此後,曾布一再被降職至舒州(今安徽廬江)司戶。大觀元年(1107),卒於潤州,贈觀文殿大學士,謚“文肅”。
《宋史》將曾布列入奸臣傳,近代梁啓超在其著《王安石評傳》中則贊言:“曾子宣者,千古骨鯁之士”,認為“其才其學,皆足以輔之,南豐可雲有弟,而荊公之得士,亦一夔而足者也。”並為其辯白:“荊公之冤,數百年來為之昭雪者,尚書數十人,而子宣之冤,乃萬古如長夜,吾安得不表而出之。”
南豐曾氏為耕讀世家。自鞏之祖父致堯於太平興國八年(983)舉進士起,77年間曾家出了進士19位。進士中,致堯輩7人,其子易占輩6人,其孫鞏輩6人。此外,鞏之妹婿王安國、王補之、王彥深等一批人亦皆進士。披閱《建昌府志》、《南豐縣誌》及諸曾著作如鞏之《元豐類稿》,我們不能不被該家族的儒學底蘊、文化積澱與苦學精神所震驚。曾鞏進士同年蘇軾、蘇轍贈詩稱:“儒術遠追齊稷下,文詞近比漢京西”,非虛言也。
編輯本段

曾紆

曾紆(1073-1135)字公袞,晚號空青先生。江西臨川南豐人。北宋丞相曾布第四子。曾布第四子,曾鞏之侄。北宋末南宋初散文家、詩人、書法家。初以恩蔭補為承務郎。宋哲宗紹聖年間中博學鴻詞科。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曾布為二後山園陵使,闢為從事。崇寧二年(1103),入元佑黨籍,連坐黨籍被貶到永州零陵(《宋會要輯稿》職官八六之七)。後遇赦,調監南京、河南稅,改簽書寧國軍(治今安徽宣城縣)節度判官。歷通判鎮江府,知楚州、秀州,提舉京畿常平,江南東路轉運副使,遷直顯謨閣。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再任江南東路轉運副使,移兩浙路。紹興二年(1132),知撫州。三年,除江南西路轉運副使,司農少卿。四年,改福建路提典刑獄,直寶文閣。五年(1135),除知信州(今江西上饒),未之官卒,年六十三。
曾紆有志節,守忠義,一生不得志。能詩善文。為文固守家法,深得曾鞏散文妙諦。詩從母師,句法精麗,感情真摯。亦工詞。《全宋詞》錄其詞9首,《宋詩紀事》、《江西詩征》收其詩5首。亦善書法,風格介於蘇、米之間,傳世真跡有草書《草屨帖》、行楷《懷素自敘帖跋》,收藏於台灣故宮博物院,刊於台灣《故宮歷代書法全集》。世稱“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紘、曾協、曾敦)。
有《空青遺文》10卷(《直齋書錄解題》卷一八)、《南遊記舊》1卷(同上書卷一一),已佚。事見《浮溪集》卷二八《右中大夫直寶文閣知衢州曾公墓志銘》。事見《宋史翼》、《南宋書》、《四庫全書》、《江西通志》、《御定書畫譜》、(宋)汪藻《曾公墓志銘》、(宋)陸游《書空青集後》。
編輯本段

曾紘

曾紘,南宋人,評論家。曾經首發異端,曰:“余嘗評陶公詩,語造平淡而寓意深遠,外若枯槁而中實敷腴真詩人之冠冕也。平生酷愛此作,每以世無善本為恨,頃因閱《讀山海經》詩,其間一篇雲。”
編輯本段

曾協

曾協(?-1173)字同季,號雲莊。南豐(今屬江西省)人。南宋詩人。著名宋朝官吏。曾肇之孫。曾鞏之侄孫。
宋紹興年間,舉進士不第,以蔭授長興、遷嵊縣丞,繼為鎮江、臨安通判。孝宗乾道七年(1171)知吉州,改撫州(《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一之五四、五五),終知永州(今湖南零陵)。乾道九年(1173)卒。
善詩文。世稱“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紘、曾協、曾敦)。
作品由其子曾炎輯集為《雲莊集》20卷,但久已不傳。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發現其部分作品,編得《雲莊集》5卷(事見本集有關詩文及所附傅伯壽序)。另有《雲莊詞》1卷,《全宋詞》收其作品14首,《江西詩征》收其詩16首。其中《芭花》一首,清新小巧,為詠物之佳作,流傳甚廣。事見《(同治)南豐縣誌》、《南宋文范作者考(上)》、《四庫全書》、《全宋詞》、《江西詩征》。
曾協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雲莊集》為底本,參校《永樂大典》殘本及《豫章叢書》本(簡稱豫章本)。新輯集外詩附於卷末。
編輯本段

曾敦

曾敦,字父,南豐(今屬江西)人。紆子。高宗紹興三年(一一三三)官太府寺丞,十二年知黃州(《能改齋漫錄》卷一一),十四年知台州,十八年知鎮江府,二十六年知光州(《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七○、一五一、一五八)。
水龍吟
去年看月詩成,援毫曾寄鄞江守。
流傳樂府,慚非賓客,竹枝楊柳。
今歲江樓,載勤歌扇,青蛾應奏。
鈴齋初駐,涼生燕寢,有香霧凝清晝。
遙想十洲三島,對冰輪、寒光依舊。
主人來自,清都碧落,天香滿袖。
寄語嫦娥,剩留清照,時為公壽。
恐明光詔下,翩然歸去,試為霖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