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中學

南華中學

南華女子學校(以下簡稱“南華”)於1917年4月17日由粵籍先賢熊尚父創立。他創立南華是為了女子,接受正規教育。南華中學,位於天津市津南區鹹水沽益華里富源別墅西側,始建於1993年3月,是建國以來我市第一所民辦國中校。南華中學是一所新加坡的4年制自治中學。南華隨即在1941年設立位於亞迪斯(Adis Road)路的主校,開辦師範課程及一些國小課程,明古連街分校則指開辦國小課程。 2004年,南華再一次搬遷至現有的金文泰一道41號的校舍,隔年由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正式開幕。

基本信息

概述

同名的學校有多所,包括香港、深圳市、重慶市、天津市等。

南華中學

南華中學是一所新加坡的4年制自治中學。建校89年來,以培育出無數的人才。

歷史

南華女子學校(以下簡稱“南華”)於1917年4月17日由粵籍先賢熊尚父創立。他創立南華是為了女子,接受正規教育。建校初期,學校收生人數100人。由於位於哥羅門街(Coleman Street)的校舍太小,不足需求,1921年南華搬遷至明古連街(Bencoolen Street) 。 1924年,因經費不足,南華暫時關閉,在公眾的支持下,南華才重新運作。 1928年,南華開辦了師範課程。南華隨即在1941年設立位於亞迪斯(Adis Road)路的主校,開辦師範課程及一些國小課程,明古連街分校則指開辦國小課程。二戰期間,南華關閉,日軍用南華主校為總部。新加坡光復後,南華籌款重建校舍,並開辦高中課程。1956年,南華改稱“南華女子中學”,1964年停收國小學生。分校則為現今南華國小。新加坡獨立後,由於新加坡的人口中心轉至郊區,位於市區的南華收生逐年減少,故南華校董部1983年搬到金文泰新鎮。翌年南華招收男生,並改名為“南華中學”。由於校董部無法繳付搬遷的費用,1986年4月1日,南華校董部把學校管理交給新加坡政府,從政府資助學校改制為政府中學。 1999年,華文教育改革委員會建議南華成為特選學校。在教育部的批准下,南華於2000年起成為特選中學。 2004年,南華再一次搬遷至現有的金文泰一道41號的校舍,隔年由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正式開幕。2006年,南華改制成為自治中學。

校訓

禮, 義, 廉, 恥,忠 孝, 仁, 愛。

校舍

南華占地30完萬平方尺,坐落於小山坡上,以1千281丌新幣建造。校園內建有養正大講堂,生態花園及西區第一校區中華文化中心。

著名校友

馮月桂, 南華國小前校長

馮煥好, 南洋初級學院前院長

南華中學南華中學

洪俊揚, 歌手

天津市南華中學

校門校門
校園一角校園一角

南華中學,位於天津市津南區鹹水沽益華里富源別墅西側,始建於1993年3月,是建國以來我市第一所民辦國中校。現有六軌18個教學班,在校生一千餘名。學校認真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形成了"成績優秀、管理有方、文明和諧,安全健康"的辦學特色,贏得了廣泛的社會讚譽。2006年被天津市教育委員會命名為"天津市先進民辦學校",同年被天津市人民政府命名為"先進民間組織"。2007年被津南區命名為"文明學校"。 我校坐落於天津市津南區鹹水沽鎮益華里西側,校舍占地60畝,建築面積10000平方米,教學設施先進,符合部頒一類標準。建有教學樓、實驗樓、圖書樓、信息技術樓、階梯教室、學生宿舍和師生餐廳。辟有11400平方米的運動場和9100平方米的校園廣場。校園內花團錦簇,綠樹成蔭,桃李芬芳,果實纍纍,環境優美,空氣清新,非常適合學生的學習和生活。

香港天主教南華中學

天主教南華中學於一九四六年由陳燕翔先生開辦,為一所天主教學校。是一所天主教香港教區屬下及政府津貼之天主教中英文男女中學。校名本為南華中學,原址位於九龍何文田太平道及香港島堅道,1965年起遷往現址深水埗永明街5號至今。校園位於荔枝角與長沙灣之間,鄰近明愛醫院及長沙灣天主教墳場。校訓及辦學宗旨為“立己立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