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灘鄉

南灘鄉

南灘鄉位於川南東北部,政府所在地位於大小漕交匯處的兩河場上,距合江縣城30公里。行政區劃幅員面積50平方公里,是一個山地丘陵相間的鄉鎮。轄區內有12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總人口數1.55萬人。氣候生態全年氣候溫和,全年無霜期達340天以上。

基本信息

鄉鎮概況

南灘鄉南灘鄉
合江縣南灘,1941年始建鄉。因縣內大、小漕河匯合於此。因而取名兩河鄉。1992年撤區建制後更名為南灘鄉。該鄉位於縣境內東南川、渝結合部,全鄉幅員面積50平方公里。人口1.55萬,轄12個行政村,71個合作社,2個居委會。政府駐地兩河場。距縣城37公里。

南灘鄉地理位置十分優越,鄉鎮企業有造紙、化工、糧食加工等。農業主產水稻小麥紅薯大豆等。養殖業以生豬、牛、板山羊、魚和小家禽類為主。鄉內有20多公里長的靜水湖面,可供機動船行駛。尤以盛產純天然、無污染、鮮嫩可口的“南灘河魚”而蓍稱“巴蜀”,其中優質香稻“168”和“先灘大米”更是暢銷中國各地。

鄉內旅遊資源豐富。有具有神話色彩的“馬鍾潭”、鴛鴦湖、太平軍古棧道等,更有數以萬計的白鶴棲憩林中,聞名中國。素有國家級佛寶森林公園第一景之稱。“觀佛寶風光,品南灘河魚”已成為來風景區旅遊的客人們的嚮往。

2008年來,南灘鄉充分利用本鄉優勢。帶領民眾狠抓基礎建設,產業結構調整,集鎮建設、交通、通訊和電力等都得到了較快的發展。現已建成4000畝乾鮮名優水果基地,1000畝名優中藥材基地和1000畝滾子坪科技示範基地。

南灘鄉經濟持續快速增長。至2002年,全鄉糧食總產量8780噸,農民人均占有糧食460公斤;個體工商戶發展265戶,私營企業25戶,個體私營經濟收入實現2030萬元;國民生產總值已達7192萬元。年增長15%,(其中:工業總產值達4000萬元,年增長20%;鄉鎮企業總產值達9000萬元,年增長15%;農民人均純收入2401元,年增長110元)。財政收入名列全縣先進行列。

經濟產業

南灘鄉是農業鄉,主要糧食作物有水稻,小麥,紅薯,大豆等;經濟型作物有中藥材,青果,板栗等;蓄牧業有豬、牛、山羊、魚、小家禽等;在工業上,本鄉資源豐富,開發潛力特別大,現有企業如造紙廠,糧食加工廠和磚廠。南灘鄉境內環境幽雅,山水清秀,其間有長20多公里,寬20餘米的靜水河面,有鮮嫩味美的南灘河魚,有數以萬計的白鶴棲息地,更有千畝農業科技示範基地,這裡也是國家級福寶森林公園和重慶四面山風景區的交通要道,是你觀光旅遊和休息玩耍的好地方。

行政建設

南灘鄉南灘鄉
2008年,合江縣縣委、縣政府作出“提高機關工作效能增強執行力”的決定,就是要將“工業強縣,港口興縣,企業富縣”的發展戰略舉措和各項目標落到實處。一心一意謀發展,求真務實抓發展,解決工作不在狀態,工作不落實,責任心不強的問題。

南灘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提高機關工作效能,制訂具體措施解決執行不力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堅決貫徹執行縣委、縣政府的決策決議,確保政令暢通;二是進一步整頓機關作風,完善督察機制,切實做到“五個不讓”;三是加強民眾監督,擴展工作效能監察的深度和廣度;四是招商引資,發展勞竹果富民等的工作措施責任到人,實行全民招商,確保2008年完成200萬招商引資任務;五是在新農村建設中著力抓好助農增收,逐步解決農民“行路難”、“就醫難”的問題;六是守土有責,全力維護社會穩定。

南灘鄉機關上下正著力落實縣委、縣政府關於提高機關工作效能的有關檔案精神,以良好的精神風貌履行政府的服務職能,力爭在短期內使機關工作效能和全鄉經濟社會發展邁上一個新台階。

慰問活動

南灘鄉南灘鄉
2008年2月4日,縣政府副縣長到南灘鄉開展計畫生育慰問活動,對三名計生技術服務人員和兩個獨生子女家庭進行慰問。

在縣人口計生局馬文政局長的陪同下,羅擁副縣長在慰問南灘鄉計生技術服務站三位計生技術服務人員後,先後深入到中榜上村二社王安福古容兩個計畫生育家庭中,與育齡民眾問寒問暖,詳細了解計畫生育家庭的生活情況。特別是了解到王安福放假在家的兒子正在上重點大學時,羅縣長感到很高興,勉勵大家說,我們的育齡民眾就應該這樣,既要少生,又要優生,更重要的是還要優育,只有這樣,我們的社會才能不斷進步。羅縣長對計畫生育家庭在為國家利益而犧牲個人利益方面作出的貢獻表示感謝,要求他們要繼續為民眾帶好頭,積極投身到新農村建設當中。

在慰問活動中,一共向三名計生技術服務人員和兩個獨生子女家庭送去慰問金500元。

甘肅省靖遠縣南灘鄉

南灘鄉甘肅省靖遠縣南灘鄉
北灘鄉位於甘肅省靖遠縣東北部,距縣城86公里,東鄰靖遠縣東升鄉,南接平川區水泉鄉,西靠靖遠縣永新鄉,北接寧夏中衛縣三眼井鄉、景莊鄉,轄區總面積565.3平方公里。有耕地12.2萬畝,其中:水地4.2萬畝,旱地8萬畝。地處峰台山南麓二十五公里處的山川丘陵地帶。全鄉共轄17個行政村、86個社、7656戶,現有人口3.6萬人。

北灘鄉駐地東寧村,在明代,由於在平灘的自然地理實體中間,橫穿東西一條大路為界,取名北灘和南灘。解放後又因位於縣城北部而得名北灘。全鄉現轄糧窖、東寧、亂腰、花峴、甜水、南灘、獨山、蘆溝、中灘、北山、劉梁、紅豐、井灘、小紅溝、杜寨柯、寶泉、大紅溝等17個村。境內有杜川公路和國道109線穿境而過,交通便利。

北灘鄉地處騰格里沙漠邊緣,地勢南高北低,西南和西北起伏較大,且有較多的大小山峰,屬溝壑丘陵地帶,中間為平川,海拔1500-1700米之間,氣候乾旱,降水量稀少,年均降雨量不足200毫米,蒸發量1900毫米,屬我省中部乾旱地區,年均氣溫8.7℃-10℃,年積溫3210℃,無霜期160-180天,乾旱、風大、沙多是全鄉的主要氣候特徵。一九八四年白銀市興電工程建成通水後,北灘鄉始有黃灌地並成為興電工程灌區鄉之一。

全鄉經濟以農為主。農作物主要種植小麥、玉米、糜子,特產黑瓜子。隨著2008年來大力調整種植業結構,發展訂單早熟洋芋、啤酒大麥、中藥材、枸杞、油葵、洋蔥四季豆、玉米制種、食用菌等特色種植面積,優勢作物面積穩定4.6萬畝,占水地農作物播種面積83%,訂單面積1萬畝。大力發展舍飼養殖業,全鄉已建成3個養羊示範村,1個肉雞養殖示範社,2個秦川牛養殖示範社,2003年新發展舍飼養羊戶500戶,全鄉羊只飼養量達5.2萬隻,秦川牛500多頭,500隻以上的養雞戶發展到30戶,10頭牛以上的養牛戶發展到5戶,畜牧養殖業已成為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在紅豐村建立以養殖業為主的北盛農牧發展公司一處,在劉梁村以“公司+農戶+協會”的運作方式建立種羊繁育基地一處,在獨山村建立以雙孢菇為主的食用菌產業基地一處。

鄉鎮企業發展勢頭良好。沿國道109線在大紅溝、杜寨、小紅溝磚瓦企業帶發展磚瓦企業27家,預製場3家,涉及批發零售、餐飲及社會服務業等行業的個人獨資企業483家,有年生產2.65萬噸普通矽酸鹽水泥的鄉辦集體企業北福泉水泥廠一家,年可生產100噸以上乾產品的“農”字牌企業—景豐蔬菜加工廠一家。全鄉鄉鎮企業年產值4380萬元,利稅392萬元。

文教衛生事業發展迅速,北灘鄉現有學校46所,其中中學4所,國小42所,在校學生總數8178人。鄉有中心衛生院一所,各村均設有衛生醫療所,民眾就醫方便。

鄉設有信用社一所,糧管所一所,農電所一所。有派駐單位法庭一所,公安部派出所一所,國稅所一所,地稅所一所,電信支所一所,菸草局一所,交警支隊一所。

全鄉有基層黨支部25個,黨員749名,其中男659名,女90名。2003年鄉財政收入144萬元,財政支出144萬元。糧食總產量2433萬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1819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