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泉鄉

泉鄉位於喀左縣北部的大凌河與牤牛河衝擊平原交匯處。東部與朝陽縣隔河相望。距喀左縣城25公里,距公營子火車站10公里,省級國道建三線貫穿全境。全鄉總面積8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5000畝,林地15000畝,轄7個行政村,1.7萬人。鄉政府駐地坐落在約占全鄉人口四分之一的水泉村。

基本信息

水泉鄉

1、遼寧省朝陽市喀左縣水泉鄉

水泉鄉位於喀左縣北部的大凌河與牤牛河衝擊平原交匯處。東部與朝陽縣隔河相望。距喀左縣城25公里,距公營子火車站10公里,省級國道建三線貫穿全境。全鄉總面積8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5000畝,林地15000畝,轄7個行政村,1.7萬人。鄉政府駐地坐落在約占全鄉人口四分之一的水泉村。 悠悠凌河水養育了在此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水泉人。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震驚世界考古界、距今十五萬年前的老祖先,“鴿子洞”人居住遺址在南亮子村西湯山被發掘出上,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更為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水泉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鴿子洞周圍山環水轉,奇峰壁立千仞,凌水波濤萬頃,山水相映,波光粼粼,古人在此狩獵、捕魚的足跡依稀尚存。現在,到此尋古探幽的人絡繹不絕。這裡已逐步成為朝陽乃至整個遼西地區的一條旅遊熱線。原省領導肖作福等曾到此考察觀光。 交通網路四通八達。在境內通過的國道建三線,南與瀋大高速公路相連,去京津唐可朝發夕歸;北與國道101線和已立項即將籌建的京四高速公路擦身而過,與公營子火車站也僅有10公里。 有豐富的礦產品和農產品資源。碳酸鈣、膨潤土、含鐵豐富的河砂遍布水泉的山山水水。近兩年新建的二道門、後城子等綠色無公害蔬菜保護地基地每年可為市場提供優質蕃茄1.8萬噸;山杏、大扁杏、嫁接大棗等乾鮮果5000畝。以上資源可為來此投資者提供足夠的原材料支持。 有豐富的地下水資源。水泉地處大凌河與牤牛河交匯的三角洲,喀左縣海拔的最低點就在這裡。按照窪地效應的自然規律,水泉境內有取之不盡的地下水,且水層淺、水質好。境內80%的地方地下水不超過10米。用水大戶軋鋼業和造紙業來該鄉投資辦廠也包含著此種因素。另外,渠首分別在大凌河和牤牛河的兩條灌渠如二龍吐須,輻射滋潤全鄉7個村的萬畝良田;與鴿子洞遙相呼應的南亮子攔河壩集發電、水產養殖、畜牧養殖和旅遊觀光為一體,像一顆璀璨的明珠,吸引八方遊人。 有很多可供開發利用的閒置資產。計畫經濟年代的水泉橡膠廠占地近20畝,受技術和資金困擾,現廠房設備基本閒置,有很大的利用價值和開發潛力。按照上級的要求,該鄉今年著力調整教育布局,整合教育資源,通過建寄宿制學校,閒置出國小校四處,這四處院落獨門獨院,自成一體,水電設施齊全,房舍均為人字架結構,稍加修繕和改造即可成為廠房,每處院落都在10畝以上,且遠離居住區,是發展養殖和投資辦廠的良好選擇。 有大量未經開發的河灘地資源。兩河流域的衝擊平原,不僅賦予了水泉肥沃的良田,同時也賜予了大面積的河灘地資源。在不影響行洪安全、不與林地爭嘴的前提下,有太多的河灘地只要稍加改造即可投資興業辦廠。這即不違反有關政策,也不違背自然規律,同時能夠大大降低投資成本。三聯鋼鐵落戶水泉就是此種類型。 水泉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每年中秋節前夕,鄉政府都組織舉辦鴿子洞金秋文體節。人們乘著豐收的喜悅,載歌載舞或在籃球場上一展身手。由於整個活動以娛樂為主,重在參與,因此頗受人們的喜愛,這項活動已成為水泉人每年一度不可缺少的文化大餐。

2、黑龍江省雙城市水泉鄉

水泉鄉隸屬雙城市管轄。位於市境西北部。鄉政府駐地距市區26公里。水泉鄉,因境內有一處暖水泉子而得名。中華民國時期,分屬雙城縣第三區和第四區管轄。東北淪陷後,分隸興義、國太等村。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同年末分隸第九區和第十區,1948年12月改隸杏山區和臨江區。1956年3月,撤區劃鄉,設定水泉鄉。1958年9月,改為水泉人民公社。1984年春,改為水泉鄉。 水泉鄉境內地勢平坦,大部分為平地、平崗地,有少量崗地和窪地。全鄉總面積12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1.94萬畝,建有水庫2處,灌溉兼養魚。主要農作物有玉米、大豆、水稻、亞麻、甜菜等。鄉辦工業有農機修配、油米加工、制磚廠等。全鄉共轄水泉、仁勇、大義、三林、大有、大德、榮華、大慶、富有、韓家、豐收、旭光、自強、富生等14個村。1992年 末全鄉總人口2.4萬人,其中滿、蒙古等少數民族人口約占19%。鄉政府駐地水泉村新鑲黃旗四屯。

3、山西忻州市偏關縣水泉鄉

偏關縣轄鄉。1959年屬長城公社,1961年析置水泉公社,1984年建鄉。位於縣境東北部,距縣城40公里。面積129.5平方公里,人口0.5萬。偏(關)呼(和浩特)公路過境。轄水泉、南海子、弓家貝、麥老坡、七家坪、池家塔、高峁、劉家嘴百草坪、張嶺溝、達連莊窩11個村委會。農業以種植糜黍、穀子、土豆為主。明代長城紅門口為當時的邊關要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