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淺笑眉舒恨

《南歌子·淺笑眉舒恨》是清代詞人史承謙創作的一首詞。

作品原文

南歌子·淺笑眉舒恨

淺笑眉舒恨,微詞臉暈潮①。偷近楚宮腰②。今宵紅蠟淚③,不須飄④。

作品注釋

①微詞:即微辭,婉轉而巧妙之語。宋玉《登徒子好色賦序》:“玉為人體貌閒麗,口多微辭。”此指情話。

②楚宮腰:謂細腰。典出《韓非子·二柄》:“楚靈王好細腰,而國中多餓人。”南朝梁蕭子顯《日出東南隅行》:“逶迤梁家髻,冉弱楚宮腰。”

③紅蠟淚:溫庭筠《更漏子》:“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

④飄:流動。岑參《武威春暮聞宇文判官西使還已到晉昌》:“寒花飄客淚,邊柳掛鄉愁。”閻選《八拍蠻》:“愁鎖黛眉煙易慘,淚飄紅臉粉難勻。”  

作品賞析

這首詞是“正宗”的香奩之作。《花間集》中也有此一體,且寫得很香艷放縱的也很多。相比之下,此詞仍算是“雅正”的。  

詞寫溫存,雖僅數句,卻很有層次感。前兩句采女子視角:先說“淺笑”,即微笑。微微一笑,愁眉盡展,多日酷苦的相思終得回報。次說“微詞”,聽著暖暖的情話,面上泛起羞澀的紅暈了。少女的青春可愛寫來如畫,極細膩。第三句“偷近楚宮腰”轉換到男子視角,眼見心上人已經情動,不由得伸出手去,偷偷摟住了她的細腰……以上三句,一句進一層,依照宮體詩、花間詞的慣例,以下大多該是“嬌喘微細”一類“淫詞媟語”了。可史承謙則於此宕開一筆,由“紅蠟”不必“飄淚”寫出兩人發自心底的歡樂。那知情識趣的紅燭不再流淚,正是被兩個人的歡樂所感染,這就由行為的“形而下”轉向了心靈的“形而上”,可謂有移步換形之妙。  

這種“雅”而“麗”的筆法折射著史承謙的詞學觀念。在《青梅軒詩話》卷四他談到:“迦陵先生詞淋漓跌宕,才氣橫絕一世,自是稼軒後一人。至其閨襜之語,多墮惡道,少年最不可輕易染指。”對於陳維崧這位鄉先賢、大宗師,他是給予高度評價的,但對其“閨襜之語”的不滿則顯示出他對陳氏詞風尚有保留,其口吻顯然更近乎浙西諸子。  

作者簡介

史承謙(1702—1756)字位存,號蘭浦,江蘇荊溪(今宜興)人。系史孟麟後裔,曾祖叔父為史惟圓,外曾祖父為徐喈鳳,深受其家世影響。諸生,身世落魄,游幕謀食。事跡見於陽羨詞人諸集及本集。史承謙高才不遇。坎坷終生,詩歌飄灑不群,尤工於詞,乃陽羨詞群的第四代領軍人物,但其風格已異於其邑前輩,又不同於當時盛行之“浙派”。史承謙為雍正、乾隆二朝之際詞壇名家,足可與厲鶚抗衡。著有《小眠齋詞》四卷,前二卷編成於乾隆元年(1736),後二卷由其弟史承豫編於其卒後。又王昶《琴畫樓詞鈔》、《國朝詞綜》均入選其詞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