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岩宮

南岩宮

從武當山紫霄宮行駛2.5公里至終點站烏鴉嶺,經南天門,即達南岩勝境。南岩峰嶺奇峭,林木蒼翠,上接碧霄,下臨絕澗,是武當山36岩中最美的一處。唐宋以來就有道人在此修煉。元代在此建有道觀,明永樂十一年(1413年)在此建設殿宇640餘間,清末被毀。現僅存元代建的石殿、明代建的南天門、碑亭、兩儀殿等建築及元君殿、南熏殿、圓光殿等遺蹟。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南岩宮南岩宮

延佑元年(公元1314年)賜名為“大天一萬壽真慶宮”。南岩宮是明代敕建的九宮之一,永樂十年(公元1412年)建玄帝大殿、山門、廊廡、祖師石殿父母殿、左右亭館、宮前建左右聖旨碑亭,五師殿真宮祠圓光殿、神廚、神庫、方丈、齋堂、廚堂、雲堂、缽堂、圜堂、客堂、寮室等,總計155間,賜額為“大聖南岩宮”。後經擴建,到明世宗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本宮殿宇房屋已擴大到640間。現存廟房21棟,建築面積3539平方米,古建築及遺址占地面積約61187平方米,1989年,湖北省政府撥款維修了部分殿堂、亭台及古神道。

南岩峰嶺奇峭,林木蒼翠,上接碧霄,下臨絕澗,是武當山36岩中最美的一處。唐宋以來就有道人在此修煉。元代在此建有道觀,明永樂十一年(1413年)在此建設殿宇640餘間,清末被毀。現僅存元代建的石殿、明代建的南天門、碑亭、兩儀殿等建築及元君殿、南熏殿、圓光殿等遺蹟。南岩周圍還有滴水岩、仙侶岩黑虎岩、紅軍洞、雷神洞龍潭等,都是下臨絕澗、峭壁千仞的景致真可謂無限風光在險峰。

整體布局

南岩宮南岩宮

南岩宮的總體布局是九宮中最靈活的,既嚴謹,又極富變化。人們帶著一種“只見天門在碧霄”的幻覺,仰登天門。入南天門後,忽隨山勢轉折急下至小天門,兩座大碑亭雖聳立眼前,卻完全突破了對稱格局。再轉崇福岩,才到宮門——龍虎殿前。進門以後,眼界略顯開闊,飾欄崇台,層層疊砌。登上崇台,穿過大殿遺址,方才見到南岩石殿及相關建築(王光德主編《仙山武當》“紫霄岩”)。

景點集萃

南岩宮南岩宮

南岩石殿,額書“天乙真慶宮”。座北面南,建於懸崖之上。為石雕仿木構建築,其樑柱、檐椽、斗拱、門窗、瓦面、匾額等,均用青石雕琢,榫卯拼裝。面闊3間11米,進深6.6米,通高6.8米,是武當山現存最大的石殿。殿體堅固壯實,斗拱雄大,而門窗紋飾則刻工精細,技藝高超。由於石構件頗為沉重,且又在懸崖峭壁上施工,故難度很大。因此,可以說南岩石殿的建造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工匠的聰明智慧和高超技藝。

兩儀殿,位於石殿右側,坐北朝南,面臨大壑。歇山頂式,磚木結構建築,琉璃瓦屋面。殿後依岩為神龕,正面為棱花

格扇門,安在前金柱上,與檐柱形成內廊,直通石殿。面闊3間10.03米,進深3.9米,通高7.29米,殿前為著名的龍首石,俗稱“龍頭香”。龍首石懸挑於絕壁外,前臨萬丈深淵。

南岩宮整體布局是人工與自然巧妙融合的傑作。古代畫家筆下的“仙山瓊閣”、“丹台曉晴”等意境,在南岩得到了真實的體現。1996年,南岩宮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岩宮屬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道教著名宮觀,位於湖北省丹江口市境內的武當山的南岩上。南岩之上林木森翠,山色秀美,其上接碧霄,下臨絕澗,是武當山三十六岩中風景最美的一岩。據《太和山志》記載,唐宋時就有道士在此修煉,元代道士在此創建道觀,至大元年(1308)“天乙真慶萬壽宮”,元末建築毀於大火,明代永樂十一年(1413)重建,時有大小殿宇六百四十餘間,賜額“大聖南岩宮”,清末大部分建築復毀。現僅存元建石殿、明建南天門、碑亭、兩儀殿等建築;原元君殿舊址上尚存玉皇大帝神像一尊,峨冠華衣,形態逼真。宮外岩北有老虎口,岩南峰巒之上有梳妝檯、飛升台等古蹟。

南岩宮南岩宮

從紫霄宮行駛2.5公里至終點站烏鴉嶺,經南天門,即達南岩勝境。南岩峰嶺奇峭,林木蒼翠,上接碧霄,下臨絕澗,是武當山36岩中最美的一處。唐宋以來就有道人在此修煉。元代在此建有道觀,明永樂十一年(1413年)在此建設殿宇640餘間,清末被毀。現僅存元代建的石殿、明代建的南天門、碑亭、兩儀殿等建築及元君殿南熏殿圓光殿等遺蹟。從南天門入小天門,穿過碑亭,便是俗稱腳蹬老虎岩的崇福岩。遠眺是圓光殿、南熏亭、近觀有18道棋坪及太上觀、五師殿、方丈室、齋堂等遺蹟。龍虎殿是南岩著名的一景。出龍虎殿即是大院落,院中有一口六角飾石欄的水井。井水清香洌甜,猶如甘露,故名甘露井,是武當最好的泉水之一。從院落登上層層丹墀飾欄崇岩,是元君殿即大聖南岩宮遺址。南岩周圍還有滴水岩、仙侶岩黑虎岩紅軍洞雷神洞、龍潭等,都是下臨絕澗、峭壁千仞的景致真可謂無限風光在險峰。

南岩宮位於獨陽岩下,山勢飛翥,狀如垂天之翼,以峰巒秀美而著名。現存建築2棟,建築面積3505平方米,占地9萬平方米。保留有天乙真慶宮石殿、兩儀殿、皇經堂、八封亭、龍虎殿、大碑亭和南天門等建築物。南岩宮的總體布局是九宮中最靈活的,既嚴謹,又極富變化。人們帶著一種“只見天門在碧霄”的幻覺,仰登天門。入南天門後,忽隨山勢轉折急下至小天門,兩座大碑亭雖聳立眼前,卻完全突破了對稱格局。再轉崇福岩,才到宮門——龍虎殿前。進門以後,眼界略顯開闊,飾欄崇台,層層疊砌。登上崇台,穿過大殿遺址,方才見到南岩石殿及相關建築。南岩石殿,額書“天乙真慶宮”。坐北面南,建於懸崖之上。為石雕仿木構建築,其樑柱、檐椽、斗拱、門窗、瓦面、匾額等,均用青石雕琢,榫卯拼裝。面闊3間11米,進深66米,通高68米,是武當山現存最大的石殿。殿體堅固壯實,斗拱雄大,而門窗紋飾則刻工精細,技藝高超。由於石構件頗為沉重,且又在懸崖峭壁上施工,故難度很大。因此,可以說南岩石殿的建造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工匠的聰明智慧和高超技藝。兩儀殿位於石殿右側,坐北朝南,面臨大壑。歇山頂式,磚木結構建築,琉璃瓦屋面。殿後依岩為神龕,正...

景觀特色

南岩宮南岩宮

武當山三十六岩中最美的一處便是南岩宮了,南岩宮又名獨陽岩、紫霄岩,是道教所稱真武得道飛升之“聖境”。南岩峰嶺奇峭,林木蒼翠,上接碧霄,下臨絕澗。據傳說,在唐朝,八仙之一的呂洞賓就曾在南岩修道,至今這裡還留有他作的一首詩。史書盛讚南岩是“分列殿庭,晨鐘夕燈,山鳴谷震”。在這裡,把“晨鐘暮鼓”用作了“晨鐘夕燈”,說明了當時南岩建築布局錯落有致,到了晚上,這裡的燈火成了別具特色的景觀。

元至元二十二年至泰定五年(1285~1328年)在山中大建宮觀,南岩宮是其一。現僅存宮中石殿,石雕仿木結構,殿內有“天子臥龍床”組雕和“三清”塑像,四面環立500鐵鑄靈官塑像,均生動逼真。殿外遠近有疊字峰、金鼎峰、滴水崖、崇福崖、白龍潭等勝景,更有仙山樓閣之妙。殿外崖前有雕龍石柱,橫出欄外2.9米,寬僅30多厘米,上雕盤龍,龍頭置一小香爐,俗稱龍頭香。石殿右下方崛起一峰,上建梳妝檯、飛身岩、相傳為“真武”捨身成仙之所。

飲食指南

十堰地區以鄂菜川菜為主,均屬中國七大菜系之一;而武當山特有的道家齋菜也頗具獨到之處,它取佛道兩家素菜烹飪的精髓,注重本色,口味鮮醇,在紫霄宮太和宮中都可品嘗到。另外如果要吃武當山當地的小吃,可以去玉虛宮一帶的“永樂盛世”仿古街,那裡的小吃店鱗次櫛比。

住宿指南

十堰市共有旅遊涉外星級賓館25家,涉外定點飯店11家,國內旅遊定點飯店15家,良好的環境,誠實的經營,標準的服務,贏得了遊客的廣泛讚譽。

交通指南

南岩宮南岩宮

十堰是中國重要的汽車生產和科研基地,我省西北重要經濟,政治,文化和科技中心。總面積1190平方公里,城區203平方公里。總人口40.69萬,城市人口29.33萬。是鄂豫川陝邊境的對外開放城市。十堰位於武當山北麓中低山區,漢江南岸,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歷年平均氣溫15.2攝氏度,年平均降雨量828毫米。襄渝鐵路,209國道和老白公路經過市區,通過省內外。水運西溯至陝西白河縣,東經武漢達長江口。每周有班機直達武漢,北京。通訊設施完善,信息暢通國內外。

十堰中誼航空售票處列車時刻表/航班表

地址:公園正門旁5路車站處

十堰的土特產品豐富,商業網點遍布城區。這裡的生漆桐油礦泉水木耳香菇茶葉綠松石工藝品、名貴藥材等暢銷國內外,還有裝修豪華寬敞的人民商場、五堰商場、車城商場、裕華商場等一大批購物商場,為遊客提供方便快捷的購物環境。

小提示

1、在遊覽景區時不要理會那些主動上來給你介紹的人,他們大多沒安好心。

2、在景區附近吃飯時要看好選單再點菜,要記好價錢,那些黑心飯店有兩個選單,你如果沒記好價錢結帳的時候就會變價錢。

湖北武當山景點

武當山古名太和山,位於湖北省北部十堰市境內,山勢雄偉,面臨丹江口水庫,背依神農架林區,連綿400多公里。有72峰,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