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園

半山園

南京半山園 ”既而兩人說佛吟詩,王安石還邀請蘇東坡同游鐘山,並各自賦詩紀游。 他在掛冠時候,選定南雲台南面的虎窩鏡子崖下,構築園林,依山臨澗,造舍建亭,名曰“半山園”。

南京半山園

半山園位於南京市中山門北白塘,清溪路附近,今海軍指揮學院院內。此地為城東七里,距紫金山亦七里,恰為半途,因以得名“半山”。
半山園原名“晉謝公墩”,為謝安故居。北宋時為王安石宅第,後為王安石捐給佛門建造寺宇,宋神宗趙頊賜名“報寧寺”;王安石因新法被廢悲忿離世,葬於報寧寺(半山寺)後半山園。
王安石(1020―1086)生在江西,卻與金陵有著不解之緣。他在金陵度過青年時代後,又來此兩度守孝、三任知府,前後生活了20年,逝世後葬於鐘山腳下。 1076年,56歲的王安石第二次出任宰相不久,與保守派發生爭端,遂於是年10月復求罷相,趙頊應允,給王安石一個“判江寧府”的官銜。回到金陵後,王一直沒去衙門視事,第二年六月辭官,在城東門到鐘山途中的白塔為自己建造了這所居室。因主塘距江寧城東門7里,距鐘山主峰也是7里,所謂半途上處,故將居室命名為半山園。在園內,王安石結交了許多高逸之友,包括米芾、李公麟、歐陽修和蘇東坡等。有一次蘇東坡乘船經過金陵,王安石特地騎著驢子,穿著粗布服到江邊去迎接。蘇東坡也不冠而敬揖,日:“軾今日以野服見大丞相。”王安石笑著說:“禮豈為我輩設哉!”既而兩人說佛吟詩,王安石還邀請蘇東坡同游鐘山,並各自賦詩紀游。可見兩個人政見雖不同,但私交和詩文之誼還是非常深厚的。王安石的文章峭拔深刻,卓然自成一家,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而他的詩詞,也“與眾頗異。要之淵源風雅,洗削浮華,可謂無邪者也。”經粗略統計,他有關南京的詩詞作品達三百首左右。 1084年,王安石得了一場大病,神宗派國醫到江寧府給他治病。病好以後,他上書皇帝請求以自己的住宅改建寺院,神宗賜額“報寧排奪”,又稱半山寺。明代亮山國劃入皇宮禁地範圍內,清道光時兩江總督陶澍在半山國故址重建半山寺。鹹豐時被毀,同治九年(187年)重建,宣統時重修。

連雲港半山園

半山園
位於連雲港市雲台鄉虎窩村有一座園林叫“半山園”,原來是明朝的海州明儒顧乾、顧坤兄弟的讀書處。顧乾是海州的歲貢生,曾任安徽省繁昌縣訓導,山東省樂陵王府教授。著有《東海志》、《雲台山志》,晚年回海州,自號“蒼梧野叟”。他在掛冠時候,選定南雲台南面的虎窩鏡子崖下,構築園林,依山臨澗,造舍建亭,名曰“半山園”。顧氏兄弟作古後,亭園荒蕪而至廢棄。清乾隆癸酉(公元1753年),揚州程玓來雲台游虎窩,,對半山園的頹態連嘆不已,深感惋惜,遂多方斡旋,購其廢址,除荒草,修危亭,使它恢復舊貌,重現新姿,又在山石間增建一些樓閣,作為別墅,仍然叫“半山園”。到了道光年間,轉為灌雲中正方氏所有,仍然是一座叫人依戀的幽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