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總鎮

十總鎮

十總鎮位於江蘇省通州市北部,十總鎮面積52.3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970公頃,轄6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總人口37310人。十總鎮是江蘇省科技工作先進鎮、省教育現代化先進鎮、省民眾文化先進鎮和省衛生城鎮、南通市全民創業十強鄉鎮、通州市“雙爭”活動標兵單位、通州市全面小康建設先進鎮。

基本信息

區位優勢

十總鎮十總鎮

十總鎮區位獨特,海陸空交通極為便捷。鎮區位處通州和如東兩城區中點,各距12公里,雙向四車道223省道穿境而過;距在建的蘇通大橋僅20分鐘,大橋建成後,只需60分鐘即可抵達上海虹橋機場;向東北距國家重點工程洋口海港40公里,向西距長江十大港口南通港40公里,南通火車站35公里,南通機場15公里,寧啟高速公路入口處13公里,海陸空出入鎮區皆在30分鐘車程內。

工業發展

十總鎮十總鎮
工業已成為十總經濟的產業支柱,已形成電器、機械、服裝等產業,產品遠銷美、日、韓等國家和地區。十總鎮擁有規模以上企業10家,其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江蘇東源電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實現產值10.3億元,銷售收入10億元。高低壓成套開關櫃等電器製造已成為十總,乃至通州的特色產業,緊鄰鎮區和223省道的東源科技園區,規劃面積4500畝,其中1500畝一期工程七通一平、園區主幹道、亮化、綠化等基礎設施已全部完成,電子電器製造企業群基本形成。支柱產業構築強大後盾。十總鎮已基本形成電子電器、服裝玩具、機械鋼纜三大支柱產業,特別是高中低壓開關櫃等電器製造業已成為通州乃至南通的特色產業。十總鎮境內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江蘇東源電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產品獲得中國名牌產品稱號,企業自上市後,取得快速發展,國家級博士後工作站運轉正常。南通威寶玩具公司生產的玩具獲得美國迪士尼認證,暢銷海內外。南通信一服飾有限公司生產的產品打入國際市場,遠銷日本韓國宇神鋼纜韓亞服飾恭翔天成等一批中小企業茁壯成長,成為十總經濟新的增長點。

經濟發展呈現良好態勢。2007年在通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十總鎮廣大幹部民眾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努力構建和諧社會,十總鎮綜合實力明顯增強,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小城鎮開發日新月異,農業結構調整規模、效益實現雙贏,黨的建設全面加強,各項社會事業進一步繁榮,人民生活不斷改善。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001億元,完成財政總收入5690萬元,實現工業總產值53.72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8068元。

農業發展

十總鎮十總鎮
特色農業發展形勢喜人。南通市引智示範村――柏樹墩村,通過開展引智工作,引進國外品種和技術,推進荷仁豆的產業化開發。該村970戶農戶利用棉花桔桿作支架,從事荷仁豆種植,成立荷仁豆生產合作社,集中收購,產品通過江蘇嘉安食品有限公司加工出口日本和歐美市場。通過引智工作的深入組織與發展,柏樹墩村形成了“基地—合作社—企業”的荷仁豆產業開發模式,並輻射帶動全市及周邊地區高效規模農業的發展。緊緊圍繞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為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這個農村工作中的中心問題,充分利用培訓示範基地和示範點,發揮成人教育中心學校、鎮黨校、鎮農業服務中心等部門的作用,堅持“實際、實用、實效”的培訓原則,對農村黨員幹部、科技示範戶、農民經紀人定期不定期的進行專業技術和經營策略培訓,對農村青年進行實用技術、技能培訓,僅2003、2004年科普客群100000人次,舉辦實用技術培訓班52期,參培人數達40000多人次,通過培訓獲得綠色證書的農民有406人,鎮農業服務中心,進一步加大農村實用技術推廣力度,注重指導農民根據市場需求種植新品種,提高種植效益,2004年十總鎮共推廣適用農業新技術十項,10萬畝次,良種覆蓋率達95%以上,其中水稻壯秧工程、優質高產雜交油菜秦優7號,雜交抗蟲棉南抗3號等的推廣,使廣大農民受到了效益,十總鎮農民增收人均達50元。

新農村建設

十總鎮十總鎮
通州市十總鎮志新無公害蔬菜生產專業協會位於十總鎮東南部,有經營用房和辦公用房300平方米,社員125戶,蔬菜種植面積1300餘畝。協會組織機構健全,理事長、副理事長、理事共20名。志新村憑藉水源、土地優勢,展開蔬菜生產,給農民帶來了一定的收益,但一家一戶的小生產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較弱,在購買農資、銷售產品、註冊商標、產品認證等生產環節中遇到了許多的問題,給菜農的增產增收帶來困難,為了保護菜農的經濟利益,增加菜農收入,發展村級經濟,志新村於2005年8月,在鎮農業部門的幫助下,由吳瀏俊等人發起,25戶蔬菜種植大戶主動參與,註冊成立了“通州市十總鎮志新無公害蔬菜生產專業協會”。協會成立後,統一組織開展了技術培訓和指導諮詢,手把手教授菜農種植技術,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並常年聘請了技術人員為協會技術指導,大力推進了水生蔬菜、傳統蔬菜和大棚蔬菜的發展,已建立了100畝水生蔬菜,800畝露天傳統蔬菜、100畝連片無公害大棚蔬菜的基地。協會還定期組織會員進行無公害蔬菜種植技術的集中培訓。協會年行銷收入均達到350萬元以上,人均增收入500餘元。協會自成立以來逐漸顯示了其旺盛的生命力,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收益和社會效益。

社會環境

社會環境造就創業福地。十總鎮境內地勢平坦,村村通水泥路,一馬平川,河網密布,空氣清新,水質優良。鎮區擬規劃建設占地15000平方米的商貿街和占地6000平方米的商業休閒中心,完成正和佳苑基礎設施和小區綠化,是理想的投資創業福地。十總鎮民風淳樸,誠實厚道,社會治安環境優良,是法制南通合格鎮、社會治安安十總鎮、村民自治模範鎮等。

平安農機

邳州市十總鎮深化“農機安全鎮”創建活動。一是成立創建領導小組。由該鎮一名副鎮長、農業服務中心主任分任組長、副組長。領導小組會同該市農機局制定創建工作目標和措施。二是提高創建工作影響力。十總鎮及時通過媒體介紹創建進展情況,召開創建“農機安全鎮”現場會,推進平安創建活動。三是充分發揮機手在創建中的主動性。機手不僅要維護保養好農業機械,而且要主動協助農機監理部門做好年檢年審和培訓工作。四是針對農村道路特點,落實農機安全宣傳進校園活動。十總鎮會同邳州市農機局、教育局對十總鎮中國小巡迴進行農機安全知識講座。五是確定道路改造方案,改善鄉村交通環境,降低農村道路交通事故率。

科技協會

十總鎮十總鎮
通州市十總鎮科學技術協會成立於1983年。二十多年來在通州市科學技術協會和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關心支持下,致力於十總鎮的科學普及工作,組織帶領廣大科技工作者,開展科普宣傳,推廣實用技術,促進科技與經濟密切結合,紮實工作,較好的發揮了橋樑和紐帶作用,為實現鎮黨委、政府提出的“科技興鎮”戰略,為十總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為十總鎮的三個文明建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同時,在服務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己,科普隊伍不斷壯大,有各類科協9個,科協會員852人,其中農技協5個,會員626人,企業科協4個,會員226人,並擁有58人的科普宣傳隊伍;科普陣地、科普設施不斷健全,有科普黑板報52塊,總面積162平方米,科普培訓場所22個,總面積1800平方米,科普畫廊6個,總面積35平方米,科普圖書室5個,總藏書13000冊,2個通州市科普示範基地;科普活動不斷正常規範,僅2004年就組織有關專家50多名,送科技到田頭、農戶,發放科技宣傳資料4000多份,舉辦了65期科普講座,製作了20期科普畫廊。十總鎮科協在市科協和鎮黨委、政府的帶領下,正以滿腔熱情投身於通州市創建全國科普示範市的洪流之中,並以此為契機,爭取使十總鎮早日加入南通市科普示範鎮的行列。

相關詞條

參考連結

[1].通州市十總鎮人民政府網http://www.tz.gov.cn/tzdz/szz/
[2].十總鎮金農網http://www.agri.com.cn/town/320683107000.htm
[3].通州經貿網http://www.tzjm.gov.cn/tzzn/ShowArticle.asp?ArticleID=134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