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花神

十二花神

傳說農曆二月十二是百花的生日,人們稱之為“花朝”,因此民間便有一個“花朝”之慶。而隨著季節時令的替換,百花也以各種不同的容顏繽紛了大地。百花的玉容笑貌。為人們的生活平添了無數浪漫情趣。愛花惜花之人,自然也為百花留下許多動人的傳說。因此,在中國,百花各有其司花之神,也各擁有一段美麗的故事。在百花的傳說中,以農曆中的十二個月令的代表花,與司十二月令花神的傳說最令人神往花的美原是渾然天成,無可比較。歷代文人墨客玩味和吟詠百花,弄出許多趣聞軼事來,從而造就出12個月的花神來。

基本信息

花神簡介

漢族民間傳說農曆二月十二日是百花生日。清代蔡雲有詩云:“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紅紫萬千披錦繡,尚勞點綴賀花神。”講的正是百花盛開為花神祝壽的景象。

歷代文人墨客玩味和吟詠百花,弄出許多趣聞軼事來,從而造就出12個月的花神來。正所謂“日日有花開,月月有花神”了。

男花神

一月 蘭花 神 屈原 他親手在家“滋蘭九畹,樹蕙百畝”,把愛國熱情寄託於蘭花,並贊蘭花“幽而有芳”,且常身佩蘭花,故後人把蘭花視為“花中君子”和“國香”,把蘭花作為高尚氣節和純真友誼的象徵。
二月 梅花 神 林逋 他終生無官、無妻、無子,隱居西湖孤山,植梅為妻,畜鶴為子。他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詩句,被贊為神來之筆。梅花被譽為“國魂”和“花魁”,把它視為敢為天下先優秀品德的象徵。
三月桃花神 皮日休 他在《桃花賦》,讚揚桃花為“艷中之艷,花中之花”,並以古代許多美人作比擬,使人見了桃花,猶如見到美人。由此桃花常被作為吉祥美好、美滿愛情的象徵。
四月 牡丹 花神 歐陽修 他遍歷洛陽城中十九個花園,尋覓牡丹佳品,寫有我國第一部栽培牡丹的書《洛陽牡丹記》。牡丹花朵碩大,花容端麗,素有“花中王”之稱,後人把它作為“繁榮富強,和平幸福”的象徵。
五月 芍藥花 神 蘇東坡 他贊“揚州芍藥為天下之冠”,任揚州太守時,看到官方舉辦“萬花會”,損害芍藥,滋擾百姓,便下令廢除“萬花會”,受到百姓擁護。芍藥是表示相互的愛情和友誼的象徵。
六月 石榴花 神 江淹 他寫《石榴頌》云:“美木艷樹,誰望誰待?……照烈泉石,芳披山海。奇麗不移,霜雪空改。”石榴“千房同膜,十子如一”,成熟後微微綻開一點紅唇兒,笑向人間,所以人們常以石榴作禮品,祝其子孫發達、前程無量。
七月 荷花 神 周敦頤 他的散文《愛蓮說》高度讚揚荷花品種:“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蓮花成為廉潔清正,不同流合污的道理規範的化身。
八月 紫薇花 神 楊萬里 他詠紫薇云:“誰道花無百日紅,紫薇長放半年花。”道出了紫薇優於百花的特色。
九月 桂花 神 洪适 他對桂花情真意切,詠詩道:“風流直欲占秋光,葉底深藏粟蕊黃。共道幽香聞十里,絕如芳譽亘千鄉。”我國人民向來用桂花表示友好、和平和吉祥如意,青年男女則以桂花表示愛慕之情。
十月 芙蓉花 神 范成大 晚年居故里蘇州,隨地就勢築亭建榭,遍種芙蓉,寫有《攜家石湖拒霜》、《窗前木芙蓉》等讚美芙蓉,後人謂芙蓉二妙:美在照水,德在拒霜。漢族民間視其為夫妻團圓之物。
十一月 菊花 神 陶潛 棄官歸隱廬山後,種菊吟詩自娛。“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他是第一位頌揚菊花為“霜下傑”的人。“一從陶令評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菊花已成為堅不可摧充滿生命活力的象徵。
十二月 水仙 花神 高似孫 他寫的水仙花前賦後賦千餘言,把水仙花描寫得十分美麗可愛,現人們還以水仙為“純潔愛情”的化身。

女花神

一月 梅花 花神 江采苹 江采苹,即梅妃,出生於福建莆田江東村,唐玄宗開元中,太監高力士出使到福建、廣東一帶,見到丰神楚楚、秀骨姍姍的江采苹,就收她選入宮中服侍唐玄宗,大受寵幸,唐玄宗自得江采苹,視宮中粉黛如塵土。江采苹癖愛梅花,所居之處遍植梅樹,唐玄宗戲名曰梅妃。唐玄宗曾當著諸王面稱讚梅妃“吹白玉笛,作《驚鴻舞》,一座光輝”。後來因楊貴妃的出現,梅妃失寵,孤寂而終。
二月 杏花 花神 楊玉環 楊玉環,中國四大美女之一,天生麗質,性格婉順,精通音律,擅歌舞,並善彈琵琶。天寶四年,唐玄宗把韋昭訓的女兒冊立為壽王妃後,遂冊立楊玉環為貴妃。她自入宮以來,遵循封建的宮廷體制,不過問朝廷政治,不插手權力之爭,以自己的嫵媚溫順及過人的音樂才華受到玄宗的百般寵愛,雖曾因妒而觸怒玄宗,以致兩次被送出宮,還在宮中與安祿山有染,但最終玄宗還是難以割捨她。直至安史之亂,唐玄宗僅帶楊貴妃西逃,在馬嵬坡兵諫時,楊貴妃被逼賜死,年方38歲。
三月 桃花花神 戈小娥 戈小娥,元順帝之淑姬,酡顏如醉,而膚白似玉,著水仿佛桃花含露,愈增嬌美,帝喻云:“此夭桃女也”。因呼為“賽桃夫人”。
四月 牡丹 花神麗娟 麗娟,西漢武帝所幸宮人。玉肌柔軟,吹氣如蘭,嘗於芝蘭殿旁歌《迴風》之曲,庭中樹花為之翻落,是謂“曲庭飛花。”
五月 石榴花神公孫氏 公孫大娘,唐代最傑出的舞蹈家之一,以舞《劍器》而聞名於世。她在繼承傳統劍舞的基礎上,創造了多種《劍器》舞,如《西河劍器》,《劍器渾脫》等。唐代著名詩人杜甫描敘她的劍舞道:“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霍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據說草聖張旭的狂草書就是從她的劍舞中獲得的靈感。
六月 蓮花 花神 西施 西施,中國四大美女之首。原名施夷光,諸暨薴蘿山下薴蘿村之浣紗女,天生麗質,稟賦絕倫,相傳連皺眉撫胸的病態,亦為鄰女所仿,故有“東施效顰”的典故。後被圖謀報仇復國的越王勾踐從漢族民間選出加以培訓後送與吳王夫差,使其沉湎女色,不理朝政,終於走向亡國喪身的道路。相傳吳亡後西施隨范蠡駕扁舟泛五湖而去。
七月 玉簪花 花神 李夫人 李氏,漢武帝後期最寵愛的夫人。宮廷樂師李延年精通音律,頗得武帝歡心,一日作歌“北方有佳人”於武帝前,武帝聞之不禁嘆息說:“世間哪有你所唱的那種佳人?”平陽公主在一邊揣摩得知歌中寓意,趁勢說:“延年的小妹,就是一位傾國傾城的絕世佳人。”武帝心中一動,立召李氏入宮納其為妃。由此李氏寵冠後宮,號為李夫人。後李夫人病重,至死都不肯讓武帝見她一面,保持住武帝心中她的美好形象,死後宗室得以繼享安泰富貴。
八月 桂花 花神 綠珠 綠珠,傳說原姓梁,生在白州境內的雙角山下,善吹笛。巨富石崇為交趾採訪使時,慕名向當地太守求綠珠以歸,太守開價珍珠一斗,石崇一甩手以明珠十斛換得了綠珠,遂有“石家金谷重新聲,明珠十斛買娉婷”之句。石崇為人驕奢張揚,卻極寵綠珠。後石崇依附的朝廷勢力賈謐被誅,石崇被免職,一直覬覦綠珠的孫秀向石崇索要綠珠被拒,於是進言當權的趙王倫誅殺石崇。殺兵至,石崇對綠珠嘆息說:“我今為卿獲罪矣。”綠珠流淚道:“願效死於君前。”於是墜樓而死。
九月 菊花 花神 梁紅玉 梁紅玉,宋抗金名將韓世忠之妻,其人見識不凡,膽略過人。曾星夜抱子馳馬奔赴秀州知會韓世忠回京城勤王,平定苗傅等人的叛亂,得封安國夫人。韓世忠與金國大將金兀朮大戰於黃天盪,梁紅玉一身戎裝親於戰艦之上擊鼓助威,進而大獲全勝。後宋高宗聽信秦檜讒言,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名將岳飛,為之抱不平的韓世忠也被罷去兵權,被封為成安郡王。韓世忠憤然辭官,與梁紅玉歸隱杭州西湖,死後夫妻合葬於蘇堤靈岩山下。
十月 芙蓉 花神 貂蟬 貂蟬,東漢末年司徒王允府的歌女。時董卓禍亂京城,王允於是設下連環計:先把貂蟬暗地裡許給呂布,再明獻於董卓。呂布對董卓收貂蟬入府為姬心懷不滿。一日,呂布乘董卓上朝時,入董卓府探貂蟬,並邀鳳儀亭相會,貂蟬見呂布,假意哭訴被董卓霸占之苦,呂布憤怒。這時董卓回府撞見,怒而搶過呂布的方天畫戟,直刺呂布,呂布閃身逃走,從此兩人互相猜忌,王允趁機說服呂布,剷除了董卓。後人謂此曰:“司徒妙算托紅裙,不用干戈不用兵。三戰虎牢徒費力,凱歌卻奏鳳儀亭。”
十一月 山茶花 花神 王昭君 王昭君,姓王名嬙,南郡秭歸人。漢元帝時以“良家子”入選掖庭。傳因不肯賄賂畫師毛延壽,毛延壽便在她的畫像上點上喪夫落淚痣,自此一直無緣君面。時呼韓邪來朝,帝敕以五女賜之。王昭君入宮數年,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呼韓邪臨辭大會,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靚飾,光明漢宮,顧影徘徊,竦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於失信,遂與匈奴。後呼韓邪單于亡故,昭君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後母”的風俗,繼嫁予呼韓邪的長子復株累單于雕陶莫皋。
十二月 水仙 花神 甄宓 甄宓,生於漢光和五年,三歲失父,九歲喜書,視字輒識。十餘歲時,天下動亂,又逢饑饉,甄家廣有儲谷,甄宓勸母親將穀物賑濟親族鄰里,廣施恩惠,得舉家稱善。漢獻帝建安年間,袁紹之子袁熙聘娶甄宓為妻。及曹操平定冀州,攻破鄴城,曹丕納其為夫人,生曹睿及東鄉公主。黃初元年曹丕在洛陽登基,史稱魏文帝,漢獻帝進獻郭氏、李氏為嬪妃,二妃受寵,甄后失意,有怨言,曹丕大怒,於黃初二年六月派人賜死甄后,葬於鄴城。魏明帝曹睿即位後, 謚她為文昭皇后。

其她說一

正月梅花—壽陽公主

梅花的花神相傳是宋武帝的女兒壽陽公主。在某一年的正月初七,壽陽公主到宮裡梅花林賞梅,一時睏倦,就在殿檐下小睡,正巧有朵梅花輕輕飄飄落在她的額上,留下五瓣淡淡紅色的痕跡,壽陽公主醒後,宮女都覺得原本嫵媚動人的她,又因梅花瓣而更添幾分美感,於是紛紛效仿,以梅花印在額頭上,稱為 “梅花妝”,世人便傳說公主是梅花的精靈變成的,因此壽陽公主就成了梅花的花神。

二月杏花—楊貴妃

杏花的花神相傳是楊貴妃。楊貴妃雖然系唐玄宗的三千寵愛於一身,但是在安史之亂時,馬嵬兵變,玄宗不及應軍士之求殺了楊貴妃。平亂之後,玄宗派人取會屍骨移葬時,只見一片雪白的杏花迎風而舞。玄宗回宮後,命道士尋找楊貴妃的魂魄,此時的楊貴妃已在仙山上司職二月杏花的花神了。

三月桃花—息夫人

桃花的花神最早相傳是春秋時代楚國息侯的夫人,息侯在一場政變中,被楚文王所滅。楚文王貪圖息夫人的美色意欲強娶,息夫人不肯,乘機偷出宮去找息侯,息侯自殺,息夫人也隨之殉情。此時正是桃花盛開的三月,楚人感念息夫人的堅貞,就立祠祭拜,也稱她為桃花神。

四月牡丹—李白

牡丹的花神傳說眾多,或說貂蟬,或說麗娟(漢武帝的寵妃),但是以李白最為知名。有一回,唐玄宗偕同楊貴妃在沉香亭賞牡丹,一時興起,與李白進宮寫三章《清平樂》: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一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乾。”

五月石榴—鍾馗

石榴花的花神傳說是鍾馗,五月是疾病最容易流行的季節。於是漢族民間傳說的“鬼王”鍾馗 ,便成為人們信仰的主要對象,生前性情十分暴烈正直的鐘馗 ,死後更誓言除盡天下妖魔鬼怪。其嫉惡如仇的火樣性格恰如石榴迎火而出的剛烈性情,因此大家就把能驅鬼除惡的鐘馗視為石榴花的花神。

六月蓮花—西施

荷花的花神相傳是絕代美女西施。傳說中西施在助越滅吳之前,是賣柴人家之女,夏日荷花盛開時,西施常到鏡湖採蓮,也許因為西施曾經是六月時節的採蓮女,她美麗的身影無人能比,於是就自然成為蓮花的花神了。

七月蜀葵—李夫人

蜀葵花神相傳是漢武帝的寵妃李夫人。李夫人的兄長李延年曾為她寫了一首動人的歌: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由於李夫人早逝,短暫而又絢麗的生命宛如秋葵一般,人們就以她為七月蜀葵的花神了。

八月桂花—徐惠

桂花的花神相傳為唐太宗的妃子徐惠。徐惠生與湖州長城,自小就聰慧過人,五月大就會說話,四歲就能讀論語,八歲能寫詩文。因為才思不凡,被唐太宗招入宮中,封為才人。太宗死後,徐惠哀傷成疾,二十四歲就以身殉情。後世就封這位才情不凡的女子為桂花的花神。

九月菊花—陶淵明

九月菊花的花神,自然是那一生愛菊如痴的陶淵明。他為菊花寫下“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千古佳句。相傳某年九月九重陽節又至,陶淵明枯坐在宅邊菊花叢中,采了一大把菊花把玩。難耐酒樽空,怎忍花零落?這時,忽聞馬蹄聲近,原來是江洲刺史王弘派人送酒來了,於是他以掌中菊花做下酒物,欣然酌酒。這個故事後來流傳到漢族民間,每到重陽節,飲菊花酒,感受陶淵明的閒情逸緻,體會他那淡泊獨立的精神,便成為民眾的一大習俗。

十月木芙蓉—石曼卿

石曼卿性情豪放,飲酒過人。據說在石曼卿死後,有人在開滿紅花的仙鄉芙蓉城遇到他,石曼卿說他已經成為芙蓉城的城主,後人就以石曼卿為十月芙蓉的花神。

十一月山茶—白居易

相傳山茶花神是白居易。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唐代著名詩人,與李白杜甫齊名,並稱唐代三大詩人。傳聞中並沒有說明為什麼白居易是山茶的花神,也許是詩人不畏強權的性情與山茶的不畏寒風細雨相似吧。

臘月水仙—娥皇與女英

相傳娥皇與女英是四千多年前堯帝的女兒。堯帝立舜為繼承人,並把這兩個女兒一同嫁給舜為妻。後來舜帝巡視南方,在蒼梧突然病故,葬在湖南九嶷山。娥皇、女英千里尋夫,到君山時得到噩耗,淚如雨下,灑在竹子上,斑竹由此而來,又名湘妃竹,淚竹。二女最後雙雙殉情於湘江,據說上天將二人的魂魄化為江邊水仙,二人也成為水仙花神了。

其她說二

正月梅花花神----- 據說是北宋詩人林逋,他隱居於西湖孤山,終生不仕。一說是明代戲曲牡丹亭中柳夢梅,在夢中,他在梅花樹下遇見為情而死的杜麗娘,其後杜麗娘還魂與柳夢梅相結合,成就一段曲折姻緣。

二月杏花花神----- 據說是燧人氏,他教人取棗杏之火煮食。一說為楊玉環,安祿山之亂平息後,玄宗欲移葬貴妃,但見馬鬼坡下一林杏花,故後人以楊玉環為杏花花神。

三月桃花花神----- 據說是北宋楊家將之一的楊延昭,他守邊二十年,屢破契丹軍。可能是他抵緊外寇就像桃木之能驅逐凶禍一樣,故獲封為桃花花神。一說為唐朝詩人崔護,因為他曾寫下“人面不 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的名句。

四月牡丹花神----- 據說為曾寫下多首牡丹詩的唐代詩仙李白。

五月石榴花神----- 據說為從西域取回石榴的張春。一說為鍾馗,因石榴花開時正籍端午,每家多貼鍾馗以辟邪,於是石榴花和鍾馗拉上關係。

六月荷花花神----- 據說為西施曾在蘇州錦帆徑留下採蓮的故跡。

七月玉簪花神----- 據說是漢武帝寵幸的李夫人,因為她平時常插一朵玉簪花於鬢旁。

八月桂花花神----- 據說是五代的竇禹鈞。他教子有方,五個兒子皆為達官顯臣,放他們父子被譽為“靈椿一 株老,丹桂五枝芳”。另一說為西晉荊州史石崇的愛妻綠珠,她善吹笛而貌美。趙王司馬倫的同黨孫秀曾想奪綠珠為妻,致石崇為趙王所殺,綠珠墮樓殉情。人們以桂花之散落喻綠珠,並封她為桂花花神。

九月菊花花神----- 據說為陶淵明,這位東晉田園詩人以菊花為友,曾寫下很多詠菊的詩句。以這位高節的隱士作為花之隱逸者的代表,最是恰當不過。

十二花神系列圖鑑--蘭花十二花神系列圖鑑--蘭花

十月蘭花花神----- 據說為戰國時楚國大詩人屈原,他在離騷中曾以蘭蕙自喻。他深愛國家,但見朝政腐敗而自己的政治理想又無法實現而投汨羅江自盡。

十一月水仙花花神-- 據說指洛神。由於水仙花生於水邊,其姿態飄逸清雅,有若凌波仙子,所以人們以洛神為水仙花花神。

十二月臘梅花神--- 據說是宋代的蘇東坡及黃庭堅。因為他們倡議將黃梅改稱為臘梅。

其她說三

在中國漫長的花文化中逐漸形成了一些傳統而神奇的習俗,並根據對各種花的崇拜程度不同,逐漸演化出了花神,並根據其開花習性來代表不同的月份。按月份我國有如下12位花神和11種名花。

正月:柳夢梅,梅花

二月:楊玉環,杏花

三月:楊延昭,桃花

四月:張麗華,薔薇花

五月:鍾馗,石榴花

六月:西施,荷花

七月:石崇風,水仙花

八月:綠珠,桂花

九月:陶淵明,菊花

十月:謝素秋,芙蓉花

十一月:白樂天,山茶花

十二月:老令婆,梅花

相關作品

十二花神(漫畫)

作者:笛子ocarina

作品簡介:不想拯救世界的RPG主角,不願乖乖躲在幕後的魔王。完全不是為了愛與正義的遊戲世界冒險故事。

相關習俗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仙霓社在滬演出《牡丹亭·遊園驚夢》時,添加花王及十二花神,邊歌邊舞,以活躍場面,增強藝術效果,受到稱頌。但花王和十二花神及與其配戲之神仙與劇情大多無關,同時將劇中主角杜麗娘與柳夢梅亦當作花神,也僅是從演員舞蹈表演著意。京劇名旦梅蘭芳演出此劇時,曾邀傳字輩藝人串扮。花王牡丹花為末扮白樂天(鄭傳鑒)。十二花神分別為:正月梅花,小生扮柳夢梅(趙傳蟹);二月杏花,五旦扮杜麗娘(劉傳費);三月桃花,老生扮梅延照(汪傳鈴);四月薔蔽花,刺旦扮楊玉環(方傳蕪);五月石榴花,淨扮鍾旭(周傳侈或邵傳鎬);六月荷花,作旦扮西施(陳傳黃);七月風仙花,醜扮石祟(華傳浩或姚傳猖);八月桂花,六旦扮韶蟬(姚傳蘿或華傳苹);九月菊花,副扮陶淵明(顧傳瀾或王傳服);十月笑蓉花,正旦扮王昭君(王傳渠);十一月水仙花,外扮楊老令公(倪傳銀);十二月臘梅花,老旦扮佘太君(馬傳營或龔傳華)。另有閏月花籃,貼旦扮(袁傳藩)。今上海崑劇團演出此劇,仍保留花王及十二花神的舞蹈表演。但所扮花神僅為一般仙女,並非指特定具體人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