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個懶漢

十二個懶漢

《十二個懶漢》是格林兄弟創作的童話作品,出自《格林童話》。

作品原文

從前有十二個小廝,他們白天什麼事都不乾,晚上也不肯努力,只是往草地上一躺,各自吹噓起自己的懶勁來。

第一個說:“你們的懶惰和我怎能相比,我有我的懶法。我首先要注意保護身體。

我吃得不少,喝得更多。我每天吃頓飯就稍稍停一會兒。等我又餓了,吃起來就更香了。早起可不是我的事,可一到中午,我早就找到了午休的地方了。東家叫我我只裝著沒聽見,他再叫,我還要等一等再站起來,然後慢吞吞地走過去。這種日子還湊合。”

第二個說:“我要照看一頭馬,可我老把馬嚼子塞在它口裡,不高興就根本不放食。如果東家問,我就說餵過了。我自己則躺在燕麥里睡大覺,一睡就是四個小時。醒來後,就伸腿在馬身上蹬幾腳,算是給馬刷洗了。多一事不如省一事,這活幹起來我還嫌累呢!”

第三個說:“為什麼要拿活兒來苦自己?一點也沒什麼好處。我乾脆躺在陽光下睡大覺,天開始下雨點了,我也懶得起身。以上帝的名義你盡情地下吧!最後下得噼噼啪啪響,大雨竟拔掉我的頭髮把它們漂走了,我的頭上還弄了個大口子,我在上面貼上塊膏藥,也就好了。這種傷口我已有好幾處了。”

第四個說:“要我幹活,我先遊蕩一小時,養足精力。然後慢條斯理地問,是否還有幫手。如果別人幫著乾,就讓他把主要活兒幹完,我只在旁邊看。但這活兒還是太多了。”

第五個說:“那有什麼!請想想,要我從馬廄里出糞,再裝上馬車。慢慢地來,如果耙上叉著啥,我就向上半舉著,先休息一刻鐘,然後才把糞叉上車。就算我一天裝一車那已夠多了,我才不想乾死幹活呢!”

第六個說:“真不要臉!我才不怕幹活呢。我睡了三周可沒脫過衣。系什麼鞋?腳下的鞋要掉就掉吧,有什麼要緊?上樓梯時我是一抬腿跟一步,慢慢地數著餘下的級數,好教自己知道該在哪裡坐下。”

第七個說:“那有什麼了不起的?我的東家盯著我幹活,只是他老不在家。我的速度不會有蟲子快,要想讓我往前走就得有四個壯漢來推我。我到一張床上睡覺,等我一倒下,他們再也叫不醒我。他想讓我回去,只得抬著我走。”

第八個說:“我看,只有我是個活潑的漢子。如果我面前有塊石頭,我決不會費神抬腿跨過去,我索性躺在地上。如果我的衣服濕了或沾上了爛泥,我總是躺在地上,直到太陽把它曬乾。中間我頂多翻個身兒,讓太陽能照得到。”

第九個說:“那辦法挺不錯!今天我面前有塊麵包,但我懶得動手去拿,差點兒沒餓死。身旁也有個罐,但它樣子那樣大而且重,我壓根兒不想舉起它,寧願忍受饑渴的煎熬,就連翻翻身我也覺太累,成天像根棍子似地躺著。”

第十個說:“懶惰可害苦了我,我斷了條腿,另一條小腿還腫著。我一個人躺在了大路上,我把腿兒儘量伸直。一輛馬車過來了,從我的雙腿上壓過,我本可以把腿縮回來,但我沒有聽到馬車來;一些蚊子正在我耳朵里嗡嗡叫,從我的鼻孔鑽進去,又從我嘴裡爬出來,誰會費神去趕走它們呢!”

第十一個說:“昨天我已辭職不幹了。我可沒有興趣為東家去搬那些厚厚的書,整天干都乾不完。但說句老實話,是他辭退了我,不再用我了,主要是因為我把他的衣服放在灰塵里,全被蟲子蛀壞了。事情就是這樣。”

第十二個說:“今天我駕著車兒去趟鄉下,我為自己在車上做了張床,美美地睡了一覺。等我醒來,韁繩已從我手中滑掉,馬兒差點兒脫了轅,馬套全丟了,項圈、馬勒、馬嚼子通通不見蹤影。而且車子又掉進了泥坑裡。我可不管這一套,又繼續躺下,最後東家來了,把馬車推了出來。要是他不來,眼下我還躺在車上,舒舒服服地睡大覺呢!”

作者簡介

雅各·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是德國童話蒐集家、語言文化研究者。因兩人興趣相近,經歷相似,合作研究語言學、蒐集和整理民間童話與傳說,故稱“格林兄弟”。他們生於哈垴一個多子女的法學家家庭,同在卡塞爾上學,同在馬爾堡學習法律,後又同在卡塞爾圖書館工作,1830年同時擔任格廷根大學教授。1837年因抗議漢諾瓦國王任意破壞憲法,同其他五位教授一起被免去教授職務。1840年任柏林科學院院士、柏林大學教授,直至他們去世。格林兄弟興趣廣泛,涉獵範圍很廣。1812年到1815年,他們蒐集整理的《兒童與家庭童話集》出版。該書奠定了民間童話中引人入勝的“格林體”敘述方式,對19世紀以來的世界兒童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