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洛陽

北魏洛陽是在西晉洛陽的廢墟上重建的。建設工程參照西晉洛陽都城宮室遺蹟,營造1年余,規模初具。7年後,才於京城四面築居民里坊及外郭。

北魏洛陽城

簡介

北魏在洛陽建都﹐仍利用東漢﹑魏晉的城牆。東漢以來的12個城門﹐除開陽門以外﹐都在魏晉或北魏時改了名。上東門改稱建春門﹐中東門改稱東陽門﹐秏門改稱青陽門﹔上西門改稱閶闔門﹐雍門改稱西陽門﹐廣陽門改稱西明門﹔平城門改稱平昌門﹐小苑門改稱宣陽門﹐津門改稱津陽門﹔谷門改稱廣莫門﹐夏門改稱大夏門。11個城門都在漢代的舊址上重建﹐僅西陽門從漢代的雍門舊址北移約500米。此外﹐孝文帝初到洛陽時﹐在西城牆北端靠近金鏞城處新開了承明門﹐從而使城門增為13個。

發展

北魏洛陽城最重要的改變是廢除了東漢以來南北兩宮的制度﹐建立了單一的宮城。據勘探﹐宮城的位置在全城的北部略為偏西﹐是在漢魏北宮的基礎上興建的。平面呈長方形﹐四面築牆﹐東牆和西牆各長1400米﹐南牆和北牆各長660米。在南牆近西端處﹐有一巨大的門址﹐便是宮城的正門──閶闔門的遺址。正殿太極殿在宮城的前部﹐與閶闔門對直﹐其基壇南北長約60米﹐東西寬約100米﹐規模甚大。 由於宮城的範圍和個別城門位置的改變﹐城內的街道也有許多變更。南宮已廢棄﹐在廣莫門和平昌門之間有了一條縱貫全城的南北向大街。雍門已廢絕﹐雍門大街亦不存在。新開了承明門﹐增添了由此門通入城內的大街。建春門和閶闔門之間有了一條橫貫全城的東西向大街﹐將宮城分為南北兩半﹐南半部是朝會之處﹐北半部為寢宮所在。由於新建的西陽門正好與東陽門對直﹐所以東漢以來的中東門大街被延長而貫通於西陽門和東陽門之間﹐它在宮城南牆外通過﹐成為全城的一條分界線﹐北面主要是皇家的宮殿和園囿﹐南面則分布著官署﹑寺院和貴族的邸宅。由於宮城的南門──閶闔門與南城的宣陽門對直﹐所以自閶闔門至宣陽門的南北向大街──銅駝街就成了全城的中軸線。宗廟﹑社稷和太尉府﹑司徒府等高級官署分布在銅駝街的兩側﹐有名的永寧寺遺址即在街的西側。 據記載﹐宣武帝景明二年(501)在洛陽興建外郭城﹐“東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範圍極廣。在整個外郭城以內﹐劃分為三百二十個方形的坊﹐每坊均四周築牆﹐每邊長三百步﹐即當時的一里。東漢以來的舊城成為北魏洛陽的內城。“大市”﹑“小市”﹑和“四通市”等工商業區都設在內城以外﹐位置在宮城以南﹐完全改變了《周禮?考工記》所記“面朝後市”的傳統。綜上所述﹐北魏洛陽城的形制和布局﹐和兩漢以來的都城相比﹐出現了劃時代的變革﹐為隋代的大興城﹑唐代的長安城和洛陽城(見隋大興唐長安城遺址)﹑(見隋唐洛陽城遺址)開創了先例。

北魏佛教

魏晉南北朝時期,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非常尖銳激烈,統治階級採取各種手段消除人民的反抗鬥爭,以圖維持他們的統治,利用宗教就是手段之一。
北魏統治者崇信佛教,甚至把自己擺在佛的地位,要人民向他們頂禮膜拜。據《魏書·釋老志》記載,早在道武帝時(396—397年),沙門法果就說:“我非拜天子,乃是禮佛耳。”法果順應時勢,迎合統治階級的需要,改變以往“沙門不禮俗”的儀軌時尚,帶頭禮拜皇帝,將皇帝與釋迦如來佛等同起來,因而受到道武帝拓跋矽的賞識。興光元年(454年)文成帝為道武帝以下五個皇帝鑄釋迦立像五尊,各長一丈六尺,每尊用銅二萬五千斤。和平元年(460年)文成帝採納沙門統曇曜的建議,“於京成西武川塞,鑿出石壁,開窟五所,鐫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飾奇偉,疑於一世”,這就是著名的雲岡石窟的曇曜五洞。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由於帝後崇信佛法,上起官宦豪富,下到士民,莫不慷慨捐獻,興修了大量佛教寺院。巍峨的寶塔,可與漢朝的靈台比高,廣大的佛殿,竟和秦代阿房宮一樣壯麗。洛陽佛寺最盛時多達1367所。到孝靜帝天平元年(534年)遷都鄴城(今河北臨漳縣西南),洛陽猶有餘寺421所。當時洛陽的佛寺不僅數量多,而且建築雄偉,結構精麗。如熙平元年(516年)北魏太后胡氏,在宮前閶闔門南一里御道西建立的永寧寺,是洛陽城內最大的寺院,寺內有九層浮圖(塔)一所,為木質結構,高九十丈,上有寶剎復高十丈,總共高出地面一千尺,距京師百里之外已可遙見。浮圖北有佛殿一所,形如太極殿。寺內有僧房樓觀千餘間。永寧寺建成後,魏明帝和太后登九層浮圖,在上面環顧京師猶如一個庭院一樣清楚。因為能看到宮中的情況,所以禁止一般人隨意攀登。當時有波斯僧人菩提達摩來到洛陽,見金盤炫目,光照雲表,寶鐸含風,響出天外,嘆為神功。他自稱年已一百五十歲,曾經週遊世界各國,但是從來沒有見過像永寧寺這樣精麗的寺院。可惜這座天下聞名的寺院在熙平三年(518年)為火燒毀,火經三月不熄。近年考古工作者發掘了永寧寺塔基。永寧寺遺址平面呈長方形,四周有夯土圍牆,周長1040米,中心為塔基遺址。塔基座呈方形,上下兩層,皆夯土板築而成。在下層夯土基座中心築有上層夯土台基,台基四面用青石包邊,這即為當時地面上木塔的基座。在塔基上發現124個方形柱礎,分做五圈排列,在第五圈的檐柱之間,發現有殘牆基。在殘存的牆基與白灰地面處,保存有門窗痕跡。在土坯壘砌的方形實心體的南、東、西三面壁上,各保存著一座弧形的壁龕遺蹟,這些壁龕應是供奉佛像的位置。在土坯實心體北壁,還有供人登塔的木梯痕跡。另外,在塔基中部有一個1.7米見方、深5米的坑,坑壁皆夯土,此坑似為木塔的地宮。在遺址中還出土了北魏時期的泥塑像。

龍門石窟的開鑿

龍門石窟在洛陽城南十二公里處。它與大同雲岡石窟、敦煌莫高窟並稱為中國古代佛教藝術的三大寶庫。這裡有龍門山、香山對峙,兩山崖石壁立,中有伊水北流,形似一座天然門闕,所以古稱“伊闕”。東漢傅毅的《反都賦》中有“因龍門以暢化,開伊闕以達聰”句,故又稱“龍門”。北魏開鑿的石窟全部集中在西山,約占龍門窟龕造像的三分之一。古陽洞和賓陽洞、石窟寺、蓮花洞等都是北魏石窟的代表作。古陽洞是支持孝文帝遷都的一批王公貴族和高級將領為孝文帝雕造的,造像銘記中有太和十九年(495年)丘穆陵亮夫人造像銘記,大約在孝文帝從大同遷都洛陽前後就已開始鑿窟,洞高11米,寬6.85米,深14.5米。早期的造像都在上部,較晚的在下部。後壁雕造一佛、二菩薩,主像釋迦牟尼,高4.8米,身著雙領下垂袈裟,結跏趺坐於方台上;二菩薩頭戴寶冠,著長裙,飾瓔珞寶珠。右手持摩尼寶珠,左手提淨水瓶,立於蓮座上。左、右兩壁分成上、中、下三層,上層為四個尖拱龕,龕內趺坐釋迦世尊像,衣紋細薄貼肉,還保存著雲岡北魏初期的作風;中層為四個楣拱龕,龕內是彌勒菩薩像,龕口上裝飾有飛天,線條流暢,是北魏較早的風格下層也有幾個小龕,龕口裝飾和中層相似,但龕內造像時代為北魏晚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