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紅門村

北紅門村位於北京市延慶縣大榆樹鎮,村域面積約1.8平方公里,320人,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為282萬元,人均收入7712.7元。

行政劃分

北京市延慶縣大榆樹鎮北紅門村
省份北京市
城市轄縣
縣區延慶縣
地址延慶縣大榆樹鎮北紅門村
郵編102100
區號010

村鎮信息

北紅門村位於縣城東南6.7公里處、距鎮駐地1.1公里,北距高廟屯村0.9公里,東偏南距井莊鎮張五堡村2.2公里,南與南紅門村接壤;村域面積約1.8平方公里,聚落呈長方形,海拔約520米,京張快速路從村北通過,大秦電氣化鐵路穿村而過,交通十分便利;全村127戶,320人,姓氏以楊、王為主,均為漢族。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為282萬元,人均收入7712.7元。

自然環境

村址地處延慶盆地東南緣,為媯水河衝擊洪積台地,地勢稍有起伏。土壤為典型褐土,屬洪積物,呈黃色粘性土,地下水資源比較豐富。

歷史文物

成村於明朝,明嘉靖十二年(公元1414年),政府往延慶移民,在此設紅門屯,為延慶州前十里之一,據史書《嘉靖龍慶志》載該村為:紅門山,山高三里,以其正在皇陵之後得名,村在山南,以山得名,後根據所處方位分為南北紅門兩村,位於北邊的稱為北紅門村。新中國成立後劃歸延慶縣,先後為高廟屯公社、大榆樹鄉轄村,2000年7月撤鄉並鎮後劃歸大榆樹鎮。
村西為老村遺址,原為土堡式建築群,四面環土牆,南北各有一大門,東西有影碑,由於年久失修土牆遺址已很難辨認,但東西兩影碑和門臼石保存完好;村中有國槐1棵,乾徑180公分,樹高16米,枝葉繁茂長勢良好為市二級保護古樹。2007年村里出資對古樹進行了保護,環樹修建了隔離護欄。同時也對影碑進行了保護性修繕。

村鎮發展

近年來,北紅門村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村兩委大力加強環境整治建設,復原了老村土堡大門,立於村口,硬化街道2萬餘平米,安裝路燈60盞,栽植花灌樹千餘棵,實現了村內的硬化、亮化、綠化。同時修建文化健身廣場和村口休閒公園,修建行洪壩400米,裝修村委會辦公室200平米,徹底解決了辦公條件差,舉辦活動無場所的窘況。在注重拆、建的同時也高度重視環境整治長效機制建設,設立村級保潔與公共設施維護員,分片負責村內街道衛生保潔、基礎設施維護,並建立獎懲責任制,在此基礎上要求各戶垃圾在早8點晚6點後集中打包放在自家門口,由保潔人員統一收集處理,真正形成了公共衛生村負責,各戶衛生己負責的垃圾統一收集的文明衛生習慣。2009年,北紅門村為每戶配發一套三個垃圾分類設備,並每月開展廢舊垃圾兌換生活用品活動,引導村民講環保、講文明。
該村制定並實施《北紅門村村民議事會制度》,通過實踐,成效顯著,受到了縣委組織部、鎮黨委的充分肯定,被確定為農村基層民主建設的好做法、好經驗,鼓勵在廣大農村基層推廣。2007年在北京市鄉鎮黨委書記培訓班上副市長牛有成同志專題介紹了村民議事制度,也被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新京報、延慶組工調研、延慶電視台等多家媒體宣傳報導,並榮獲2007年度中國政府創新獎,引起了社會廣泛好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