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科美化工產品有限公司

北京金科美化工產品有限公司

北京金科美化工產品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一家集科研,生產,貿易一體的綜合性公司,有大興,通州生產基地,現有員工30人。

基本信息

公司簡介

圖片圖片
北京金科美化工產品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以原北京化工廠的生產,技術,質檢,銷售人員為基礎組建的一家集科研、生產、貿易一體的綜合性公司。一家集科研,生產,貿易一體的綜合性公司,有大興通州生產基地。有大興,通州生產基地。有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有專業的分析人員和設備,經過幾年的生產和開發逐步完善了產品體系並和國家質檢中心,北京化工廠,北京試劑公司,北京化學試劑研究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公司的通用試劑,基準試劑,高純試劑,色譜試劑,特殊行業專用試劑等產品在醫藥,石化,科研,電子等行業都有良好的口碑。主要客戶有:中石油大連西太平洋公司、中石化潤滑油重慶分公司、中石化石科院、中石油化工研究院、中石化石油勘探研究院、中國神華化工研究院、天壇生物、中科院化學所、中國農科院等,近年來公司又致力於儀器設備的銷售拓展,在分析儀器,中試設備,化工管道方面並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安捷倫、IKA、菲舍爾、島津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

產品中心

公司特色試劑

蔗糖
檸檬酸鈉
磷酸氫二鈉
氨基己酸
四甲基氫氧化銨
鄰鎢酸
聚乙烯吡咯烷酮
鹼式碳酸鋅
硝酸鋁
乙酸鋅
氨基胍重碳酸鹽
乙二胺鹽酸鹽
1.5-萘二磺酸鈉
環己胺溴氫酸鹽
草醯苯肼
苯胺鹽酸鹽
對甲氧基苯丙酮
乙二醯肼

通用試劑

酸.酐



鈣.鎂.鋁.鋅.鐵
錫.鉛.銅.汞.銀.鉑.金.鈷

鋇.鋰.鈦.鉍.銻.鋯.鈰.鑭
鈀.釔.鎘.銫
氫.氨.硫.磷.碲.硒.溴.碘

醇.酯.酮.醚.酚
胺.烷.苯.晴.烯.糖.脲.肟
碸.萘.苄
碳.胍.呋喃.吡啶.喹啉.唑
肼.醛.鹽

基準當量緩衝劑

圖表圖表

化工常識

乙醇助解能源安全之困

3月2古巴領導人菲德爾·卡斯楚因病住院8個月後首次公開發表署名文章,批評美國大力發展乙醇燃料的政策是與開發中國家爭奪糧食。卡斯楚的文章使布希能源新政中利用玉米生產乙醇這一替代能源的舉措再次成為國際關注的焦點。原因是美國總統布希在1月23日發表國情咨文時提出,到2017年,美國生物燃油等替代燃料的產量將達到350億加侖,是現行目標的近5倍的能源新戰略。
美國是地道的“汽車王國”,汽車消耗了2/3的石油,石油是美國的機體的“血液”應該說是毫不誇張。布希從去年國情咨文的明確“能源自立”目標的“先進能源計畫”再到今年“10年內縮減20%”的“加強能源安全的計畫”,反覆關注的始終是世人憂心、持續關切的能源安全問題。甚至有的學者將能源安全問題形容為人類的“阿喀琉斯之踵”。
能源是經濟和社會活動的動力基礎,涉及到戰略資源、領土主權、國家安全、環境變化及經濟持續發展。19世紀中葉,石油資源的發現開創了能源利用的新時代。由於石油具有燃燒值高、灰分少、便於運輸和使用的特點,上世紀50年代中期,西方世界石油和天然氣的消費量超過煤炭;60年代石油就占據了世界能源消費的首位;1973年更是達到了53%。這是繼柴草和煤炭轉變後,能源結構演變的又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是一場具有時代意義的能源革命,對促進世界經濟的繁榮和發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全球每天消耗石油約8400萬桶,石油、天然氣約占世界能源消費總量的70%。所以世界第四大石油公司戴維斯公司第二任掌門人格雷格說:“所有根本性的變革,從工業革命到今天的信息革命,其基礎皆是能源。如果沒有能源,電腦又能幹什麼?現在整個世界依靠石油才能運轉,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掌握了命脈。”
有鑒如此,劍橋能源研究協會主席丹尼爾·耶金(DanielYergin)認為,20世紀戰爭史在一定意義上是能源資源的爭奪史。他所著的《石油風雲》一書生動地描述了二十世紀的石油發展史,認為二十世紀戰爭多為能源的爭奪而引發的,而戰爭的勝負也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交戰雙方最終對能源的占有。丹尼爾·耶金指出,當內燃機取代了馬匹和以煤為燃料的火車機車時,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場使石油成了國家權力的重要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不論是遠東和歐洲,石油都是影響戰爭過程的關鍵因素。日本偷襲珍珠港就是為了攫取東印度的石油資源而保護其側翼;希特勒入侵蘇聯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目的就是為了奪取高加索的油田;戰爭後期德國和日本的燃料庫都已耗盡,而美國在石油方面的優勢則是取得勝利的決定性因素。而標誌著古老歐洲帝國強權結束的1956年蘇伊士運河危機也是為了石油。“石油權力”貫穿著整個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把迄今為止處於國際政治邊緣的國家推上財大氣粗的地位,在以石油作為經濟成長基礎的工業化國家中掀起了深刻的信心危機。石油也是20世紀90年代冷戰後時代的第一個危機—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核心。因此,石油作為一種商品不僅與國家戰略、全球政治和實力,而且還與國家安全緊密地交織在一起。由此,能源安全,實際上是石油安全問題也就隨之浮出水面。
實際上,人類自工業革命以來,能源安全問題就開始出現。早在1913年,英國海軍開始用石油取代煤炭作為動力時,時任海軍上將的邱吉爾就提出了“絕不能僅僅依賴一種石油、一種工藝、一個國家和一個油田”這一迄今仍未過時的能源多樣化原則。伴隨著人類社會對能源需求的增加,能源安全逐漸與政治、經濟安全緊密聯繫在一起。兩次世界大戰中,能源躍升為影響戰爭結局、決定國家命運的重要因素。法國總理克萊蒙梭曾說,“一滴石油相當於我們戰士的一滴鮮血”。可見,能源安全的重要性在那時便已得到國際社會普遍認可。在經濟全球化日趨深化的今天,能源已不單純是一個國家的經濟問題,而已成為帶有全球性的經濟、政治、外交乃至軍事問題,它關係各國的經濟命脈和民生大計、世界和平與穩定、各國共同發展和繁榮。

我國煤化工企業迎來新發展機遇

2006年中國的新型煤化工行業在煤液化、煤氣化、煤制甲醇、甲醇制烯烴、甲醇制二甲醚等領域取得了迅猛的發展,良好的市場前景吸引了包括英美資源集團、美國GE能源集團、道達爾(Total)、陶氏(Dow)、國際金融公司、南非沙索(Sasol)等眾多企業和機構和其他國內外投資機構的關注,也給上游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商機。為了爭奪市場份額,相關的技術、設備等供應商展開了激烈的角逐,這就給中國的本土煤化工企業帶來了新的機遇,它們可以從容的選擇投資人以及技術和設備供應方,在合作中把握主動權,爭取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首先來看技術供應商,煤化工從原料煤炭到最終產品二甲醚(DME)、聚烯烴、油品等涉及的流程較長,需要使用多方面技術專利,現在沒有任何一項技術專利是某家公司獨有的,我國的煤化工企業在尋找技術供應商時可以有多種選擇。
在煤氣化(CTG)領域,國外企業有荷蘭皇家殼牌石油公司(RoyalDutchShell)和收購了雪佛龍德士古公司(ChevronTexaco)氣化技術的GE能源集團以及被西門子收購的索斯泰克(Sustec)在競爭,此外還有我國本土的技術如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兩段式乾煤粉氣化技術,華東理工大學潔淨煤技術研究所和兗礦集團合作的水煤漿氣化技術等。
在煤液化(CTL)領域,來自南非沙索公司(Sasol)的間接液化技術是世界上唯一實現工業化運轉的技術,因此得到了國內煤化工領軍企業神華集團的青睞,但是其技術轉讓費用也極其的高昂,中小型的煤化工企業難以承受。同沙索在中國競爭的其他煤液化技術還包括來自荷蘭皇家殼牌石油公司(RoyalDutchShell)的間接液化技術、來自美國合成油公司(Syntroleum)的液化技術和來自中科合成油公司的間接液化技術。此外,神華集團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直接煤液化技術也已經取得了突破。
甲醇作為煤化工產業鏈中最重要的中間體,煤基合成氣制甲醇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但是甲醇往下游產品的轉化是新型煤化工的重要步驟。
在甲醇制烯烴(MTO)領域,來自國外的技術有環球油品(UOP)的MTO技術和來自魯奇(Lurgi)的MTP技術,其中魯奇公司已經與神華寧煤集團和大唐分別簽訂了技術轉讓協定;國內技術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的甲醇制烯烴技術最為成熟和完善,目前已經被神華集團的煤制烯烴裝置選用。至於甲醇制二甲醚(DME),西南化工研究設計院的專利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在國內的許多裝置上都得到了使用。此外,山西煤化所的一步法甲醇制汽油技術也已經完成了中試。
其次來看煤化工企業的國外投資者。由於我國對外資投資煤礦開發有很多限制,但是對外資投資煤化工抱歡迎態度,因此國外企業對中國的煤化工項目有很大熱情。包括英美資源集團、美國GE能源集團、美國祿恆集團、道達爾(Total)、美國威亭國際投資有限公司、陶氏(Dow)、國際金融公司、南非沙索(Sasol)等眾多企業和機構都已經或者有意向和國內的企業合作開發煤化工。
此外,國內的媒體和輿論也支持煤化工行業。繼2006年成功舉辦首屆論壇之後,化工線上(chemsino.com)將於2007年6月在上海齊魯萬怡大酒店組織召開“2007中國煤制油與新型煤化工產業發展論壇”,為煤化工相關政府主管部門、生產企業以及項目投資者搭建一個溝通與交流的平台,共同探討新形勢下我國煤化工產業發展方向和重點,並進行煤氣化,煤液化與合成油品等經濟和技術經驗交流。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的煤化工企業在發展中已經處於比較有利的位置,在挑選技術和資本的合作方時有一定的迴旋餘地,加上各地地方政府的支持,我國的整個新型煤化工行業都擁有了和諧發展的新機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