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廣化寺

北京廣化寺

坐落在風景秀麗的什剎海後海的北岸,東鄰銀錠橋,西鄰宋慶齡故居。全寺占地面積20餘畝,擁有殿宇329間,共分中院、東院和西院三大院落。建築布局嚴謹,雕樑畫棟,金碧輝煌。

基本信息

概況

(圖)北京廣化寺北京廣化寺

廣化寺位於北京市西城區後海鴉兒胡同,是北京著名的佛教十方叢林,也是北京市佛教協會所在地。它坐落在風景秀麗的什剎海後海的北岸,東鄰銀錠橋,西鄰宋慶齡故居。全寺占地面積20餘,13858平方米,擁有殿宇329間,共分中院、東院和西院三大院落。整座寺廟建築布局嚴謹,雕樑畫棟,金碧輝煌。

(圖)北京廣化寺北京廣化寺

廣化寺的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四進殿堂以及東西配殿、配樓,油漆彩繪一新,從市文物部門請來一尊毗盧遮那大銅佛像供奉在大雄寶殿,天王殿的四大天王、二金剛也重新塑造,恢復了清淨莊嚴的面貌。 
全寺占地面積二十餘畝,13858平方米,擁有殿宇329間,共分中院、東院和西院三大院落。整座寺廟建築布局嚴謹,雕樑畫棟,金碧輝煌。 
中院是全寺的主體建築。正中依次分布著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等主要殿堂,兩側對稱排列著鐘樓、鼓樓、伽藍殿、祖師殿、首座寮與維那寮。這些殿堂組成了廣化寺的正院。東院由戒壇、齋堂、學戒堂、引禮寮等殿堂組成四合院。西院的主體建築有大悲壇、祖堂、法堂、方丈院、退居寮等。三個院落之間迴廊環繞,僧房毗連,形成一座大四合院中有眾多小四合院,即“院中有院”的建築特色。整座寺廟古柏蒼翠,花草溢香,曲徑通幽。

歷史沿革

(圖)北京廣化寺北京廣化寺

廣化寺大約建於元朝,據《日下舊聞考)援引《柳津日記》載:“廣化寺在日中坊雞頭池上。元時有僧居之,日誦佛號,每誦一聲,以米一粒記數,凡二十年,積至四十八石,因以建寺。”但具體年代不詳。另據明《敕賜廣化寺記》碑載:元天順元年(1328年),靈濟號大舟“到慶寧寺住,至順四年(1332年)在此寺住,發願禁足二十年不出門,一心念佛……十年後成此大剎。”據此,廣化寺的創始年代大約在1342年前後。
明清時期,廣化寺“殿堂廊廡,規模宏大”,為京都有影響的佛剎。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從大雄寶殿丹墀下發掘了兩通斷殘石碑,一通是明弘治十年(1497年)立的《敕賜廣化寺記》碑,僅存上面幾句引文依稀可見,為研究廣化寺的創建提供了寶貴的歷史資料。另一通《正宗記》,明成化二年(1466年)建立,萬曆二十六年(1598)重修,刻有“廣化寺開山第一代住持靈濟號大舟”至第五代住持圓環及其弟子一百多人的道號法名。另一面記有明成化四年(1468年)“禮部為乞恩事,於內府抄出內官監太監蘇誠題有宛平縣日中坊原有古剎墓址一處,□將自己財物並募緣修善佛殿□□已完見有僧,人靈濟領眾居住,緣無寺額,”奏請“聖恩憐憫乞賜寺額”。可見,明朝初年寺廢,天順至成化年間予以重修。由於得到內府太監蘇誠的資助,重修後的廣化寺規模宏大。另據寺內現存明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的《彌陀會記)碑記載:此時的廣化寺成為淨土宗道場,住持圓環率眾舉行了盛大的陀彌法會,盛況空前。

(圖)北京廣化寺北京廣化寺

道光年間(1821-1850年)的《請書碑》中記載:廣化寺“殿堂廊廡,規模宏大”,當時住持廣殊法師敦請自如和尚任方丈,從此,廣化寺成為“十方寺”。自如方丈圓寂後,印法法師繼任方丈。自道光六年(1826年)始,歷二十年,募資重修了殿堂僧舍。正如《道鹹以來朝野雜記)所載:“後海北岸之廣化寺,古剎中之新者。聞光緒韌年殘敗殊甚,後募化於恭邸,為之重修正院殿宇。”
清末民初,廣化寺一度成為京師圖書館。1908年張之洞將個人藏書存放寺中,奏請成立京師圖書館。次年獲準,清政府派繆荃孫主持建館事務。中華民國成立後,教育總長蔡元培派江翰任京師圖書館館長,次年開館接待讀者。不久遷館它處,廣化寺又恢復為佛教寺廟。
1927年,玉山法師任廣化寺住持。玉山法師注重修持,率領僧眾遵守佛制寺規,實行禪淨雙重。寺內有“三不”制度,不攀龍附風;二不外出應酬佛事;三不私自募捐化緣。使廣化寺聞名四海,有常住僧人50多人。
1938年,在當時寓居廣化寺的溥心畲居士的捐助下,玉山方丈主持重修了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萬佛閣(也稱後樓)以及東西配殿、配樓。為廣集資金,當時還邀請了知名書畫家題字作畫,在中山公園水榭展開義賣,得款捐助廣化寺,使修復工程圓滿成功。
1939年,廣化寺創辦了廣化佛學院,招收學僧數十人,聘主周叔迦、魏善忱、修明、海岑、溥儒等佛教學者任教。後又創辦了廣化國小,免費招生,為貧苦困難的學生提供書籍和學習工具,直到1952年由北京市教育局接辦。
1952年9月,虛雲法師來京駐錫廣化寺,當時在京的佛教界人士李濟深、葉恭綽、陳銘樞、巨贊及佛教徒紛紛前來參禮這位佛學大師、禪宗高僧,平靜的廣化寺一時稱盛。“文化大革命”前,廣化寺仍作為佛教活動場所開放,基本保持了古剎舊觀。“文化大革命”中,廣化寺佛像遭到破壞,宗教活動也被迫停止,但《大藏經》及佛教文物都被封存,沒有受到損壞。

活動

(圖)北京廣化寺北京廣化寺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人民政府貫徹落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廣化寺也獲得了新生,成為北京市佛教活動的重要場所之一。1983年,廣化寺被列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也成為北京市佛教協會所在地。
北京市佛教協會1981年成立。十幾年來,積極協助政府落實宗教政策,籌集資金,修復了京都名剎廣化寺和通教寺等,恢復了正常的佛事活動。為培養佛教人才,還開辦了僧尼培訓班,同時,挖掘、整理了北京智化寺音樂,成立了北京佛教音樂團。
這些年來,北京市佛教協會籌措資金對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四進殿堂以及東西配殿、配樓,進行全面維修,油漆彩繪一新,奉安佛像,從市文物部門請來一尊毗盧遮那大銅佛像供奉在大雄寶殿,天王殿的四大天王、二金剛也重新塑造,逐步恢復了清淨莊嚴的面貌。
1986年,北京市佛教協會成立了文物組,對廣化寺的經書、字畫、碑拓、法物、瓷器進行整理、鑑別,使珍藏多年的文物重放異彩。經過挖掘、整理和鑑定,廣化寺共收藏國家各級文物1716件,其中圖書1087部,字畫282件,碑拓298件,其它物品49件,不少是文物珍品,有很高的價值。有明水樂年間翰林院刻印的《大方廣佛華嚴經》、清雍正皇帝抄寫的《金剛經》,還有不少明清名人字畫。《大藏經》共4藏,2761函,也十分珍貴。
1989年10月12日至18日(農曆九月十三日至十九日),廣化寺舉行了1949年以來最為隆重的法會——啟建禮懺講經法會。山門外,“佛日高懸光明世界,法輪大轉普利人天”的對聯十分醒目;大殿前的橫幅書寫道:“觀音道場,和平法會。”北京佛教界人士聚集一堂,祈禱人民安樂,世界和平。法會結束時,還施放瑜珈焰口,演奏了佛教音樂。

藏品

廣化寺共收藏國家各級文物1716件,其中圖書1087部,字畫282件,碑拓298件,其它物品49件,不少是文物珍品,有很高的價值。如明水樂年間翰林院刻印的《大方廣佛華嚴經》、清雍正皇帝抄寫的《金剛經》,還有不少明清名人字畫。《大藏經》共4藏,2761函,也十分珍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