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171中學

北京市第171中學

北京市第171中學(原紅旗中學)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和平里北街8號。學校始建於1958年,1978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定為東城區重點中學,2005年被評為北京市示範高中。學校堅持走內涵發展之路,實現軟硬體建設的雙向突破。現有南北兩個教學點.建築面積58432平方米,其中主樓34000平方米,集文化教育中心,科技實驗中心,藝術健身中心,信息網路中心為一體,為師生髮展提供了一流的硬體設備。

基本信息

簡介

1.在全面提高辦學水平、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學校始終堅持“精心、精細、精品”的辦學精神,不斷實現”惠師、惠生、惠民”的辦學目標,精心培養“健全的人格、優雅的行為、堅實的基礎、出色的智慧”的終身發展的學生。

2.近年來,學校先後被評為市級示範高中、市級德育工作示範較、市級科技教育示範校、市級教育科研先進單位、市級文明單位。獲得各類榮譽稱號四十餘項。

學校在全面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構建“人人成才”德育模式,探索“生活育人,活動育人,教學育人”德育途徑。提高德育工作實效性方面有了成功的嘗試;在實施“主體教育”“尊重教育”提高學生整體意義上的學習質量,擴大優質教育覆蓋面,滿足人民民眾入學需求方面,做出了顯著的貢獻;在推進素質教育,加大新課標實施力度,構建和諧課堂,提高課堂效率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在營造教科研氛圍,紮實做好校本培訓,打造學習型團隊方面形成了較為明確的思路;在藝術科技體育教育中實施普及與提高相結合,培養“優秀基礎加特長”的中學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在實施優質資源共享,發揮輻射作用,參與學區化管理方面,贏得了積極的效應。學校各項工作形成了和順、健旺的發展勢頭。

學校著力把“為和諧社會培養人才”作為建校、治校、興校的核心追求,引領全體教職員工樹立“創造並享受和諧教育”的理念,以“師生髮展為本”思想為指導,以完善學校文化建設為重點,建設“人文校園、數字校園、書香校園”。注重師德與師風並行,建設嚴謹高效,務實進取,充滿生機活力的教師文化;剛性管理與柔性管理相融,建設科學、規範、人本、民主相一致的制度文化。科技與人文相結合,建設具有教育力的學校環境文化。在學校文化積澱與建設中,既注重過程的的精心創意,又注重細節上的點滴積累,為發展校園文化內涵,構建全面系統優秀的學校文化奠定了基礎,促進了和諧教育的逐步實施。

相關榮譽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學始建於1958年,1992年被北京市教委授予“北京市德育先進校”,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亞太地區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優秀校”,1998年被市教委首批命名為“北京市校園環境示範校”,1999年被評為“北京市電教優類校”和“北京市惠普教學管理先進校”,1978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定為東城區重點中學,2005年被評為北京市示範高中。近三年來,學校先後被評為市級示範高中、市級德育工作示範校、市級科技教育示範校、市級教育科研先進單位、市級文明單位獲得各類榮譽稱號四十餘項。

辦學目標

在全面提高辦學水平,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我校始終堅持“精心、精細、精品”的辦學精神,不斷實現”惠師、惠生、惠民”的辦學目標,精心培養“健全的人格、優雅的行為、堅實的基礎、出色的智慧“的終身發展的學生,在這樣的辦學理念下,學校全方位的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品質。

多年來,學校在全面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構建“人人成才”德育模式,探索”生活育人,活動育人,教學育人”德育連徑。提高德育工作實效性方面有了成功的嘗試;在實施“主體教育”“尊重教育”提高學生整體意義上的學習質量,擴大優質教育覆蓋面、滿足人民民眾入讀需求方面,做出了顯著的貢獻;在推進素質教育,加大新課標實施力度,構建和諧課堂,提高課堂效率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在營造教科研氛固.紮實做好校本培訓,打造學習型團隊方面形成了較為明確的思路;在藝術科技體育教育中實施普及與提高相結合,培養“優秀基礎加特長”的中學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在實施優質資源共享、發揮輻射作用、參與學區化管理方面,贏得了積極的效應。學校各項工作形成了和順、健旺的發展勢頭。

近年來,學校著力把“為和諧社會培養人才”作為建校、治校、興校的核心追求,引領全體教職員工樹立“創造並享受和諧教育”的理念,以“師生髮展為本”思想為指導,以完善學校文化建設為重點,建設“人文校園、數字校園、書香校園”。注重師德與師風並行,建設嚴謹高效、務實進取、充滿生機活力的教師文化;剛性管理與柔性管理相融,建設科學,規範、人本、民主相一致的制度文化科技與人文相結合。建設具有教育力的學校環境文化在學校文化積澱與建設中,既注重過程的精心創意,更注重細節上的點滴積累。為發展校園文化內涵,構建全面系境優秀的學校文化奠定了基礎促進了和諧教育的逐步實施。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學是東城區重點中學,應有盡有的現代化教學設備,德才兼備的教師群體,無處不在的健康向上的校風,充滿文化氣息的校園環境,靈活高效的管理機制,這一切的一切,使每一位青少年的興趣得到滿足,特長得到培養,個性得到發展,美夢得以實現。

現實中的北京一七一中學,1992年被北京市教委授予“北京市德育先進校”,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亞太地區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優秀校”,1998年被市教委首批命名為“北京市校園環境示範校”,1999年被評為“北京市電教優類校”和“北京市惠普教學管理先進校”,近年來共獲得30多項榮譽稱號。學校以人為本,貫徹“一切為學生,為一切學生,為學生一切”的辦學理念,為每一位學生的成功,不斷完善辦學條件,不斷追求更高辦學質量,更好辦學效果。政府正投巨資擴大辦學規模,以幫助更多的青少年實現自己的夢想。

高校課堂

“五步自主高效課堂”是指學生在教師的科學指導下,圍繞確定的學習目標,自主的選擇學習方法,自我監控學習過程,自主評價學習結果,通過能動的創造性的學習活動,實現學生自主性發展的教學實踐活動。在這個定義中,教師的科學指導是前提條件,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能動的創造性的學習是教學活動的中心,是教學的基本方式和途徑;其核心目標是以學生髮展為本,在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中,充分展現學生的思維過程和情感體驗過程,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其遵循的基本原則是:先學後教原則、“有層次無淘汰”原則、實效性原則、求同存異原則。“五步自主高效”課堂以學案教學為高效課堂的抓手,在內容上要求有“學習目標、自學導學、課堂訓練、教師講解、檢測落實”五塊內容;在結構上要求自學案、訓練案、檢測案“三案合一”;以課堂五環節為高效流程,要求為:“明確目標、自學初評、展示提升、講解拓展、練習反饋”。“五步自主高效”課堂模式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從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高度出發,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使課堂活起來,使學生動起來,從而實現學生綜合素質和學習成績的全面提升。然而,這種教學方法也存在許多不足之處。詳見詞條五步自主高效課堂。無

金帆合唱團

北京171中學金帆合唱團創建於1990年,是北京市教委任命的一七一中學承辦的市級中學生最高等級的文藝團體。做為北京頂尖的中學生金帆合唱團,該團擔負著北京及全國最重要的演出任務,代表著當今中國及北京藝術教育水平,在全國起示範引導作用,其聲譽在世界也有一定的影響。一七一中學以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人格為出發點,構建“人人成才”的育人模式,學生中湧現出一批批以北京市金帆獎獲得者雷鳴為代表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

我校是東城區重點中學,學校通過貫徹“一切為學生,為一切學生,為學生一切”的辦學理念,實現了“優良基礎加特長,全面發展出英才”的培養目標。一七一中學師資力量雄厚,結構合理。多年來逐漸形成了以“面向全體學生與分類指導相結合,學生主體探索與教師主動積極引導相結合,課堂教學與課外文化活動相結合,傳授知識與教會學生運用、培養創新能力相結合,教會學生學習與教會學生做人相結合”、“教學目的多元化、教學方式多樣化,教學手段現代化,教學內容實踐化,培養目標個性化”為核心的獨到的課堂教學模式。積累了豐富的因材施教,分層指導的教學經驗。

金帆合唱團將“做北京規模最大、制度最全、最具活力、影響最大、成績最好的合唱團”作為該團的建團目標及宗旨。合唱團團員在視唱、和聲、演唱技巧、作品的表現力等方面都得到嚴格的專業化訓練,合唱團以純靜、圓潤、柔美的音色、豐富的肢體變化,詮釋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聲樂合唱作品,受到專業人士的讚譽。該團經常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北京音樂廳、中山公園音樂堂、海淀劇場、保利劇場、金帆音樂廳、天橋劇場,中央及北京電視台進行社會性的演出活動;多次承擔文化部、教育部、共青團中央、中國合唱協會等部門委派的演出任務,先後推出了“揚帆新世紀”、“希望之星”、“九九重陽”、“金帆金曲”、“揚帆花季”等專場合唱音樂會。該團自1999年至今連續在北京市學生合唱節獲一等獎;2001年2月為在北京的國際奧委會評估團進行了演唱;2001年獲中國政府“蒲公英”音樂金獎,2004年獲得首屆全國中小學生文化展演金獎並榮獲北京市頒發的“金帆藝術獎”。該團CD唱片《維也納春天的旋律》、《天使之聲》已在全國發行。合唱團以“立足北京,走向世界”為立團之本,在國際文化交流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實驗室

動物、微生物實驗室建於2008年,實驗室現有實驗儀器設備總價值為60萬元。實驗室面積為60平方米,可容納30名學生同時實驗。

實驗室主要儀器有生物顯微鏡、自動控制發酵罐、台式恆溫振盪器、生化培養箱、蒸汽消毒器、乾燥箱、超淨工作檯、PCR儀、凝膠成像系統等分子生物學相關儀器。有專用無菌操作室和生物安全櫃。

動物、微生物實驗室可承擔部分高中學生生物學的實驗教學任務及同時,本實驗室對全校學生開放,包括學生第二課堂活動、創新活動、學生創業實踐活動等,為學生的創新項目的科學研究開展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目前微生物實驗室可進行的實驗內容:植物組織培養實驗、動物細胞培養、細菌的形態觀察及及測微技術、培養基的配製及高壓蒸汽滅菌技術、微生物的分離和純化技術、及相關的分子生物學實驗

感測器

我校物理數位化實驗室是以感測器為主要儀器的現代化實驗室。該實驗室的創建充分體現出學校“有層次,無淘汰”的教育理念。為不同層次、不同年齡的同學提供適合其學習和套用的數位化平台。目前實驗室配備了威尼爾 (Vernier)系列感測器。其中有雙範圍力感測器,表面溫度感測器,光感測器,電流感測器,相差電壓感測器,光閘等。下面對一些儀器進行簡單介紹: 

雙範圍力感測器是一個通用的測量力的儀器,它可以代替一般的手提彈簧計,安裝在一個環形支架上。也可以安裝在動力小車來研究碰撞。它能測量拉力和推力。很小的力如0.01牛頓至很大的力如50牛頓都可以測量。這個雙範圍力感測器可以在多個實驗中使用,包括:探討碰撞中力和衝量;探討簡諧運動;監測摩擦力;探討胡克定律;監測模型火箭發動機的推力;測量動力小車的力同時監測加速度;測量簡單機器拉起一個已知道重量的質量所需的力;測量液氮的氣化熱。

表面溫度感測器:表面溫度感測器只能在空氣中使用。在苛刻環境中測量溫度就需要一個耐久的探頭,表面溫度感測器的典型用途包括:皮膚溫度測量;人類呼吸研究;特殊的熱實驗;熱傳遞實驗;摩擦力和能量研究。

光感測器:光感測器可用於測量多種環境中的光強。包括一些反射光強實驗的案例中。使用點光源進行倒平方光強實驗;偏光濾光片研究;驗證螢光燈和其他燈的閃爍;太陽能的研究;反射率的研究;研究房屋或學校不同區域的光強;測量光強作為研究植物生長的一個部分。

電流感測器:電流感測器設計用於研究電學的基本原理。此感測器能套用於低電壓的直流和交流電狀況下的電流測量。在 ±0.6A 的範圍中,此系統非常適合套用於大多數的“電池與燈泡”電路。如果與電壓感測器一起使用 (型號:DVP-BTA),可以研究歐姆定律、無功部分的相位關係等。多個感測器同時使用,可以研究並聯和串聯電路。它也可以套用於電化學實驗。此感測器與威尼爾的電流和電壓探測系統的基本特性相同。

相差電壓感測器:相差電壓感測器是用來探討電學的基本原理而設計的。用相差電壓感測器來測量低電壓的交流和直流電路上的電流。它的±6.0伏特的範圍最適合 “電池和燈泡” 的電路。配合電流感測器 (DCP-BTA) 來探討歐姆定律、無功能部分的相關係和其它。這個感測器與隨你的界面 (如LabPro) 附送的電壓感測器不同在它的兩個探針都沒有與地連線。可以使用多個感測器來探討串聯和並聯電路。這個感測器的特性與威尼爾以前的電流和電壓探測系統的電壓探測器一致。

光閘:這個通用光閘可以在多個物理實驗上使用。一些例子包括:測量重力下的加速度;研究鐘擺的擺動;測量滾動物體的速度;替一個轉動的物體計周期的時間;測量碰撞物體的前後速度。

數位化實驗室將幫助學生進行更精密的實驗探究,協助教師打造出更加“精心,精細,精品”的物理課堂。

創新實驗室

北京市第171中學創新實驗室包括生化測量實驗室(Biology & Chemistry Basic Measurement Lab)、微生物實驗室(Microbiology Lab)和數理實驗室即數位化物理實驗室 (Micro-computer Based Physics Lab)。

生化測量實驗室具有:氣相色譜分析儀、COD測定儀BOD測定儀、水質分析儀、精密電子天平、數字式測溫儀、數字式pH計、導電儀、色差計、紫外光譜儀、濁度計等多種現代化、高性能的實驗設備。生化測量實驗室可以開展:用質譜法測定相對分子質量;用紅外光譜、核磁共振氫譜等方法鑑定分子結構;用化學方法或紅外光譜法檢驗鹵代烷中的鹵素;用中和滴定法或氣相色譜法測定醋酸中醋酸的含量等多項實驗,在此基礎上還可進行水質測量、空氣品質檢測、食品安全檢測等方面的創新實驗研究。

微生物實驗室的主要設備有:發酵罐、生物安全櫃、超淨工作檯、CO2培養箱、厭氧培養箱、PCR儀、核酸/蛋白質凝膠圖像分析系統、數碼顯微鏡、低溫冰櫃、全溫振盪器、冷凍高速離心機、電泳儀等現代化高科技實驗設備。實驗室可以進行微生物的培養,微生物代謝產物的生產與分離,食品及飲用水微生物指標檢測,動物細胞培養,植物組織培養,DNA的提取與鑑定,DNA分子雜交,PCR方法診斷疾病、轉基因食品中外源基因的檢測等。

數理實驗室的基本系統結構為“感測器 + 數據採集器 + 計算機”。配備了最新的感測器設備,以一系列感測器替代了傳統的測量儀器,能夠完成涵蓋理科內容的多學科實驗任務。例如力、熱、聲、光、電、位移、磁感強度、輻射等多種物理量數據的採集,感測器數據通過採集器處理後上傳到計算機,由教學軟體進行實時的處理與分析,以實現數據的實時採集,它的特點是科技含量高,實時採集數據,誤差小,實驗耗時短,利用軟體可以對數據進行多種分析。數理實驗室種類眾多的感測器運用可以增強學生的實踐體驗,信息化的實驗手段可以拓展學生探究日常生活的能力,從而能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和開放的平台有利於學生通過努力發現問題尋找規律,有利於學生將所掌握的信息技術知識引入實驗中,同時也為學生的科技創新活動提供創新實驗平台。根據新課程選修模組的要求及我校開展研究性學習、學生創新實驗的需要,組建了生化測量實驗室,這些現代化實驗儀器的使用,使實驗操作省時省力,實驗數據得到及時處理,實驗結果形象直觀,實驗信息充分共享,使實驗教學活動更具有研究性、更能聯繫實際,從而拓寬了化學實驗的選材範圍。組建微生物實驗室的目的是使學生在中學時代就能接觸到生物學研究最前沿的內容,使學校生物科技教育與現代科技發展接軌,培養學生對生物科學的興趣,並使其成為教師開設選修課、指導生物實驗、探究和研究性學習活動的基地。

體育俱樂部

北京市東城區一七一中學青少年體育俱樂部成立於2005年12月28日由國家體育總局批准(中國體育彩票捐贈);主管部門為北京市東城區體育局;在東城區民政局登記備案。

俱樂部本著以全民健身,資源共享,重視社會效益為基點,為青少年、附近機關單位、社區居民提供健身場所。俱樂部現有中航信、化工供銷集團、交通部機關工會、首創陽光股份、數字證書、寰球公司、史泰博商貿有限公司、東城區財政局、東城區地稅局、外企人力資源、六人行等多家團體會員;還接納了中煤、眺望、國土資源、航天三十五所、經濟觀察報、安定門街道等近五十個小團體會員;學生會員500多人,教職工會員近300人。現開展的會員活動有籃球、羽毛球、桌球、游泳。

俱樂部每天18點至22點對會員開放;雙休日12點至20點對社會開放。

俱樂部常年舉辦游泳、羽毛球、跆拳道、擊劍培訓班。寒暑假增加游泳培訓班和青少年冬、夏令營活動。

學校以游泳、女子排球、田徑為傳統項目,多年在北京市乃至全國青少年比賽中取得好成績,培養了一大批國家二級、一級以及健將級運動員,為北京隊輸送了幾十名運動人才。

Version

Beijing No.171 high school was founded in 1958 .It was appointed a key school in Dong Cheng District by the People's government of Beijing in 1978, and was honored as a model school in 2OO5. Dedication, excellence and elite" has always been our ultimate aim. We try our best to develop every student's personality, grace, knowledge and wit, making them all-round individuals, Under this concept, diverse approaches are used in our school to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and to motivate students to perfect their behaviors. Some 40 honors have been rewarded for their moral educa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Currently, our school has two campuses-a northern one and a southern one respectively. The total area stretch up to 58432 square meters, of which 34000 square meters belongs to the main buildings. Education centers, recreation centers, science labs and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re available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provide excellent facilitie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 through life, through activity and through teaching, we improve the efficient study efficiently, expand the qualified education rapidly, solve the enrollment problem.

We have accumulated some experience in promoting quality education, enforcing New Lesson Standard, building harmonious class and improving teaching efficiency. We create a scientific research environment organize teachers' training, make many excellent students. We bring education into community and receive good feedback. Our school has a promising future.

During recent years, our school has laid much emphasis on "talents for a harmonious society" education. All staff are required to utilize the concept of create and enjoy harmonious education" in their career. Giving chances to have teachers and students develop themselves is our guiding principle, it is our key development project to build up a harmonious, digital and cultural school. We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combination of teachers' virtue and teaching styl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efficient, enterprising and energetic teachers' culture, and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scientific standard, humanized and democratic management system. In the proc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we lay stress on well-designed creation, detailed accumulation to combine the technology and human culture together in order to promote harmonious education.

聯繫方式

學校現為兩址: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級在本部,初三、高三年級在北校。

學校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和平里北街8號(本部)

北京市東城區青年溝路9號(北校)

郵 編:100013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