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研究生院

北京大學研究生院

北京大學培養研究生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當時,北京大學在國內首先開始招收研究生,至1919年共招收研究生148名,是當時全國規模最大、人數最多和最早開始培養研究生的大學。新中國成立後,自1949年至1965年北京大學共培養2000多名研究生。

基本信息

概況

北京大學創辦於1898年,在國內外享有盛名。經過多年的探索、改革和建設,正逐步成為擁有自然科學、技術科學、人文科學、管理科學、教育科學、語言科學以及醫藥科學和新型工程科學等多學科的新型綜合大學。

北京大學研究生院北京大學研究生院

北京大學培養研究生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當時,北京大學在國內首先開始招收研究生,至1919年共招收研究生148名,是當時全國規模最大、人數最多和最早開始培養研究生的大學。

發展歷程

1937年七七事變以後,北平、天津相繼淪陷,9月,北京大學奉國民政府令南遷至長沙,與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組成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臨時大學前往昆明,4月2日更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全校設文、理、法商、工、師範五個學院,26個系,由三校校長梅貽琦、蔣夢麟、張伯苓和秘書主任楊振聲組成常務委員會作為全校行政領導機構。1938年5月4日,西南聯大正式上課,次年5月北大研究院在昆明恢復並開始招生,研究生學籍分屬三校。西南聯大集合了三校的師資,其陣容在全國首屈一指,可謂大師雲集,群星璀璨。極度艱苦的條件下,聯大師生和衷共濟,弦歌不輟,以“剛毅堅卓”的精神堅持教學和科學研究。“千秋恥,終當雪,中興業,需人傑”,西南聯合大學為中國培養了一大批傑出的人才,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李政道,兩彈一星元勛郭永懷、陳芳允、屠守鍔、王希季、鄧稼先、朱光亞,以及90位兩院院士,北大研究院畢業生中也走出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黃昆、國學大師任繼愈等傑出學者。“神京復,還燕碣”,抗日戰爭勝利以後,聯大三校準備復員北返。1946年5月4日西南聯大舉行結業典禮,光榮地完成了戰時大學的歷史使命,創造了中國高等教育史的一個奇蹟。

新中國成立後,自1949年至1965年北京大學共培養2000多名研究生。
1978年,北京大學重新恢復招收研究生。1981年被國務院批准為首批具有博士、碩士授予權的大學。1984年10月,北京大學研究生院成立,具體負責全校研究生的培養、教育和管理工作。
目前我校共有42個博士學位授予權一級學科,學校可根據學科發展需要,自行決定招生、培養和授予學位。全校共有229個博士學位二級學科點,278個碩士學位二級學科點,其中有MBA、MPA、工程碩士、法律碩士等16個專業碩士學位點。在崗博士生指導教師1251名。
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北京大學研究生院各方面都取得明顯進步和發展,辦學規模不斷擴大,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多門類高層次專門人才。校本部1978年至2008年共招收研究生61258名,其中博士生13705名,碩士生47553名。截止2008年8月,已畢業的博士生7889名,碩士生32743名。截止2008年底,有7516人獲得博士學位,41717人獲得碩士學位。2008年博士生招收人數1171名,碩士生招收人數達3933名。目前校本部在校博士生5011人,碩士生10093人。
在開展國際合作與對外交流方面,已先後和40多個國家和地區128所高等院校建立了校際聯繫,開展了國內外導師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截止2008年,共招收了103個國家1857名研究生,港澳台地區1240名研究生。
為了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文化發展的需要,北京大學研究生院目前正在繼續深化改革,不斷改進招生辦法和考試辦法,貫徹德智體全國發展方針,注意吸收先進經驗,適時修訂培養方案,調整專業方向,支持和鼓勵新學科發展,以滿足社會對高層次專門人才的需求。

發展前景

展望二十一世紀,北京大學研究生院將繼續堅持"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指導思想,圍繞經濟建設、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的重心,不斷總結經驗,進一步發揮業已形成的特色和優勢,大力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為將北大大建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社會主義大學貢獻力量。
北京大學研究生院北京大學研究生院

學科建設

目前北京大學共有42個博士學位授予權一級學科,學校可根據學科發展需要,自行決定招生、培養和授予學位.全校共有共有42個博士學位授予權一級學科,263個博士學位二級學科點,312個碩士學位二級學科點,有86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其中61個涵蓋在18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中),另有3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此外,還有28個專業學位授權點。

招生規模

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北京大學研究生院各方面都取得明顯進步和發展,辦學規模不斷擴大,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多門類高層次專門人才。校本部1978年至 2004年共招收研究生42105名,其中博士生9322名,碩士生32048名。截止2005年1月,已畢業的博士生5025名,碩士生20828名。截止2004年底,有4769人獲得博士學位,23374人獲得碩士學位。2004年博士生招收人數1097名,碩士生招收人數達3217名。目前校本部在校博士生3707人,碩士生7817人。

師資隊伍

北京大學現有博士生指導教師約1700人。其中有兩院院士58人,哲學社會科學資深教授22人,長江學者136人,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56人,是一個老中青相結合的高水平導師群體。

截至2011年1月,北京大學有在校研究生26000餘人,其中博士研究生7000餘人,碩士研究生19000餘人。截至2011年1月,北京大學共授予11678人博士學位,47012人碩士學位。

合作交流

在開展國際合作與對外交流方面,已先後和40個國家和地區128所高等院校建立了校際聯繫,開展了國內外導師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截止2004年,共招收了90個國家1143名研究生,港澳台地區951名研究生。

質量體系

為了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文化發展的需要,北京大學研究生院目前正在繼續深化改革,不斷改進招生辦法和考試辦法,貫徹德智體全國發展方針,注意吸收先進經驗,適時修訂培養方案,調整專業方向,支持和鼓勵新學科發展,以滿足社會對高層次專門人才的需求。

管理職能

招生辦公室

負責北京大學碩士招生、博士招生和港澳台及外國留學生報考我校研究生的各種工作,包括我校研究生招生計畫的制定、招生諮詢、宣傳,接收推薦免試碩士研究生,組織報名、命題、考試、閱卷、政審及錄取等工作。

研究生招生諮詢

負責研究生招生諮詢,包括接待來訪、處理信件和提供招生專業目錄等工作。
碩士招生
負責碩士研究生招生的全面組織工作。
博士招生
負責博士研究生招生的全面組織工作。
港澳台及外國留學生招生
負責港澳台地區及外國留學生報考我校研究生的全面組織工作。

培養辦公室

負責在校研究生學籍管理,教務管理,研究生課程建設,培養方案的制訂與審核,研究生培養過程的質量監控,研究生教育創新工程、聯合培養等。
學籍管理
負責在校研究生學籍管理,辦理自費、公費出國等。
教務管理
負責研究生公共課的管理、成績管理,學期教學執行計畫的制定,學生選課管理和成績審定,考試管理,校外旁聽人員的選課、考核和成績管理等。
博士生培養管理
負責博士研究生培養方案的審核,博士研究生培養過程管理、博士研究生畢業審核等。
碩士生培養管理
負責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的審核,碩士研究生培養過程管理,碩士研究生畢業審核等。
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
負責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的審核,單證研究生培養過程管理、結業審核等。
研究生課程進修班管理
負責研究生課程進修班教學計畫的審核和組織落實,課程班學員的過程管理、結業審核和結業證發放等。
學位辦公室
重點學科、學科建設及學位工作
重點學科、學科建設工作。博士生導師隊伍建設。組織對碩士、博士和在職人員的學位授予工作。
在職申請學位
負責同等學力在職申請人員和各種研究生課程班的管理。

獎助辦公室

研究生獎助辦公室負責全校研究生獎學金、助學金工作。其基本職責包括:預算並下撥全校研究生獎助學金名額和經費,核算獎助學金經費使用情況,審核並發放獎助金津貼;受理研究生招生調控計畫的申請和管理工作;受理科研項目資助的申請和有關組織工作;負責研究生科研成果獎勵的各項組織工作;負責捐贈獎學金的管理工作等。

綜合辦公室

負責研究生院日常行政事務工作;負責人事、財務管理工作;研究生院印章的管理使用和檔案整理工作;負責對外、對內的接待和辦公環境的整治及安全保衛工作;負責信息管理系統、網路及伺服器的維護與管理;院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為畢業生辦理證書、成績單蓋章等。

中國研究生院院長聯席會秘書處

地點:北京大學紅二樓2208室

組織機構

院長
王恩哥(院士)
常務副院長
王仰麟
副院長 高岱生玉海劉明利段麗萍(兼)
招生辦公室 主任:魏志義
副主任:任重金勇
成員:李湘琳李岩劉佰軍劉柯楊先哲
培養辦公室 主任:賈愛英
副主任:胡曉陽陸愛紅
成員:錢岷王小玥郭蕾何峰李萌黃莉
學位辦公室
主任:黃俊平(兼)
副主任:黃宗英
成員:瞿毅臻陳浩
助辦公室
獎主任:黃俊平
成員:陳秋媛
綜合辦公室
主任:張輝
副主任:蔡寶英
成員:彭萬華張林杜朋
中國研究生院院長聯席會秘書處(掛靠)
主任:廖曉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