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中國音樂學社

北京大學中國音樂學社

北京大學中國音樂學社,簡稱“北大中樂”,前身為2005年創立之笛簫學社,於2010年6月蒙北京大學校長周其鳳題詞更改為“中樂學社”。

概述

北京大學中樂學社北京大學中樂學社
北京大學中國音樂學社(ChineseMusicInstitute,PekingUniversity),簡稱北大中樂學社。近繼創立於2005年前身笛簫學社之弘樂使命,遠接1916年北京大學音樂團之學生社團優良傳統,正式更名於2010年6月。
承前賢舊志,揚中樂新風,立社發展短短六年,由僅供北京大學笛簫愛好者論樂交流之平台,成長為今日機構完備、部類眾多、功能齊全、入社人數逾千、中國校際聲譽廣泛、北京大學最具影響力的中國音樂社團。先後獲得北京大學“最具創意社團活動”、“優秀社團”、“十佳社團”等榮譽稱號。學社之點滴進步,不僅得到周其鳳校長關懷,專為學社題名,專設之中國民族管弦樂團,涵蓋吹管、拉弦、彈撥、打擊等完整樂種,亦得到眾音樂名家前輩呵護,成為中國唯一擁有資深顧問團和專業駐團作曲家的非官方學生音樂社團。
社眾樂手,濟濟同心;無分彼此,齊心向樂;凡愛樂者皆可入,凡愛樂者均為友。謹持開放、平等、進步、創新、奉獻之北京大學人文精神,與眾多大學、音樂院校交流技藝,聯誼互通,為共同促進中國音樂之發展,不遺餘力。於校內外舉行之多場音樂會,形式多樣,風格多元,數部作品屬全球首演,積累起一批經典保留曲目,已深得各界聽眾青睞,成為社會反響良好的新生代中國音樂推廣之民間力量中的佼佼者之一。

中樂史記

周其鳳作詞《化學是你 化學是我》北京大學中樂學社周其鳳作詞《化學是你 化學是我》北京大學中樂學社
2011年8月29日,中樂學社傾情獻演2010級軍訓晚會,懷柔軍訓基地。
2011年7月27日,由校國際合作部和教務部共同舉辦的“北京大學2011國際暑期學校”圓滿結束,中樂學社首次以合作團體進行“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研究”課程的協助教學。
2011年7月18日,現任社長孫逸超與學社指導老師畢明輝造訪中國當代著名聲樂家龔琳娜女士,龔琳娜女士應邀擔任學社藝術顧問。
2011年7月17日,由校團委組織參加“2011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演奏《鄉村抒懷》。
2011年7月4日,與“中國沙畫第一人”著名沙畫藝術家蘇大寶合作,獻演北京大學2011畢業生晚會。
2011年5月28日,中樂學社赴武警天安門支隊慰問演出。
2011年5月24日,由中樂學社具體承辦的“樂以化學”——2011國際化學年專慶音樂會在國家大劇院舉辦。
2011年5月16日,應邯鄲市教育局邀請,中樂學社赴邯鄲大劇院演出。
2011年4月24日,為籌備“樂以化學”專場音樂會,學社首次與民樂團正式合作,幾位新成員加入了樂隊共同排練。
2011年4月19日,“春籟——中樂學社春季音樂會”在南配殿舉辦,除常規曲目外,笛子、簫、二胡初級班成員紛紛登台展示。
2011年4月16日,參加北京大學校園開放日社團大觀園,笛子初級班共21人在經過了一個月的學習後登台演出《美麗的神話》,小樂隊成員演出《賓士在千里草原》
2011年3月9-10日,進行春季招新工作,共招收新成員106人。其中笛子初級班44人,笛子中級班11人,簫初級班39人,二胡初級班12人。
2011年1月1日00:15,獻演北京大學2011校級新年晚會,百年講堂。曲目《邂逅:當超級瑪麗遇到中國民歌》,作曲:李博禪
2010年12月19日,中樂學社2011“喜洋洋”新年音樂會成功舉辦,北京音樂廳。
2010年6月5日,笛簫學社在北京音樂廳舉辦“五周年社慶音樂會”,北京大學校長周其鳳院士題詞“中樂學社”,自此,笛簫學社正式更名為“中樂學社”。
2010年5月22日晚,夏光宇笛簫獨奏音樂會以“樂”字為題,暨笛簫學社五周年社慶“妙賞樂慶”系列活動之三,在校辦公樓禮堂拉開大幕。
2010年5月6日,笛簫學社社慶系列活動之二,邀請著名笛簫演奏家張維良教授講座,“中國笛簫音樂經典賞析講座”。
2010年4月20日,舉辦五周年社慶暨“2010笛簫文化節”系列活動之一,“曲分中西,情自同宗——中西器樂風格美感縱橫談”,主講:畢明輝博士,圖書館南配殿。
2009年12月,舉辦“雲之南”音樂會,百年講堂多功能廳。
2009年4月18日,舉辦“國樂英華——中國作品音樂會”,圖書館南配殿。
2008年12月22日,舉辦“五彩”音樂會,百年講堂多功能廳。
2008年春,抓住了迎接奧運的機遇,笛簫學社定下“絲綢之路”的主題,受到了亞洲電視台(ATV)的獨家專訪和CCTV網路電視專訪。
2008年12月7日,舉辦“秋·憶”音樂會進行了小樂隊伴奏,重奏以及加入低音、打擊的合奏的嘗試,圖書館南配殿。
2007年秋招新,“高級班”正式改名民樂沙龍與笛簫學社民族室內樂隊,人數上升到20人。
2007年6月10日,首次舉辦初級班笛簫演奏比賽,藝園。
2007年4月20日,舉辦“春曉”音樂會,圖書館南配殿。
2007年3月31日,舉辦了第一次高級班活動。
2006年12月21日,舉辦“龍笛鳳簫箏雅韻”張維良個人專場音樂會,辦公樓禮堂。
2006年秋,笛簫文化節的策劃者馬亞茜在當選社長。
2006年,李榮峰與王珊珊的笛子二重組合,應邀演出。並且開始嘗試吹奏自己改編的流行歌、民歌、影視音樂作品,如《金枝欲孽》、《美麗的神話》、《珊瑚海》、《映山紅》等。
2006年為了應付贊助團體的商業演出,笛簫學社第一次邀請了民樂團的二胡、古箏,揚琴特長生的加盟,組建了一個臨時樂隊,並排練了《花好月圓》、《牧民新歌》、《漁歌》、《賽馬》等曲目。
2006年4月2日,轟轟烈烈的笛簫文化節在圖書館南配殿開幕開始了主題為“走進笛簫文化,領略大師風采”的大師系列講座。
2005年底,多個院系、社團的聯歡會向笛簫學社發出演出邀請。培訓部長王興華以及韓非在短短的兩周內接受了近10場的演出邀請。韓非的一曲《仙劍奇緣》,一直演出到次年春天,打破了在舞台上演奏100遍的紀錄。
2005年10月15日,迎新大會,李玳同學當選社長,在他的帶領下,笛簫學社陸續跟北大武術協會,服飾協會等成為兄弟社團。
2005年9月,笛簫學社首次聲勢浩蕩的迎新,這個秋季學期學院學員人數超過500,並開始採用分組教學的方式。
2005年6月,由民樂團笛子特長生李晶靈發起了笛子團購和培訓,並成為笛簫學社最傳統並傳承至今的活動。
2005年6月5日,北京大學笛簫學社成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