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假肢

動物假肢

在野外,動物們一旦缺胳膊少腿只有等死。現在,感謝博愛的人類,一些動物也安裝上了假肢,繼續正常生活。在泰國,一頭被地雷炸傷腳的大象獲得了一隻假腳;在日本,人們給一隻叫富士的海豚裝上了假尾巴;更重要的是,醫生們在修復動物器官時學到的東西未來可運用到人身上。

基本信息

人類的關愛

莫塔拉的一隻腳被地雷炸沒了;富士患上神秘疾病失去了它的尾巴;胖胖因在野外受傷失去了一條腿。僅僅幾年前,大象、海豚和袋鼠一旦受傷,前途必然渺茫。根據叢林法則,它們將很快被天敵吃掉,或者被感染,或者被餓死。有愛心的人類的干預也許能夠讓這些動物免於死亡,生活得更舒適,但卻無法讓它們重新變得完整。現在最後一點也發生改變。
在一些新修復技術的幫助下,醫術高超的獸醫們正在學習如何把沒有生命的金屬和塑膠變成腳、腿、尾巴,甚至狗睪丸。動物們重新過上了正常生活,這已足以讓醫生們感到很有成就感。更重要的是,醫生們在修復動物器官時學到的東西未來可運用到人身上。目前有約190萬截肢者生活在美國。由於伊拉克傷兵的回歸以及糖尿病併發症導致的截肢,到2020年,這一數字可能增加到270萬。“我們不能袖手旁觀,讓無助的動物自生自滅。”科羅拉多大學的小型動物整形外科醫生埃瑞克・伊格爾博士說,“我們必須幫助它們,更重要的是,我們必須幫助人類。”

動物假肢動物假肢

人類和動物假肢急需改進。通常,受損肢體的斷面直接被塞進假肢頂端的一個凹穴,然後用帶子或真空泵固定。隨著材料科學的發展,假肢本身也許變得日益輕巧、靈活,但是,斷面和假肢的連線幾乎沒有變化―――這可不是什麼好現象。目前的連線方法非常不穩定,容易造成軟組織磨損。不斷的摩擦還將導致疼痛和感染。
動物假肢就更糟糕了。它們都相當原始,幾乎算不上假肢。外科大夫已成功嘗試給鳥接上人造喙。喙受損的鳥兒越來越多,獸醫們懷疑罪魁禍首是狠毒的漁民,因為,他們不希望鳥兒與他們爭奪魚類資源。後腿受傷的狗和貓通常給綁上兩隻後輪,使它們可以僅靠前腿拖著後半身行動。可是,這些低科技的補救方法,看起來用起來都很笨拙。
八年前,當泰國的大象莫塔拉踩上地雷,它的前景一片暗淡。獸醫們不得不給它截掉被炸得血肉模糊的腳和一部分腿。手術拯救了它的生命,但是,長達6年的時間裡,它只能靠3隻腳蹣跚行走。最終,在2005年,泰國南邦的亞洲象朋友醫院的外科大夫為莫塔拉設計了一個10公斤重、鞋子式的假腳。說白了,其實是一個裝滿鋸木屑的帆布口袋,像襪子一樣給穿在殘缺的腿上,再用一條巨大的繃帶拴在大象身體上。這算不上技術革新,但是從實用的角度看,卻不能不說是一種突破。“我曾經很懷疑”,醫院創始人薩瓦拉先生說,“我聽說過為鳥和狗做的假肢,但是,從未有人給大象做過什麼。”莫塔拉對它的新腳非常適應。雖然如此,熱心的醫生們又用玻璃纖維和矽膠為它設計了一個更輕、更穩固的新腳。
莫塔拉現在的日子比三隻腳行走時好多了,但是,她仍然無法像正常大象一樣行走。受到類似病例的啟發,醫生們發明了一些激進的新方法,它們可能帶來整形修復領域的革新。一種前衛方法叫“內向生長”或者骨整合,完全拋棄了原始的連線方法,將假肢直接連線在骨頭上。北卡羅萊納大學的整形外科教授丹尼斯・馬塞林-立特說,“這是該領域最熱的新點子。”兩年前,他曾在一隻貓身上做實驗,但未成功,“這方法有潛力極大改善人類生活,尤其是受傷士兵。”
內向生長的原理是將一塊多孔金屬植入患者骨頭。幾個月後,骨骼圍繞植入金屬生長,融為一體。金屬成為牢固的“錨”,外露部分可連線假肢。科學家們還發現,長進金屬孔穴的軟組織和皮膚組織還能產生一層抗細菌膜,防止感染。幾個月前,英國獸醫諾伊爾・費茨帕崔克為一隻叫風暴的沒有爪子的小狗接上了假爪子,採用了內向生長技術。他發現,科學家們的理論完全正確。
至少有七八隻動物和至少60名人類患者(主要在斯堪迪納維亞半島)成功接受了骨整合手術,但每種動物對外科醫生都是一次新的生物機械學挑戰。給一隻習慣蹦蹦跳跳的袋鼠接上假腿和為步伐沉穩的大象設計假腿大不相同。當袋鼠胖胖失去了它的後腿,外科醫生設計了一條用碳纖維和塑膠製作的假腿,富有彈性,彎曲後可恢復原始形狀。殘奧會田競運動員的假肢也採用了同樣技術。比如雙腿截肢的著名短跑運動員奧斯卡・皮斯托利斯使用的假肢。假肢製作大師里克・尼奇說:“碳纖維材料獨特,總是會恢復原狀。”4年前,他設計了胖胖的假腿。
還有一些動物不長腿,但仍然需要人類幫助才能恢復行動。比如日本沖繩美海水族館的海豚富士。它失去了75%的尾巴。雕刻家KazuhikoYakushiji給它設計了一條由碳纖維和塑膠製成的尾巴,套在尾巴殘餘部分上。在佛羅里達清水海洋水族館,一隻叫文特爾的海豚被螃蟹陷阱夾斷了整條尾巴。給它安假尾巴構成更大挑戰。馬里蘭州翰格爾整形外科集團的醫生使用一種黏性凝膠物質在受傷斷面和假尾巴之間創造真空吸附效果。這個可摘除的假尾巴雖不能讓文特爾強壯到重新返回大海,但至少能讓它重新游泳了。此外,凝膠的潤滑效果還能防止摩擦。翰格爾的醫生推薦一位不斷被皮膚感染折磨的截肢士兵使用同樣的凝膠,現在,他又能戴假肢了。
毫無疑問,動物假肢確實給許多受傷的動物帶來了幸福。但是,有時確實過了頭,比如狗假睪丸。格雷格・米勒抵押了自己的房子,以資助他發明的neuticle(狗假睪丸)。這發明不能恢復狗的生育能力,而在於恢復它們的“自尊”。迄今未能得到任何病人反饋信息。

各類的假肢

海龜裝假鰭

大西洋綠海龜阿利森(Alison)只有一個鰭,雖然它能游泳,但總是在原地兜圈兒。不過給它安上假肢後,這只可憐的海龜就能沿直線遊動了。科學家為它設計了一個特殊的黑色橡膠外套,並用碳纖維把它安裝在阿利森身上,讓它能隨其他海龜一起緩慢前行。

阿利森今年5歲,這種海龜的壽命是150歲。研究人員認為,它是在一次鯊魚襲擊過程中失去這個鰭的。2005年,阿利森被送到德克薩斯州營救中心——海龜保護機構接受治療。當時它的傷勢非常嚴重,工作人員很擔心無法保住它的性命。但是最終奇蹟發生了,它又恢復了健康,並慢慢贏得營救人員的心,這些人一直在努力阻止它原地打轉。

海龜裝假鰭海龜裝假鰭

一個科研組花了數月時間為它製作一個鰭狀假肢,但是由於它的斷鰭殘留的骨骼很短,根本無法安裝這種假肢。最後他們想出給它製作一個外套的好主意,這個外套將阿利森四分之三的身體包裹在裡面,它就像一個舵,幫助阿利森保持身體平衡。阿利森可以通過划動前方右側的鰭改變方向。21歲的實習醫生湯姆·威爾遜認為這個外套利用了獨木舟的物理原理。他說:“我們這樣做的目的是改善它的生活質量。”

科學家為它設計了一個特殊的黑色橡膠外套,並用碳纖維把它安裝在阿利森身上,讓它能隨其他海龜一起緩慢前行。科學家為它設計了一個特殊的黑色橡膠外套,並用碳纖維把它安裝在阿利森身上,讓它能隨其他海龜一起緩慢前行。

這些科學家已經得出相應等式,這樣他們就能為阿利森裁剪新外套和新鰭,因為這隻海龜最終可長到600磅重。館長傑夫·喬治表示,只有一個鰭的海龜處境很艱難,因為它們必須設法浮上水面呼吸。有兩個鰭的海龜會被動物園收養,有三個鰭的海龜會被放歸野外。喬治表示,雖然阿利森再也不能重回大海,但是這個具有開創性的成果,將使它成為一種瀕危生物的大使。

為受傷小海豚安假肢

美國佛羅里達州的“清水海洋水族館”的海豚館裡出現了一隻戴著人工尾鰭的海豚“溫特”。它不僅僅能夠和健康的海豚一起快速的游泳,甚至還能在訓導員的指揮下做出一些簡單的表演動作。

為受傷小海豚安假肢為受傷小海豚安假肢

美國佛羅里達州的卡納維拉爾角因為著名的“卡納維拉爾角航天發射場”而舉世聞名,距離發射場不遠便是印第安納河瀉湖。在這裡居住著為數不多的印第安原住民,他們至今仍然和祖先一樣依靠在瀉湖地區捕漁為生。2006年12月的一天傍晚,薩卡加薇亞按慣例劃著名他的獨木舟來到距離岸邊大約100米的地方小心翼翼的安放好捕蟹網。不料,卻網住了一條小海豚。捕蟹網掛住了它的尾鰭,而網的另外一端則牢牢的系在海底巨大的岩石上。

美國佛羅里達州的“清水海洋水族館”的海豚館裡出現了一隻戴著人工尾鰭的海豚“溫特”美國佛羅里達州的“清水海洋水族館”的海豚館裡出現了一隻戴著人工尾鰭的海豚“溫特”

第二天一大早,薩卡加薇亞老遠就看見一個體型比較龐大的動物正在捕蟹網旁邊艱難的扭動著,居然是條海豚。薩卡加薇亞意識到這條海豚的尾鰭一定受了重傷,於是開著汽車飛快向鎮上的野生動物保護組織駛去,尋求他們的幫助。
野生動物保護組織的專家來到了現場。海豚雖然脫離了束縛,但是它的尾鰭以下已經動彈不得。經過反覆聯繫,美國佛羅里達州的“清水海洋水族館”同意收下這只可憐的小傢伙,並且給它裝上了假尾鰭。

假喙為禿鷹帶來新希望

美國一隻名叫“美麗”的禿頭鷹被賦予了第二次生命機會,生物醫學家們為它裝上了人工喙幫助它捕食以及梳理羽毛。這隻食肉鳥今年3歲,三年前被偷獵者用槍擊中前半部分喙,在阿拉斯加被人發現時已經瘦弱不堪,奄奄一息。它的舌頭和竇暴露外邊,無法攫取或者撕扯獵物。
生物學家簡·弗林克·坎特維爾將它帶出愛達荷州西北部食肉鳥中心。因為不能吃固體食品,工人們每天用鮭魚條餵它。坎特維爾說:“沒有人類的幫助,它在野外沒法生存。它就像人使用一根筷子吃飯。是不可能做到的。不能喝水,也不能梳理羽毛。但是,這些困難就要解決了。”

假喙為禿鷹帶來新希望假喙為禿鷹帶來新希望

2006年坎特維爾拒絕接受專家有關“美麗”不需要幫助的建議,她找來了機械工程師、獸醫和生物學家以及牙醫來共同商討解決方案。機械工程師納特·加爾文和動力工程組織創始人決定幫助坎特維爾為“美麗”做整形手術。他們用尼龍合成材料為“美麗”設計並製作了一個假喙。喙被粘到鳥前部喙連線的鈦基板。生物醫學家們還要為“美麗”安裝一個更為永久的鈦喙。

泰國截肢大象安裝高科技假腿

10年前,泰國大象默拖拉因觸雷事故失去了左腿,最近在安裝上一個高科技假腿之後,這頭不幸的母象再次獲得行走能力。從幸福的表情來看,默拖拉對自己的新腿很滿意。
對於默拖拉來說,這只是它的一小步,但對於全世界肢體受損的動物而言,這卻是一大步。在裝上假腿後的第一次行走過程中,默拖拉勇敢地走出圍欄,前後共持續了幾分鐘。也許是再次行走帶來的喜悅,它還用長鼻子吸起地面上的塵土並興致勃勃地將它們噴到空中。

泰國截肢大象安裝高科技假腿泰國截肢大象安裝高科技假腿

泰國亞洲象之友基金會創始人索萊達·薩爾瓦拉表示:“一切進行得非常順利,默拖拉已經進行了兩次行走嘗試。雖然還沒有將所有體重放在這條假腿上,但它會慢慢適應的。”1999年,默拖拉在泰國與緬甸邊境的伐木場工作時不幸發生觸雷事故。邊境地區曾發生長達半個世紀的內戰,釀成慘劇的地雷就是戰爭年代被部署在這一地區的。
默拖拉的工作是搬運大型樹木。午餐時間,它的主人讓它到附近森林自由活動,尋找食物。由於觸雷事故導致左腿嚴重受損,默拖拉不得不接受截肢手術。經過治療,默拖拉過去3年來一直佩戴一個臨時裝置以增強腿部肌肉和腱,同時為安裝永久性假腿做好準備。據悉,安裝假腿手術所用的麻醉劑足以令70個人失去知覺,這項具有開創性的手術現已被列入《金氏世界紀錄大全》。

其他接受彌補術的動物

其他動物也受益於彌補術,包括接入原始骨骼的技術。一隻雄性德國牧羊犬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接受革命性整形手術,為它的一條有缺陷後腿進行了種植體修復手術。2008年,華盛頓一隻山羊接受了類似的前腿修復手術。一隻出生後不久被媽媽無意中踢到臉的小馬接受了玻璃假眼植入手術。

其他接受彌補術的動物其他接受彌補術的動物

現在,研究人員正在就未來動物假肢發展進行深入研究,包括研究印度豹的腿如何能瞬間奔跑速度從0到達每小時105公里,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應對動物殘疾,改善灰狗和其他動物的奔跑性能,開發性能更好的假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