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索行銷

勒索行銷

勒索行銷,即在行銷活動中強勢的一方利用自己壟斷(或半壟斷)的競爭優勢採取“巧取”或“豪奪”或軟硬兼施的手段向弱勢的一方索取利益的行為。最明顯的例子當屬百度,百度利用“禁止搜尋結果”等威脅手段,對一些網站進行“勒索式”行銷。如果網站不答應其要求,那么網站將被百度禁止。

來由

勒索行銷勒索行銷

2010年11月,網際網路行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有人爆料百度涉嫌用“禁止搜尋結果”等威脅手段,對總部位於深圳、華南地區規模最大的B2B電子商務平台商機網進行“勒索式”行銷。由於商機網沒有答應其要求,商機網已被百度禁止。百度做這種事情已經不止一兩天了,也不止一次兩次了。2010年11月1日,商機網有關負責人接到自稱百度華南地區總部行銷人員的電話。在電話里,百度行銷人員詢問商機網是否考慮要做關鍵字推廣,在遭到商機網負責人的拒絕後,這位百度行銷人員揚言“走著瞧,馬上就讓你們從百度上消失。”2010年11月4日上午,商機網工作人員發現,百度已將商機網從百度搜尋上禁止。

2008年,央視《新聞30分》連續兩天報導了百度的競價排名灰幕,百度競價排名被指過多地人工干涉搜尋結果,引發垃圾信息,涉及惡意禁止,被指為“勒索行銷”,並引發了公眾對其信息公平性與商業道德的質疑。百度從他成長為中國第一搜尋引擎那天起。這種事情肯定沒停止過。畢竟在一個立法不完善,監督不到位,“禮崩樂壞”的市場環境裡,利益驅動可以使任何個人或企業做出大膽出格的事情來。百度藉助其強大的搜尋能力(第一品牌),做為商業行為的籌碼與企業談判。“順我者”,滿足企業的要求,在搜尋關鍵字排名上可位居前列。或者幫企業把負面的信息進行禁止。“逆我者”,則放大其負面信息,禁止其正面信息或者降低其信息的曝光率。百度這種替企業“成事”的商業行為經常做。最著名的當屬三鹿奶粉事件中,百度禁止三鹿奶粉相關的負面新聞。百度的這種行銷手段,是一種赤裸裸的“勒索式”行銷。於是網友創建了“勒索行銷”一詞來諷刺百度。

產生原因

競假排名 利益為先

競假排名競假排名

百度競價排名是一種按效果付費的網路推廣方式,其具體做法是,廣告主在購買該項服務後,通過註冊一定數量的關鍵字,按照付費最高者排名靠前的原則,購買了同一關鍵字的網站按不同的順序進行排名,出現在網民相應的搜尋結果中。而隨著央視的兩次曝光,使得百度的核心方式競價排名受到了大眾的質疑。央視將批評的目標指向百度的競價排名業務。
央視稱,一些號稱治療各種癌症性病的醫院、藥品網站正是通過百度搜尋引擎達到推廣目的,它們或者編造專家簡歷、或者售賣假藥,受騙的消費者輕則破財,重則害命。特別是在假藥利益鏈的曝光中,百度的競價費用占了假藥銷售總額的75%左右,成為了假藥利益鏈的最重一環。
所謂競價排名系統如今只是誰給的錢多誰就說了算,競價的實質如今已經變成了競假,虛假充斥著百度。競假排名名副其實。

行業獨大 我說了算

搜尋引擎已成為中國2.5億網民查詢海量信息的入口,直接影響著人們認知世界的方式。這就使搜尋引擎具有了相當的公共性。對百度這樣一個占據中文搜尋大部分市場份額的搜尋公司而言,對自己發布的廣告、信息的真實性,假如認為自己一點責任也沒有,沒有審查、核對的義務,誰給的錢多,就往前排,這肯定是一個自砸招牌的做法,不僅會喪失公眾信任,最終還有失去競爭優勢的危險。

法律空白 監管缺失

中國政法大學研究員張樊認為百度的競價排名就是一種變相的廣告,因此廣告法對其也適用。他說,百度開除員工並不能免除自己和被開除員工的法律責任,應按照廣告法第三十七條所規定的虛假廣告的法律責任對百度進行追查、監管。同時,他還呼籲受百度虛假廣告上當受騙的消費者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權利,比如,可以請求民事賠償;有關的行政管理部門和司法機構也應介入到百度的虛假廣告事件中去。

勒索案例

搜尋引擎是大部分網民進入各種平台的入口,百度把持著入口,卻不能公平公正地展示搜尋結果,這對於公眾的利益構成了侵害。尤其是在百度占有搜尋引擎70%以上份額的今天,這無疑扼殺了網際網路行業公平競爭的活力。下面是一些被百度勒索過的行銷案例,其實這樣的案例非常多……

勒索行銷案例一:童年網

童年網是個半公益性兒童入口網站,面向未成年人,聽說創始人為辦這個網站將房子都賣掉了,可想而知也沒什麼錢來搞競價推廣。童年網接到過百度的競價銷售人員電話,要求童年網付錢搞百度競價排名。結果當然是百度的競價促銷員不能如願。幾天后,童年網的人查詢搜尋引擎收錄情況,發現GOOGLE收錄已增長到17萬多頁,而一年來原本收錄童年網10多萬網頁的百度,竟然銳減為只收錄了童年網200個網頁——“由10多萬變為200,就因為沒有給錢百度做競價推廣,這已經是兩年來第二次發生類似的事情了。

勒索行銷案例二:中國城市地圖

中國城市地圖網收到百度所謂的代理的電話之後,他們拒絕了參與競價排名後就一個IP都沒有從百度來了,換句話說被百度直接給禁止了,該網負責人認為這是一種極其不道德的商業行為,不僅影響搜尋引擎的公正性,甚至影響了整箇中國網際網路到底應該怎么走?

勒索行銷案例三:元元古箏網

忘了從什麼時候開始,元元古箏網就不斷接到6210****的電話,讓他們作百度競價排名。開始他們很耐心地向百度解釋:他們只面向附近社區,只有附近的人才會來他們那裡學古箏,遠一些的都不會來。所以不做網上推廣。但解釋無數遍後,還是不斷接到百度打來的騷擾電話,每天都有好幾次,最多的一天60多次,實在煩不勝煩。有一次他們的員工忍無可忍,對百度態度不好。百度竟然向中心負責人投訴員工態度不好。元元古箏培訓中心在各大網站發布的招生信息因點擊量大,在百度的搜尋排名一直比較靠前。但因為元元古箏網對百度一直不予理睬,元元古箏培訓中心在其他網站發布的招生信息都遭到了百度的惡意禁止,只能看到2008年5月份之前的信息。一開始他們以為是技術故障,還天真地找百度技術部門溝通。得到的答覆是:百度沒有義務收錄任何一個網站。

勒索行銷案例四:重慶某知名民營醫院

重慶某知名民營醫院在建立自己的網站後,在百度、谷歌、雅虎等搜尋引擎上搜尋排名一直排第一。但是,不久後發現用百度搜尋竟然再也找不到醫院網站了,迫於無奈,醫院負責人趕緊花錢參加百度的競價排名,很快,醫院的網站又“神奇地”在百度上出現了。

勒索行銷案例五:商機網拒接受被禁止

2010年11月1日,商機網有關負責人接到自稱百度華南地區總部行銷人員的電話。在電話里,百度行銷人員詢問商機網是否考慮要做關鍵字推廣,在遭到商機網負責人的拒絕後,這位百度行銷人員揚言“走著瞧,馬上就讓你們從百度上消失。”2010年11月4日上午,商機網工作人員發現,百度已將商機網從百度搜尋上禁止。

影響

勒索商機網勒索商機網

作為全球中文第一大搜尋引擎商,百度在中國大陸占據65%的市場,已經成為遙遙領先的中國用戶首選的搜尋引擎。當初這個打著民族品牌旗號的搜尋引擎,在人們的信任中迅速崛起與公眾對它的信任分不開的。

搜尋引擎是網際網路信息的集大成者以及重要的入口。對於網民的重要性而言,搜尋引擎已不僅僅是一種純技術性的信息匯總,更是一種能辯真偽\最佳化海量資訊的有力信息獲取輔助工具。所以,搜尋引擎的公信力是其最為寶貴的資源——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對海量信息進行過濾與萃取,為網民還原一個最真實\有效的資訊查詢結果,這正是用戶過往信任並選擇百度的原因。

但是,這種基於對百度公正、客觀、權威的信息集成能力的信任正在消失,隨著“三鹿負面新聞禁止事件”、“勒索行銷”等惡性事件的曝光,百度面臨著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而引致這種聲譽危機的深層原因,正是百度作為行業巨頭社會責任意識的缺失。

MSN淘寶QQ谷歌等其他網際網路巨頭一樣,百度同樣擁有左右行業進程的力量。對於行業壟斷者而言,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對社會責任法則的遵守及履行力度往往比企業盈利性更受人關注。因為對這於這些企業而言,站在一個行業的行高點之上,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已不僅僅代表企業自身表現,而是能夠廣泛波及到其他企業、左右影響到上下游價值鏈的發展——人們關注的焦點正在於百度等行業隱性壟斷者是運用自身的寡頭性力量推動行業朝理性、健康的方向發展,還是利用壟斷性資源大肆謀利而破壞行業正常規則?

如果中國移動默許企業肆意向用戶傳送垃圾簡訊、如果國美允許不合格家電產品隨便進入其流通渠道、如果阿里巴巴放任貿易者互相欺詐不守誠信,那么這些企業破壞的將不僅僅是自身的公信力,更是會摧毀消費者對一個行業長期建立起來的信任感。百度的“勒索行銷”的危機風波正是引發社會關注此尖銳問題的最好案例。

在法製成熟的西方社會,政府對於行業制高者的要求異常嚴格,一方面是對這些企業是否利用自身優勢壓制其他競爭對手進行反壟斷限制;另一方面則是對壟斷企業的社會責任履行提出更高的要求。壟斷企業的社會責任履行包括三方面:

1、推進行業良性發展:通過技術許可、轉移、合作等方式,提升整個行業的發展水平,促進健康發展。如微軟通過技術協定與眾多廠商的合作,共同促進IT行業的發展。

2、社會責任普及性履行:運用自身的資源、資金、技術幫助政府、社會及普通民眾獲取知識或改善生活情況。如可口可樂十幾年來在中國一直贊助的希望工程。

3、為消費者提供更多消費價值:通過技術的普及套用等方式,為消費者提供更好、更便利的消費環境與消費價值。

在一個法制完善的社會制度中,如果這些行業制高者被查實違背社會責任法則、有陰謀地做出損害消費者利益的行為,那么其所要承擔的後果不僅僅是受媒體譴責,更可能面臨高額的懲罰性罰款——假如這次捲入“勒索行銷”的企業是GOOGLE,它將可能面臨美國政府嚴厲的懲罰性措施的制裁,而百度更多還只是受到輿論譴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