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抄抄

百抄抄

百抄抄,指的是從百度成立的第一天起,百度就和抄襲結下了不解之緣,縱觀百度的發展史就是一部抄襲的歷史,只要百度有能力抄襲的產品,它就會不遺餘力地進行抄襲。百度搜尋相關產品抄襲Google,百度知道是抄襲新浪愛問的產物,還有其他的,就不一一舉例了。抄襲以後改改學名與稱謂,就成了自己的東西了,在見識過百度的瘋狂剽竊行為後,網友給其取了一個生動的名字“百抄抄”。

來源

我抄一下,你就知道我抄一下,你就知道

百度,這個自稱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尋引擎,經過這幾年來的發展,在中國的市場占有率已經超過了Google,獨占國內搜尋流量的第一名。作為中國最大的搜尋引擎的百度,目前的確非常風光,在業界被千萬光環所籠罩,但是它真的值得用戶信賴和尊敬嗎?百度是如何對待自己的產品,如何對待自己的用戶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個真實的百度。

從百度成立的第一天起,百度就和抄襲結下了不解之緣,百度抄襲最多的產品當然是Google搜尋引擎,當然,百度的抄襲絕不僅僅如此,百度的發展史簡直就是一部抄襲的歷史,幾乎所有百度有能力抄襲的產品,它就會不遺餘力地進行抄襲。百度空間是抄襲Facebook的,百度知道是抄襲新浪愛問的,百度Hi是抄襲QQ的,百度百科是抄襲互動百科維基百科的,百度的阿拉丁計畫115聚合查詢變身的。其實百度抄襲也不止一次了,當年百度攜hao123四處反“抄襲”,而自己真的抄襲了卻是改改學名與稱謂,在整個網際網路界留下了“千古笑談”。一個沒有人格的公司必然會令人憎惡,一個以打假為名掩蓋自身抄襲的公司令人反感,一個用創新的名義遏制創新的公司實則無恥。百度越走越近,網際網路的尊嚴越行越遠。

在見識過百度瘋狂剽竊行為後,網友給其取了個生動的名字——“百抄抄”。更有網友惡搞百度的宣傳廣告“我抄一下,你就知道”。

詳細介紹

模仿抄襲Google

從百度成立的第一天起,百度就和抄襲結下了不解之緣,百度抄襲最多的產品當然是Google搜尋引擎,從外觀上看,百度整個網站的風格和Google如出一轍。當然,百度的抄襲不僅僅是界面這種低級的抄襲,更高級的抄襲是在搜尋引擎的底層技術進行抄襲。Google搜尋的技術核心是PageRank專利技術,通過對網頁的連結進行計算而對網頁的重要性做出客觀的評價,而百度核心技術竟然和Google類似,也是通過超鏈分析產生不同的搜尋結果。當然,對於這個問題百度也有自己的說法,百度總裁李彥宏就曾經在接受Forbes採訪時宣稱Google始創於1998年的PageRank技術專利為其持有,Google抄襲了百度的PageRank技術云云。

當然,百度的抄襲絕不僅僅如此,百度的發展史簡直就是一部抄襲的歷史,幾乎所有Google的產品,只要百度有能力抄襲的產品,它就會不遺餘力地進行抄襲。Google出了“地圖服務”後,Baidu也推出“百度地圖”,Google推出“桌面搜尋”,Baidu就出“百度硬碟搜尋”,Google出“工具列”,Baidu也出“搜霸工具列”,Google推出“新聞快訊訂閱”,百度也出“郵件新聞訂閱”,Google推出“GoogleAnswers”,百度也出“百度知道”,Google推出“AdSense”,百度就出“百度主題推廣”。當然,百度也有自己的說法,百度聲稱自己並不是簡單模仿Google的所作所為,對於Google的一些奇怪的產品,百度是不會模仿的。

Google的精髓在於創新,每推出一個新產品都在市場、客戶的前期需求方面做了大量調查工作,百度這種“拿來主義”的工作方式,的確為自己節省了大量的市場調研費用。但是令人質疑的是,一個企業如果自己產品的大部分功能都只能抄襲自競爭對手,那么它是否會有自己的發展前途呢?

百度知道模仿新浪愛問

新浪愛問成立於2004年7月13,百度知道成立於2005年4月,百度就是看愛問火了,跑來模仿愛問的。其實這樣的模仿不少,比如帖吧,MP3搜尋,本地地圖搜尋,檔案搜尋,網摘等等。

百度空間抄襲 Facebook

百度空間抄襲 Facebook百度空間抄襲 Facebook

2010年7月27日訊息,百度空間改版,新樣式被指抄襲Facebook風格。對於新樣式,有網友表示對百度逐漸喪失特色感到可惜,並稱“現在百度空間跟其他的空間幾乎沒什麼差異,越來越沒有吸引力了。”

據了解,百度方面為了契合主流百度空間的網友們的年齡層面以及性格特徵,新版管理中心捨棄了舊版基於模板的方式,把管理中心的風格獨立出來,並且調整成為青春活潑、張揚大膽的路線。左邊的導航欄中每個分類由不同的顏色構成,該分類對應的頁面也採用相同的主色調。在新版管理中心,能更清楚地看到好友們新發布了什麼類型的信息——不同類型會以不同顏色標示,以及信息的主要內容是什麼。還能在管理中心發布評論,及時與好友溝通。另外,對於導航條就是位於頁面最上方,方便大家點擊瀏覽的快速通道也有調整。新版管理中心的導航條將舊版管理中心的導航欄和我的主頁的導航條進行了形式上和內容上的統一。2010年8月9日百度空間管理中心將會全面升級。自2010年7月23日起網友登錄時就可以看到彈出提示,可根據提示的引導搶先體驗新版風格。

對於百度空間此番改版,不僅有網友為之惋惜,業內人士也分析指出,360圈螞蟻網等相繼退出SNS行業競爭圈後,百度空間卻開始走Facebook風格路線未必可以討好用戶,甚至可能令用戶反生厭倦。

百度Hi 抄襲QQ

2008年2月,備受矚目的百度IM終於開始內側,但外面風傳百度Hi有抄襲騰訊TM的嫌疑,百度Hi並未承認抄襲騰訊TM,它抄的是MSN,不能稱之為“抄”,而應稱之為“借鑑”。“BaiduHi”界面與騰訊的TM軟體界面非常接近。以下是對比圖:

百度即時通訊軟體Baidu Hi“抄襲”騰訊TM 百度即時通訊軟體Baidu Hi“抄襲”騰訊TM
百度即時通訊軟體Baidu Hi“抄襲”騰訊TM 百度即時通訊軟體Baidu Hi“抄襲”騰訊TM

百度百科抄襲互動百科、維基百科

百度百科是以土法煉鋼方式滋生出百科。百度百科又名百盜百科,是一個抄襲維基百科和互動百科內容的可惡網站,雖然不是採用Wiki架構,但一樣宣稱所有人都可以編輯,因此很多人都任意放上任何東西,包括垃圾。漸漸百毒百科便發展成為網路上最大的垃圾場。

不過,根據百度百科的說法,百度主要抄襲的都是維基百科,而維基百科又是抄襲互動百科的,所以經過兩次抄襲負負得正,就成了百度自己的東西了。

百度有啊抄襲淘寶

百度有啊正式上線後,發現就界面而言相當不錯,很容易上手,上慣淘寶的用戶可以很快適應有啊的界面。但比較一下二者的區別,發現有啊抄襲淘寶界面相當明顯,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地方:首頁上方的搜尋條都居中顯示,與淘寶一樣。區別是有啊的LOGO在左邊,淘寶是居中的。往左邊看,有啊的“人氣寶貝”與淘寶左邊的“人氣寶貝”一模一樣,有啊中間的“曬稀奇”與淘寶的熱門促銷只是換了個名稱而己,網站的結構是一模一樣的。右邊的立即註冊與淘寶的快速註冊位置也一樣。中間的商品分類與淘寶的也非常相似,只不過淘寶右邊廣告條更多一些。除此外,用戶管理介面,分類下級介面也非常雷同。實在看不出百度的創新精神來。

百度超級搜霸抄襲firefox工具條

百度超級搜霸抄襲firefox工具條百度超級搜霸抄襲firefox工具條

自從2006年9月百度發布聲明“百度試水開源第一款Firefox版搜霸面世”時,發現該款所謂的百度出品的Firefox工具條與LUPA之前發布的firefox工具條LUPA專用版沒什麼區別。而且通過分析源碼並結合LUPA專用版的代碼得出此軟體根本不需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一個程式設計師兩個星期就可以完成,通過MSN找到該款百度firefox搜霸的開發者得知是他一個人獨立完成開發的。首先從技術上分析,firefox的任何擴展功能的檔案都是開源的。我們下載百度的firefox工具條是一個xpi為後綴名的檔案,將後綴名改成zip就可以直接利用解壓縮工具(winrar或tar)進行也壓縮處理,可以得到install.rdf和chrome資料夾中的csipbar.jar檔案。而該jar檔案則也可以進行解壓縮處理直接得到源檔案。因為firefox的擴展是解釋型的程式,不存在任何編譯過程。因而原始碼本身就是開放的,這和網頁原始碼是一樣的。因此這次百度所謂的開放該產品的部分代碼純屬胡扯!

其次,可以發現該兩款工具條無多大差異,並且在功能上遠遠比LUPA專用版本要少的多。百度只是將其自己的幾個搜尋類型的連線放置進去。而LUPA版的則具備RSS閱讀,天氣預報等等各種功能。事實上LUPA專用版的工具條也只是一個玩具而已,LUPA之所以發布只是號召更多的人參與到firefox工具條的開發隊伍中。該款產品不具備任何原創性。不值得進行任何的宣傳。更不用說什麼正式開放原始碼了。看看百度的CTO劉建國都說來些什麼“百度一直以來非常關注開源領域的發展,並開始進入百度具體產品的開源套用階段,此次推出Firefox版百度超級搜霸,旨在為更多的網民提供服務,滿足Firefox用戶對於搜尋客戶端的套用需求。”一個CTO尚且如此務虛,可見百度之技術一斑。

由於firefox擴展軟體本身源碼的開放性,百度雖然自己通過參照和修改實現了此功能,但無論無何也不能自稱所謂的“開放部分產品源碼”。我承認百度是一個優秀的搜尋公司,是一個商業化運作高手。但是希望百度能正確的對待開源,像google一樣腳踏實地的貢獻源碼,為開源社區作貢獻,而不是玷污了開源社區。

115聚合查詢變身阿拉丁

李一男加盟之後百度隨即拋出了阿拉丁計畫。經過百度公關人員精心包裝阿拉丁神燈變得神乎其神,而與近期發布的阿拉丁測試版平台卻是115聚合搜尋的山寨版。用過115聚合搜尋的網民都知道百度阿拉丁抄襲非常明顯,在百度阿拉丁沒有推出之前115早早的就有了。驚嘆百度所謂的“創新能力”就是抄襲的同時不得不細心的求證,在百度與115.com中輸入“100美元”、“萬年曆”驚訝的發現結果與展示方式是一樣的,更多的就不說了。不過百度本次抄襲115.com的成語拼音標註等功能還沒有來得及,按照115.com首頁的提示,輸入“天下無雙”的結果,百度沒有變化,可見時間倉促還沒有來得及。據業界人士評估115.com得益於域名好記用戶體驗創新的優點經114啦網址導航的資源整合其IP不下百萬,115僅幾個月的成長不得不讓其他搜尋望而興嘆。

百度七宗罪

模仿抄襲

從百度成立的第一天起,百度就和抄襲結下了不解之緣,百度抄襲最多的產品當然是Google搜尋引擎,從外觀上看,百度整個網站的風格和Google如出一轍。當然,百度的抄襲不僅僅是界面這種低級的抄襲,更高級的抄襲是在搜尋引擎的底層技術進行抄襲。Google搜尋的技術核心是PageRank專利技術,通過對網頁的連結進行計算而對網頁的重要性做出客觀的評價,而百度核心技術竟然和Google類似,也是通過超鏈分析產生不同的搜尋結果。當然,對於這個問題百度也有自己的說法,百度總裁李彥宏就曾經在接受Forbes採訪時宣稱Google始創於1998年的PageRank技術專利為其持有,Google抄襲了百度的PageRank技術云云。

當然,百度的抄襲絕不僅僅如此,百度的發展史簡直就是一部抄襲的歷史,幾乎所有Google的產品,只要百度有能力抄襲的產品,它就會不遺餘力地進行抄襲。Google出了“地圖服務”後,Baidu也推出“百度地圖”,Google推出“桌面搜尋”,Baidu就出“百度硬碟搜尋”,Google出“工具列”,Baidu也出“搜霸工具列”,Google推出“新聞快訊訂閱”,百度也出“郵件新聞訂閱”,Google推出“GoogleAnswers”,百度也出“百度知道”,Google推出“AdSense”,百度就出“百度主題推廣”。當然,百度也有自己的說法,百度聲稱自己並不是簡單模仿Google的所作所為,對於Google的一些奇怪的產品,百度是不會模仿的。

Google的精髓在於創新,每推出一個新產品都在市場、客戶的前期需求方面做了大量調查工作,百度這種“拿來主義”的工作方式,的確為自己節省了大量的市場調研費用。但是令人質疑的是,一個企業如果自己產品的大部分功能都只能抄襲自競爭對手,那么它是否會有自己的發展前途呢?

競假排名

百度有啊,抄襲淘寶痕跡明顯百度有啊,抄襲淘寶痕跡明顯

競價排名是百度模仿GoogleAdWords做的一種按效果付費的網路推廣方式,是百度的主要盈利方式,但是其顯示方式和GoogleAdWords有很大不同。用戶在Google中搜尋出來的結果中,贊助商連結位於頁面頂部和右側,用戶們可以清楚地區分哪些是正常的搜尋結果,哪些是贊助商們花錢買的位置。百度不僅僅在搜尋結果的右側有贊助商連結,在正常搜尋結果的左側連結也有贊助商廣告,這些廣告連結和真實搜尋結果混雜在一起,很難區分,如果一個廣告用戶出的錢足夠高,那么其廣告連結會排在搜尋結果的第一名,這樣的處理,使得用戶的搜尋體驗非常糟糕。由於遭到廣泛的批評,百度搜尋內容的廣告最近有所減少,但是搜尋結果第一頁經常大部分或者全部是廣告。

流氓軟體

百度為了獲得更大的流量,開發了一個頗有爭議的流氓軟體-百度超級搜霸,百度公司稱其能使用戶的搜尋更加方便,並且遠離網頁廣告困擾。但有大量用戶投訴百度超級搜霸強制安裝、難以卸載,在不少論壇中,如何卸載百度超級搜霸外掛程式經常成為熱門話題,在2005年北京網路行業協會設立的“流氓軟體”網路調查中,百度超級搜霸成為“流氓軟體”排行榜前十名,並被限令整改。然而可笑的是,2006年的3月15日,百度居然賊喊捉賊,自己開通超級搜霸315舉報網站。

侵犯著作權

百度對於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是比較漠視的,百度自身的很多服務在國際公認的法律中是違法的。例如頗受爭議的百度MP3搜尋提供線上播放和下載音樂MP3服務,一些唱片公司認為百度的這種服務侵犯了唱片公司信息網路傳播權,給唱片公司造成了經濟損失,為盜版提供了便利。早期曾有多家唱片公司在北京的法院起訴百度,雖然百度無一勝訴,但是法院裁決百度賠償的金額卻非常少,實際上起到了縱容百度繼續侵權的效果。國際上公認提供MP3下載是非法的,典型的案例是在台灣提供音樂下載的Kuro網站負責人被判入獄三年並罰款,Google等搜尋引擎在各國皆不提供有爭議的MP3搜尋。

百度最近開通的另一項服務-百度百科,更集中了百度的兩大看家法寶-“抄襲”和“侵權”於一身,肆無忌憚地進行大規模地侵犯智慧財產權的行為,在百度百科上找到一條原創的條目如大海撈針般的困難,百度百科開通才兩個星期,其條目數就超過了中文維基百科幾年來的條目總和。而目前我們國家在著作權等法律上的漏洞,以及早先在音樂侵權案件上的低額罰款,使得百度在侵權方面有了更足的底氣,在侵權的力度上也更加肆無忌憚(不過某些針對國外的服務有特殊處理)。

技術落後

在技術層面,做為搜尋引擎最基本的技術-收錄頁面的技術,我們發現百度收錄網站頁面的技術相比Google來說是有很大缺陷的,百度的收錄網頁的機制使得作弊的垃圾網站更容易被收錄,客觀上使得原創的有特色的網站被邊緣化,當垃圾站橫行的時候,百度必需投入巨大的精力來封殺作弊的垃圾網站,誤封正常網站的情況比比皆是,對於被封的大流量網站,一些百度的業務員威脅網站站長辦理百度競價排名,導致百度和大量站長都結有恩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咒罵百度。

冒充民族企業

百度在對外宣傳上,張口閉口都說自己是所謂的“民族企業”,比Google等國外公司“更懂中文”,並打著所謂“愛國”的旗號,說反百度就是反對中國的民族產業,支持Google就是賣國云云。然而,百度真的是中國公司嗎?事實是:百度公司註冊於英屬開曼群島,百度的創始人李彥宏持有美國綠卡,百度啟動的資金是美國的風險投資,現在美資在百度中占有51%以上的份額,百度在中國註冊全資子公司的目的可能是為了規避中國政府的關於外資不能進入新聞廣告等領域的法規。因此,百度準確的說應該是一家由華人創辦的、專注於在華業務的美資搜尋引擎技術公司。

同行惡意競爭

百度對於同行的惡意競爭的手段可謂層出不窮。在百度趕超Google的過程中,在2002年9月發生了一起中國封殺Google的事件,導致中國大陸地區無法訪問Google網站,後來因為各地用戶強烈反對,Google又被解封,但Google的網頁快照功能至今都無法正常使用,據傳聞稱封殺限制Google前後均由百度在幕後操作。

另外一起著名的事件是8848被百度攻擊案,事件的起因是2004年12月,8848向網際網路用戶提供一個名為“搜尋助手”(MySearch)的流氓軟體,8848稱該軟體能幫助網友更方便搜尋網頁,然而網民發現安裝該軟體後,使用百度進行搜尋,原有的搜尋結果頁面會被修改,並出現8848所插入的廣告、圖片等連結。8848的這種行為當然是典型的流氓作風,然而百度的後續做法卻同樣令人無法認同。在2005年1月21日,8848網站發現百度採用分散式拒絕服務攻擊(DDOS攻擊)的手段,藉助幾千家百度搜尋聯盟網站的巨大訪問量集中攻擊8848的伺服器,使8848網站無法被正常訪問至少長達26小時,導致網上商城的商戶無法正常銷售、支付和結算收款。這簡直成了流氓集團間的混戰了。

以上是百度在這些年出現的種種問題,這些問題也許還是中國IT行業中不少公司所面臨的通病,急功近利、唯利是圖、喪失誠信、同行之間惡意競爭等等,我們衷心地希望百度公司能夠正確地面對自己的錯誤,勇敢地進行改正,而不是百般狡辯、抵賴、迴避。如果百度還是執迷不悟,依舊這樣對待自己的用戶,那么最終百度必定會被自己地用戶所唾棄。

網路侵權

面對網路複製、傳播技術的發展,國家相關部門應該出台一個更有利於網際網路著作權保護的法律法規,包含更完善合理的著作權損失評估體制、更高時間效率、更低維權成本的申訴機制、更具有強制執行性的操作流程。尤其是針對瘋狂的小網站抄襲行為,希望有一套機制可以一經某地權威部門的認可,即可全國性封殺該侵權網站。

一方面,複製權是著作權制度的核心權利;另一方面,“著作權制度的發展史,也是傳播技術進步的歷史。”著作權保護制度一直隨著傳播技術和傳播方式的發展而發展,以使著作權人得以不斷收穫新的作品傳播方式帶來的果實:印刷術的出現使作品大規模傳播成為可能,著作權保護因此產生;進入20世紀,無線電廣播、電視、衛星廣播、有線廣播等新的傳播技術和傳播方式也都被著作權制度所吸納和規範。因此,隨著新技術的發展,各國著作權保護總是或早或晚,不同程度地對迅猛發展的技術做出反應。

因為,複製、傳播技術的進步往往引起著作權人與公眾之間利益關係的重大變化。而法律,作為“利益關係的調節器和平衡器”,總是在利益失衡成為一種普遍現象時才產生。產生了的法律至少能在短時間內使原已失衡的利益關係恢復到大體平衡的狀態。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平衡的格局被打破,新的利益失衡又出現了。當這種新的利益失衡狀態成為社會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時,法律的相應回應就顯得尤其重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