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臘鳶尾蘭

勐臘鳶尾蘭

勐臘鳶尾蘭(Oberonia menglaensis S)屬蘭目蘭科,莖很短。葉近基生,2—3枚,二列套疊,兩側壓扁,肥厚,劍形,稍鐮曲,長4.5—7.3厘米,寬1—2.1厘米,先端鈍或急尖,下部內側具狹的乾膜質邊緣,基部有關節。產雲南南部(勐臘)。生於林中樹上,海拔750米。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勐臘鳶尾蘭
種拉丁名:Oberonia menglaensis S. C. Chen et Z. H. Tsi
勐臘鳶尾蘭勐臘鳶尾蘭

種別名 :
國內分布:產雲南南部(勐臘)。生於林中樹上,海拔750米。(模式標本產地)
海 拔:750
命名來源:[Acta Phytotaxonomica Sinica 20(2): 193, pl. 2, f. 1-3 1982]
中國植物志:18:144
亞屬中文名:無關節亞屬
亞屬拉丁名:Subgen.Menophyllum Schltr.
屬中文名:鳶尾蘭屬
屬拉丁名:Oberonia
亞族中文名:羊耳蒜亞族
亞族拉丁名:Subtrib.Liparidinae
族中文名:樹蘭族
族拉丁名:Trib.Epidendreae Humb,Bonpl.et Kunth
亞科中文名:蘭亞科
亞科拉丁名:Subfam.Orchidoideae
科中文名:蘭科
科拉丁名:Orchidaceae
綱中文名:單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MONOCOTYLEDONEA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ORCHIDACEAE

形態特徵

莖很短。葉近基生,2—3枚,二列套疊,兩側壓扁,肥厚,劍形,稍鐮曲,長4.5—7.3厘 米,寬1—2.1厘米,
勐臘鳶尾蘭勐臘鳶尾蘭
先端鈍或急尖,下部內側具狹的乾膜質邊緣,基部有關節。花葶 從葉叢中抽出,長10—13厘米,近扁圓柱形,二側有翅,連翅寬2.5—3毫米,靠近花 序下方有數枚較小的不育苞片;不育苞片卵狀披針形,長1—1.5毫米;總狀花序長 8—11厘米,直徑約2毫米,稍密地生有許多小花;花序軸與花梗均為淡棕色;花苞片 近寬卵形或寬橢圓形,長約1.3毫米,邊緣具齧蝕狀缺刻;花梗和子房長0.5--0.8毫 米,明顯短於花苞片;花白色並多少帶淡棕色,直徑約1毫米,稍微排列成輪生狀,但 決非真正的輪生;中萼片寬卵形,長0.7--0.8毫米,寬約1毫米;側萼片稍狹;花瓣 近長圓形,與萼片近等長,寬約0.5毫米,邊緣稍具齧蝕狀齒;唇瓣輪廓為極寬的卵 形,長約0.8毫米,寬約1毫米,不裂,先端近截形,兩側邊緣具流蘇;蕊柱粗短。蒴 果近橢圓狀長圓形,長約2毫米,寬約1.2毫米,具極短的果梗。 花果期11—12月。

產地分布

雲南南部(勐臘)。生於林中樹上,海拔750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