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哈赤為何殺長子

廣略貝勒褚英是清太祖努爾哈赤長子,生於明萬曆八年(158O),十九歲起就馳騁疆場。他勇武善戰,功績赫赫,為努爾哈赤完成女真諸部統一大業作出了重要貢獻,可稱得上是建立後金汗國的卓越功臣,因而努爾哈赤對他屢有封賜。正值褚英頭角嶄露、顧盼自雄之時,努爾哈赤卻將其幽禁於高牆之內,並於兩年後即萬曆四十三年(1615)置之於死地,終年三十六歲。關於褚英的死因,官書史籍大多避而不談,其他史料記載不一,令後人頗費揣度。據明人記載,褚英曾諫努爾哈赤“毋背明”、“勿負中國”,與明朝“罷兵”。在對待明朝的政策問題上,父子之間出現嚴重分歧,褚英因此觸怒努爾哈赤而遭難。
《滿文老檔》第三卷癸丑年(1613)六月述及太祖殺褚英的原委。據說,努爾哈赤認為褚英心胸狹隘,不能執掌大政,但由於嫡長繼承陳例,仍命長子褚英執政,希望他執掌大政後,改掉心胸狹隘的毛病。然事與願違,他執政後褊狹如故,且心術不正,強迫四個弟弟(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向自己立誓;“不得違抗兄長的話,更不許將兄長所說的各種話告訴父汗。”還聲稱:“凡與我不友善的弟弟們,以及對我不好的大臣們,待我坐上汗位以後,均將之處死。”眾人不服,向努爾哈赤告發,引起努爾哈赤強烈不滿,斥責道:你覺對“四個弟弟,以及父親任用的五大臣,如此不睦,並使之困苦,怎么能讓你執政呢”?即使日後“父我不能打仗,不能斷理國事,年紀老了,也不把國家大政移交給你”。同時採取措施,削弱褚英勢力,褚英受此打擊,對努爾哈赤及褚大臣更加懷恨在心,於是結交黨羽,進行報復活動。當努爾哈赤與諸弟出征時,褚英主謀,寫詛咒出征的父汗、弟弟們和大臣們的咒語,對天地焚燒,還揚言:希望出征之師被擊敗,“若被擊敗,我將不使被擊敗的父親及弟弟們人城”。後來一個參與此事的僚友因恐懼而留遺書自縊,其他幾個參與者見勢不妙,便一起向努爾哈赤坦白。努爾哈赤震怒了,監禁褚英於牢中,並最終將他處死。從上述記載看,褚英被殺的根本原因是他威脅了努爾哈赤的權力和地位,故而引來殺身之禍。
至於褚英怎么死的,又有異說。有的認為,他在事泄後自知必死,於是先自縊身亡;有的說,是努爾哈赤賜死,褚英自縊伏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