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臣

五大臣,是英王查理一世在1667-1673年間的五名重要顧問。一詞往往使人產生誤解,因為查理的顧問絕不止這5人,而且他們對於一項共同的政策也並不意見一致。

Cabal 五大臣

英王查理一世在1667-1673年間的五名重要顧問
英文Cabal 是5人姓氏的第一個字母克里福Clifford阿林Arlington白金漢Buckingham阿什利-庫柏Ashley Cooper 勞德代爾Lauderdale

“五大臣”

一詞往往使人產生誤解,因為查理的顧問絕不止這5人,而且他們對於一項共同的政策也並不意見一致。

努爾哈赤的五大臣

費英東

,瓜爾佳氏,父親是蘇完部首領索爾果,他的部族世代居住於蘇完地區。費英東從小習武,驍勇而精於騎射,十二歲時就能拉開十餘石的強弓。戊子年(公元1588年)四月,索爾果帶領蘇完部五百餘戶歸順努爾哈赤,努爾哈赤見少年的費英東英氣逼人,十分喜愛,八旗建制以後,費英東隸屬滿洲鑲黃旗。
費英東的初次征戰是討伐瓦爾喀部,這一戰中他身先士卒,取噶佳路(路為明代女真各部的一個單位),殺死瓦爾喀噶佳路長阿球。戊戌年(公元1598年)正月,費英東同努爾哈赤的長子褚英率軍一千再征瓦爾喀,攻克安楚拉庫路,圍困瓦爾喀部村屯二十餘個,三月,瓦爾喀部首領額果里率領部眾投降。丁未年(公元1607年)正月,海西女真中強大的烏拉部侵擾斐優城,城主兌沁抵擋不住,向努爾哈赤求援,請求將其領地內的軍民遷入建州領地,努爾哈赤命其弟貝勒舒爾哈齊與費英東,扈爾漢帶兵保護。扈爾漢率領斐優城三百戶先行,遭遇烏拉部的追擊,正在相持不下的時候,費英東率領建州兵趕到,殺退了烏拉部。五月,努爾哈赤討伐東海女真的渥集部,費英東率本部人馬攻克渥集部的赫席赫路,鄂摩和蘇魯路,佛納赫托克索路,俘虜二千多人,立下頭等戰功。辛亥年(公元1611年)七月,又與阿巴泰等人攻占渥集部的烏爾固辰,穆稜二路,渥集部投降,建州女真的力量更加壯大。
兩年後,即公元1613年正月,努爾哈赤集中力量討伐強敵——東海女真的烏拉部,建州諸貝勒大臣拚死力戰,費英東首先攻占了烏拉部的城門,建州大軍趁勢入城,烏拉部投降。隨著烏拉部的投降,努兒哈赤基本上統一了女真各部。
公元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立了後金政權,任命費英東,額亦都,扈爾漢,何和禮,安費揚古為五大臣,開始了漫長的對明戰爭。公元1619年的薩爾滸之戰中,費英東率鑲黃旗本部兵馬擊潰開源總兵馬林的軍隊。努爾哈赤政討明朝撫順城時,費英東被火炮擊中,部下勸他撤軍,而費英東上馬大呼“我建州無敗退之將,只有戰死之將!” 部下群情振奮,一舉攻克撫順城。後來,在攻打葉赫城的時候,城上箭拾如雨,努爾哈赤命令撤退,前線的費英東回報說:“我們的人已經攻到城下了!”努爾哈赤又命再退,費英東又說:“我們的人已經爬上城牆了!”還沒等努爾哈赤下達第三次撤退命令的時候,費英東已經占領了葉赫城。努爾哈赤感嘆的說:“費英東真乃萬人敵也!”
天命五年(公元1620年)三月,費英東結束了他戎馬征戰的一生,享年五十七歲,努爾哈赤大哭,親自為他守靈。天聰六年,皇太極追封費英東為直義公,配享太廟。順治十六年,又追封他世爵位三等公。康熙九年,聖祖親自為他撰寫碑文,立碑紀勛。雍正九年追加封號信勇公。乾隆四十三年,晉費英東世爵一等公,子孫世襲罔替。
費英東自少年時就追隨努爾哈赤,三十餘年的征戰中,他身先士卒,總是沖在最前面。費英東性情忠直,遇事果斷,對部下很關愛,對俘虜也很仁慈,太宗皇太極曾經對大臣們說:“費英東見人不善,必先自斥責而後劾之;見人之善,必先自獎勸而後舉之。故被劾者無怨言,被舉者無驕色。朕未聞諸臣以善惡直奏斯斷人也!”
費英東作為清朝的開國元勛,主要活躍在早期統一女真的內部戰爭中,但是他仍然被看做是清朝開國的第一功臣而留名史冊。

何和禮

,亦作何和里,董鄂氏。明末遼東棟鄂(今屬遼寧桓仁)人,出生於明嘉靖三十八年(1561年)。何和禮的先世居於東海瓦爾喀(今吉林省渾春),原姓覺羅氏,約於16世紀初遷居於佟佳江(今渾江)中游棟鄂地區,自為一部,稱為棟鄂部,並以棟鄂為姓。棟鄂本為地名,其範圍相當於今桓仁境內大部分地區。何和禮的祖父克徹,父親額爾機(一名額勒吉)、兄屯珠魯,皆任過棟鄂部的部長,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何和禮26歲時,就代替屯珠魯當上了棟鄂部部長。
棟鄂地處遼東山區,林木茂密,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氣候適宜。棟鄂部族定居此處,除繼續狩獵、捕魚、採集外,農業生產也有了一定的發展,整個部落都處在上升時期,到何和禮任部長時,已成為建州女真諸部中實力最強的一部。
時努爾哈赤已用武力統一了建州女真大部分地區,他與棟鄂部之間雖然互有爭戰,但後來雙方關係又大為緩和。他知道棟鄂部素強,又知道何和禮所部兵馬精壯,雄長一方,因此一心想將棟鄂部招納在自己的勢力之下。萬曆十六年(1588年)四月,努爾哈赤納海西女真哈達貝勒王台的孫女納喇氏為妃,欲前往迎取,特邀何和禮率兵扈從,何和禮便親率30騎侍衛隨行。
何和禮素知努爾哈赤乃女真一代梟雄,他在與努爾哈赤的接觸和晤談中,感到努爾哈赤不但具有雄才大略,而且禮賢下士,將來必為英主。努爾哈赤要完成女真各部的統一,進而實現霸業,尤其需要棟鄂部的支持和何和禮這樣難得的將才,而何和禮“性寬和,識量宏遠”,則給他留下了極深的印象。扈從之行結束後,努爾哈赤將其請到佛阿拉(今屬新賓永陵鎮),並以貴賓之禮相待,兩人縱論今古,推心置腹,均對女真各部紛爭的局面表示擔憂,大有相見恨晚的感嘆,努爾哈赤趁機向他表露出招納之意,希望何和禮能與自己合兵一處,共創大業,何和禮慨然應允。何和禮返回棟鄂後,力排眾議,毅然率領本部軍民萬餘人馬投奔努爾哈赤的駐地佛阿拉城,正式歸附努爾哈赤。何和禮及棟鄂部的歸附,使努爾哈赤實力陡然大增,如虎添翼,並為統一女真各部和對抗明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努爾哈赤為了表達對何和禮的恩寵,授予他為一等大臣,特將自己的長女東果格格冊封為固倫公主,嫁給何和禮為妻,並為他(她)們舉行了隆重的婚禮。東果格格乃努爾哈赤和元妃佟佳氏所生,時年只有11歲,被努爾哈赤視若掌上明珠,足見努爾哈赤對何和禮的器重程度。何和禮與努爾哈赤結親緣戚,分掌兵權,成為努爾哈赤的親信之人,人們都稱其為“棟鄂額駙(額駙即駙馬)、“固倫額駙”。
何和禮本有妻室,亦長於騎射,聽說丈夫在外又娶了別的女人,十分憤怒,於是率領留在棟鄂部的人馬,殺向佛阿拉城,要與何和禮決戰。何和禮聽說妻子前來,便率人馬出迎,並向妻子說明緣由。可是妻子根本不聽丈夫的解釋,竟然要以兵戎相見,後經過努爾哈赤的當面勸諭,何和禮的妻子不僅罷兵,而且也歸順了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對何和禮十分器重,處理軍政大事,首先密議於何和禮,然後再付諸實施。何和禮由於辦事認真,深謀遠慮,很少有失誤之時,因此努爾哈赤囑其不離左右以議軍機。為了讓何和禮隨時可面見努爾哈赤,努爾哈赤特命在赫圖阿拉城內北城城牆外的高埠台地上,為何和禮營造了額駙府。額駙府在通向內城牆之外設有小門,可直入城內,而且額駙府的選址又緊臨努爾哈赤的汗宮大街門和後宮。
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努爾哈赤初定旗制,何和禮率所部隸紅旗,並任本旗總管大臣。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努爾哈赤派長子褚英、侄阿敏率5000兵馬征討烏拉,何和禮率部隨征,破敵有功,特別是在宜罕阿麟(今吉林市)之戰中,建州兵馬大敗烏拉兵,斬殺千人,獲甲300副,最後攻克了宜罕阿麟城。
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十二月,何和禮奉努爾哈赤之命,與額亦都、扈爾漢率2000兵馬,遠征東海女真渥集部的虎兒哈路,進圍扎庫塔城,將該包圍後,何和禮等人採取先禮後兵策略,對城中軍民進行招降,受到拒絕。三日後,何和禮等人指揮建州兵馬採取強攻,最後攻破該城,共斬殺一千餘人,俘獲兩千餘人。扎庫塔城被攻下後,周圍各路懾於建州兵馬的威勢,紛紛投降歸順,何和禮命他們的首領土勒伸、額勒伸帶領其民眾500戶,隨軍來到赫圖阿拉。這次遠征全勝而歸,使建州女真統屬的勢力範圍一直延伸到黑龍江、烏蘇里江一帶。 何和禮對努爾哈赤忠心耿耿,多次參加對女真各部的征戰,極受信任,卻受到褚英的欺凌,褚英為努爾哈赤長子,何和禮的內弟,受封廣略貝勒,並一度代理政務。但他心胸狹窄,特別忌恨幾位弟弟和五大臣,並放言說,如果弟弟和五位大臣不聽他的話,將來就要被殺掉。何和禮便與各位大臣寫一份受苦情況,呈送努爾哈赤,結果褚英受到努爾哈赤的斥責和疏遠,最後將其處死。

揚古利

舒穆祿氏,世居渾春,八旗制定立後隸屬滿洲正黃旗。
父親郎柱,為庫爾喀部長,是首先依附太祖努爾哈赤的部落之一,時通往來,太祖對他的待遇可以說非同一般,命揚古利入侍左右。
後來郎柱為部人所殺,他的妻子背著幼子納穆泰於背,屬鞬佩刀,左右射擊,奪門爾出,率領族眾歸順太祖。
那個殺死郎柱的部人後來也歸順了太祖。揚古利親手將他殺死,割下了他的耳鼻生吃了,當時他才十四歲,太祖深感奇異。
揚古利在以後的日子裡日見得到太祖的信任,後來太祖將女兒嫁給了他,號為“額駙”。這樣他與皇室的關係也更近了,太祖對他的信任更勝從前。
揚古利少年騖烈,對殺父之人的報復更是兇狠異常,為此他名噪一時也在眾多侍衛中脫穎而出。
之後太祖令揚古利鎮守鴨綠江,防範朝鮮方面,從此他和朝鮮留下了不解之緣。揚古利警備嚴密,無人膽敢進犯。
萬曆二十三年六月,揚古利隨從太祖攻打輝發多璧城,當時連續的大雨,河水暴漲,軍隊被河水所阻不得前進。揚古利經過觀察發現了過河的辦法,於是他率先渡過了河,士兵緊跟在他的後面,大軍於是克服了地利的不便。
多璧城守備森嚴,易守難攻。揚古利第一個開始攻城,士兵被他的勇氣感染,一蹴而就拿下了多璧城斬殺俘獲甚多。
之後有隨同攻打朱舍里路、訥殷路等地,都立下了汗馬功勞。四年後,揚古利隨從攻打哈達,他又是首先登城攻下城池,活捉了貝勒孟格布祿,立下了首功。
萬曆三十五年,揚古利護送遷徙蜚悠城歸順太祖的部眾,他與扈爾漢兩人率領三百人先行。當時烏拉兵一萬餘人在路上嚴陣以待準備堵截他們。揚古利在這時做了很好的戰前動員,他說:“我們與其死在疾病手裡,不如戰死在沙場!”說完揮舞長矛殺入敵陣,接連殺死敵軍數名士兵,烏拉兵被他的氣勢所嚇倒,稍稍退卻。不久後大軍趕到,打敗的烏拉人。
五月,揚古利同貝勒巴雅喇等攻打渥集部,奪取赫席黑路,他都作先鋒,一馬當先。馬兒古里村人對揚古利的神速到來大感意外,紛紛向山上避去。揚古利先攻占了山頂,居高臨下沖了下去,將那的成年男子全部殺死,俘虜了婦女兒童。
九月,再次出兵輝發,揚古利越過二重木柵,率先進入一舉拿下了輝發。
三年後,隨從台吉阿巴泰等人再次攻打渥集部,搶略木倫路,克吳兒瑚麻村,村民在滿州兵來後全部躲入林中,滿州兵找不到又不想就此退兵。揚古利又出奇計,故意按兵不動,等待村民作飯時出現煙霧時就前往捉拿村民,這樣來往數次,俘斬無數勝班師。
萬曆四十一年,滿州與烏拉決戰,揚古利又首先與金州城交鋒,城中射箭拒敵。揚古利飛馳往復衝殺數次,大敗城中守軍。
稍晚烏拉貝勒布占泰集兵與青河與滿州決戰,太祖見烏拉兵鬥志堅決士氣旺盛,決定先行退兵。揚古利堅持己見,帶領主力猛攻敵軍的薄弱環節,打開了缺口攻克了青河,之後他的英武戰績傳遍全軍,成為了一個英雄人物。

額亦都

,鈕祜祿氏,世代生活在長白山。他的先祖名叫阿陵阿拜顏,父親名叫都陵阿巴圖魯。在他年幼的時候,父母被仇家所殺,他躲到臨近的村子裡才得以倖免。在十三歲的時候,他手刃了仇人,為父母報了仇。殺人之後為了躲避追捕,逃到了嘉木瑚地區投奔他的姑姑。
額亦都的姑姑早年嫁給了嘉木瑚寨長穆通阿,穆通阿的長子哈思護,長額亦都兩歲,與額亦都非常投緣,待他如親兄弟一樣,從此額亦都就在姑母家寄居下來。
以後的幾年中,額亦都與哈思護或射獵于山林中,或馳馬於原野上,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而與此同時,建州女真卻發生了一件大事,古勒城主阿太被明朝總兵李成梁攻擊,阿太是努爾哈赤伯父禮敦的女婿,得知這個訊息後,努爾哈赤的爺爺覺昌安(後來被清朝追封為景祖翼皇帝)就帶著兒孫們前去營救孫女和孫女婿。而葉赫部貝勒尼堪外蘭引明朝大軍引誘阿太打開城門,明軍如潮水般湧入古勒城中,殘忍的將全城的男女老幼全部殺死,覺昌安和努爾哈赤的父親塔克世(後來被清朝追封為顯祖宣皇帝)也被殺害。努爾哈赤和弟弟舒爾哈齊也在亂軍中被俘,李成梁的妻子見他們兄弟二人相貌非凡,將來一定是英雄人物,便暗地裡將他們放跑了。
努爾哈赤兄弟倆逃到了嘉木瑚,借宿在穆通阿家,額亦都見努爾哈赤志向遠大,談吐不俗,便有意追隨他,可是他的姑母與姑父因懼怕明朝和葉赫而反對。額亦都說:“大丈夫生在天地間,哪能庸庸碌碌的活一生?我已經下定決心,請姑母不要擔心我!”第二天,他帶領村中九個人跟隨努爾哈赤,這時的努爾哈赤二十二歲,額亦都十九歲。八旗建制後,額亦都隸屬滿洲鑲黃旗。
努爾哈赤回到自己的部族中,當時家中只有父親塔克世留下的十三副盔甲,他的族人五城城主龍敦等人因懼怕明朝,打算殺死努爾哈赤向明朝請功,於是遣人半夜裡襲擊努爾哈赤,被額亦都抓住,以後的幾次襲擊也都因為額亦都等人的保護而失敗。
公元1583年,努爾哈赤起兵討伐尼堪外蘭,額亦都驍勇善戰,在對圖倫,色克濟,舒勒克占布等城的戰役中立下戰功。公元1587年8月,額亦都率兵進攻巴爾達城,大軍行進到渾河因大水而受阻,他命令士兵把繩子系在身上,魚貫而渡。到達巴爾達城已是深夜,他率領多名勇士爬上城牆,城中的守軍被驚醒,倉促應戰,混戰中,額亦都身中傷五十多處當仍然衝殺在最前面,終於占領了巴爾達城,
此戰後被賜與“巴圖魯”的稱號。在對薩克察的戰役中,額亦都率軍連下克尼瑪蘭城,索爾瑚寨,再立頭功。建州邊界上有個名叫科什的盜馬賊,力大無比,經常偷盜馬匹,額亦都單騎追上了科什,將他殺死奪回了馬匹。佳穆瑚的貝輝巴顏背叛建州投降了哈達,額亦都將其父子五人斬殺。
公元1593年9月,葉赫部聯合了扈倫三部(烏拉,哈達,輝發),蒙古三部(科爾沁,錫伯,卦爾察),長白山兩部(納殷,朱舍里)共九部三萬聯軍進犯建州,努爾哈赤陳兵於己於古山,額亦都率一百人向九部發起挑戰,九部中的葉赫部貝勒布齋應戰,額亦都奮力斬敵九人,布齋膽怯逃回,因馬撞到樹上而摔下來,被趕上的建州士兵烏淡斬殺。布齋被殺九部兵馬群龍無首,亂作一團,建州兵馬趁勢發動進攻,科爾沁貝勒明安的馬陷到了泥坑裡,換了一匹沒有鞍的馬就繼續逃走。九部兵馬大敗,被俘虜的人不計其數,額亦都帶兵乘勝追擊,占領了葉赫的諾賽和兆佳兩個村莊,並抓主了烏拉部貝勒的弟弟布占泰。10月,額亦都同理事大臣噶蓋帶領千人攻打長白山部的納殷路,原來納殷路長搜穩塞克什在九部大敗後回到本部,將他手裡的七個村寨全部安扎在斬佛多和山上,打算利用山勢的險峻繼續與努爾哈赤對抗,額亦都等人圍山幾個月,雙方僵持不下。翌年三月,即公元1594年3月,額亦都率領勇士百人從懸崖爬上山,納殷兵促不急防,死傷無數,搜穩塞克什也被殺死,納殷路被消滅。額亦都得勝回師,努爾哈赤十分高興,把自己的戰馬賜給了他。
公元1607年5月,費英東,額亦都隨貝勒巴雅喇征討東海女真渥集部。1610年11月,額亦都奉命撫渥集部的那木都祿,綏芬河,寧古塔,尼瑪察四路,招降了路長康果哩等十九人,在回師的途中還擊敗了雅蘭路,俘虜了上萬人。公元1611年12月,又與額駙何和禮一起攻占了渥集部的呼爾哈,克扎庫塔兩路。
公元1619年,明經略楊鎬率六總兵,統兵二十萬,四路向赫圖阿拉進犯。額亦都隨四貝勒皇太極駐防藩山,與努爾哈赤相互夾擊,大破明軍于吉林涯和薩爾滸山,明朝三位總兵戰死。又協同大貝勒代善,費英東等人在尚間厓擊敗馬林,在阿布達哩岡敗劉鋌。
額亦都經常擔任大軍的先鋒作戰,他用兵四十餘年沒有打過一次敗仗,他為人坦誠,淳樸,每次勝利以後得到的封賞,他都會分發給部下,從來沒有自己獨占過。
公元1621年,額亦都辭世,享年六十歲。額亦都有子十六人,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康熙時四位輔政大臣之一的遏必隆。皇太極天聰元年,追封弘毅公,配享太廟。雍正皇帝時為他立碑修道,以紀念這位為清朝開國立下汗馬功勞的勇士.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