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濟蘭加國家公園

加濟蘭加國家公園

加濟蘭加國家公園北依雅魯藏布江,河邊主要是高大、茂密的草地,其間點綴著森林、溪流和不勝枚舉的小湖。這個公園裡生活著世界上最大種群、最多數量的獨角犀牛,還有許多其他哺乳動物,包括老虎、大象、豹、熊等動物。

基本信息

園區簡介

加濟蘭加國家公園加濟蘭加國家公園

加濟蘭加國家公園位於阿薩姆邦中心地帶的加濟蘭加國家公園是印度北部最大的人跡罕見的地區之一。這個公園裡生活著世界上最大種群、最多數量的獨角犀牛,還有許多其他哺乳動物,包括老虎、大象、豹、和數以千計的鳥類。

最初是在1908年,印度決定在加濟蘭加建立一個森林保護區;1950年又想把它建為野生動物保護區; 1969年,印度首次提出建立加濟蘭加國家公園並於74年2月11日,正式通過了這項決議。1985年,該公園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印度加濟蘭加國家公園以"獨角犀牛"著稱於世。該國和世界各地的旅遊愛好者紛紛慕名而來,一睹它在原產地的野外生活。除了犀牛,加濟蘭加國家公園內還生活著大象、野生水牛、豹和其它一些動物;這裡同時也是許多稀有和瀕臨滅絕的鳥類的家園。世界上很多地方的候鳥常在這裡過冬。公園裡還能發現各種各樣的淡水魚。

園區特色

加濟蘭加國家公園加濟蘭加國家公園

最初是在1908年,印度決定在加濟蘭加建立一個森林保護區;1950年又想把它建為野生動物保護區; 1969年,印度首次提出建立加濟蘭加國家公園並於74年2月11日,正式通過了這項決議。1985年,該公園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印度加濟蘭加國家公園以"獨角犀牛"著稱於世。該國和世界各地的旅遊愛好者紛紛慕名而來,一睹它在原產地的野外生活。除了犀牛,加濟蘭加國家公園內還生活著大象、野生水牛、豹和其它一些動物;這裡同時也是許多稀有和瀕臨滅絕的鳥類的家園。世界上很多地方的候鳥常在這裡過冬。公園裡還能發現各種各樣的淡水魚。

加濟蘭加國家公園北依雅魯藏布江,河邊主要是高大、茂密的草地,其間點綴著森林、溪流和不勝枚舉的小湖。每年有四分之三甚至更多的土地會被淹沒在雅魯藏布江的洪水中。公園就位於雅魯藏布江的沉積平原上,占地430平方公里。加濟朗加交通方便,航空、公路和鐵路一應俱全。一條 37號國道貫穿於加濟蘭加國家公園,人們甚至可以看到犀牛和野生大象在公路旁溜達。公園在每年的十一月到來年四月對外開放,遊人們可以象代步,也可在雅魯藏布江上泛舟盡覽公園美景。

印度加濟蘭加國家公園海拔在40-80米之間,一年可分為三個季節:從2月中旬到5月是夏天,這時乾燥多風,平均起來最高溫和最低溫分別為37攝氏度和7攝氏度;5月到9月是季風來臨的時節,這時候氣候溫暖,空氣也變得濕潤起來,每年這個季節的平均降水量為2200毫米;11月到來年的2月中旬是冬天,這段時間空氣乾燥,溫度適中,最高均溫25攝氏度,最低均溫5攝氏度。

印度加濟蘭加國家公園有三種主要的植被:沖積而成的草原熱帶濕潤常綠林以及熱帶半綠林。草原在公園西部占據著絕對優勢,高大的草類生長在較高的地勢,矮草叢則生長在較低處。根據1986年美國地球資源探測衛星的紀錄,公園植被的構成如下:高草占41%,矮草占11%,樹林占29%,沼澤地占4%,河流湖水占8%,沙地占6%。

加濟蘭加國家公園內生活著15種印度的瀕危哺乳動物。這裡還庇護著世界上最多的印度犀牛,而且犀牛的數量由1984年的1080頭增加到了1988年的1100頭。其它哺乳動物包括葉猴、少量長臂猿、老虎、豹、熊、印度象、恆河海豚、水獺、野豬、水牛、印度野牛、黑鹿、沼澤鹿、拱鹿以及印度麂。雨季到來時,大象等動物便會向南方遷移,以躲避加濟蘭加國家公園每年的洪水泛濫。

眾多水體積聚了豐富的養料,成千上萬的一百多種候鳥即使遠在西伯利亞,也每年都季節性地光顧這裡。有趣的鳥類有灰色的塘鵝、黑頸鸛、雅典娜魚鷹、灰白頭魚鷹、山鶉、灰孔雀雉、大雜色犀鳥和綠鴿子。在這裡棲息的鳥類足足有300多種呢!公園內還生活著爬行類動物,包括水蜥、印度巨蟒、普通眼鏡蛇和眼鏡蛇王。

印度加濟蘭加國家公園內沒有村莊,但它三面都與人類的聚居地和茶樹種植園接壤。1983-1984年間,方圓十公里內有9個村的22300口人居住著。

歷史發展

自然資源自然資源

198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加濟蘭加國家公園作為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加濟蘭加國家公園,位於印度東北部的阿薩姆邦。

加濟蘭加國家公園,面積430平方千米。公園內大部分土地,每年因布拉馬普特拉河泛濫而被水淹沒,因而難以進入。這片印度教神話中的神秘土地,有著目前地球上少見的自然生態環境。

加濟蘭加國家公園中,布拉馬普特拉河流域海拔40米-80米的高地,是印度犀牛和亞洲水牛的棲息地。500年前,印度犀牛出沒於印度的恆河平原和孟加拉國、泰國、緬甸。現在,它在緬甸已經絕跡。在印度,犀牛曾遭到瘋狂偷獵,現已瀕臨滅絕。印度野牛是亞洲體型最大的野牛,現在已難覓蹤跡。

散布在沖積地帶的沼澤,是候鳥的天堂。每年都有100多種候鳥定期從西伯利亞飛到這裡。

加濟蘭加國家公園裡還生活著沼澤鹿、野豬、孟加拉山貓和水獺、孟加拉虎等動物。

地理位置

加濟蘭加國家公園北依雅魯藏布江,河邊主要是高大、茂密的草地,其間點綴著森林、溪流和不勝枚舉的小湖。每年有四分之三甚至更多的土地會被淹沒在雅魯藏布江的洪水中。公園就位於雅魯藏布江的沉積平原上,占地430平方公里。

旅遊信息

加濟朗加交通方便,航空、公路和鐵路一應俱全。一條 37號國道貫穿於加濟蘭加國家公園,人們甚至可以看到犀牛和野生大象在公路旁溜達。公園在每年的十一月到來年四月對外開放,遊人們可以象代步,也可在雅魯藏布江上泛舟盡覽公園美景。

當地氣候

印度加濟蘭加國家公園海拔在40-80米之間,一年可分為三個季節:從2月中旬到5月是夏天,這時乾燥多風,平均起來最高溫和最低溫分別為37℃和7℃;5月到9月是季風來臨的時節,這時候氣候溫暖,空氣也變得濕潤起來,每年這個季節的平均降水量為2200毫米;11月到來年的2月中旬是冬天,這段時間空氣乾燥,溫度適中,最高均溫25℃,最低均溫5℃。

園區資源

自然資源自然資源

當地植被

印度加濟蘭加國家公園有三種主要的植被:沖積而成的草原、熱帶濕潤常綠林以及熱帶半綠林。草原在公園西部占據著絕對優勢,高大的草類生長在較高的地勢,矮草叢則生長在較低處。根據1986年美國地球資源探測衛星的紀錄,公園植被的構成如下:高草占41%,矮草占11%,樹林占29%,沼澤地占4%,河流湖水占8%,沙地占6%。

園內動物

加濟蘭加國家公園內生活著15種印度的瀕危哺乳動物。這裡還庇護著世界上最多的印度犀牛,而且犀牛的數量由1984年的1080頭增加到了1988年的1100頭。其它哺乳動物包括葉猴、少量長臂猿、老虎、豹、熊、印度象、恆河海豚、水獺、野豬、水牛、印度野牛、黑鹿、沼澤鹿、拱鹿以及印度麂。雨季到來時,大象等動物便會向南方遷移,以躲避加濟蘭加國家公園每年的洪水泛濫。

眾多水體積聚了豐富的養料,成千上萬的一百多種候鳥即使遠在西伯利亞,也每年都季節性地光顧這裡。有趣的鳥類有灰色的塘鵝、黑頸鸛、雅典娜魚鷹、灰白頭魚鷹、山鶉、灰孔雀雉、大雜色犀鳥和綠鴿子。在這裡棲息的鳥類足足有300多種呢!公園內還生活著爬行類動物,包括水蜥、印度巨蟒、普通眼鏡蛇和眼鏡蛇王。

印度加濟蘭加國家公園內沒有村莊,但它三面都與人類的聚居地和茶樹種植園接壤。1983-1984年間,方圓十公里內有9個村的22300人居住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