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米拉馬爾大學

加州米拉馬爾大學

2006年,加州的西太平洋大學就被轉手賣給了新東家,改名為加利福尼亞米拉馬爾大學。

基本信息

學校歷史

米拉馬爾大學米拉馬爾大學

1977年成立

1998-2002年獲工商管理專業學士、碩士、博士學位認證

2006年售出,改名為加利福尼亞米拉馬爾大學

2009年獲認證,最高可授予學位為碩士

學歷門

“學歷門”爭議圍繞唐駿所獲博士學位的西太平洋大學加州分校的認證資質上。它到底是不是一所質疑者所稱的“野雞大學”?

據記者調查:加州米拉馬爾大學已於去年6月獲得美國遠程教育和培訓理事會(DETC)頒布的資質認可,並在同年12月獲得第二個獨立認證委員會認證ACICS,兩者都為由美國教育部確認的官方認證機構。

那么在此之前,特別是唐駿在此獲得學位的上世紀90年代初,學校的資質情況又是怎樣的呢?

Allan告訴記者,新集團在2005年購買西太平洋加州分校資產後,於2005年11月在聖迭市開張,而其中購買的一個重要資產即是“加州分校由加州政府審批通過的‘身份’”。

美國一些教育機構人士告訴記者,這種“身份”具有很高價值,原因是:必須獲得加州的“授權”或“批准”在加州的法律要求之內;同時,任何在加州的高校或大學也必須是在獲得這些“身份”後,再經營運作滿兩年,方能申請認證資格。

據 Allan透露的數據:1977年至1996年期間,加州分校已獲得加州政府的“授權”(California State Authorized ),而1996年時因加州法律變更,它的這種“州授權”也變為“州批准”(California State Approved)。

“根據我的經驗,加州政府的規則和監管力度與認證指標很近似,內容包括定期的實地考察、教師與行政人員的質量和學位水準、每一課程的教科書和詳細教學材料等在內的課程質量等。”Allan說。

據了解,雖然聞名全球的美國大學都是已獲國家認證資質,但反過來說,高校由州“身份”到國家認證資質的過程,在加州則屬自願行為。

加州有不少高校或大學已經獲得州“身份”但沒有認證資質。“認證除可增加威信外,獲認證機構還有資格申請獲得聯邦學生助學金和銀行貸款。”

中介機構

米拉馬爾大學米拉馬爾大學

在美國的查證,如今兩所西太平洋大學都已不得存在,原西太平洋大學加州分校已改換門庭為加州米拉馬爾大學,並在2009年獲得美國教育部認可學位授予資格的。

加州米拉馬爾大學的網站上顯示,它現在是一所基於“遠程教育和課堂指導”的學校,目前其所授予的最高學位為碩士,並且僅有兩個學士學位和四個碩士學位。

米拉馬爾大學的人士介紹說,該學校獲得兩個認證分別是DETC和ACICS。

與中國的高等教育統一由教育部認證不同的是,美國教育部並不參與認證任何大學,認證由美國教育部許可的各類行業性民間組織完成。

然而由於認證民間組織自負贏虧,近年來靠向所認證的大學收取高額年費,所以經過認證的美國大學也並不代表其擁有高水準的教學質量。

據中介人士介紹,由於民間認證組織權威性問題日益突出,一些野雞大學竟然順利通過了CHEA等認證機構的認證,因此近年來一些著名的美國大學逐漸開始停止支付認證年費給認證機構,從而退出這種商業味越來越濃的認證機制。

上述中介人士向本報透露,事實上一些中介機構恰恰是利用了國內人士對於國外認證方式理不清楚而陷入混淆。

新華衛的高小姐說,碩士班每人約1萬3千元左右,博士班則在2萬元左右,而該機構每年招生大約為100人。

“我不敢說我們班是不是有人就是為了買文憑,每個人需求是不一樣的,我去學習的時候就是老總了,學位對於我來說可以要也可以沒有,如果可以學知識,又可以認識一些朋友,大家可以交流何樂而不為呢?”陳丹說。

在這個“西太平洋大學博士三班”每個月每個班同學不同行業的請大家吃飯,除了學位外,能和那么多來自不同行業人士交流是陳丹們選擇讀這種博士班的原因。

據陳丹透露,事實上來讀這個班級的同學不少英文並不好,所以每堂課還有翻譯,“我記得很清楚那個翻譯姓宋”。

雖然課堂用翻譯、縮短論文時間,但是每個月上四天12門課,陳丹當時還是需要請假去上課,每個月還交一份論文,“唐駿這事情搞得特別沒勁,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其實我們更看重是能力,學歷只是一個輔助的條件”。

前世今生

中國“打工皇帝”唐駿的“學位門”事件,以及牽扯出的長長的“國內高管校友錄”,使大洋彼岸一所名不見經傳的學校,一夜之間成為“名校”,儘管它今天已不復存在。

“首先,你問的是什麼大學?Right,加州米拉馬爾大學。事實上,我們已經知道中國這些天正在發生的事,而加州米拉馬爾大學與西太平洋大學沒有任何關係。”美國西部時間7月8日下午,加利福尼亞米拉馬爾大學(California Miramar University)一位工作人員在接受本報記者電話採訪時說。

這是位於美國西南邊境聖迭市的一座線上MBA課程學校。

在加州當地的教育系統目錄上,它被記錄建立於2005年。但事實上,一些更為廣泛的參考資料如美國高校編年史——《高校內部》則記載,這所學校的前身,正是捲入唐駿“學位門”漩渦中心的“西太平洋大學”(Pacific Western University)——唐駿所聲稱的他獲得博士學位的母校。

西太平洋大學究竟是一所什麼樣的學校?在那裡曾經發生過什麼?它又是如何突然消失,變成了今天的加州米拉馬爾大學?隨著本報記者在加州調查,“西太平洋大學”的前世今生逐漸浮出水面。

創辦:30多年歷史的私立大學

調查顯示,西太平洋大學這所私立大學建立於1977年,曾擁有夏威夷及加州兩所獨立分校。兩所分校擁有相同的出資人,但互相之間不存在總部與分部的層級關係。

西太平洋大學夏威夷分校被關閉於2006年,事情緣於夏威夷州政府針對包括它在內的66所類似“無證學校”所採取的法律行動。

維基百科對西太平洋大學(夏威夷)的解釋——“沒有獲得被美國教育部承認的任何資質證明,因此,其學位和學分不能被僱主和機構接受。”

另據本報記者查閱的夏威夷州商務部與消費者事務官方網站,這份由法院對夏威夷分校做出的最終判決——《對被告西太平洋大學(夏威夷)的失責行為及最終審判》發布於2006年5月9日。

該份最後判決中被證實的主要內容包括:

在2001年3月29日至2006年3月20日期間,西太平洋大學夏威夷分校未能在官方網站妥善和充分披露其未獲得由美國教育部認可的資質機構頒布的資質認證這一事實、未能保持真實準確的學生入學、課程、費用和入學率等記錄、非法接受或收取學費和其它費用或款等。

無證經營及涉嫌買賣學位等欺詐行為最終使夏威夷分校走向末路。

校史:學位醜聞引發多國政壇風暴

據本報記者查閱的《高校內部》資料,實際上除美國之外,國際上已有多起由“西太平洋大學”所引發的政壇風暴。

比如在2005年夏天,被揭露有偷稅行為的澳大利亞前法官Marcus Einfeld,被發現其博士學位來自美國西太平洋大學。

2005年年底,上任僅一年多的Barry Mcsweeney被迫辭去“愛爾蘭首席科學顧問”一職,原因也是關於其博士文憑是否來自“文憑工廠”西太平洋大學的持續性爭議。Barry Mcsweeney是愛爾蘭歷史上第一個政府科學顧問。

而早在2006年前,韓國國會議員和警察已展開目標針對150名高級政府人員的調查,調查內容為這些高官的高學位是否來自未經批准的外國大學。最終,他們中被證實有34人從西太平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

但這些案例中的“學位”,無從查明到底是來自西太平洋大學的夏威夷分校,還是唐駿聲稱的給他頒發博士學位的加州分校。

但可以確定的是,西太平洋大學無論是夏威夷分校還是加州分校,都有著不光彩的過去。

事實上,早在夏威夷分校被關閉前,加州分校就已經麻煩纏身。

案發:調查員臥底偵察“文憑工廠”

2004年5月,美國政府問責局向美國參議院政府事務委員會出示了一份為期8個月的調查報告。這份調查報告涉及:有聯邦雇員從文憑工廠獲取文憑以及多家無證經營和涉嫌買賣文憑的學校。

記者在加州查閱了這份長達9頁的PDF報告,其中記錄了調查人員以“臥底”身份接觸三所學校,證實其有未經授權擅改賬單的做法,以及濫發文憑使學生能夠通過支付金錢獲得由聯邦政府頒布的學位。
調查人員指出的這三所學校中,就包括位於洛杉磯的西太平洋大學加州分校(Pacific Western University (Los Angeles, California)。

“學校代表向我們的臥底調查員強調,他們不提供業務,也不允許學生報名參加個別課程或培訓,”這份調查報告記載道:這些學校代表曾向臥底人員表示學校需要一次性收費,但會調整具體的收費結構以順利通過聯邦政府那邊的審查,比如將整體收費分除到各個課程上,學生必須參加,最終創造出一個猶如每學年學費都有被收取的假象。“所有的學校代表都表示,他們學校已經有學生通過這種支付方式獲得由美國聯邦政府頒布的學位。”

調查報告列出了這些學校每年為學位收取固定費用,“如西太平洋大學給國內學生的收費標準如下:本科學位2295美元;碩士工商管理學位2395美元;博士學位:2595美元。”

遭遇調查,醜聞曝光,這使得加州分校面臨前途的重新選擇。此前,西太平洋加州分校與夏威夷分校都由同一位出資人和業主經營。

最終的抉擇是,加州分校在被調查的2004年改換了東家,被出售給了新的業主,從而試圖獲得重新開始的機會。

出售:“西太平洋大學”不復存在

“加州分校已於2004年出售,新業主與夏威夷分校毫無瓜葛。我們在過去六個月中已經重新聘請了完全不同的教師。” 西太平洋大學加州分校校長Dominic Mwenja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稱。Dominic Mwenja的這些話被記錄在《高校內部》一篇寫於2006年12月15日 的文章《名字意味著什麼?》中。

名字看來的確很重要。在改換新的業主3年後,為了與過去撇清關係,易主後的加州分校,在進行大幅度的人事重組後開始新的經營管理,並於2006年1月將地址從洛杉磯遷徙至加州聖迭市。

之後,他們聘請全新的師資。同時更改了那個和不良的聲譽相聯繫的校名,新校名曾考慮使用“California University”,最終在2007年定名為“加州米拉馬爾大學”。

在經歷這一番變動後,2006年前後,“西太平洋大學”這一實體已經不復存在。

由它脫胎而來的加州米拉馬爾大學也逐漸結束了無證經營的歷史。2009年6月,它獲得美國遠程教育和培訓理事會(Distanc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Council,簡稱“DETC”)頒布的國家級資質認可。同年12月18日,又獲得第二個獨立的認證委員會認證ACICS。後者與DETC一樣都是由美國教育部確認的官方認證機構。目前,加州米拉馬爾大學提供本科和研究生課程。

看來這一切做得卓有成效,以至於如果不是一個明星般的“校友”一年後在大洋彼岸引發的風波,“西太平洋大學”這個名字以及它所代表的過去或許不會再有人提及。

介紹

校徽校徽

2004年,加州“西太平洋大學”隨後改名為“加州米拉馬爾大學”。
Pacific Western University (PWU)美國西太平洋大學 ,現已成為中國高學歷造假的代名詞,該校著名校友有中國新華都總裁唐駿等人。

於1976年在美國加州註冊成立,是經州政府教育局授權可頒授學位之教育培訓機構,其教育行政總部座落於加州洛杉磯貝爾區(Bel Air Section, L.A.)。其後1984年更於夏威夷州註冊登記,經夏威夷州政府授權,可執行相同校務與教學,頒授學士、碩士學位。

本校專為在專業領域有豐富專業經驗及曾受專業技能訓練之成功人士,提供在職進修遠程教育的機會,接受針對申請者之專業技能、知識及工作經驗,評估其程度,認可為學分之一部份,完成所需學分與畢業論文後,頒授學位。

受到各國政商界人士的肯定。本校畢業校友在全世界已超過36,000名,校友成員背景堅強,或位處高階,或身居要津,任職於世界知名企業,如通用電氣(GE)(台灣譯為奇異公司)、通用汽車公司(GM)、數字設備公司(DIGITAL EQUIPMENT)(台灣譯為迪吉多電腦公司)、可口可樂公司(COCA-COLA)..等及政府或公家機構等,畢業校友分布全世界且在各行各業中,卓然有成。

西太平洋大學校徽包括社會聲譽相差較大的兩處分校:西太平洋大學(夏威夷分校)和西太平洋大學(加州分校)。前者被激進人士稱為當代“克萊登大學”(錢鍾書先生小說《圍城》里虛構的騙子大學),後者得到美國教育部門承認,現已改名。據美國相關報導,西太平洋大學(夏威夷分校)和西太平洋大學(加州分校)曾經由同一個機構執掌,但自 2004易主之後,兩者已經沒有法律聯繫。  

據悉,在政府報告出來之後,兩個擁有西太平洋大學學位的大學教員被減薪,因為他們原來獲得的是博士待遇。2005年愛爾蘭政府首席科學顧問也因為其學位來自西太平洋大學而被迫辭職。有關西太平洋大學的文憑問題詬病不斷。

本質:文憑工廠

美國法律允許各類成人培訓教育作為主流教育的補充,以大學的資格或稱謂存在。因此,在美國創建一所大學相當容易,美國許多州的教育法都規定,學會、機構、個人、公司或組織都可成立大學並頒授學位。那么,西太平洋大學(加州)究竟是怎么樣的一所大學呢?其學位是否得到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教育部門的認可呢?

1. 作為具有比學士更強的學術性的學位,世界各國高校對於碩士和博士學位的授予,尤其是博士,都有著極為嚴格的程式和條件。欲取得相應學位者,必須完成一定時間的課程學習和研究。儘管各國教育部門均未對高校所開設的專業課程做出統一規定,但是在各國高等教育和學術界均對研究生教育的時間和內容有相應的共識和限制。舉例說明,英國的全日制碩士(分為授課式碩士和研究性碩士)一般需要1~2年時間完成學業;全日制博士需要至少3年以上的學習和研究,並且要在一定規格的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1][2]美國的全日制碩士一般需要2~3年時間完成學業;而攻讀博士者則要求必須要有3年以上的專業學習,並且每項課程必須達到規定的考核成績(否則將被要求重修,甚至被勒令退學);同時進行若干年的研究,直到做出相應的學術創新,發表論文,得到導師和學位委員會的認可,方能畢業。因此美國博士學位的取得一般需要3~5年不等的時間,對於工科博士生而言,平均完成時間為5到6年,因學位要求高延長至8年到10年的人不在少數。在攻讀學位期間,每天學習和呆在實驗室里的時間至少在12小時以上是非常普遍的。 相比之下,唐駿從西太平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只用了不到兩年時間。

另外,通過目前西太平洋大學校友,北京招潤投資公司總經理葉軍公布的信息,“其博士學位是花5萬元在北京大學讀了兩年得到的。”[6]這種合作辦學的形式、課程的密度和強度、2年的學習期以及考核方式,完全不符合美國一般高等院校的博士教育的模式。

2.儘管美國獨特的法律設定導致了建立一所大學的門檻很低,但是為了對高等教育的資格和學位實施認證和監管,同時為了應對政府、企業在招聘僱員時的學歷認證需求,美國政府和中國還是對此做出了相應規定。

美國存在著專業性的六大地區性認證機構,各地區大學的辦學資質的認證由這六大地區性認證機構負責。只要登入招生學校所在地區認證機構的網站,就能查明其是否正規。一般來說得到這些認證機構認證的學校,如全國性大學、學院和社區大學都可以互相之間進行學分、課程和學位的承認。

美國教育部官方網站上也指出,尋求“認證”是高等教育機構的自願行為,並無強制,有些大學選擇不受任何機構認證,並不能等同於其教學質量不足。未經認證也不能說明其無辦學資格。比如在西太平洋大學所處的加州,州政府教育部門的相關條例指出,在加州施行兩個標準,“認證”(Accredited)和“許可”(Approved),達到最低“許可”標準的即有辦學資格。 “從一所獲得認證的大學畢業”是美國用人單位的招聘啟事上最常出現的字眼。美國各州法律不盡相同,在有些州從未經認證的大學獲得的文憑會受到極大限制。大部分的政府公職、從業資格考試、研究生入學都要求所獲學歷來自經過認證的大學。

對於中國而言,教育部近年來定期通過教育部教育涉外監管信息網和中國留學網公布海外高等院校名單。名單上的這些學校均收到嚴格審核,屬於我國所承認的正規大學。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教育機構通常標榜自己得到“中國駐XX大使館認證”或“中國駐XX領事館認證”。實際上據了解,中國駐外使領館根本沒有查實和認證教育機構資質和授予學位資格的職能,其只是簡單地確認申請“認證”者的證書的真實性。因此,任何公司、企業、教育機構都可以憑自己出示的材料,到中國使領館開具相關的證明。 [7] 而根據中國教育部教育涉外監管信息網的海外大學名單,並沒有西太平洋大學和加州米拉瑪大學的名字

西太平洋大學(夏威夷分校)

西太平洋大學(夏威夷分校)又稱“美國西太平洋國際大學”,地處夏威夷。

於2005年被人告上法庭,2006年因在美國夏威夷州法院敗訴而關閉大學。夏威夷州自2000年開始已著手整頓66所這類未經法律授權的學校。由於沒有得到過任何美國教育部門認可的機構所授予的認證。因此,它頒發的學位和成績得不到商業僱主或其他機構的承認,而使用以“西太平洋大學”名義頒發的學位在某些法區會受限或被視為非法行為。

西太平洋大學(加州分校)

西太平洋大學(加州分校)2004年後改稱“加州美麗華大學”,即加州米拉瑪大學,並由新部門來運營。 根據“高校情報”(Inside Higher Ed),西太平洋大學(加州分校)已經於2004年被轉手,由其他的管理組織經營。2009年6月6日獲得了DETC(遠程教育和培訓委員會)的審批。DETC是由CHEA(高等教育評審委員會)和美國教育部承認的官方評審機構。

在美國總審計局(General Accounting Office)官方網站上,找到該局2004年提交參議院的一份關於Diploma Mills(文憑工廠)問題的調查報告原文。報告把加州分部的西太平洋大學列為未經美國教育局認證就發放學位的幾所“文憑工廠”之一。檔案還曝光了該校對相關學位一次性收費標準:科學學士2295美元,工商管理碩士2395美元,博士2595美元。[9][10] 根據米拉瑪大學官網,其可通過遠程教育授予碩士與學士學位。

知名校友

以下知名人士持有西太平洋大學的學位證書。(不過他們學位的取得究竟是在西太平洋大學(加州分校),還是在西太平洋大學(夏威夷分校),或是在兩分校獨立之前,尚不清楚。加州美麗華大學的畢業生只可能從上文中列出的學位課程中拿到學歷。該校暫時不能授予博士學位,也不具備博士授予資格。

唐駿——新華都實業集團總裁,前盛大CEO,前微軟中國區總裁。

汪光燾——第十一屆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主任委員,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北京工業大學等大學兼職教授。

寬容法師——

1992年底被聘為安徽九華山佛學院僧值、班主任、副教務長。

1993年被聘為九華山甘露寺住持、佛學院教務長、副院長。

2004年受安徽省潛山縣四眾弟子禮請,任潛山縣三祖禪寺住持。

2006年5月,被推選為安徽省青聯委員。

2006年12月,當選安慶市佛教協會會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