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義[南開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

劉鳳義,男,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現為南開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科研:政治經濟學與制度經濟學比較;企業理論;市場經濟模式多樣性。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1990年-1994年,河北師範大學政教系本科學習,1994年獲得法學學士學位。

1994年-1997年,四川大學經濟學院經濟系研究生學習,1997年獲得經濟學碩士學位。

2000年-2003年,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研究生學習,2003年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

2005年至今, 南開大學經濟學院經濟系任教。

社會兼職

1.“中國《資本論》研究會”理事。

2.“中國經濟規律研究會”理事。

3.“中國青年政治經濟學學者年會”執行委員會委員

主講課程

主講課程及研究生指導:政治經濟學(本科生);《資本論》選讀(本科生);西方名著導讀(本科生);經濟研究方法和論文寫作(本科生);政治經濟學與制度經濟學比較研究(研究生) ;高級政治經濟學(研究生)

主要貢獻

主持課題

1.“利益共享與社會主義和諧勞動關係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項目批號:09CKS010.在研中。

2.“政治經濟學與當代資本主義多樣性研究”,2010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重點學科骨幹人才資助項目”,在研。

3.“社會主義和諧勞動關係研究”,南開大學青年基金項目,已完成。

4.“制度創新的經濟學研究”,河北省社科規劃辦,一般項目,項目批號:200501005,已完成。

5.“企業理論方法論研究”,河北省教育廳,博士基金,項目批號:B2004310,已完成

參與課題

1.“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及其創新問題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子課題:當代資本主義經濟研究”,主持人:林崗,項目批號:32304027,已完成。

2.“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創新及其在我國主流地位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主持人:何自力,項目批號:07JJD790139,在研。

3.“當代資本主義經濟的新特徵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主持人:張彤玉,項目批號:08JJD790150,在研。

4.“中國經濟60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主持人:陳國富,在研。

代表著作

1.企業理論研究的三種範式——新制度學派、老制度學派和馬克思主義的比較與綜合,專著,經濟科學出版社,2008年12月。

2.高級政治經濟學,何自立、張俊山、劉鳳義主編,經濟管理出版社,2010年版。

3.高級政治經濟學(第二版),合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2月。

4.政治經濟學(教材),參編,陝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8月。

5.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概論(教材),參編,中央馬工程重點教材,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5月。

6.政治經濟學:對經濟政策的解釋,(譯著)T.佩爾森 G.塔貝里尼著,與方敏等合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7.中國出路,(譯著),廖子光著,與林小芳等合譯。

代表論文

劉鳳義、胡春玲:《瑞典共享型勞資關係的形成、演變與績效分析》,載《教學與研究》(CSSCI)2011年第11期。

劉鳳義:《西方經濟學與馬克思主義經濟學關於人的研究的本質區別—兼論人的發展經濟學研究的核心問題》,載《改革與戰略》2011年第10期。

劉鳳義:《市場經濟模式多樣性的馬克思主義解讀》,載《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4月12日。

劉鳳義:《新自由主義、金融危機與資本主義模式的調整》,載《經濟學家》(CSSCI)2011年第4期。

劉鳳義:《論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假設運用的基本特徵》,載《馬克思主義研究》(CSSCI),2010年9月,1.4萬字。

劉鳳義:《新自由主義與日本模式危機》,載《政治經濟學評論》(CSSCI),2010年第2期,1.5萬字,人大複印資料《世界經濟導刊》2010年第6期全文複印。

劉鳳義:《金融危機與瑞典模式的調整》,載《教學與研究》(CSSCI),2010年第7期,1.2萬字,人大複印資料《世界經濟導刊》2010年第11期全文複印,本人第二作者。

劉鳳義:《論制度分析的個人主義方法、整體主義方法與唯物辯證法》(CSSCI),載《社會科學家》(CSSCI),2010年第1期,1萬字。

劉鳳義:《中國國有企業60年:理論探索與政策演進》,載《經濟學家》,(CSSCI),2010年第1 期,1.2萬字(《新華文摘》2010年第7期篇目輯覽)。

劉鳳義、夏錚:《美元霸權、金融化與信貸危機》,載《國外理論動態》(CSSCI),2009年第12 期,1.1萬字,合譯。

劉鳳義:《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關於假設的本質區別》,載《社會科學研究》(CSSCI),2009年3 期,1.1萬字,人大複印資料《馬克思主義文摘》2009年第8期轉載。

劉鳳義、沈文瑋:《制度經濟學與馬克思主義經濟學:關於企業理論方法論的比較》,載《當代經濟研究》(CSSCI),2004年第11期,9千字,人大複印資料《理論經濟學》2005年第2期全文複印。

劉鳳義、沈文瑋:《論馬克思企業理論方法論的特徵》,載《高校理論戰線》(CSSCI),2004年第12期,9.5千字。

劉鳳義:《新自由主義企業理論的政治經濟學批判》,載《當代經濟研究》(CSSCI),2006年第3期,9千字,人大複印資料《理論經濟學》2006年第6期複印;《馬克思主義文摘》2007年第3 期摘編;

劉鳳義:《當代資本主義多樣性研究的方法論探討》,載《馬克思主義研究》(CSSCI),2007年第11期,1.1萬字,人大複印資料《理論經濟學》2008年第4 期複印。

劉鳳義:《企業理論研究的三種範式》,載《社會科學研究》(CSSCI),2007年第5期,1.3萬字,《新華文摘》2008年第3期論點摘編。

劉鳳義:《超越與探尋—評新世紀俄羅斯的政治經濟學》,載《讀書》(CSSCI),2007年第11期,8千字,人大複印資料《理論經濟學》2008年

第2期複印。

劉鳳義:《新制度學派企業理論方法論辨析》,載《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CSSCI),2007年第3期,1.1萬字,人大複印資料《經濟文摘卡》2007年第3期摘編。

劉鳳義:《馬克思經濟學與新古典經濟學關於生產理論的比較》,載《經濟經緯》(CSSCI)2007年第3期,1.1萬字.

劉鳳義:《企業理論與和諧勞動關係的構建》,載《福建論壇(人文社科版)》(CSSCI),2007年第8期,7.3千字。

劉鳳義:《人力資本產權特徵下高校教師隊伍管理機制研究》,載《高等教育研究》(CSSCI),2007年第期,6.3千字,第二作者。

劉鳳義:《企業理論中關於人的行為研究的三種範式》,載《南京社會科學》(CSSCI),2006年第9期,1.2萬字,人大複印資料《理論經濟學》2007年第12期複印;《馬克思主義文摘》2007年第 6期摘編。

劉鳳義:《論馬克思主義企業理論的發展》,載《經濟學家》(CSSCI),2008年第5期,1.3萬字,《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9年第1期轉載;人大複印資料《理論經濟學》2009年第2期複印。

劉鳳義:《高峰教授的政治經濟學研究》,載《高校理論戰線》(CSSCI),2008年第8期,1.3萬字,人大複印資料《理論經濟學》2008年第11 期複印;《南開大學報》2008年11月28日第1045 期轉載。

劉鳳義:《政治經濟學教材的創新與發展》,載《當代經濟研究》SSCI),2008年第12期,8.2千字。

劉鳳義、孔妮:《從經濟凱恩斯主義到軍事凱恩斯主義》,載《國外理論動態》(CSSCI),2008年第9期,8千字,合譯。

劉鳳義、沈文瑋:《當代資本主義多樣性的政治經濟學分析》,載《教學與研究》(CSSCI),2009年第2期,1.2萬字,人大複印資料《理論經濟學》2009年第7期複印。

劉鳳義:《轉軌度:新概念、新視角》,載《讀書》(CSSCI),2009年第 3 期,8千字,《南開大學報》2009年6月26日第1066期轉載。

劉鳳義:《經濟學關於人及其行為特徵的分析》,載《教學與研究》(CSSCI),2001年第5期,1.1萬字,第二作者。該文由《新華文摘》2001年第9期論點摘編。並收入林崗、張宇主編的《馬克思主義與制度分析》一書,2001年3月版,經濟科學出版社。該書被列為“‘十五’國家重圖書”,第二作者。

劉鳳義:《論制度分析的整體主義方法與唯物辯證法》,載於《教學與研究》(CSSCI)2003年第2期,第二作者。

劉鳳義:《馬克思經濟學與新制度經濟學的比較》,載《經濟學動態》(CSSCI),2001年第6期,1.2萬字,第二作者,該文由《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2001年第5期摘編。

劉鳳義:《企業信譽的經濟學分析—一個馬克思主義方法論的嘗試》,載《福建論壇》(人文社科版)(CSSCI),2001年第6期,8千字,該文由人大複印資料轉載。

劉鳳義:《〈資本論〉(中文版)的翻譯、理論傳播、及其運用和發展》,載《東南學術》(CSSCI),2002年第1期,1.5萬字,人大複印資料轉載,與宋濤、胡鈞教授合寫。

劉鳳義:《胡鈞的學術風格及經濟學思想》,載《高校理論戰線》CSSCI),2002年第11期,1.4萬字。

劉鳳義:《新制度學派與馬克思經濟學:關於企業理論方法論的比較》,載《政治經濟學評論》,2004卷(第2輯),1.5萬字,人民大學出版社。

劉鳳義:《老制度學派企業理論的方法論特徵》,載《制度經濟學研究》,2006年第3期,1.2萬字,經濟科學出版社。

劉鳳義、沈文瑋:《論新制度學派企業理論方法論的局限性》,載《河北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2006年第2期,8千字。

獲獎記錄

教學獎勵

獲得天津市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獲得河北省第八屆(2002年)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2008年12月獲得“第九屆天津市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兩年一屆)“經管類”一等獎第一名。

2010年8月獲得天津市2008-2010年度高教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與景維民教授合作,本人為第一作者)

2008年6月,獲得南開大學“青年教師從教基本功大賽”一等獎。

2011年12月獲得南開大學“本科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徵文二等獎。

2008-2009年度,南開大學崗位責任制考核獲得優秀。

2009—2010年度,南開大學崗位責任制考核獲得優秀。

2006年獲得經濟系教學優秀獎。

2005年獲得經濟系教學優秀獎。

2017年11月3號,獲得首屆程恩富政治經濟學獎獎項。

科研獎勵

2010年獲得南開大學亞洲研究中心第六屆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論文類,獨立)。

2009年獲得南開大學優秀社科獎(在CSSCI來源期刊獨立發表論文四篇)。

2008年獲得天津市第十一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論文類、獨立,政府獎)。

2008年獲得南開大學優秀社科獎(在CSSCI來源期刊獨立發表論文四篇以上)。

2007年獲得南開大學優秀社科獎(在CSSCI來源期刊獨立發表論文四篇以上)。

2007年獲得經濟系優秀科研獎。

2002年獲得河北省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論文類,獨立,政府獎)。

獲得稱號

2009年獲得天津市“五一勞動獎章”榮譽稱號。

2010年7月獲得南開大學“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

2010年7月獲得南開大學經濟學院“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

2005年獲得河北師範大學首屆“青年五四獎章”(教師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