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西雲

劉西雲

劉西雲,1921年7月生,江西永新人。建國前參加工作。歷任區政府財糧,文教助理,縣政府科員,縣委會幹事,縣總工會文教部長,縣二輕工業局暨手工業合作聯社秘書、業務股長,1983年離休。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1921年7月生,江西永新人。建國前參加工作。歷任區政府財糧,文教助理,縣政府科員,縣委會幹事,縣總工會文教部長,縣二輕工業局暨手工業合作聯社秘書、業務股長,1983年離休。求真務實做好工作是他的本性,1950年土地改革運動,他擔任一個鄉工作組長,與組員團結共事,依靠貧苦農民民眾,貫徹黨的政策,圓滿完成土改任務,結合起獲短槍兩支,長槍二十餘枚,彈藥大批。是全區僅有的土改結合起獲槍枝的鄉,受到縣區領導的讚揚。1958年縣委根據上級號召土法上馬大搞機械化的情況,要手工業部門先搞下個試點,單位由他選定,並要他親自蹲點。他考慮文竹鐵業社有三位蘇區兵工廠留下的好鉗工,便選定該社試點,當即下去將社更名為文竹機械廠,開展大搞機械化工作,廣大職工引以為榮,積極參與,苦幹實幹,很快創製成功車刨銑鑽四台主工具機武裝,自己當年實現全廠機械化,並乘勝轉向支農機具的創製和生產,更好地支援了農業需要。省機械廳來人考察後,贈送一大汽車規格鋼材和一台大動力煤氣機。以示獎償和支持。1959年全地區工業評比檢查、文竹機械廠名列第一,獲電動車床一台、動力柴油機一台。這罕見的省重贈、地重獎轟動很大。1977年縣針織廠因棉紗供應困難,常停工待料,生產上不去,企業連年虧損,銀行貸款難還。他去蹲點後,幫助擴大生產門路,利用廢玻璃為原料,試產玻纖絲成功,並由絲織成玻纖布,銷路也好,當年扭虧為盈,以後效益更佳,使該廠連年被評為全省工業學大慶先進企業。萬事要人做,唯有讀書高。他對幾位好學向上的親情晚輩關心愛護、幫助培養,如今都不負眾望。有的成為教授和大學校黨委主要領導,有的是重點大學講師,有的是北京一個大集團企業的中層領導幹部。他曾寫過一些見書報刊的簡短詩文。全民搞鋼鐵時的《土辦法建土爐土法生產》、《工農協作齊躍進》、《健康長壽黨國恩》和詩詞《古稀思》、《黃昏頌》、《情誼深》、《建國五四年有感》。還作有未送報刊的楹聯“西山西湖常如春,春日夕照明;雲風雲雨勝似秋,秋月餘映輝”。藉以取樂延年。他享過的榮譽有:社教運動的四清幹部先進、雙文明模範、多年的縣先進工作者。是全國首屆農機縣展覽會代表,全省第一次手工業合作社社員代表大會代表,全省手工業“雙革”積極分子大會代表,全省第一次物交會代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