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聰[十六國時漢國國君]

劉聰[十六國時漢國國君]

劉聰(?-318年8月31日),一名劉載,字玄明,匈奴族,新興(今山西忻州)人,漢趙(前趙)光文帝劉淵[歷史人物]第四子,母張夫人,十六國時期漢趙君主,310年―318年在位。劉聰驍勇超人,博覽經史典籍,善於寫文章,在位期間,先後派兵攻破洛陽和長安,俘虜並殺害晉懷帝及晉愍帝,覆滅西晉政權並拓展大片疆土。政治上創建了一套胡、漢分治的政治體制。但同時大行殺戮,又寵信宦官和靳準等人,甚至在在位晚期疏於朝政,只顧縱情聲色。麟嘉三年(318年),劉聰去世,謚為昭武皇帝,廟號烈宗。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劉聰(?~318)中國十六國時期漢國皇帝。一名載,字玄明。匈奴族。新興(今山西忻州)人。劉淵第四子,少好學,工書法,能詩文,善武事。劉淵為北單于,以聰為右賢王。310年,劉淵病篤,聰掌握軍政大權。劉淵死後,他殺兄劉和奪取皇位,改元光興。劉聰遣族弟劉曜、大將王彌率眾4萬出洛陽,周旋於梁、陳、汝、潁之間,攻占堡壁。311年石勒於苦縣寧平城(今河南鄲城東北)全殲西晉軍。同年夏,派劉曜、王彌克洛陽,俘晉懷帝。縱兵燒掠,殺王公士民3萬餘人。因此時正值西晉永嘉五年(311),史稱永嘉之亂。316年,劉聰又遣劉曜攻破長安,俘晉愍帝司馬鄴,西晉滅亡,中原地區均歸漢統治。劉聰沉湎酒色,遊獵無度,廣建宮殿,生產荒廢,人民逃離,因連年戰爭,各將領形成割據勢力。劉聰時漢所統轄地區實際上東止於太行山,南未越過嵩山、洛水,西到隴坻,北不出汾水、晉陽。在其直接控制地區實行胡、漢分治政策。以子劉粲為相國,總理軍國大事。318年病卒,太子粲嗣位,不久即為匈奴貴族靳準所殺。劉曜自長安赴之,遣兵漢都城平陽(今山西臨汾西),族滅靳氏,自立為皇帝,改國號為趙,史稱前趙

弒兄自立

劉聰是匈奴漢國開創者劉淵的第四子,自幼聰慧好學,漢化程度很高,14歲已通習經史、百家之學,對孫吳兵法尤為精熟。又善書法、詩賦,工草隸二體,有詩百餘篇,賦頌50餘篇。劉聰武藝精強,15歲時開始學擊劍、騎射,膂力過人,彎弓300斤。文武俱佳,在當時確是一個難得的人才。所以太原名士王渾曾對劉淵說;“此兒尋不能測。”劉聰年輕時常遊歷於洛陽京城,廣結名士、豪傑,被新興太守郭頤闢為主簿,這是劉聰政治生涯的開端。以後逐漸被提升為驍騎別部司馬、匈奴右部都尉。八王之亂爆發後,他先為河澗王司馬(禺頁)赤沙中郎將,後又歸依成都王司馬穎,被拜為右積弩將軍,參前鋒戰爭。

永嘉四年(310年),匈奴漢國君主劉淵死後由太子劉和繼位,劉聰殺劉和自立,改元光興,尊劉淵妻單氏為皇太后,其母張氏為帝太后,劉義為皇太帝,領大單于、大司徒,立妻呼延氏為皇后,以子劉粲為撫軍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劉聰在位期間,是匈奴漢國最強盛的時期,他在政治,軍事等方面都有一些建樹。

攻滅西晉

永嘉五年(311年),劉聰命前軍大將軍呼延晏將兵2萬7千人進攻西晉都城洛陽,前後12戰,晉兵皆敗,死三萬餘人。接著劉曜、王彌、石勒合兵攻破洛陽,殺西晉諸王公及百官以下三萬人,俘晉懷帝司馬熾,押送漢國都城平陽(今山西臨汾市)。劉聰封懷帝為會稽郡公。

洛陽被攻破後,西晉部分臣屬奉原秦王司馬業為太子,建行台於長安。當時,中原的衣冠士族大多南下江南,司馬睿在江南建立政權,唯并州刺史劉琨和幽州刺史王浚繼續留在中原與匈奴漢國政權對壘。其時北方各州大部分地區被淪入劉聰統治之下,劉聰命石勒主持冀、幽、並、營四州軍事,封石勒為上黨(今山西長治市)公。不久,劉聰就首先對晉陽(山西太原市南)的劉琨發起了進攻。

劉琨初到晉陽本來很有抱負也有些治績,但他出身士族,本性奢豪、放縱,聲色犬馬,積習很深,又不善用人,所以在漢國軍事攻勢下,晉陽迅速被攻破。當時劉琨屬下有名叫徐潤者,通悉音樂,由此受到劉琨的賞識,署他為晉陽令。徐潤得寵後,常在劉琨面前譖毀奮威將軍令狐盛,劉琨不問青紅皂白就把令狐盛殺了。令狐盛被無端殺害後,其子令狐泥便投附劉聰,劉聰遂以令狐泥為嚮導,命劉粲、劉曜率大軍進攻晉陽。劉琨聞訊後,匆忙向鮮卑拓跋猗盧請兵,猗盧雖派出了援兵,但還沒有趕到晉陽,劉琨太原太守高喬、并州別駕郝韋已舉城投降了漢國。劉聰取得了晉陽重鎮。

愍帝建興元年(313年),劉聰在平陽殺害晉懷帝司馬熾。訊息傳到長安,司馬鄴即帝位是為愍帝。愍帝即位後決定對匈奴漢國發動總攻勢,收復中原。愍帝命琅牙王司馬睿主持陝東諸軍事,詔發三路大軍進攻漢國,東路由司馬睿親率20萬大軍進攻洛陽,西路由司馬保率秦、梁、雍三州大軍30萬人進攻長安外圍,北路發幽、並二州十萬大軍進攻平陽。這年元月,北路劉琨與鮮卑猗盧會兵晉陽,決定依詔進攻平陽,北路討伐大軍分兩部,一部由劉琨親自率軍循西河(黃河南北流向)南上進攻西平(今山西臨汾市西),一部由猗盧率領直搗平陽。

劉聰聞訊後,急調主力戍守平陽,命漢國大將軍劉粲阻擊劉琨,驃騎將軍劉易阻擊猗盧,盪晉將軍蘭陽助守西平。劉琨、猗盧兩支北路軍在漢國軍隊的嚴密防備下,推進受阻,被迫退兵。晉愍帝的東、西兩路大軍的進攻也因司馬睿拒絕出兵也被迫中止。西晉對匈奴漢國組織的最後一次大規模的攻勢流產了。

此後不久,劉聰以石勒為并州刺史,在并州形成石勒與劉琨二刺史對峙、割據的局面。石勒通過分化瓦解、各個擊破的策略先後擊敗了幽州刺史王浚和晉并州刺史劉琨。王浚被殺劉琨兵敗後投奔鮮卑段匹(石單),至此,幽、冀、並的西晉勢力基本上被肅清了。建興四年(316年),劉聰派劉曜最後攻陷長安,西晉愍帝投降,被遷往平陽,西晉滅亡。

創立國制

劉聰執政時期,重新制定了匈奴漢國的百官制度,除中央機構沿襲劉淵建國初的舊制外,創立了一套胡、漢分治的地方行政體制,置左、右司隸、各領民戶20餘萬,1萬戶置1內史,共設內史43,用以統治漢人。又設大單于,大單于之下設左右輔,各領6夷10萬落,1萬落置1都尉。劉聰以子劉粲為丞相、領大將軍、封晉王,以中山王劉曜為大司馬。劉聰所建立的這套行政機構,形式上是曹操對匈奴五部分治法的繼承和大範圍的套用,但實際上有很大的不同。劉聰的百官建制仍然保存了大單于的職能,大單于的地位僅次於皇帝,擔任大單于的大都是皇位的繼承者。在劉氏統治機構中雖然也吸收了一部分漢人,但大權基本上掌握在匈奴貴族手中,其統治尤為殘暴。《晉書》作者在評價這個政權時說:“雖復石勒稱藩,王彌效命,終為夷狄之邦,未辨君臣之位。”

劉聰雖攻克洛陽、長安,滅了西晉,但他實際所能控制的地方,東不逾太行、南不越嵩、洛,西不過隴坂,北不出汾晉。在中原地區曹嶷據青、齊,石勒據河北,鮮卑拓跋部據代北,皆各據一方,劉聰所轄區域已很有限。在這種情況下,漢國要求得拓展本來就十分困難,又加上劉聰本人統治後期的荒淫和殘暴,因勢便愈益虛弱了。

不理政事

劉聰在攻陷洛陽後,就立太保劉殷二女為左右貴嬪。劉殷本劉聰近親,所以劉聰娶劉殷之女,自己已覺得有些難為情,也怕引起朝廷貴族的不滿,先試探左右大臣。太宰劉延年投其所好,替他編了一套謊言,說:臣常聽太保劉殷說,他是周劉康公之後,與聖上雖為同姓,但源出不同,於婚姻無妨。大鴻臚李弘也以魏晉時大儒王基曾娶太原王沈之女為例,說同姓聯姻有史可證。這樣劉聰便無所顧忌地拜劉殿二女為貴嬪,接著又以劉殿孫女四人為貴人。此後,劉聰又納中護軍靳準二女為左、右貴嬪,大的稱月光、小的稱月華,後來又立樊氏、劉氏、靳氏二女為上上、左右四皇后。四後之外,佩皇后璽綬者又有七人。劉聰沉湎於皇宮之中,無視政事,常常外出打獵觀魚,或晝夜同宮人們遊戲後宮,朝廷有事由中常侍王沈等納奏、貴嬪審決,致使有功之臣不見錄用,而好佞小人則數日之間躍居二千石。戰爭連年不斷,對出征將士又無錢帛之賞,而對後宮侍僮的賜賞則至數千萬。朝廷內外,阿諛日進,賄賂公行,綱紀敗壞,一發而不能收拾。

其時,河東又發生大蝗災,平陽飢苦,流叛死亡者十有五、六,部民逃奔石勒的有20多萬戶,氐、羌少數民族叛離者有10餘萬落。東晉建武元年(317年),劉粲同靳準、王沈稱太弟劉義謀反,劉聰召來氐、羌酋長十餘人嚴刑逼供取證,不久廢殺劉義及其官屬十餘人,坑士卒1萬5千人,平陽街巷為之一空。

東晉大興元年( 318年),劉聰病卒,歷位八年,劉聰死後不久便發生了靳準之變。

家庭成員

父母
父親:漢趙光文帝劉淵
母親:張夫人
后妃
劉聰前期諸皇后:
呼延皇后;
張徽光,輔漢將軍張寔女,初封貴人。謚武孝皇后。
劉娥,劉殷女,以賢明著稱。謚武宣皇后。
劉英,劉殷女,初封左貴嬪,劉聰意圖立為皇后但遭太后反對,不久逝世。後獲追謚為武德皇后。
劉聰後期諸皇后:
《晉書》載:“聰立上皇后樊氏,即張氏之侍婢也。時四後之外,佩皇后璽綬者七人”。
劉聰好色,在立樊氏為上皇后時,除了三位有名號的皇后外,佩皇后璽綬者還有七位。後劉聰更加設中皇后,而末期所立的四位有名號的皇后都活到劉聰逝世以後,並獲劉粲加號。所以他後期的後宮是“三後並立”,既指劉聰於315年設上皇后、左皇后及右皇后,三位皇后並立的情況。
上皇后(2人):靳月光,靳準女,被廢;樊皇后,張徽光的侍婢;
左皇后(2人):劉皇后;王皇后,中常侍王沈養女。
右皇后:靳月華,靳準女。
中皇后:宣皇后,太監宣懷的養女。
兒子
劉粲,漢趙隱帝。
劉易,封河間王。
劉翼,封彭城王。
劉悝,封高平王。
劉敷,封勃海王。
劉驥,封濟南王。
劉鸞,封燕王。
劉鴻,封楚王。
劉權,封秦王。
劉操,封魏王。
劉持,封趙王。
劉逞,封吳王。
劉朗,封潁川王。
劉皋,封零陵王。
劉旭,封丹陽王。
劉京,封蜀王。
劉坦,封九江王。
劉晃,封臨川王。
劉衷,封會稽王。
劉約,封東平王。

人物評價

劉聰是匈奴漢國第二代國君,劉聰本人漢化程度很高,執政時期在政治、軍事等方面實施了一系列措施,創建了一套胡、漢分治的政治體制。這種體制就實質上說是在基本上沿襲匈奴舊制的基礎上發展和完善的,在當時條件下對匈奴各部有巨大的凝聚力。因排斥漢族士人參政,故這種體制是少數民族統治中原的一個不成功的先例,加上劉聰後期的昏暴,漢國政權迅速走向衰敗。

影視形象

1994年電視劇《東方小故事之劉娥罷殿》:高宏亮飾演劉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