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瑾[明代宦官]

劉瑾[明代宦官]

劉瑾(Liu Jin),(1451-1510),陝西興平人,原姓談,六歲時被太監劉順收養,後淨身入宮當了太監,遂冒姓劉。孝宗時,犯死罪,得免。後侍奉太子朱厚燳,即後來的明武宗。他善於察言觀色,隨機應變,深受信任。太子繼位後,他數次升遷,爬上司禮監掌印太監的寶座。一旦大權在握,便引誘武宗沉溺於驕奢淫逸中,自己趁機專擅朝政,時人稱他為“立皇帝”,武宗為"坐皇帝"。劉瑾的貪婪專權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無窮災難。安化王趁機於1510年4月發動叛亂。由於不得人心,叛亂很快被平定。太監張永利用獻俘之機,向武宗揭露了劉瑾的罪狀。劉瑾被捕後,從其家中查出金銀數百萬兩,並有偽璽、玉帶等違禁物。1510年八月劉瑾被判以凌遲。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劉瑾,明朝宦官,他原本姓談。六歲時被太監劉順收養,後淨身入宮當了太監,遂冒姓劉氏,侍奉太子朱厚照,即後來的明武宗。他善於察言觀色,隨機應變,深受信任。太子繼位後,他數次升遷,爬上司禮監掌印太監的寶座。一旦大權在握,便引誘武宗沉溺於驕奢淫逸中,自己趁機專擅朝政,時人稱他為“立皇帝”,武宗為坐皇帝。他排斥異己,陷害忠良,朝中正直官員大都受他迫害。戶部尚書韓文被罷職下獄,五官監侯楊源受杖刑而死。而劉宇、焦芳等小人則奔走其門,成為其黨羽。但他最終落得個凌遲處死、千刀萬剮的下場,從一個極端走到了另一個極端。

人物生平

詐得權位

(圖)明孝宗明孝宗

劉瑾原來姓談,後來他靠一個叫劉順的宦官的引見得以入宮,此後便用劉姓了。劉瑾在明孝宗在位時侍奉太子朱厚照,他對這個難得的機會很知道珍惜,因為他知道太子將來登基即位後他這個日夜服侍的太監就是功臣了,權勢與富貴唾手可得。於是,劉瑾便千方百計地討好太子,侍奉當時只有十多歲的太子。

在公元1505年,即弘治十八年,明孝宗因病去世,太子順利即位,這就是明武宗。劉瑾和馬永成高鳳等七名太監得到了新皇帝的寵愛,被稱為“八虎”,劉瑾則是“八虎”之王。在劉瑾的領導下,這些宦官想方設法地鼓動武宗遊玩享樂,他們則專權跋扈,隱瞞著皇帝為非作歹。劉瑾最受武宗的信任,在內宮監任職,而且掌管著京城的精銳守衛部隊。

第二年,為國憂慮的大臣們見武宗被宦官們搞得不理朝政,便紛紛勸諫。開始武宗聽不進去,直到被告知天象有變,是上天在警示他,武宗這才有所表示。武宗打算將劉瑾先貶到南京

但大臣們則堅決要求殺掉這個禍根。為了讓皇帝下決心除掉劉瑾,大臣們聯合了當時的京城主要官員,準備第二天一起勸諫武宗殺掉劉瑾。但吏部尚書焦芳卻在當天晚上向劉瑾透漏了訊息,劉瑾一聽,大驚失色,趕忙召集其他七人連夜到武宗面前哭訴求情。武宗念及劉瑾以前的忠心照顧,竟赦免了他們,而且在他們的慫恿下將司禮監、東廠西廠也讓他們分別掌管。同時,將另一個忠直的太監送南京充軍,後又在半途追殺。

司禮監在當時是很重要的內宮官署,有掌印太監一名,秉筆太監八、九名。在明朝,百官向皇帝上書,要先送內閣,由內閣輔臣做出初步的處理意見,叫做“票擬”,再交給皇帝批閱。皇帝用朱筆(即紅筆)在奏章上批示,叫做“批紅”。有的皇帝如果不勤於政事,便讓司禮監寵信的太監代筆,這就給太監的胡作非為提供了可能性。另外,司禮監的太監還有一個其他部門無法比擬的特權:傳達皇帝旨意。有時由秉筆太監記錄下皇帝的話,然後讓內閣起草,或者由太監口頭傳達給有關大臣。這種制度直接給宦官造成了篡改聖旨的機會。而劉瑾就是司禮監的主管,這也是他專橫跋扈的重要資本。

打擊報復

(圖)京劇中劉瑾的臉譜京劇中劉瑾的臉譜

劉瑾在自己掌握大權之後,便向這些不聽話與自己作對的大臣們開刀了。他用的方法很多,一是處罰,即罰米供應邊境。因為罰的數目很大,有的竟達到幾千石之多,致使很多大臣被罰得破產。其次是身體處罰,最狠毒的是去衣廷杖。在明朝原來的廷杖僅僅是對大臣的一種人格侮辱,並不是身體處罰,所以允許大臣用氈、毯以及棉衣墊在身上。但劉瑾卻要大臣脫衣受刑。行刑期間又授意執行的錦衣衛加力責打,結果大臣們常被當場打死。還有,劉瑾造了一種大枷,有一百五十斤重,被他迫害的大臣戴上這種枷後,沒幾天便被拖累致死。劉瑾的陰險毒辣由此可見一斑。

劉瑾知道負責勸諫的言官們對他的威脅很大,在掌權後,對言官也不放過。除了藉故進行罷免、廷杖以及誣陷定罪外,在平時還制裁威脅這些言官:命令他們在早晨寅時(三點到五點)入朝,一直到下午的酉時(五點到七點)才讓走。一天上班時間竟達十四個小時左右,劉瑾的目的就是讓他們不得休息,讓他們沒精力彈劾自己。

劉瑾打擊異己時隨心所欲,對於在平時只對他作揖而沒有磕頭行大禮的翰林院的官員,他也不放過。找了個藉口一次就把二十人趕到南京去任職,有的削職為民。

作威作福

(圖)明武宗明武宗

在將異己的大臣們都清除後,劉瑾便隨心所欲地專權了,他很會控制皇帝為他所用。先用打球跑馬、帶鷹抓兔等纏住愛玩的武宗,然後,專門在明武宗玩得高興的時候向他請示政事,武宗總是心煩地說:“怎么什麼事都來找我,你們都是吃閒飯的嗎?”劉瑾裝得灰溜溜的樣子退下,心中美滋滋地專權誤國去了。通過這一手,劉瑾很容易地將內閣的大權也握在手中了。

為了徹底掌握內閣,他還將原來向自己告密立功的焦芳安排在內閣任職,焦芳則事事仰劉瑾的鼻息行事,這就開了內閣輔臣聽從太監指揮的惡例。

除了內閣,政權機關就是六部了,劉瑾又將自己的手下同黨安排到了六部,劉瑾專橫的程度讓人無法想像,有時,他僅在張紙上寫誰做什麼官,六部便要照他的意思安排。那些地位很好的公侯們見了劉瑾也是跪拜,不敢直視。

劉瑾的水平有限,為了批閱奏章,他就將大臣的奏章拿回家裡,讓在禮部做官的妹夫替他寫,再拿到內閣讓焦芳修改。所以,當時的人們都在暗地裡叫他“立皇帝”。

為了增加自己的權勢,劉瑾還建立了另外的特務組織“內行廠”,權利在錦衣衛和東廠、西廠之上。通過特務來監督官吏和百姓,製造恐怖氣氛,維持自己的專權。

納賄自肥

有了權勢之後,劉瑾和很多貪官一樣也開始斂財。他的手法也沒有什麼創新,索賄、受賄、貪污,都是一般的手法。只不過他的膽子比一般的貪官大了很多,因為他的上邊僅是一個皇帝。

作為一個太監,劉瑾的性格和一般的貪官還不一樣。例如,有一個人剛升遷,劉瑾便向他要“賀印錢”,其實就是索要賄賂,那個人不肯給,劉瑾便馬上就下令讓他退休回老家。

劉瑾受起賄來也是來者不拒,有的為了得到高官向他行賄,例如劉宇,剛上任巡撫時,用萬金向劉瑾行賄,使劉瑾喜不自勝。後來劉宇又先後給了劉瑾幾萬兩銀子,結果一直升遷到兵部尚書的位子上。其他的官員多數是害怕劉瑾對自己打擊報復,於是各地官員進京朝拜述職時總是要向劉瑾行賄,叫做“拜見禮”。少的要上千兩,多的則五千兩,有一年,考察地方官時,竟有賄賂二萬兩銀子的。如果升了官要立即使用重金“謝”劉瑾,叫做“謝禮”。送少了還不行,否則要馬上撤職,但如果你趕緊追加銀子,官職又能馬上恢復。官位基本上成了劉瑾手中賣錢的商品。

接受別人賄賂之後,劉瑾還枉法行事,直至製造冤獄。御史葛浩原來因為觸犯了劉瑾,被杖責後貶為平民,劉瑾卻收下了葛浩仇人的賄賂,找藉口又將葛浩押進京城,處杖三十。有一段時間,劉瑾這個大貪官竟然拒賄了,而且還把行賄的人治罪,他這是聽從了親信的話才這么做的。親信的話很有道理,大意是說那些給他行賄的人的錢不是盜取的官銀,便是剝削百姓所得,假借劉瑾的名義損公肥私,但給劉瑾的錢僅是十分之一,而今後百姓的怨氣卻都要集中到劉瑾身上。劉瑾聽了覺得很有道理,於是開始拒絕賄賂,像個清官一樣懲罰行賄者。但他不可能從根本上改掉貪婪的性格。後來一有機會還是照貪不誤。

惡貫滿盈

(圖)御史楊一清御史楊一清

劉瑾在權勢的路上越走越遠,最後竟動了篡位之心,他私自刻了印璽,暗造弓箭,私藏盔甲,企圖尋機奪位。然而他的舉止卻被其他的七虎時刻注視著。

由於劉瑾想立功,於是想出了整頓軍屯,引發安化王叛亂,其口號就是要除劉瑾,1510年4月,明武宗派都御史楊一清和七虎之一太監張永去平定安化王的叛亂。叛亂平定之後,張永在向武宗報告戰況時,揭發了劉瑾的十七條大罪。武宗先不以為然,後張永以死相爭,說如果江山被劉瑾奪了,皇上該去向何處?武宗終於同意抓劉瑾,命令將劉瑾抓捕審問。第二天,武宗親自出馬,去抄劉瑾的家。結果發現了印璽、玉帶等禁止百姓和官員私自擁有的禁物。在劉瑾經常拿著的扇子中也發現了兩把匕首,武宗見了大怒,終於相信了劉瑾謀反的事實。

當年的八月,劉瑾被處以凌遲刑,即千刀萬剮,共行刑三天。在封建社會,除非謀反、殺父母親等屬於“十惡”的大罪,一般的死刑犯要等到秋天的霜降以後,在冬至以前才能處死。這是順應天時(季節變化),而春天萬物生長的時候禁止行刑,也禁止捕殺幼小的鳥禽和走獸。但劉瑾屬於謀反的第一重罪,所以不等到秋天的霜降到來就行刑了。

終被凌遲

劉瑾的專權使朝政混亂,他的索賄受賄也直接導致了地方矛盾的激化,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無窮災難。官員們向他行賄後,必然要加重剝削百姓,逼得百姓走投無路,只好反抗。安化王朱寘鐇趁機於正德五年(1510年)四月發動叛亂,由於不得人心,叛亂很快被平定。在劉瑾被處死後僅僅幾個月,京城地區便發生了劉六劉七起義。
1510年四月,武宗派都御史楊一清和八虎之一太監張永去平定安化王的叛亂。楊一清平定叛亂後與前來監軍的張永商討除劉大計。叛亂平定之後,太監張永利用獻俘之機,向武宗揭露了劉瑾的罪狀,揭發了劉瑾的十七條大罪。武宗不禁大吃一驚,命令將劉瑾抓捕審問。在李東陽的幫助下,明武宗最終動了殺心。第二天,武宗親自出馬,去抄劉瑾的家。從其家中查出金銀數百萬兩,並有偽璽、玉帶等違禁物。在劉瑾經常拿著的扇子中也發現了兩把匕首,武宗見了大怒,終於相信了劉瑾謀反的事實。
經會審,劉瑾被判以凌遲。同年八月,劉瑾伏誅,結束了其罪惡的一生。惡貫滿盈的明朝太監劉瑾,被判凌遲3357刀,分三天割完:劊子手先從其胸脯割10刀,然後對著他大聲吆喝,怕他昏過去,等醒過來,再割10刀,如此反覆.第二天,劉瑾熬不住氣絕身亡.第三天繼續割屍,直到割足3357刀。在封建社會,除非謀反、殺父母親等屬於“十惡”的大罪,一般的死刑犯要等到秋天的霜降以後,在冬至以前才能處死。這是順應天時,而春天萬物生長的時候禁止行刑,也禁止捕殺幼小的鳥禽和走獸。但劉瑾屬於謀反的第一重罪,所以不等到秋天的霜降到來就行刑了。行刑完畢,割下的小肉塊被受過其害的人家搶著買下吃掉,一文錢一塊肉。

為人處世

欺上瞞下

外廷知八人誘帝游宴,大學士劉健、謝遷、李東陽驟諫,不聽。尚書張升,給事中陶諧、胡煜、楊一瑛、張襘,御史王渙、趙佑,南京給事御史李光翰、陸昆等,交章論諫,亦不聽。五官監候楊源以星變陳言,帝意頗動。健、遷等復連疏請誅瑾,戶部尚書韓文率諸大臣繼之。帝不得已,使司禮太監陳寬、李榮、王岳至閣,議遣瑾等居南京。三反,健等執不可。尚書許進曰:“過激將有變。”健不從。王岳者,素謇直,與太監范亨、徐智心嫉八人,具以健等語告帝,且言閣臣議是。
瑾既得志,遂以事革韓文職,而杖責請留健、遷者給事中呂翀、劉郤及南京給事中戴銑等六人,御史薄彥徽等十五人。守備南京武靖伯趙承慶、府尹陸珩、尚書林瀚,皆以傳翀、郤疏得罪,珩、瀚勒致仕,削承慶半祿。南京副都御史陳壽,御史陳琳、王良臣,主事王守仁,復以救銑等謫杖有差。瑾勢日益張,毛舉官僚細過,散布校尉,遠近偵伺,使人救過不贍。因顓擅威福,悉遣黨閹分鎮各邊。敘大同功,遷擢官校至一千五百六十餘人,又傳旨授錦衣官數百員。《通鑑纂要》成,瑾誣諸翰林纂修官謄寫不謹,皆被譴,而命文華殿書辦官張駿等改謄,超拜官秩。駿由光祿卿擢禮部尚書,他授京卿者數人,裝潢匠役悉授官。創用枷法,給事中吉時,御史王時中,郎中劉繹、張瑋,尚寶卿顧璿,副使姚祥,參議吳廷舉等,並摭小過,枷瀕死,始釋而戍之。其餘枷死者無數。錦衣獄徽纆相屬。惡錦衣僉事牟斌善視獄囚,杖而錮之。府丞周璽、五官監候楊源杖至死。源初以皇變陳言,罪瑾者也。瑾每奏事,必偵帝為戲弄時。帝厭之。亟麾去曰:“吾用若何事,乃溷我!”自此遂專決,不復白。

黨同伐異

二年三月,瑾召群臣跪金水橋南,宣示奸黨,大臣則大學士劉健、謝遷,尚書則韓文、楊守隨、張敷華、林瀚,部曹則郎中李夢陽,主事王守仁、王綸、孫磐、黃昭,詞臣則檢討劉瑞,言路則給事中湯禮敬、陳霆、徐昂、陶諧、劉郤、艾洪、呂翀、任惠、李光翰、戴銑、徐蕃、牧相、徐暹、張良弼、葛嵩、趙士賢,御史陳琳、貢安甫、史良佐、曹閔、王弘、任諾、李熙、王蕃、葛浩、陸昆、張鳴鳳、蕭乾元、姚學禮、黃昭道、蔣欽、薄彥徽、潘鏜、王良臣、趙佑、何天衢、徐珏、楊璋、熊卓、朱廷聲、劉玉等,皆海內號忠直者也。又令六科寅入酉出,使不得息,以困苦之。令文臣毋輒予封誥,痛繩文吏。寧王宸濠圖不軌,賂瑾求復護衛,瑾予之,濠反謀遂成。瑾不學,每批答章奏,皆持歸私第,與妹婿禮部司務孫聰、華亭大猾張文冕相參決,辭率鄙冗,焦芳為潤色之,東陽頫首而已。

權擅天下

權力的集中刺激了他的貪慾。他利用權勢,肆意貪污。他勸武宗下令各省庫藏盡輸京師,從中貪污大量銀兩。他公然受賄索賄,大搞錢權交易。各地官員朝覲至京,都要向他行賄,謂之“見面禮”,動輒白銀千兩,有的高達五千兩。有人為了行賄,只好貸於京師富豪,時人稱為“京債”。凡官員升遷赴任,回京述職,都得給他送禮。此外,他還派親信到地方供職,為其斂財。
當是時,威福任情。有罪人溺水死,乃坐御史匡翼之罪。嘗求學士吳儼賄,不得,又聽都御史劉宇讒,怒御史楊南金,乃以大計外吏奏中,落二人職。授播州土司楊斌為四川按察使。令奴婿閭潔督山東學政。公侯勛戚以下,莫敢鈞禮,每私謁,相率跪拜。章奏先具紅揭投瑾,號紅本,然後上通政司,號白本,皆稱劉太監而不名。都察院奏讞誤名瑾,瑾怒詈之,都御史屠滽率屬跪謝乃已。遣使察核邊倉,都御史周南、張鼐、馬中錫、湯全、劉憲,布政以下官孫祿、冒政、方矩、華福、金獻民、劉遜、郭緒、張翼,郎中劉繹、王藎等,並以赦前罪,下獄追補邊粟,憲至瘐死。又察鹽課,杖巡鹽御史王潤,逮前運使甯舉、楊奇等。察內甲字型檔,謫尚書王佐以下百七十三人。復創罰米法,嘗忤瑾者,皆擿發輸邊。故尚書雍泰、馬文升、劉大夏、韓文、許進,都御史楊一清、李進、王忠,侍郎張縉,給事中趙士賢,任良弼,御史張津,陳順、喬恕、聶賢、曹來旬等數十人悉破家,死者系其妻孥。
其年夏,御道有匿名書詆瑾所行事,瑾矯旨召百官跪奉天門下。瑾立門左詰責,日暮收五品以下官盡下獄。明日,大學士李東陽申救,瑾亦微聞此書乃內臣所為,始釋諸臣。而主事何釴、順天推官周臣、進士陸伸已暍死。是日酷暑,太監李榮以冰瓜啖群臣,瑾惡之。太監黃偉憤甚,謂諸臣曰:“書所言皆為國為民事,挺身自承,雖死不失為好男子,奈何枉累他人。”瑾怒,即日勒榮閒住,而逐偉南京。時東廠、西廠緝事人四出,道路惶懼。瑾復立內行廠,尤酷烈,中人以微法,無得全者。又悉逐京師客傭,令寡婦盡嫁,喪不葬者焚之,輦下洶洶幾致亂。都給事中許天錫欲劾瑾,懼弗克,懷疏自縊。
瑾故急賄,凡入覲、出使官皆有厚獻。給事中周鑰勘事歸,以無金自殺。其黨張彩曰:“今天下所饋遺公者,非必皆私財,往往貸京師,而歸則以庫金償。公奈何斂怨貽患。”瑾然之。會御史歐陽雲等十餘人以故事入賂,瑾皆舉發致罪。乃遣給事、御史十四人分道盤察,有司爭厚斂以補帑。所遣人率阿瑾意,專務搏擊,劾尚書顧佐、侶鍾、韓文以下數十人。浙江鹽運使楊奇逋課死,至鬻其女孫。而給事中安奎、潘希曾,御史趙時中、阮吉、張彧、劉子厲,以無重劾下獄。奎、彧枷且死,李東陽疏救,始釋為民。希曾等亦皆杖斥,忤意者謫斥有差。又矯旨籍故都御史錢鉞、禮部侍郎黃景、尚書秦紘家。凡瑾所逮捕,一家犯,鄰里皆坐,或瞰河居者,以河外居民坐之。屢起大獄,冤號遍道路。《孝宗實錄》成,翰林預纂修者當遷秩,瑾惡翰林官素不下己,調侍講吳一鵬等十六人南京六部。
是時,內閣焦芳、劉宇,吏部尚書張彩,兵部尚書曹元,錦衣衛指揮楊玉、石文義,皆為瑾腹心。變更舊制,令天下巡撫入京受敕,輸瑾賂。延綏巡撫劉宇不至,逮下獄。宣府巡撫陸完後至,幾得罪,既賂,乃令試職視事。都指揮以下求遷者,瑾第書片紙曰“某授某官”,兵部即奉行,不敢復奏。邊將失律,賂入,即不問,有反升擢者。又遣其黨丈邊塞屯地,誅求苛刻。邊軍不堪,焚公廨,守臣諭之始定。給事中高淓丈滄州,所劾治六十一人,至劾其父高銓以媚瑾。又以謝遷故,令餘姚入毋授京官。以占城國使人亞劉謀逆獄,裁江西鄉試額五十名,仍禁授京秩如餘姚,以焦芳惡彭華故也。瑾又自增陝西鄉試額至百名,亦為芳增河南額至九十五名,以優其鄉士。其年,帝大赦,瑾峻刑自如。刑部尚書劉璟無所彈劾,瑾詬之。璟懼,劾其屬王尚賓等三人,乃喜。給事中郗夔核榆林功,懼失瑾意,自縊死。給事中屈銓、祭酒王雲鳳請編瑾行事,著為律令。

眾叛親離

五年四月,安化王寘鐇反,檄數瑾罪。瑾始懼,匿其檄,而起都御史楊一清、太監張永為總督,討之。初,與瑾同為八虎者,當瑾專政時,有所請多不應,永成、大用等皆怨瑾。又欲逐永,永以譎免。及永出師還,欲因誅瑾,一清為畫策,永意遂決。瑾好招致術士,有俞日明者,妄言瑾從孫二漢當大貴。兵仗局太監孫和數遺以甲仗,兩廣鎮監潘午、蔡昭又為造弓弩,瑾皆藏於家。永捷疏至,將以八月十五日獻俘,瑾使緩其期。永慮有變,遂先期入,獻俘畢,帝置酒勞永,瑾等皆侍。及夜,瑾退,永出寘鐇檄,因奏瑾不法十七事。帝已被酒,俯首曰:“瑾負我。”永曰:“此不可緩。”永成等亦助之。遂執瑾,繫於菜廠,分遣官校封其內外私第。次日晏朝後,帝出永奏示內閣,降瑾奉御,謫居鳳陽。帝親籍其家,得偽璽一,穿宮牌五百及衣甲、弓弩、哀衣、玉帶諸違禁物。又所常持扇,內藏利匕首二。始大怒曰:“奴果反。”趣付獄。獄具,詔磔於市,梟其首,榜獄詞處決圖示天下。族人、逆黨皆伏誅。張彩獄斃,磔其屍。閣臣焦芳、劉宇、曹元而下,尚書畢亨、朱恩等,共六十餘人,皆降謫。已,廷臣奏瑾所變法,吏部二十四事,戶部三十餘事,兵部十八事,工部十三事,詔悉釐正如舊制。

相關逸聞

劉瑾並非無能之輩,也未曾將國事當作兒戲。史載,劉瑾將奏章帶回私第後,都與他的妹婿禮部司務孫聰及華亭人張文冕商量參決,再由大學士焦芳潤色,內閣李東陽審核之後頒發,還是頗為慎重的。用事期間,他針對時弊,對政治制度作了不少改動,推行過一些新法。即所謂“劉瑾變法”。

外界評價

2001年,《亞洲華爾街日報》曾將明朝太監劉瑾列入過去1000年來,全球最富有的50人名單。至於他的財產,據清趙翼《二十二史札記》所載,劉瑾被抄家時有黃金250萬兩,白銀5000萬餘兩。其它珍寶細軟無法統計。開創了“罰款”先河,領先世界1000多年!被後人發揚光大!

影視資料

1993年電影《太極張三豐》孫建魁飾演
1978年《天龍訣》王偉飾演
2005年《大明帝國之夜來風雨》秦焰飾演
2005年《正德演義》徐敏飾演
2009年《王老虎搶親》張國強飾演

參考文獻

谷應泰,“劉瑾用事”,《明史紀事本末·六》卷四十三。
谷應泰,“宸濠之叛”,《明史紀事本末·七》卷四十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