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慶振

劉慶振

劉慶振,永安信傳播總裁。本科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廣告學專業。 博士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獲取了博士學位。

個人簡介

關於本人

永安信傳播總裁。

劉慶振 劉慶振

中國傳媒大學博士。長期致力於企業商業模式和產業價值鏈研究,並通過對中國傳媒和中國金融業之間的業態關係研究,形成了對於企業品牌形象傳播、策劃與企業金融力之間相互關係的獨到見解,推動了中國企業金融力的快速提升。

實踐及研究領域:產融結合、網融結合、文化產業投資、傳媒資本運營等。

興趣關註:傳媒,文化 ,資本

相關論述

“網際網路+”背景下計算廣告技術體系的創新與套用,《新聞界》,2016年第2期,劉慶振

“網際網路+”時代的計算廣告學:產生過程、概念界定與關鍵問題,《新聞知識》,2016年第6期,劉慶振

計算廣告學:大數據時代的廣告傳播變革——以“網際網路+”技術經濟範式的視角 ,《現代經濟探討》,2016年第2期,劉慶振

“網際網路+”語境下的技術變革、範式轉換與電影產業轉型 ,《電影評介》,2015年第22期,劉慶振

技術經濟範式視野下的“網際網路+電影”新業態 ,《當代電影》,2015年第9期,劉慶振,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公共管理與傳媒學院

文化產業的驅動力與四維空間 《現代傳播》2013年第6期,黃升民,劉慶振

從文化工業到文化產業——我國大眾文化發展的迷思與突圍 《當代傳播》2014年第3期

產業鏈視角下的電視劇產業化和電影產業化比較研究 《寧夏社會科學》2015年第4期

視頻網站:從“內容平台”到“內容+平台”

尋找藍海,汽車專業媒體經營探索

甘尼特救贖:內容與商業模式的數位化重構

觀點

最新觀點

盤點社交網路六大新特徵

1 、移動:移動社交快速興起

智慧型手機改變的不是手機的形態,而是社交的形態。社交網路原本只存在於網際網路上,但是由於電腦本身攜帶不方便、用戶匿名性等諸多弊病,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社交網路的快速發展。

但是,當社交網路從網際網路遷移到移動網際網路之後,人機互動體驗感更強,隨時隨地發信息拍照上傳的功能更簡易,定位服務和移動支付相結合,尤其是當社交網路與用戶的通訊錄相互打通之後,社交網路有了更加現實的根基和意義。

SOLOMO成為投資者們青睞的社交模式。在過去的3年時間,共有40多萬個套用被開發出來,下載超過109億次;32%的移動用戶平均每天花27分鐘在交流上,微信在短時間內就積聚了2億用戶。移動社交方興未艾,在接下來的幾年內仍將保持強勁的增長。

2 、數據:社交數據備受重視

社交網路每天產生數十億乃至上百億條社交信息,如何根據統計學、傳播學、社學會等方法,將這些海量的非結構化的數據轉變成可消化的結構化信息成為社交網站的重要焦點。社交數據分析工具應運而生,用來實時追蹤多個社交平台的數據,包括地點、性別、情緒、語言乃至更多細節內容。華爾街利用這些數據預測股價走勢,歐巴馬則利用這些數據贏得了總統選舉。數據顯示,羅姆尼團隊平均每天發表一次Twitter,而歐巴馬團隊每天的次數則達到了29次,歐巴馬的數據挖掘團隊為競選活動蒐集、存儲和分析了大量數據,也為歐巴馬競選籌集到10億美元的資金。

3 、垂直:社交網路垂直細分

大眾化與小眾化的社交網站並不是相互衝突的,而是各自有各自的市場空間。

根據Experian的報告顯示,除Facebook和Twitter這樣大眾化的社交網站之外,很多細分化小眾化的垂直類社交網站都呈現出了比較樂觀的增長趨勢。綜合類的社交網站有著大量的用戶、海量的信息,但同時由於其用戶群構成魚龍混雜,無用信息重複泛濫,造成了對用戶注意力資源的嚴重浪費,用戶在不同興趣、不同需求的基礎上也更願意使用更加垂直細分的社交網路。在社交網路這個生態系統中,Facebook或者新浪微博這樣的社交網路雖然是參天大樹,但一些垂直社交網路仍然有自身的生存發展空間,Path、陌陌、Pinterest、Instagram、圖釘、花瓣等亦以自己獨特的所在吸引了用戶。這是一個由大眾化和細分化社交網路共同組成的生態系統,而且是一個不斷發展變化的生態系統,細分化的社交網路有一天也可能成長為參天大樹。

4 、企業套用:社交網路進入企業

隨著社交網路向商務領域的逐步滲透,企業對於員工使用社交網路會降低辦公效率的誤解逐步發生了轉變,並已開始把Yammer這樣的以商務為重點的社交網路集成到公司的結構中。微軟於2012年7月份以1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Yammer,並逐步將Yammer的投票、聊天、活動、連結、主題、問答、想法等與Office的企業協作平台SharePoint進行整合。隨著社交網路被越來越多的企業套用到自身內部,企業的組織結構將會自行發生漸變,企業內部的員工將會通過類似社交網路的方式進行工作和自我管理,以實現企業內部高效、透明、便捷地溝通與協作。

5 、數字社交顛覆教學方式

所有的學生和老師都會認為教學方式過於乏味。社交網路向教學領域的滲透一方面能夠讓用戶更快捷方便地接觸到大量的課程,另一方面也能夠使這些教學內容更加有趣。Lore是和Facebook或Yammer很相似的教育類社交網路,它是專門為學生和老師設計的。用戶可以在上面根據年級、課程、老師來選擇自己的類別,同時可以上傳分享檔案、添加日曆或向別人提問。社交網路為同學與同學、同學與老師之間的關於課堂內容的討論提供了更具平等氛圍的平台,任何人都可以選擇學習任何課程、提出任何問題、發表任何不同觀點,所有人都可以參與到討論過程中。

6 、視覺化:社交內容視覺化呈現

Pinterest瀑布流短時間內顛覆了傳統的認為網頁不宜過長的觀點,也加速了社交網路視覺化表達的進程。在社交網路的世界裡,稀缺的不是資訊、不是內容、不是觀點,而是用戶的注意力。因此,用戶要求內容視覺化、數據視覺化、頁面表達視覺化。於是我們看到繼微博之後的輕部落格,其頁面文字更少,圖片更精美;我們看到信息圖成為表達社交數據的一種重要方式;我們看到Facebook、人人網、QQ空間等都推出了時間軸的套用;我們還看到了美麗說這樣的電子商務的視覺化呈現。一圖勝千言,讀圖時代需要用戶能夠精準掌控文字、隨意駕馭文字,用簡潔、準確、精彩、動人的文字和精而美、高質量、吸引眼球的圖片相互結合,從而獲得用戶的喜歡、評論和轉發。

電信運營商

不懂網際網路“運營”的運營商

事實上,電信運營商早已涉足與網際網路相關聯的內容領域,而且到都已經形成了較完整的移動增值業務布局,基本涵蓋了資訊、音樂、視頻、移動支付、即時通訊、信箱和套用商城等方面。而且部分的媒體增值業務已經為運營商帶來了較豐厚的收益,比如中國移動2011年的無線音樂收入就達到了221億元之多。

對於電信運營商而言,不在於它沒有相關的網際網路或者媒體業務,而是在於它已經有了大量的這類業務,但是卻沒有相關的網際網路或媒體內容方面的基因,這種基因既包括了架構、組織、制度等巨觀性的因素,又包括了人才、能力、行銷等具體性的因素。回望電信運營商的轉型,它們始終遵循著圈地與流量經營捆綁的發展思路,從側面反映出運營商更加注重的仍是規模,而不是基於移動網際網路探索新的電信運營模式。

在這樣僵化的運營思路下,原本應該很擅長的數據流量業務經營雖然一直保持著持續增長,但也是危機重重:一是數據流量、短彩信業務增量不增收;二是絕大部分的移動數據流量來自第三方公司,而第三方業務平均每兆業務收入僅為移動自有業務的1/5;三是數據業務在單位價格上,遠低於語音和簡訊的單位價格;四是僅靠客戶使用數據業務所產生的網路流量來創收價值,並未全面拓展或實現其它方面的創收,如廣告收入等;五是運營商並不善於通過數據分析並利用客戶的個性化需求,激發客戶的潛在需求從中尋求價值。

但是,產業價值正在從管道向內容、從通信網向網際網路、從話音服務向信息服務轉移,這一趨勢無可逆轉,如果不轉變運營商管道化的趨勢無可避免,因為企業基因決定了在各種套用上無法與網際網路公司競爭,運營商們自身沒有網際網路基因與網際網路文化,同時前些年運營商的管道業務利潤豐厚,讓它們無壓力也無動力在網際網路增值業務上積極進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