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標

劉志標(?—1900),原名家福(幅),清代浙江江山人。清末浦城農民起義軍首領。光緒二十六年(1900)六月十四日劉志標率眾在九牧揭竿起義,號稱紅巾軍。連奪楓嶺、仙霞二關,很快發展至5萬人。清廷驚震,急令閩、浙、贛、皖四省發兵馳集兜剿,同年七月下旬,劉志標被殺,起義失敗。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家貧,務農,少曾讀私塾,性好習武。曾加入反清的“終南會”,為“新副”三級職員。後投入江山縣衙為清兵營勇,仍暗與“終南會”成員來往,被覺察革職。光緒二十五年(1899),江山大旱,米價飛漲,豪紳巨商囤積居奇,有米無市。他率領饑民打開江山城內楊萬昌糧行,併到清湖鄭村懲罰土豪。遭通緝,逃到福建浦城九牧村,化名劉志標,開客棧為掩護,暗中聚徒習武,與仙陽王受書聯絡,決定次年秋起義。光緒二十六年(1900)六月,王受書被浦城縣衙捕殺,起義計畫泄露。劉志標於同月十四日在九牧揭竿起義,號稱紅巾軍。當夜襲擊漁梁守備署,繳獲一批軍械,隊伍擴至千餘人,直向城區進發。聞城內有備,遂在仙陽祭旗誓師揮戈北上,連奪楓嶺、仙霞二關。十九日至江山峽口、鳳林,沿途有柴鴻儒等率眾投聚,至江山縣清湖與吳嘉猶的起義軍會合,起義隊伍達萬餘人,連克江山、常山二縣,乘勝北進圍攻衢州府。衢州清軍憑藉高厚的城垣死守待援,劉志標率軍連攻7日未克。清廷驚震,急令閩、浙、贛、皖四省發兵馳集兜剿。起義部隊終因糧草不濟,腹背受攻,退出戰鬥,揮師南下。七月十一日轉戰江西玉山縣,攻城又失利。旋退至玉山八都鎮,又遇江西清兵截擊,義軍大部被殺。劉志標負傷,率數十名隨從,退隱浦城盤亭後壠山。清廷又令江西總兵申道發、浙江總督黎天才、建州總鎮敖天印會同浦城知縣翁天祜,圍剿17天,劉志標被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