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彭義

職稱:教授 研究方向: 社會職務:

性別: 男
職稱:教授 碩導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功能材料與器件,包括光電材料與器件,功能薄膜技術,感測器與感測技術。
社會職務:
學術兼職有:廣東省物理協會副會長,廣東省真空協會理事,敏感材料與感測器中南情報網理事,全國高等物理教學理事,液晶與顯示雜誌、華南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暨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醫學)審稿人。
簡介:
彭義,男,漢族,湖北荊門人,1964年2月生,中共黨員,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1982年畢業於湖北荊門龍泉中學,1986年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物理系。1986年6月-1989年9月在三峽大學物理系任教,1988年9月-1992年7月華中理工大學物理系讀碩士研究生,獲理學碩士學位,1992年8月起在暨南大學物理系任教,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期間2000年9月-2005年12月在中山大學攻讀在職博士,從事有機發光器件和超快光譜研究。
在暨南大學歷任系學生工作秘書,系研究生、科研、教學工作秘書,教研室副主任,教工支部書記、系主任助理,系主任等職。
科研成果:
用改進的Narrmann方法合成高電導率的聚乙炔薄膜,是“聚合物/無機半導體異質結太陽能電池”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主要完成人;研製了TiO2薄膜氣體感測器,系統研究了RF磁控濺射TiO2薄膜的熱致和光致親水性和光催化性能;較全面實驗研究了無機超薄膜作為有機發光二極體空穴緩衝層對OLEDs性能的影響。現在正在從事有機發光材料的超快光譜和磷光摻雜的OLEDs器件、無鉛壓電陶瓷的研究。
目前主持的在研項目有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重大科技計畫(工業攻關)子課題、暨南大學自然科學基金,參與的有廣東省科技計畫和廣州市科技攻關計畫項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