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南垣公規勸

國朝尚書劉南垣公,告老家居。 公強之,對曰:“已飽甚,不能也。 ”因為是師命,直指使不敢推辭。

原文

國朝尚書劉南垣公,告老家居。有直指使者,以飲食苛求屬吏,郡縣患之。 公曰:“此吾門生,當開諭之。”俟其來款之,曰:“老夫欲設席,恐妨公務,特留此一飯。但老妻他往,無人治具,家常飯,能對食乎?”直使以師命,不敢辭。自朝過午,飯尚未出,直指飢甚。比食至,惟脫粟飯、豆腐一器而已,各食三碗,直指覺過飽。少頃,佳肴美醞,羅列盈前,不能下箸。公強之,對曰:“已飽甚,不能也。”公笑曰:“可見飲饌原無精細,飢時易為食,飽時難為味,時使然耳。” 直指使諭其訓,後不敢以盤餐責人。

翻譯

【注釋
①劉南垣公:指曾任明朝尚書的劉麟。南垣,劉麟的字。公,敬稱。 ②國朝:指明朝。③老:告老。④直指使:官名亦稱直指。⑤脫粟飯:即糙米飯。⑥屬吏:部下。⑦款:招待。⑧箸:筷子。⑨盤餐:盤中的食物,引申為飲食。⑩飲饌:酒肴。
【譯文】
曾任工部尚書的劉麟,告老還家。(當地)有位直指使,對飲食特別講究,他百般挑剔,常常因此苛求部下,郡縣的長官(每逢接待他)都感到擔憂。劉麟說:“這個人是我的學生,應該開導他,讓他明白事理。”等到有一天直指使前來拜訪,劉麟招待他,說:“老夫本想設宴款待,又怕誤你公事,就只備了一頓便飯。不過老伴出門去了,無人下廚張羅,家常飯,吃得下么?”因為是師命,直指使不敢推辭。從早等到過午,飯也沒端出來,直指使餓得實在難忍。等到飯菜端出,只有一盆脫殼粗米和一盆豆腐。直指使一連吃了三碗飯、三碗豆腐,覺得撐得難受。不一會兒,金盤玉碗,裡面盛著海味山珍,擺滿一桌,放在(直指使)面前,(但因為剛才吃飽了,)無法下筷。劉麟執意勸菜,直指使(為難地)說:“我確確實實已經吃得過飽了,再也不能吃了。”劉麟微笑著說:“可見飲食原本沒有精緻和粗劣的區別,飢餓時容易吃出飲食的美味來,飽時就很難吃出美味了,這是具體情形所造成的。”直指使認為老師教訓的很對,從此,他再也不敢因為飲食而責難他的部下了。
【感悟】
“飢時易為食,飽時難為味,時使然耳”這句話很有道理。富貴人所以飫甘魘肥,挑剔飲食,就因為沒有挨過餓,讓他們餓一餓,粗茶淡飯同樣咽得下去。劉麟的教育方法可資借鑑。從未吃過苦的青年人,有意識地把自己放到艱苦的環境裡鍛鍊,才有利於加強自己的道德修養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