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二

劉二

劉二,小說《水滸傳》中的人名。劉二出現在第八十六回。幽州青石峪獵戶,替解珍、解寶指路。劉三、劉二是兄弟。

基本信息

簡介

劉二,男,幽州青石峪獵戶,是小說《水滸傳》中的人物。劉二第一次出現是在第八十六回。曾替解珍、解寶指路。劉三、劉二是兄弟。

作品描寫

《水滸傳》《水滸傳》
希真牽著那棗騮馬走下嶺來,卻不見莊家蹤跡。希真道:“這人不知怎么了,反是我害了他也。”走下平地又三里多路,又恐有人追。只見前面林子裡,那莊家在那裡豎著扁擔探望。看見那嶺上烈焰障天,火光大起,料著他父子們得勝,便迎上來。只見希真二人渾身血污,莊家歡喜道:“二位官人脫身也。”希真看見莊家,也甚歡喜,問道:“你不曾傷損么?”莊家道:“左邊臂膊上著打了一下,卻吃我走得快,還不怎的。二位官人倒還好?”麗卿道:“容得那廝們展手腳!”莊家去把包袱行李配好,穿上扁擔挑了。希真上了馬道:“我們須緊走幾步,防恐後面來追。你恐跟我們馬不上,包袱權把與我們,你輕了好走。”莊家道:“不妨,小人好腳步,二位只顧自走。”

三人緊走了二十餘里,回頭看那火光已遠,卻無人追趕。希真略放了心,緩轡而行。希真道:“我兒慚愧!鬼使神差,被你看見,險些著了毒手。卻怎的被你識破?”麗卿把那挖板的話說了一遍,又說道:“怪得那饅頭餡不象豬羊牛肉,肝涅涅的,原來就是人肉。此刻想起來,好不心泛!”莊家道:“不好了,我也飽吃了一頓。”希真道:“吃也吃了,想他做甚。幸而我不曾吃,不然道法都被他敗了。方才也是我大意,不曾顧盼得。幸而天可憐見,著你打眼。”麗卿道:“他這般掩飾,爹爹如何留心得。”希真道:“你不知道,我這面祭煉的乾元寶鏡,運動罡氣在上面,能教他黑夜生光,數里內的吉凶也照得出。我因恐耗精神,不敢輕用,險些壞事。”父女二人說著話,又行了十里之遙。正是冷艷山腳邊,一望平陽,直落北去,並沒個人煙村舍。只見那夕陽在山,蒼翠萬變。

麗卿在馬上喜孜孜的正看那山水,希真遠遠望見前面轉灣頭一帶松林,說道:“這等所在,防有歹人。”叫莊家說道:“大哥,休辭辛昔,我們大寬轉往那邊走,不要進林子裡去。”說不了,只聽得一片價鑼響,山谷應聲,林子裡擁出一彪人來。那莊家大驚道:“怎好?那邊大夥強人來也!”麗卿道:“你休慌,把我這槍上的蟲蟻兒摘去,待我結果了這廝們好走。”希真道:“你不要鹵莽,且等我看來。”望去只見那邊約有一百多嘍囉,為頭有兩個人騎馬,都出林子來。原來那兩個正是冷艷山的強徒,一個是飛天元帥鄺金龍,生得赤須藍臉,使一根金頂狼牙棒,兗州人氏,因一口氣上殺了本地一家大富戶,奔這山來落草;一個是攝魂將軍沙摩海,本是個教門回子,因盜了人的馬,刃傷事主,逃在江湖上,教門不肯容他,來投鄺金龍一同為盜,生得疙瘩麻臉,使一口九環截頭大砍刀。那兩個魔君嘯聚了五七百人,占了這座冷艷山,打家劫舍,搶奪過往客商,已自投在梁山泊的麾下,年年納些供奉,早晚要去入伙。那飛龍嶺上的黑店,正是與他做眼的。當日兩個強徒在山寨里,望見飛龍嶺火起,正差人去探聽。半路上迎著得命逃回的搗子,又那小店裡不曾動手的人,一齊回山寨,報知了兩個大王。那兩個大王大驚大怒。沙摩海便叫:“差得力頭目,帶孩兒們去捉這廝們!”鄺金龍道:“不好,鄧雲、諸大娘都吃他殺了,那廝兩個必然了得,我和你須親自去走遭。那廝們既說到山東沂州府去,必從山下九松浦經過,我們抄近,就那裡斜刺截出,怕那廝走那裡去!”兩個強徒商量了,當時結束,點了一百多人,其餘都叫看守山寨,便一齊殺出九松浦。探得希真還不曾過去,便迎上來。

希真當時看見這兩個大漢騎著馬,便對莊家道:“你把擔兒靠後。卿兒隨我來,索性掃蕩了這廝。”麗卿一把拉住了老兒。道:“爹爹,你不要去,這幾個賊男女,把與孩兒殺了罷!”希真道:“江湖上盡有好漢,你不要輕敵。”麗卿拉著老兒道:“我不。我只要自己一個人去!殺不過時,你再來幫我。”希真道:“你這丫頭,見了廝殺,好道撞見了親外婆。既要去時,我和你換轉了馬。須要小心,輸了休來見我。”麗卿大喜,當時綽了那枝梨花古定槍,騎了老子的棗騮火炭馬,奔上前去。希真惟恐有失,在後面尾著他。說時遲,那時快,希真父女在此商量,那鄺金龍、沙摩海已逼近了一段,就在那山光里擺開殺上來。那匹棗騮馬看見有人來廝殺,雙耳豎起,長嘶了一聲,不待加鞭,潑喇喇的放開四個蹄子直衝過去。麗卿在馬上挺著那枝梨花槍,綻破櫻桃,大喝:“無知賊子,快採納命!”鄺金龍大寫道:“你們是那裡來的撮鳥,敢來攪亂大王的道路!”麗卿道:“特把你們來祭槍,歡喜死的都上來。”鄺金龍大怒道:“我著人相幫,不算好漢。”回顧眾人道:“你們且扎柱,看我單擒這廝。”飛馬過來,輪開金頂狼牙棒,攔腰便打。麗卿挺槍接戰。鬥了十五六個口合,沙摩海見鄺金龍不能取勝,提那口九環大砍刀,縱馬助戰。麗卿展開那枝槍,敵住兩般兵器,撒圓了解數,又戰了十餘合。那枝梨花槍,渾身上下颼颼的,分明是銀龍探爪,怪蟒翻身。兩個強賊,一個美人,好一場惡戰。

陳希真在後面一望之地,看女兒使開了槍,端的神出鬼沒,暗暗喝彩道:“好個女孩兒,不枉老夫一番傳授!”那鄺金龍、沙摩海使盡平生本事,兀自不能取勝。那些嘍囉胡哨吶喊,刀槍劍戟一擁殺上來。希真看見,恐女兒有失,大喝:“我兒精細著,我來助你!”便把馬一夾,上前兩步,掛了朴刀,雙手畫起印訣,念動真言,運口罡氣吹入,向空撒放,半天裡豁硠硠的起了個震天震地的大霹靂,轟得那山搖地動,空中那些雷火撇歷撲碌成塊成團的跌下來。四面狂風大起。那些嘍囉都驚得呆了,人人膽戰;個個心驚,誰敢向前。原來那陳麗卿本是雷部中一位正神降凡,得那個霹靂助他的威勢,精神越發使出來。少刻,只見殺氣影里,沙摩海中槍落馬。鄺金龍吃那一驚,不敢戀戰,賣個破綻,拖了狼牙棒往斜刺里就走。麗卿大叫道:“走到那裡去!”隨後追來。那鄺金龍正要用拖棒計,吃那匹棗騮馬快,早已趕上。鄺金龍剛回身橫得棒轉,麗卿乖覺,早已識得,便把那枝槍往裡追開狼牙棒,又往下一捺,槍央直挑上來,對咽喉里便刺。鄺金龍急問,吃那槍鋒把喉管割斷。麗卿乘勢把槍往外一擺,嗚呼哀哉,倒撞下馬來,又去復了一槍。正是:兩個強徒離世界,一雙惡鬼到陰司。

作品相關

《水滸傳》《水滸傳》
《水滸傳》是第一部描寫農民起義的小說,全書圍繞“官逼民反”這一線索展開情節,表現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壓的“好漢”揭桿而起,聚義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招安致使起義失敗的全過程。《水滸傳》是作者根據宋金元時期宋江起義的故事加工而成,源於話本、民間故事、戲曲,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白話小說,在我國白話文學的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它與《三國志通俗演義》的出現標誌著中國古代小說發展到了新的高峰。小說形式為“章回小說”,後世的古代長篇小說也都採用這種形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