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電子設計與製作

創意電子設計與製作

《創意電子設計與製作》,一本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有關電子設計與製作的圖書。本書以“創”為主導思想、以“精”為具體要求,從新穎、實用的角度出發,系統而全面地介紹了電子設計與製作的方法與流程以及提高電子製作水平的要領與技巧,同時闡述了作者在電子設計與製作方面的理念。本書也是作者多年電子設計與製作經驗的積累和思想的總結。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書名:創意電子設計與製作 作者:劉寧 著

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出版時間:2010-5-1

書號:ISBN978-7-5124-0081-8

字數:679千  開本:大16開  正文頁數:292 彩頁:4

定價:49.00(含光碟)

封面封面

內容簡介

本書以“創”為主導思想、以“精”為具體要求,從新穎、實用的角度出發,系統而全面地介紹了電子設計與製作的方法與流程以及提高電子製作水平的要領與技巧,同時闡述了作者在電子設計與製作方面的理念。本書也是作者多年電子設計與製作經驗的積累和思想的總結。
本書共分為6章。其中,前2章主要介紹了電子設計與製作的相關思想和電子製作的概念、特點、流程以及各流程的具體操作方法、步驟和所需要的工具、材料;後4章則將十餘個製作實例分為4類逐一詳細介紹,把前2章的內容具體化、細緻化、深入化,體現在實際套用中,達到實戰的目的。書中每個製作實例都詳細地介紹了設計背景、功能操作、工作原理以及設計製作方法與流程,同時提供了硬體電路原理圖、PCB布局圖、器件清單、軟體程式流程圖、源程式、製作成品外觀圖、關鍵部件外觀圖以及必要的機械結構圖、加工圖、裝配圖等。
本書適合廣大電子愛好者閱讀,同時可供高等院校電子類及相關專業的學生在課程設計、畢業設計、電子設計競賽時借鑑,另外也可供電子工程技術人員在設計開發相關產品時參考。

作者簡介

劉寧 一位電子技術和DIY的痴狂者,2000畢業於武漢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長期以來一直從事消費類電子產品開發工作以及嵌入或系統套用和創新思想研究工作,在學習和工作之餘設計製作了大量DIY作品,曾多次參加電子設計製作、嵌入式系統套用以及發明創造方面的比賽並獲獎。17歲時取得個人第一項國家專利。

前言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電子技術迅猛發展,各種電子產品隨之誕生,電子技術和電子產品的神奇魅力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人,逐漸形成了浩浩蕩蕩的電子愛好者大軍,作者也是其中的一員。在記憶中,作者早在孩童時代就已經對電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自己經常撿一些大人不要的電子設備或機械設備的破爛零件擺弄得不亦樂乎。上學後,隨著知識的積累,作者設計製作的電路成品逐漸趨於合理化和實用化,參加工作後,經濟條件得到改善,綜合水平也進一步提高,作者設計製作的電路成品則更加精品化和產品化。作者從小到大總共完成了近千件電子製作成品,參加過四十餘次電子設計製作及發明創造方面的比賽並獲獎,在享受其中樂趣的同時也積累了豐富的電子設計與製作的經驗。
為了和廣大電子愛好者朋友分享電子設計與製作的經驗和樂趣以及交流電子設計與製作的創意和心得,作者在2006年3月開通了名為“Ningpanda工作室”的部落格,其內容以電子設計與製作以及發明與創新為核心。目前,國內有關電子設計與製作的部落格和網站非常多,但其中追求原創、追求創新、追求精品的卻少之又少,所以作者的部落格從一開始就堅持以“全部原創、絕無轉載”為特色,以“寧缺毋濫、精益求精”為原則。創意和靈感不一定時時都有,設計和製作也不可能瞬間完成,因而作者部落格中日誌的數量並不是非常多,更新也相對比較緩慢,訪問量更是無法和明星名家相比,但三年來還是有不少電子愛好者朋友關注和支持作者的部落格,作者已頗感欣慰。
網際網路具有信息量大、功能強、更新快等突出優點,它的出現和普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如今網際網路已經成為人們獲取知識和交流思想的重要方式和平台,人們也越來越離不開網際網路。然而,網際網路也存在內容的系統性、連貫性、規範性以及著作權保護性較差等缺點,而且與閱讀印刷出版物相比,用電腦或手機瀏覽網頁也不方便做筆記、做標記以及對比前後內容,時間長了還容易使人感到疲勞,所以到目前為止網頁仍然不能完全取代印刷出版物。也正是這個原因,作者一直都希望能夠通過圖書或期刊的方式將自己電子設計與製作的方法、經驗和樂趣記錄下來,作為部落格的補充、延伸和升華,以便更深入的和電子愛好者朋友們分享。2007年6月,收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胡曉柏先生的邀請,寫一本有關電子設計與製作以及創新思想的圖書,作者當即欣然接受。經過半年多的醞釀,2008年初正式開始撰寫本書。在此後的十幾個月里,作者馬不停蹄、晝夜兼程,終於在2009年8月初完成了本書的撰寫。
本書以“創”為主導思想、以“精”為具體要求,從新穎、實用的角度出發,系統而全面的介紹了電子設計與製作的方法和流程以及提高電子製作水平的要領和技巧,同時闡述了作者在電子設計與製作方面的理念,本書也是作者多年電子設計與製作經驗的積累和思想的總結。
“創”主要體現在創意和原創兩個方面。本書中單獨或穿插介紹了若干個製作實例,這些製作實例均有一定的創意,其中有的是在外觀結構上和功能操作上融入了個性,也有的是在實現原理上和硬體設計、軟體設計上以及製作工藝、製作材料上作了新的嘗試。這些創意新穎但不脫離實際,會讓讀者有備受啟發的感覺,從而很自然的以此為基礎在腦海中產生更多更好的創意。對於電子製作,很多電子愛好者做不出或做不好並不是因為不夠聰明或不夠勤奮,而往往是因為方法不對頭或技巧沒掌握。本書介紹了很多原創的方法和技巧,能夠使讀者較快的掌握電子製作的一般技能,在有限的條件下用自己的方法做出高水平的製作。此外,本書還提出了很多原創的觀點,將電子製作理論化、規範化、藝術化,這些內容是目前已有出版物中所沒有的,它可以使讀者對電子製作有全新的認識。
“精”主要體現在精良和精練兩個方面。也許很多人認為在業餘條件下製作的東西都很簡單,但簡單的東西做到極致也就不再簡單;也許很多人認為在業餘條件下搞電子製作是玩,但玩出水平、玩出風格玩也就不再是玩了。本書以作者的這種理念對電子製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標準,不僅要做得出、做得好,而且還要做得精。目前國內介紹精品電子製作及相關理念的圖書和網站很少,僅有的一些也主要集中在音響製作領域,本書則將精品意識擴展至整個電子製作領域,對於任何類別的電子製作,都要求設計製作精良,力求接近、達到甚至超過一般電子產品的水準。市場上專門介紹硬體電路設計、軟體程式設計、PCB布局設計及相關軟體使用的圖書有很多,因而本書沒有拿出單獨的章節介紹這些內容,而是選擇其中重要和精髓的部分結合作者的經驗和要求將之穿插於具體的製作實例中來介紹。同時,考慮到大多數讀者手中的圖書、期刊等文獻比較多,下載相關器件的數據表、套用筆記等資料也比較容易,所以本書沒有過多的介紹一般文獻中常見的內容或簡單照搬、直接翻譯器件特別是常用器件的資料,而更多的是根據作者的理解和實踐介紹一些一般文獻中沒有或很少提及以及器件資料中沒有說明、不好理解、容易忽略或比較重要的內容,以求精練。
本書共分6章,依次為:想、做、看、聽、測、用。“想”主要介紹電子設計與製作的相關思想以及電子製作的概念、特點和流程;“做”主要介紹電子製作各流程的具體操作方法和步驟以及所需要的工具和材料。如果說前2章是“漁”,那後4章便是“魚”,它將十餘個製作實例分為4類逐一詳細介紹,把前2章的內容具體化、細緻化、深入化,體現在實際套用中,達到實戰的目的。“看”主要介紹與視頻和圖像相關的製作實例;“聽”主要介紹與音頻和語音相關的製作實例;“測”主要介紹與測量和計時相關的製作實例;“用”則介紹以實用和妙用為特點的製作實例,其中還包括一些非常另類的電子製作。書中每個製作實例都詳細的介紹了設計背景、功能操作、工作原理以及設計製作方法和流程,並提供硬體電路原理圖、PCB布局圖、器件清單、軟體程式流程圖、源程式和製作成品外觀圖、關鍵部件外觀圖以及必要的機械結構圖、加工圖、裝配圖等。此外,本書還配有一張光碟,收錄了本書中所有製作實例的電路原理圖檔案、PCB布局圖檔案、源程式檔案以及製作成品、相關部件、製作過程的照片或圖片檔案。
本書中的大部分製作實例在幾年前就已經完成,並且在作者的部落格中也作過簡單的介紹,但當時沒有逐環節、逐步驟的記錄特別是以照片的形式記錄製作過程。為了能夠在書中更準確、更細緻、更生動的介紹製作方法和流程,在撰寫這些章節時作者重新設計製作了相關電路並詳細記錄了整個過程。此次設計同時也對原來的方案作了改進和完善,並且將原來電路中使用的業餘條件下不太常用的單片機換成了業餘條件下常用的單片機,以方便讀者製作。本書中各製作實例的電路和程式均已經過檢驗和測試,其中部分製作實例本身已經是產品,如果讀者僅僅是仿製,直接“按圖施工”即可。雖然後四章的“魚”可以“拿來就用”,但“魚”畢竟是有限的,因而作者更希望也相信讀者能夠領悟和掌握前兩章的“漁”以獲得無窮無盡的“魚”。
由於本書中所有文字的撰寫、插圖的繪製、照片的拍攝以及實例的製作均由作者一人完成,所花的時間相對比較長,而且為了能夠將本書打造成一本有特色、有價值的好書至少是一本對得起讀者的書作者先後多次對書稿進行修改,所以交稿日期有所推遲,在此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給予的理解和支持表示感謝。
最後,衷心的感謝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的胡曉柏先生對本書出版的支持、幫助和建議,沒有他的真誠和熱情以及對作者的信任本書也無法與讀者見面。同時,感謝作者的父母、家人及同學、朋友對本書撰寫的關心和支持,特別要感謝作者的妻子,在作者辭去工作寫書的日子裡她承擔了更多的家務,多年來她對作者的愛好給予了極大的理解和支持,不論何時何地,作者在浩瀚的電子海洋中馳騁之時總有她的陪伴。此外,在本書撰寫的過程中,很多網友通過網路詢問本書的有關情況並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在此也一併感謝。
雖然作者處處要求盡善盡美,但由於水平所限,加上是第一次寫書,書中難免還會有一些不足甚至錯誤的地方,敬請廣大讀者不吝指正。
劉寧
2009年8月
於深圳南山

目錄

第一章想——思想與認識
1.1設計製作隨想
1.1.1創新並不神秘
1.1.2動手不可缺少
1.1.3興趣是源動力
1.1.4態度決定結果
1.認真
2.嚴謹
3.踏實
1.1.5習慣左右行為
1.獨立思考
2.勤於記錄
1.1.6要求等於水準
1.做得出、做得好和做得精
2.完美和速度
3.專業和業餘
1.1.7學習貫穿始終
1.“模”、“數”不分家
2.“軟”、“硬”不分家
3.“機”、“電”不分家
4.“廣”、“專”不矛盾
1.2初識電子製作
1.2.1電子製作的概念
1.2.2電子製作的特點
1.2.3電子製作的流程
1.選題
2.功能設計
3.構思
4.硬體設計
5.PCB設計與製作
6.電路製作
7.軟體設計
8.調試
9.組裝
第二章做——方法與流程
2.1器件選擇與存放
2.1.1概述
2.1.2器件的選擇
2.1.3器件的來源
1.購買
2.拆機
3.申請樣品
2.1.4器件的存放
1.一般器件的存放
2.易損器件的存放
3.重型器件的存放
4.多規格器件的存放
2.1.5小結
2.2工具配備與使用
2.2.1概述
2.2.2工具的配備
1.增力類工具
(1).螺絲刀(2).扳手(3).錘子
2.夾持類工具
(1).鑷子(2).尖嘴鉗、圓嘴鉗扁嘴鉗(3).鯉魚鉗
(4).壓線鉗(5).鉗台(6).G字夾(7).鑽夾頭
(8).焊接台
3.切削類工具
(1).刀(2).剪刀(3).鋼絲鉗(4).斜口鉗水口鉗
(5).頂切鉗和胡桃鉗(6).剝線鉗(7).鑽頭(8).開孔器
(9).錐子(10).沖子(11).絲錐(12).板牙
(13).手鋸(14).銼(15).砂紙(16).磨頭
4.電動工具
(1).手電鑽(2).台鑽(3).自製調速器
5.電熱工具
(1).電烙鐵(2).烙鐵架(3).吸錫器(4).熱風槍
(5).熱熔膠槍
6.測量類工具
(1).直尺(2).角尺(3).遊標卡尺(4).自製mil尺
7.清潔類工具
(1).刷子(2).棉棒(3).吹塵球(4).烙鐵清潔海綿
2.2.3常用加工工藝
1.孔的加工
(1).小圓孔的加工(2).小非圓孔的加工
(3).大圓孔的加工(4).大非圓孔的加工
2.螺紋的加工
3.裁板
4.打磨
5.引腳成形
2.2.4工具使用的注意事項
1.安全第一
2.工具保護
2.2.5小結
2.3電路板設計與製作
2.3.1概述
2.3.2電路連線的一般形式
1.直接連線
2.麵包板連線
3.光板連線
4.空心鉚釘板連線
5.萬能印刷電路板連線
6.專用印刷電路板連線
2.3.3印刷電路板的材料
2.3.4印刷電路板的設計
1.萬能印刷電路板的設計
2.專用印刷電路板的設計
2.3.5印刷電路板的製作
1.手刻法
(1).開料(2).鑽孔(3).繪圖(4).雕刻
(5).打磨(6).清洗
2.機雕法
3.貼膠法
(1).開料(2).鑽孔(3).繪圖(4).貼膠
(5).雕刻(6).腐蝕(7).打磨(8).清洗
4.描漆
5.感光法
(1).製版(2).開料(3).曝光(4).顯影
(5).腐蝕(6).鑽孔(7).切邊(8).清洗
6.轉印法
(1).製版(2).開料(3).轉印(4).腐蝕
(5).鑽孔(6).切邊(7).打磨(8).清洗
2.3.6小結
2.4焊接工藝與技巧
2.4.1概述
2.4.2焊接材料
1.焊錫
2.助焊劑
3.清洗劑
4.吸錫線
2.4.3焊接工藝
1.點焊
2.模擬波峰焊
3.模擬回流焊
4.鍍錫
5.去錫
2.4.4焊接流程
1.機制板的焊接
(1).PCB焊前處理(2).器件焊前處理(3).焊接
(4).PCB焊後處理(5).器件焊後處理
2.手工板的焊接
(1).器件焊前處理(2).焊接
(3).PCB焊後處理(4).器件焊後處理
3.萬能板的焊接
(1).PCB焊前處理(2).器件焊前處理(3).焊接
(4).器件焊後處理
2.4.5焊接的注意事項
2.4.6小結
2.5電路調試與檢測
2.5.1概述
2.5.2調試工具
1.硬體調試工具
(1).萬用表(2).電源(3).試電筆(4).邏輯筆
(5).模擬負載(6).信號發生器(7).頻率計(8).示波器
(9).無感螺絲刀(10).IC起拔器(11).鱷魚夾(12).測試鉤
2.軟體調試工具
(1).仿真器(2).編程器(3).下載電纜
2.5.3調試方法
1.調試順序
(1).先部分後整體(2).先硬體後軟體(3).先主要後次要
2.硬體調試方法
(1).望(2).聞(3).問(4).切(5).治
3.軟體調試方法
(1).觀察法(2).對比法(3).添加法
(4).刪除法(5).分析法
2.5.4調試的注意事項
2.5.5小結
2.6外殼加工與組裝
2.6.1概述
2.6.2外殼的選擇
1.外殼的種類
2.外殼的來源
(1).購買成品(2).重新利用
(3).加工替代(4).自己製作
3.外殼選擇的原則
2.6.3外殼的加工
1.布局設計
2.殼體加工
3.表面裝飾
(1).塗漆(2).貼面
2.6.4外殼附屬檔案的製作
1.旋鈕
2.按鍵帽
3.底腳
4.面膜和銘牌
5.面罩
2.6.5常用連線方式
1.電氣連線
(1).焊接(2).壓接(3).插接(4).繞接(5).粘接
2.機械連線
(1).螺紋連線(2).鉚接(3).焊接(4).粘接
(5).捆接(6).套接(7).彈性連線(8).過盈連線
2.6.6組裝的注意事項
2.6.7小結
第三章看——視頻與圖像
3.1TV—VGA視頻轉換器
3.1.1概述
3.1.2功能設計
3.1.3原理分析
3.1.4硬體設計
1.視頻解碼電路
2.視頻轉換電路
3.單片機及其外圍電路
4.電源電路
3.1.5軟體設計
1.主程式
2.按鍵檢測子程式
3.串口接收處理子程式
4.命令處理子程式
5.定時器0溢出中斷服務程式
6.串口中斷服務程式
3.1.6製作
1.PCB設計與製作
2.器件選擇
3.製作與調試
3.1.7小結
3.2別致的電視信號接收器
3.2.1概述
3.2.2功能設計
3.2.3硬體設計
1.調諧器電路
2.音頻電路
3.單片機及其外圍電路
4.電源電路
5.遙控器電路
3.2.4軟體設計
1.主程式
2.遙控接收處理子程式
3.調諧子程式
4.顯示子程式
5.定時器0溢出中斷服務程式
3.2.5製作
1.PCB設計與製作
(1).電視信號接收器PCB(2).遙控器PCB
2.器件選擇
3.製作與調試
(1).電路製作(2).調試(3).組裝
3.2.6小結
第四章聽——音響與語音
4.1微型桌面音響
4.1.1概述
4.1.2功能設計
4.1.3硬體設計
1.功放電路
2.音量調節及電平指示電路
3.單片機及按鍵、顯示電路
4.電源電路
4.1.4軟體設計
1.主程式
2.配置位設定
4.1.5製作
1.PCB及底板設計與製作
(1).主電路及音箱PCB(2).底板
2.器件選擇
3.製作與調試
(1).支撐桿製作(2).電路製作(3).調試組裝
4.1.6小結
4.2“裸體”功放
4.2.1概述
4.2.2功能設計
4.2.3硬體設計
1.功放電路
2.電源電路
4.2.4製作
1.PCB設計與製作
(1).功放板(2).強電板(3).電位器板
2.器件選擇
3.製作與調試
(1).電路製作(2).面板及底板製作(3).調試(4).組裝
4.2.5小結
4.3功能齊全的語音錄放裝置
4.3.1概述
4.3.2功能設計
4.3.3硬體設計
1.語音錄放電路
2.顯示電路
4.3.4軟體設計
1.語音錄放電路
(1).主程式(2).按鍵檢測子程式(3).串口接收子程式
(4).命令處理子程式(5).中斷服務程式
2.顯示電路
4.3.5製作
1.PCB設計與製作
(1).語音錄放電路(2).顯示電路
2.器件選擇
3.製作與調試
(1).電路製作(2).調試(3).錄音
4.3.6小結
4.4打造自己的個性收音機
4.4.1概述
4.4.2功能設計
1.顯示
2.按鍵
3.操作
(1).搜尋電台(2).存儲電台(3).音頻控制
4.4.3硬體設計
1.調諧器電路
2.音量控制電路
3.單片機及其外圍電路
4.電源電路
4.4.4軟體設計
1.主程式
2.按鍵檢測子程式
3.遙控接收及處理子程式
4.命令處理子程式
5.調諧子程式
6.顯示子程式
7.定時器0溢出中斷服務程式
4.4.5製作
1.PCB設計與製作
2.器件選擇
3.製作與調試
(1).電路製作(2).天線製作(3).調試(4).組裝
4.4.6小結
第五章測——測量與計時
5.1簡易電子濕度計
5.1.1概述
5.1.2原理分析
5.1.3硬體設計
1.濕度—頻率轉換電路
2.單片機及顯示電路
5.1.4軟體設計
1.主程式
2.定時器0溢出中斷服務程式
5.1.5製作
1.PCB設計與製作
2.器件選擇
3.製作與調試
(1).電路製作(2).調試(3).測量誤差和校準
5.1.6小結
5.2家用電器耗電測試計
5.2.1概述
5.2.2功能設計
1.顯示
2.按鍵
3.操作
(1).電費單價設定(2).時鐘設定
(3).隨機測試(4).定時測試
4.設計指標
5.2.3原理分析
5.2.4硬體設計
1.電能計量電路
2.控制電路
(1).電源電路(2).單片機及其外圍電路
(3).實時時鐘電路(4).顯示電路
5.2.5軟體設計
1.主程式
2.按鍵檢測子程式
3.顯示子程式
4.外部中斷0服務程式
5.外部中斷1服務程式
6.定時器1溢出中斷服務程式
5.2.6製作
1.PCB設計與製作
(1).電能計量IC板(2).強電板(3).單片機板
(4).實時時鍾板(5).按鍵板(6).顯示板
2.器件選擇
3.製作與調試
(1).製作(2).調試(3).校準(4).組裝
5.2.7小結
5.3用POS機顧客顯示屏製作的電子鐘
5.3.1概述
5.3.2功能設計
1.顯示
2.語音播報
3.按鍵
4.操作
5.3.3硬體設計
1.顧客顯示屏及其接口電路
2.實時時鐘電路
3.溫度及濕度測量電路
4.語音播放電路
5.單片機及其外圍電路
6.電源電路
5.3.4軟體設計
1.主程式
2.按鍵處理子程式
3.時間日期更新子程式
4.星期周次計運算元程式
5.溫度濕度測量子程式
6.顯示子程式
7.鬧鈴處理及語音播放子程式
8.外部中斷0服務程式
9.定時器0溢出中斷服務程式
5.3.5製作
1.PCB設計與製作
(1).主機PCB(2).電源插座PCB
2.器件選擇
3.製作與調試
(1).電路製作(2).調試(3).組裝
5.3.6小結
第六章用——實用與妙用
6.1能識別家人的電子門鈴
6.1.1概述
6.1.2原理分析
6.1.3硬體設計
6.1.4軟體設計
1.主程式
2.外部中斷0服務程式
3.定時器0溢出中斷服務程式
6.1.5製作
1.PCB設計與製作
2.器件選擇
3.製作與調試
6.1.6小結
6.2電子軍棋
6.2.1概述
6.2.2功能設計
6.2.3原理分析
6.2.4硬體設計
1.電源電路
2.單片機及其外圍電路
6.2.5軟體設計
1.主程式
2.棋子檢測子程式
3.棋子識別子程式
4.配置位設定
6.2.6製作
1.PCB及定位片、底板的設計與製作
(1).PCB設計與製作(2).定位片、底板的設計與製作
2.器件選擇
3.製作與調試
(1).棋子改造(2).電路製作(3).調試組裝
6.2.7小結
6.3用硬碟音圈電機製作的工藝品
6.3.1概述
6.3.2原理分析
6.3.3硬體設計
1.H橋電路
2.單片機及其外圍電路
6.3.4軟體設計
1.主程式
2.定時器0溢出中斷服務程式
6.3.5製作
1.PCB設計與製作
(1).主電路PCB(2).音圈電機PCB
2.器件選擇
3.製作與調試
6.3.6小結
6.4具有“星光閃爍”效果的彩燈控制器
6.4.1概述
6.4.2功能設計
6.4.3原理分析
6.4.4硬體設計
1.過零檢測及電源電路
2.可控矽觸發電路
3.單片機及按鍵、顯示電路
6.4.5軟體設計
1.主程式
2.外部中斷0服務程式
3.定時器0溢出中斷服務程式
4.定時器1溢出中斷服務程式
6.4.6製作
1.PCB設計與製作
2.器件選擇
3.製作與調試
6.4.7小結
6.5另類電子製作
6.5.1概述
6.5.2用感光板製作各種工藝品
6.5.3用廢棄電子器件製作鑰匙扣
6.5.4用紐扣電池製作中國象棋
6.5.5用電子器件製作抽象工藝品
6.5.6小結
附錄A配套光碟內容介紹
A.1編碼規則
A.2光碟內容
附錄B器件資料下載地址
後記

光碟內容

本書配套光碟包含3個資料夾,資料夾名分別為picture、program和sch_pcb。
·picture該資料夾包含若干個子資料夾,各子資料夾以章節序號為資料夾名,本書各個章節的製作成品、相關部件以及製作過程的照片或圖片檔案存放於相應的子資料夾。此外,該資料夾還有一個名為reference的子資料夾,這個子資料夾記憶體放有一些作者製作的本書內容之外的電路成品或部件以及製作過程、製作環境的照片或圖片檔案,雖然這些照片或圖片和本書內容無直接關係,但還是應部分讀者朋友的要求將之整理後收錄於本光碟,讀者可以在實際製作時參考或在閒暇時欣賞。
·program該資料夾包含若干個子資料夾,各子資料夾以章節序號為資料夾名,本書各個章節的軟體項目檔案、源程式檔案以及編譯產生的相關檔案存放於相應的子資料夾。
·sch_pcb該資料夾包含若干個子資料夾,各子資料夾以章節序號為資料夾名,本書各個章節的電路原理圖檔案和PCB布局圖檔案(均為Protel99格式)存放於相應的子資料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