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蛋謠言

割蛋謠言

1950年7月間,在中國華北地區北部,突然爆發了一場離奇的“割蛋”謠言,給民眾造成了極廣泛的恐慌。謠言的主要情節是:蘇聯要造核子彈,其原料需要男人的睪丸、女人的乳房和子宮,以及小孩子的腸子。中國答應供給蘇聯,於是派便衣部隊到全國各地割這些東西送給蘇聯。割蛋者化身為和尚、老道、商人、農婦,都經過專門的訓練,能夠飛崖走壁,白天偵查,晚上動手。

簡介

民眾控訴一貫道大會。民眾控訴一貫道大會。

《應縣文史資料》記載,1950年應縣民眾中流傳的“割蛋”謠言的基本形態是:
第三次世界大戰打起來了,毛澤東和俄國(原文如此,當為蘇聯,下同)訂了契約,中國出原料,俄國出技術,聯合製造核子彈,共產黨派了一些人專割男人的蛋,挑女人的子宮拿到俄國製造核子彈,第三次世界大戰,收一茬人,在數難逃。剩下的是九女纏一男,過去是一打扮三吃飯,到那時是三打扮一吃飯。”


惡劣影響

為防範“割蛋”,大人小孩夜裡都上了房頂

“割蛋”謠言“割蛋”謠言

謠言產生之後,“有些人”為了加強迷惑眾人的效果,“還在一些村莊,乘人夜間熟睡之機,施放硫磺,往屋內吹悶煙毒氣,在野地避靜扔雞蛋皮(意指割蛋人在此存身)。這樣一來,一些不明真相的民眾信以為真,剎那間,人人自危,戶戶提防,惶惶不可終日。”
“那時,正值盛夏,誰也不敢輕易外出,就是下地勞動,也必須在半下午回家,天未黑便關門閉戶,以防割蛋者前來襲擾。過了三個月,這些反動分子氣焰更加囂張謠傳愈來愈奇,這個村說那個村的某人被割,那個村說這個村的某女被挑,說得有名有姓,有根有據。……”
“一些膽小的人連地也不敢下了,整天冥思苦想,如何躲過這場災難。後來,每到夜幕降臨,家家戶戶,大人小孩都上了房頂,終夜不下,睏了就在房頂上臨時搭的窩棚睡覺。各街各巷,各院各房儘可能的用木板聯接,可以互相通行。在房頂上各家備有鐵矛,禾叉、鐵鋤等作為武器,以備自衛,更有心靈手巧者還製造簡易火炮。只要一人發現動靜,火光,異味,便高呼‘割蛋的來了’,一呼百應,喊聲震天,此起彼伏,直到天亮。”
外來陌生人被懷疑是“割蛋者”,遭群眾毒打幾乎喪命

謠言嚴重扭曲了民眾的日常生活,使其終日生活在惶恐之中,這種惶恐,很自然地就轉化為對“疑似割蛋者”的暴力相向,加之當時謠傳“割蛋者”是政府所派,民眾不再相信政府機關,所以往往直接對“疑似割蛋者”進行“裁決”,應縣也不例外:
“割蛋風潮鬧了兩個多月,人們對割蛋的人恨之入骨,村里只要來了陌生人,便要盤查,搜尋,如發現可疑的東西,便認為是割蛋的,決不饒恕。”
“有一天,有個河北省的小後生路過南河村,走得口乾舌燥,到井台上討口水喝。人們聽他是外地口音,便盤查起來,這個人支支吾吾,躲躲閃閃,這一下引起人們懷疑,不一會,人們把他圍起來,進行搜身,這一搜不要緊,一下從口袋裡搜出一個紙包,裡面有些白面面,有人說這是割蛋時用的蒙汗藥。抓到了證據,眾怒難犯,一下子拉到南河灣,這個上去一棒子,那個下去一石頭,不大一會就把這個後生打了個半死,滿身血跡斑斑,頭腫得斗盆大,面目全非。幸虧有三區政府聞訊,派人趕來,叫大家回村召開民眾大會。今後,將這個後生帶到區上進行審查,這個後生才得以逃生。”

傳播途徑

《中國秘密社會》第七卷《當代會道門、當代黑社會組織》一書描述,“割蛋”謠言的傳播路徑基本上是自北向南:
“1950年,一貫道製造“割蛋”謠言,這個謠言與“第三次世界大戰”連在一起,說什麼“毛主席派人下鄉割蛋,送給蘇聯製造核子彈”,謠言從察哈爾傳到綏遠、山西、河北、北京、天津,鬧得人心不安,有的地方一些壞分子把豬腸、豆腐塗成紅色,丟在野地,謊稱‘割蛋’,恐嚇民眾,謠言殃及的地方。民眾恐慌不安,無心生產,社會秩序混亂。”
6月中旬,綏遠東部被波及,“挖心”、“割蛋”謠言延續兩個月,波及十縣,為害巨大。
6、7月間,山西忻縣、興縣兩專區也開始流傳“割蛋”、“割子宮”的謠言,蔓延二三十個縣,持續兩月之久。
到9月中旬,割蛋謠言傳入北京昌平縣,又很快流傳到北京郊區和城市,尤其是西郊溫泉派出所一帶最為嚴重。該派出所管界14個自然村,共有2580戶人家,謠言波及13個村,將及一半人家,其中白家瞳、南安河等7個村特別厲害,民眾徹夜不眠,上房防守,門口鋪滿了玉米秸,以備有人走過能聽到響聲。

原因分析

各地民眾踴躍參加保衛世界和平運動簽名。各地民眾踴躍參加保衛世界和平運動簽名。

原因一:一貫道對謠言的傳播起了重要作用
“割蛋”謠言集中於1950年7月間在各地突然爆發,與普通謠言需要有一個比較慢的傳播過程有所不同;還有就是:謠言的傳播地區是地廣人稀的華北北部地區,也很不尋常。
這意味著,這場謠言的爆發存在著兩種可能:一是有一個龐大的組織,策劃在同一時間點,同時散布謠言;二是,在發生謠言的地區,共同發生了某一件事情,這一事件,引發了民間的集體記憶。
50年代政府在平息謠言時,曾認為是一貫道策劃了這次風波。但就史料而言,這個結論下得過於倉促。一貫道雖然會員眾多,但組織鬆散,很難在短期內組織策劃一場波及範圍如此之廣的謠言。但一貫道積極參與了謠言的傳播,則是毋庸置疑的。
原因二:毛澤東訪蘇遲遲未歸在民眾當中引發猜測

當時的交通和通訊條件也決定了一貫道組織沒有辦法同時在如此廣闊的民眾稀居區域讓謠言迅速傳播開來。所以,第二種可能性更大,即某些事件在同一時間激發了民眾的集體記憶。
當年發生的可能激發這種集體記憶的大事之一,則莫過於毛澤東訪問蘇聯遲遲未歸。
毛澤東於1949年12月16日至1950年2月17日訪問蘇聯,實際上由於乘座火車花費的時間長和在一些地方停留,毛澤東1949年12月6日動身,1950年3月4日才回到北京,離開北京的時間接近4個月。時間如此之長,民眾在無法具體獲悉毛澤東此次出訪的真實信息的情況下,難免會有所揣測。
原因三:一次全民和平簽名運動將核子彈和“割蛋”聯繫到了一起
1950年所發生的另一件事情,可能在謠言的起源上起到了更直接的作用——這年三月,世界擁護和平大會呼籲世界各國一起發動一次和平簽名運動。作為冷戰宣傳角力的一部分,共產黨國家迅速作出了反應,中國政府也不例外。這年4月28日,中國有關部門發出通告,要求全國工人、農民、軍人、學生、婦女、文藝工作者、機關工作者,普遍參加“擁護世界和平、禁止使用原子武器”的簽名運動。
資料顯示,在許多農村地區,參加簽名的人口比重高得驚人,如甘肅慶陽地區比重高達80%。如此高的簽名比重,只能說明:一、數據有假,二、絕大部分人都是稀里糊塗簽的名。這種稀里糊塗,顯然給謠言的產生提供了溫床:1、向廣大落後的農村地區灌輸了一個新名詞“核子彈”;2、民眾又對這個新名詞完全不了解,對其神秘性充滿好奇。
原因四:中國底層民眾生活當中本就有將“蛋”的功用神秘化的傳統

中國底層社會一直都有把“蛋”神秘化的傾向——譬如,1920年代四川省就流傳過有人割男女生殖器、乳頭、胎兒賣與西藥房轉賣外國人,作造藥之用,並因此引起民間恐慌。
綜上,這樣理解應該距離事實不遠:毛澤東訪蘇遲遲未歸、政府“莫名其妙"地給廣大處於文盲狀態的民眾“普及”了一個叫做“核子彈”的威力強大的神秘名詞,這些再和中國底層社會經久不息的對“蛋”的神秘化結合到一起,就產生了“割蛋”的謠言。再加上當時國家正著手取締一貫道,很自然地就把一貫道成員推向了傳播“割蛋”謠言的大軍當中(據說還有國民黨殘餘勢力參與其中,但史料比較貧乏,難以證實),結果就釀成了這樣一場荒唐的謠言之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