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席分坐

割席分坐

割席分坐(gē xí fēn zuò)是指把席割斷,分開坐。比喻朋友絕交。出自於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書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管寧和華歆一起在園中鋤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寧依舊揮鋤,視之如同瓦石一樣,華歆卻揀起來給扔了。後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情貶官王義康而觸怒文帝,責調回京,改任南京州刺史、都督和開府儀同三司。從擇友的角度:應該選擇志同道合的朋友,應該選擇學習專注有修養的朋友,交友應慎重。

基本信息

原文

割席分坐割席分坐

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者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國小生專用

管寧與華歆,都是漢末時期的人。管寧和華歆一起在園中鋤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寧依舊揮鋤,視之如同瓦石一樣,華歆卻揀起來給扔了。倆人還曾坐在一張席上讀書,有人乘華車經過門前,管寧讀書如故,華歆卻丟下書,出去觀望。管寧就把蓆子割開,和華歆分席而坐,並對華歆說:“你已經不是我的朋友了。”

翻譯

管寧和華歆都是漢朝末年的人。一開始,兩人一起在園中鋤地種菜,看到地上有塊金子,管寧依舊揮鋤,當作沒看見金子,和瓦石沒有區別,華歆撿起金子十分高興,偷偷看了一眼管寧的神色,就丟下金子離開了。兩人還曾坐在一張席上讀書,有個乘坐有篷蓋的高大華麗的車子的人經過門前,管寧像原來一樣在讀書,華歆卻丟下書,出去觀望。管寧就把蓆子割開,和華歆分席而坐,對華歆說:“你不是我的朋友。”

釋義

金:黃金。

割席分坐割席分坐

席:坐席,座位。

割席分坐:把席割斷,分開坐。(在文中比喻朋友絕交。 )

俱:全,都

共:一起

無異:沒有不同

竊:偷偷地

鋤菜:鋤地,種菜。

片:一塊。

捉:握。

擲去:扔掉

坐:通“座”,座位

嘗:曾經。

同席:同坐在一張蓆子上。古人席地而坐。

軒冕:xuān miǎn。軒,車子;冕,帽子。古代大夫以上的官才能乘車服冕,此處指有篷蓋的高大華麗的車子。

過:經過。

故:原來,以往,以前

割席分坐割席分坐

廢:放棄,扔下。

爾:你。

非:不是。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其門,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爾非吾友也。”

意思

把席割斷,分開坐。比喻朋友絕交 。

作者簡介

劉義慶,字季伯,南朝宋政權文學家。《宋書》本傳說他“性簡素,寡嗜欲”。愛好文學,廣招四方文學之士,聚於門下。劉宋宗室,襲封臨川王贈任荊州刺史等官職,在政8年,政績頗佳。後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情貶官王義康而觸怒文帝,責調回京,改任南京州刺史、都督和開府儀同三司。不久,以病告退,公元444年(元嘉21年)死於建康(今南京)。劉義慶自幼才華出眾,愛好文學。除《世說新語》外,還著有志怪小說《幽明錄》。

閱讀題

文章寫了幾件事?概括出來。

答:共寫了兩件事:

第一件:兩人看到金子時的不同態度。

第二件:兩人在高貴的人經過時的不同反應。

用兩個成語概括管寧和華歆的學習態度的不同。

答:管寧:一心一意,華歆:三心二意

啟示

從擇友的角度:應該選擇志同道合的朋友,應該選擇學習專注有修養的朋友,交友應慎重。

從思想品德修養的角度:應加強自己品德修養,學習應專注,這樣才有機會成才。

從學習環境的角度:要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這樣才有利於人才的培養。

志不同道不合便難以成為朋友。

延展閱讀

【拼音】gē xí fēn zuò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