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聳翠亭記

”宵:夜。 ”辰:指時刻。 ”席:指席位,座位。

概述

《前聳翠亭記》是當代古文名家楊威的代表作之一。此記行文流暢,語言清麗,逸致洒然,渾然天成,富有浪漫主義色彩,反映了作者曠達脫俗的思想,是記文中的佳作。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前聳翠亭記
文學體裁:記
創作年代:當代
作者:楊威
作品出處:《紹熙古澤(一)》(楊威�著)

作品原文

前聳翠亭記
楊威
◆解衣欲寢「1」,月照軒窗「2」。清輝皎然「3」,若練波空明「4」,泛瀲於素壁之上「5」。輕�泠泠「6」,翠筠搖曳「7」,疏影駁錯「8」,交橫於逸光間「9」,如淥水之藻荇「10」。四隅虛謐「11」,空廬清寂「12」,但聞宿鳥幽語「13」,風弦暗弄「14」。偃臥榻上「15」,輾轉而不成寐「16」,凝眸傾耳「17」,以覽聽風月之狀,忽動夜遊之思。乃過張子曰「18」:“若斯月白風清之宵「19」,實逸士玄談之夕「20」,雅流開筵之辰也「21」。爾可與吾偕行「22」,以效古人之情者乎「23」?”
◆張子欣然對曰「24」:“玩蟾魄「25」,盪清吹「26」,餐餚羞「27」,酌芳醴「28」,樂既無窮也「29」!至於傾千杯,騁逸思「30」,興太白之高韻「31」,綴東坡之清藻「32」,楊子之所能,亦使吾共觀異趣「33」,舍此得無恨乎「34」?”乃攜壺觴「35」,將酒饌「36」,相與言笑乎塗中「37」。遙見藤蘿緣崖「38」,喬木憑岩「39」,峻谷窈窕「40」,聳翠昂然「41」。鏇至亭下「42」,敷食石案上「43」,相對而坐「44」。亭下嗚嗚然「45」,若魚龍之幽咽「46」,類孤獸之悲泣「47」。俯而視,��藹藹「48」。詫曰「49」:“邃谷洞窟「50」,神異之所棲處「51」,嗚嗚之音者,山靈之哀吟乎「52」?”張子呷呷笑曰「53」:“此壑底之溪流也「54」!”余亦笑己之愚也。遂臨虛長嘯「55」,聲暢大荒之外「56」。
◆乃還至石案,注羽爵「57」,泛玉蛆「58」,把盞相屬「59」,往來數巡「60」。俯觴漳澤之泓澄「61」,仰酹太行之瓊峰「62」。眄瑤空兮飲丹桂「63」,睇杳冥兮酬鳴溪「64」。感流景之飄忽「65」,念歲華之易逝「66」。若彼淒淒以惆悵「67」,何如洒然而任運「68」。神托塵表「69」,心鄰曩古「70」,邀謫仙以獻斟「71」,喚元亮而銜杯「72」。復乘槎以高舉「73」,望廣寒而遙征「74」。凌雲躡虛「75」,倏往忽反「76」。張子問余�娥之顏色「77」,對曰:“嬌麗夭桃之容「78」,裊娜碧蓮之態「79」。”時清飆徐來「80」,盤桓不進「81」,笑曰:“爾戀吾佳醞乎「82」?”遂洗尊增席「83」,更相獻酢「84」。待酒力消「85」,日已出於扶桑之上「86」,乃與張子枕藉乎亭下「87」,而不識諸客之所如「88」。

作品注釋

【注釋】
【1】 解衣:謂脫衣。杜淹《<文中子>序》:“文中子於是有四方之志,蓋受《書》於東海李育,考《易》於族父仲華,不解衣者六歲,其精志如此。”寢:猶睡。
【2】 軒窗:窗戶。孟浩然《同王九題就師山房》:“軒窗避炎暑,翰墨動新文。”
【3】 清輝:指皎潔的月光。杜甫《月圓》:“故園松桂發,萬里共清輝。”皎然:光明潔白貌。謝讜《四喜記・佳期重會》:“冰輪乍皎然,正中天,歡娛不覺宵光半。”
【4】 練波:白絹似的水波。李東陽《題程亞卿所藏劉進畫魚》:“玉如意,金叵羅,激高堂,揚練波。”空明:空曠澄澈。蘇軾《記承天寺夜遊》:“庭下如積水空明。”
【5】 泛瀲:指水波浮蕩起伏。郭璞《江賦》:“或泛瀲於潮波,或混淪乎泥沙。”素壁:指白色的牆壁。江淹《建平王太妃周氏行狀》:“素壁丹墀,實隆家貴。”
【6】 輕�:指微風。朱熹《秋暑》:“疏樹含輕�,時禽囀幽語。”泠泠:清涼貌。《楚辭・七諫・初放》:“下泠泠而來風。”
【7】 翠筠:指綠竹。白居易《寄蘄州簟與元九因題六韻》:“笛竹出蘄春,霜刀劈翠筠。”搖曳:指搖動,擺盪。王實甫《西廂記》:“東風搖曳垂楊線。”
【8】 疏影:指疏朗的影子。林逋《山園小梅》:“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駁錯:指紛雜錯亂。《晉書・李重傳》:“然承魏氏雕弊之跡,人物播越,仕無常朝,人無定處,郎吏蓄於軍府,豪右聚於都邑,事體駁錯,與古不同。”
【9】 交橫:指縱橫交錯。《楚辭・九辯》:“枝煩�而交橫。”逸光:指清朗的月光。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上》:“張威伯,歲寒之茂松,幽夜之逸光。”
【10】 淥水:指清澈的水。張衡《東京賦》:“淥水澹澹。”
【11】 四隅:謂四周,四方。白居易《官舍內新鑿小池》:“中底鋪白沙,四隅�青石。”虛謐:指虛寂靜謐。
【12】 空廬:指空寂的廬舍。清寂:謂清靜冷落。謝靈運《山居賦》:“山中兮清寂,群紛兮自絕。”
【13】 宿鳥:指歸巢棲息的鳥。蘇軾《和人回文》:“煙鎖竹枝寒宿鳥,水沉天色霽橫參。”幽語:猶暗語,私語。
【14】 風弦:指風吹物體發聲。白居易《琴》:“置琴曲機上,慵坐但含情。何煩故揮弄,風弦自有聲。”弄:猶奏。《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及飲卓氏,弄琴。”
【15】 偃臥:指仰臥,睡臥。《京本通俗小說》:“是夜荊公長吁短嘆,和衣偃臥,不能成寐。”
【16】 輾轉:指翻來覆去,睡不著。《詩・陳風・澤陂》:“寤寐無為,輾轉伏枕。”成寐:指入睡。杜甫《東屯月夜》:“天寒不成寐,無夢寄歸魂。”
【17】 凝眸:猶注目。李商隱《聞歌》:“劍笑凝眸意欲歌,高雲不動碧嵯峨。”傾耳:謂側著耳朵靜聽。《史記・淮陰侯列傳》:“農夫莫不輟耕釋耒,�衣甘食,傾耳以待命者。”
【18】 過:猶訪。《史記・魏公子列傳》:“臣有客在市屠中,願枉車騎過之。”
【19】 月白風清:指微風清涼,月色皎潔。形容幽靜美好的夜晚。蘇軾後赤壁賦》:“有客無酒,有酒無餚,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宵:夜。陶潛《與殷晉安別》:“負杖肆游從,淹留忘宵晨。”
【20】 逸士:節行高逸之士,隱逸者。陸九淵《黃氏墓志銘》:“梁君去年嘗游廬阜,其談山水之勝,誦高人逸士之文。”玄談:指漢魏以來以老莊之道和《周易》為依據而辨析名理的談論。夕:夜。《後漢書・第五倫傳》:“竟夕不眠。”
【21】 雅流:謂風雅之輩。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雅流弘器,何可得遺。”開筵:謂設宴,擺設酒席。薛昭蘊《浣溪沙》:“江館清秋纜客船,故人相送夜開筵。”辰:指時刻。《楚辭・九歌・東皇太一》:“吉日兮辰良,穆將愉兮上皇。”
【22】 偕行:謂同行。《詩・秦風・無衣》:“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23】 效:效仿。《詩・小雅・鹿鳴》:“君子是則是效。”古人:古時的人。韓愈《復志賦》:“考古人之所佩兮,閱時俗之所服。”
【24】 欣然:愉悅貌。陶潛五柳先生傳》:“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25】 玩:欣賞。《儒林外史》:“憑船玩月。”蟾魄:明月的別稱。鈕�《觚剩・酒兵》:“佳時怡遇蟾魄圓,觸著狂懷興蓬勃。”
【26】 清吹:指清風。張喬《再題敬亭清越上人山房》:“石窗清吹入,河漢夜光流。”
【27】 餚羞:指美味的菜餚。趙孟�《題<耕織圖・耕>》:“餚羞不厭多,�羔復烹羊。”
【28】 酌:飲。李白《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芳醴:謂美酒。楊炫之《洛陽伽藍記・沖覺寺》:“芳醴盈�,嘉賓滿席。”
【29】 無窮:謂沒有窮盡。
【30】 逸思:指超逸的思想。姚瑩《論詩絕句》:“大江日夜客心悲,發語蒼茫逸思飛。”
【31】 興:猶作。太白:李白,字太白。高韻:指高超的詩文。
【32】 綴:謂作。東坡:蘇軾,號東坡居士。清藻:謂清麗的文辭。李德裕《追和太師顏公同清遠道士游虎丘寺》:“逸人綴清藻,前哲留篇翰。”
【33】 異趣:猶妙趣。張懷�《書斷・神品》:“(鍾繇)真書絕世,剛柔備焉,點畫之間,多有異趣。”
【34】 恨:指遺憾。
【35】 攜:提。壺觴:酒器。陶潛《歸去來辭》:“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
【36】 將:持。酒饌:猶酒食。《魏書・薛懷吉傳》:“俄而酒饌相尋,芻粟繼至。”
【37】 相與:共同,一道。陶潛《移居》:“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言笑:談笑。方苞《通議大夫江南布政使陳介墓志銘》:“群夷縱火,牛街鎮去城三十餘里,火光燭天。公言笑自如,日夜為守戰計,賊不敢逼。”
【38】 緣:指攀附。崖:指岩壁。
【39】 喬木:指高大的樹木。憑:指憑依,憑據。岩:指山崖。
【40】 峻谷:陡深的山谷。劉晝《新論・激通》:“登峭嶺者,則欲望遠;臨峻谷者,必欲窺墟。”窈窕:幽深貌。孫綽《游天台山賦》:“邈彼絕域,幽邃窈窕。”
【41】 聳翠:亭名。昂然:高峻挺立貌。
【42】 鏇:隨後,不久。《後漢書・董卓傳》:“卓既殺瓊、�,鏇亦悔之。”
【43】 敷:鋪陳。
【44】 相對:相向,面對面。元稹《與李十一夜飲》:“寒夜燈前賴酒壺,與君相對興猶孤。”
【45】 嗚嗚:象聲詞。多形容低沉的聲音。元稹《五弦彈》:“嗚嗚暗溜咽冰泉,殺殺霜刀澀寒鞘。”
【46】 魚龍:指魚和龍。庾信《哀江南賦》:“草木之遇陽春,魚龍之逢風雨。”幽咽:謂低聲哭泣。杜甫《石壕吏》:“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
【47】 孤獸:指孤單的野獸。曹植《贈白馬王彪》:“孤獸走索群,銜草不遑食。”悲泣:指悲傷地哭泣。牛僧孺《玄怪錄・齊推女》:“李下馬就之,至,則真其妻也。相見悲泣。”
【48】 ��:深邃貌。徐弘祖《徐霞客遊記・滇游日記五》:“仰眺祗覺崇崇隆隆而不見其頂,下瞰祗覺��冥冥而莫晰其根。”藹藹:暗淡貌,昏昧貌。王僧孺《與司馬治書同聞鄰婦夜織》:“藹藹夜庭廣,飄飄曉帳輕。”
【49】 詫:驚訝,詫異。楊萬里《過烏沙望大塘石峰》:“山神自賀復自詫,古來此地無車馬。”
【50】 邃谷:指幽深的山谷。方象瑛《七盤關》:“層崖邃谷路轉通,拾級忽見雲霞空。”洞窟:洞穴。柳宗元《復吳子松說》:“風出洞窟,流離百物。”
【51】 神異:神怪。王嘉《拾遺記・周靈王》:“(周靈王)起昆昭之台,台高百丈,升之以望雲色,時有萇宏,能招致神異。”棲處:棲居,寄居。慧皎《高僧傳・習禪・釋慧嵬》:“釋慧嵬不知何許人,止長安大寺,戒行澄潔,多棲處山谷,修禪定之業。”
【52】 山靈:山神。房�《送王升卿》:“我欲從君覓隱居,卻恐山靈嫌俗駕。”
【53】 呷呷:象聲詞。笑聲。鄭光祖《老君堂》:“俺秦王聽罷呷呷笑,縱馬掄刀,垓心內顯耀英豪。”
【54】 溪流:指山間的小股水流,溪水。陸游《寄子虞》:“山色春寒淡,溪流宿雨通。”
【55】 臨虛:指憑臨虛空。杜甫《石櫃閣》:“石櫃曾波上,臨虛盪高壁。”長嘯:指蹙口發出悠長清越的聲音。王維《竹里館》:“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56】 大荒:指廣野。柳宗元《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57】 羽爵:酒器。張居正《同貞庵殿下李羅村飲述齋園亭》:“四座鹹怡豫,羽爵行無算。”
【58】 玉蛆:浮在酒面上的白色泡沫。代指酒。
【59】 把盞:指端著酒杯。盧炳《訴衷情》:“同把盞,且伸眉,對殘暉。”相屬:指互相勸酒。蘇軾《前赤壁賦》:“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
【60】 往來:指反覆,來回。數巡:數遍。《警世通言・呂大郎還金完骨肉》:“酒行數巡,陳朝奉取出白金二十兩。”
【61】 觴:謂敬酒。《呂氏春秋・達郁》:“管子觴桓公。”漳澤:位於山西長治境內。泓澄:指清澈的水。王禹稱《與方演寺丞覓盆池》:“涵星冰月無池沼,請致泓澄數斛盆。”
【62】 酹:灑酒於地,表祭奠或立誓。這裡指灑酒酬峰,寄託自己的感情。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一尊還酹江月。”瓊峰:山峰的美稱。
【63】 眄:看,望。瑤空:指明淨的天空。蔡伸憶瑤姬・南徐連滄觀賞月》:“微雨初晴,洗瑤空萬里,月掛冰輪。”丹桂:傳說月中有桂樹,因以為月亮的代稱。曹松《中秋月》:“遙遙望丹桂,心緒更紛紛。”
【64】 睇:猶視。杳冥:幽暗。徐弘祖《徐霞客遊記・游天台山日記》:“下一嶺,叢山杳冥中,得村家。”酬:謂敬酒。
【65】 流景:光陰。時光易流逝,故稱。武平一《妾薄命》:“流景一何速,年華不可追。”飄忽:指光陰迅速消逝。陸機《嘆逝賦》:“時飄忽其不再。”
【66】 歲華:指時光,年華。毛熙震《何滿子》:“寂寞芳菲暗度,歲華如箭堪驚。”
【67】 淒淒:悲傷貌,憂傷貌。歐陽詹《懷忠賦》:“思淒淒而填臆,淚淫淫以盈目。”惆悵:謂失意傷感。《楚辭・九辯》:“廓落兮羈旅而無友生,惆悵兮而私自憐。”
【68】 洒然:謂瀟灑,灑脫。蘇舜欽《大理評事杜君墓誌》:“(杜叔溫)性洒然峻拔,少所與合。”任運:謂聽其自然。《宋書・王景文傳》:“有心於避禍,不如無心於任運。”
【69】 塵表:世外,世俗之外。《南史・隱逸傳下・阮孝緒》:“掛冠人世,棲心塵表,為下篇。”
【70】 曩古:指古代,往古。葛洪《抱朴子・明本》:“曩古純樸,巧偽未萌。”
【71】 謫仙:李白。孟�《本事詩・高逸》:“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師,舍於逆旅。賀監知章聞其名,首訪之。既奇其姿,復請所為文。出《蜀道難》以示之。讀未竟,稱嘆者數四,號為‘謫仙’。”獻斟:猶獻酒。王僧達《答顏延年》:“寒榮偃曝春醞時獻斟。”
【72】 元亮:陶淵明,字元亮。銜杯:指飲酒。司空圖《重陽阻雨》:“重陽阻雨獨銜杯,移得家山菊未開。”
【73】 乘槎:神話中謂乘木筏上天。庾信《哀江南賦序》:“況復舟楫路窮,星漢非乘槎可上;風飆道阻,蓬萊無可到之期。”高舉:高翔。《楚辭・九辯》:“鳧雁皆唼夫粱藻兮,鳳愈飄翔而高舉。”
【74】 廣寒:即廣寒宮。陸龜蒙《上元日道室焚修寄襲美》:“三清今日聚靈官玉刺齊抽謁廣寒。”遙征:即遠行。
【75】 凌云:謂直上雲霄。宋玉《小言賦》:“體輕蚊翼,形微蚤鱗,聿遑浮踴,凌雲縱身。”躡虛:指騰空,凌空。孫綽《游天台山賦》:“王喬控鶴以沖天,應真飛錫以躡虛。”
【76】 倏:謂忽然。《楚辭・九歌・少司命》:“倏而來兮忽而逝。”反:同“返”。歸,還。《國策・宋衛策》:“智伯果起兵而襲衛,至境而反。”
【77】 �娥:即嫦娥。《淮南子・覽冥訓》:“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娥竊以奔月。”顏色:指姿色。貫休《偶作》:“君不見西施綠珠顏色可傾國,樂極悲來留不得。”
【78】 嬌麗:艷麗。《醒世恆言賣油郎獨占花魁》:“秦重定睛觀之,此女容顏嬌麗,體態輕盈,目所未睹。”夭桃:《詩・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後以“夭桃”稱艷麗的桃花。常用來比喻女子容顏美麗。曹寅《三月六日登鼓樓看花》:“東風澹蕩搖晴煙,城西夭桃紅欲然。”
【79】 裊娜:草木柔弱細長貌。形容女子體態輕盈柔美。李白《侍從宜春苑奉詔賦歌》:“池南柳色半青青,縈煙裊娜拂綺城。”碧蓮:綠荷。呂岩《洞庭湖君山頌》:“午夜君山玩月回,西鄰小圃碧蓮開。”
【80】 清飆:猶清風。成公綏《嘯賦》:“南箕動於穹蒼,清飆振乎喬木。”
【81】 盤桓:猶徘徊。劉希夷《搗衣篇》:“攬紅袖兮愁徙倚,盼青砧兮悵盤桓。”
【82】 佳醞:美酒。吳昌齡《東坡夢》:“既然要敘舊開佳醞,怎還說持戒斷腥葷。”
【83】 尊:酒器。陸游《雜感》:“一尊易致蒲萄酒。”席:指席位,座位。《後漢書・戴憑傳》:“時詔公卿大會,群臣皆就席。”
【84】 獻酢:謂賓主相互敬酒。獨孤及《客舍月下對酒醉後寄畢四耀》:“清機暫無累,獻酢更絡繹。”
【85】 酒力:謂酒的醉人力量。劉禹錫《酬樂天齋滿日裴令公置宴席上戲贈》:“酒力半酣愁已散,文鋒未鈍老猶爭。”
【86】 扶桑:神話中神木名,傳說日出之處。陸機《日出東南隅行》:“扶桑升朝暉,照此高台端。”
【87】 枕藉:縱橫相枕而臥。蘇軾《前赤壁賦》:“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88】 如:往,去。《左傳・隱公五年》:“公將如棠觀魚者。”

作者簡介

楊威,當代古文名家,字逸�,號山澤故人,1985年生,安徽碭山人,中國礦業大學畢業。作品涉及序、賦、論、記、傳、墓志銘等多種古代文體,出版有個人古文作品集《紹熙古澤》。2011年,作品《松江賦》在上海市松江區人民政府、解放日報報業集團、東方網聯合舉辦的《松江賦》全國徵文比賽中,從來自22個省、市、自治區的159篇作品中勝出,榮獲最高獎;同年,作品《長治賦》在長治市委宣傳部、長治市文聯聯合舉辦的《長治賦》全國徵文比賽中,從來自15個省、市、自治區的60篇作品中勝出,榮獲最高獎。楊威以“紹前修之遺軌”為創作宗旨,以“振百代之墜緒”為畢生追求,為文“崇駢儷之靈裁,重詞句之雕析,章法謹嚴,辭藻贍麗,襲屈馬之餘風,播八代之流韻”,被譽為“一時之健筆,復古之表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