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椿頭

刺椿頭

刺椿頭,樹頭菜(白花菜科Capparidaceae),因長在刺椿樹的枝頭而得名。刺椿樹屬落葉喬木,滿身都長滿了鋒利帶鉤的刺,初生的枝芽呈包莖狀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楤木(刺椿頭) 楤木(刺椿頭)

刺椿頭,又稱樹頭菜,因長在刺椿樹的枝頭而得名。 為楤木的嫩芽 。刺椿樹屬落葉喬木,滿身都長滿了鋒利帶鉤的刺,初生的枝芽呈包莖狀,像剛冒出的馬鹿角。刺椿頭采割後,漂洗乾淨,切成細絲煮食,也可用開水煮熟後洗淨涼拌,味微苦,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刺椿頭 刺椿頭

分布範圍

刺椿頭 刺椿頭

雲南騰衝產出較多,一般在2-4月份為採集季節,新鮮椿頭採摘回來後,要趁新鮮及時食用。

刺椿頭 刺椿頭

分布黃河以南至兩廣北部、西南、東南各省區。生於林內、林緣或灌叢中。

主要價值

食用方法

楤木 楤木
刺椿頭 刺椿頭

先去除比較硬的刺,軟嫩的刺可以不用管;除乾淨刺後,洗淨放入煮沸的開水中煮3-5分鐘,到七層熟後撈出,漂洗,然後就可以根據口味烹製:可以切碎涼拌,或者打蘸水蘸著吃,或者可以炒吃等,椿頭炒雞蛋時民間的一道美味佳肴。

藥用價值

楤木 楤木

【藥材名】楤木

【學名】Aralia chinensis L.

【別名】仙人杖、鵲不踏、刺包頭、通刺、黃龍苞、鳥不企草、老虎刺草、鳥不宿、紅桐刺、白刺椿、刺杖、白刺桑柴、老虎呆、貓兒刺、百鳥不棲、紅虎刺、刺桐、紅刺蒙桐、虎椒刺、白塔刺頭、黃狼尾巴、飛天蜈蚣、天蜈蚣、雀不站、刺龍包、雀不站、刺老包。

楤木 楤木

【分類】五加科。

楤木 楤木
楤木 楤木
楤木 楤木

【毒性】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資料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小鼠腹腔注射10—20g/kg皮的水提取物,抽搐死亡。

【來源】五加科楤木屬植物楤木Aralia chinensis L.,以根皮和莖皮入藥。全年可采,切段,曬乾。

【性味歸經】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利尿消腫,活血止痛。用於肝炎,淋巴結腫大,腎炎水腫,糖尿病,白帶,胃痛,風濕關節痛,腰腿痛,跌打損傷。

楤木 楤木

【用法用量】0.3~1兩。

【注意】孕婦忌服。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楤木 楤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