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軋和鋼坯軋制

初軋和鋼坯軋制

初軋和鋼坯軋制是指在初軋機上把鋼錠軋製成板坯、方坯和異型坯,並破壞鋼錠的鑄造組織的過程稱為初軋。一些國家建成了帶有立輥的板坯初軋機,有的能生產最大寬度為2300mm的板坯。

初軋和鋼坯軋制

正文

在初軋機上把鋼錠軋製成板坯、方坯和異型坯,並破壞鋼錠的鑄造組織的過程稱為初軋。也可配有鋼坯軋機,將大斷面的初軋坯進一步軋成各種小斷面的鋼坯。初軋機和鋼坯軋機的規格以“軋輥的公稱直徑”表示(見軋機)。初軋機已有 110多年的發展歷史。60年代以來,在技術上有較大的發展,水平二輥可逆式工作機座的輥徑有些已增大到1370mm,個別達到1500mm,主電動機容量增大到9000~14000千瓦,最大鋼錠重量近50噸,每台軋機的年生產能力可達350~600萬噸。一些國家建成了帶有立輥的板坯初軋機,有的能生產最大寬度為2300mm的板坯。
初軋 初軋的鋼錠應先在均熱爐內加熱,並應採取熱裝爐,先進的裝爐錠溫可達850℃以上。在頭幾道軋次時鋼錠表面變形易形成“魚尾”,現已採取多種控制措施。初軋的道次較多,而初軋機上的孔型數量有限,所以採用共用性大的平孔或箱形孔。板坯立軋時軋輥的開口度很大,高達2700mm,壓下裝置的調整速度快達每秒鐘300mm。軋製成鋼坯後,以火焰進行四面清理,有時還設冷態清理。剪下採用多刀少切和最佳配尺方法,可提高成坯率。鋼坯在冷卻後,對要求嚴格的無縫管坯等需進行矯直、拋丸清理、探傷和修磨等精整工作。對一些特種鋼坯需進行緩冷等熱處理。初軋機按結構和生產坯料可分為方坯初軋機、方坯-板坯初軋機和板坯初軋機三種,均為可逆式軋機
方坯初軋機 開口度較小,可生產方形、矩形、異形和圓形等鋼坯,初軋機除機前有帶翻鉤的推床外,還附加有輔助的翻鋼裝置。
方坯-板坯初軋機 既可生產方坯,又可生產板坯。廣泛採用的是大開口度初軋機,可生產工字鋼用的異形坯。為使軋輥有足夠的強度,輥徑一般大於1000mm,開口度取決於所生產的板坯的寬度,70年代最大可生產寬1850mm的板坯。
板坯初軋機 專門用於生產板坯。除水平輥以外,在機前或機後有立輥,用於齊邊和控制坯寬。在初軋機後常設生產小鋼坯的連軋機。
鋼坯軋制 在初軋機後面配置鋼坯軋機,可生產斷面為50×50至240×240mm方坯,直徑為80~270mm的圓坯,寬度在 450mm以下的薄板坯等。鋼坯生產最初採用非連續軋制方式的單機架或幾個機架組成。連軋技術發展後,開始用集體傳動的4~6個水平輥機架為一組的連續式鋼坯軋機,軋件要經扭轉後餵入下一機架,可生產方坯和薄板坯,也生產圓坯。立輥機架問世後,有了單獨傳動的立輥和水平輥機架交替配置的連續式鋼坯軋機,使軋件不需扭轉,提高了鋼坯的表面質量及尺寸精度,並有利於生產圓坯。在生產供軋制直徑 140mm以下的鋼管用的小斷面圓坯時,初軋坯表面一般要先經火焰清理
視產品規格與生產能力,配置一組或兩組連續式鋼坯軋機(圖1)。兩組時,可用斷面較大的初軋坯(達360×360mm)和高的軋制速度(達每秒鐘5~7米),年生產能力可達300~500萬噸。當需生產大斷面圓鋼(∮250~350mm)時,可在一組連續式鋼坯軋機前安裝一架水平二輥可逆式粗軋機。

初軋和鋼坯軋制初軋和鋼坯軋制
隨著連鑄技術的發展(見連續鑄鋼),有些連續式鋼坯軋機已用連鑄坯作原料,並增設專用的加熱爐,這種爐子可根據連鑄坯尺寸的大小,布置在鋼坯軋機前或粗軋機前。隨著鑄造大斷面連鑄坯技術的發展,也有以連鑄坯為原料配置專用的連續式鋼坯軋機,多數在機前還裝有一架二輥可逆式粗軋機。也有直接布置在連鑄機後組成連鑄-連軋型式。合金鋼廠一般採用1000mm以下的初軋機,並且多不帶連續式鋼坯軋機。
連續式鋼坯軋機的機架多選用普通框架式牌坊,輥徑根據軋件斷面,一般選擇在950~500mm的範圍內。在平立輥交替的機組中,為保持軋制線位置不變,立輥與水平輥均能分別作垂直及水平移動,以便迅速更換軋槽。為了提高軋機作業率,還採用橫移式快速換輥裝置。高產量的連軋機後設有飛剪機,將長軋件切成所需的長度。生產圓鋼時,尚需有熱鋸機鋸切分段;生產鋼坯時,多採用翻轉步進齒條式冷床,以提高平直度。對軟鋼一類鋼種的冷卻,也可經水冷處理。70年代以來,為提高方、圓坯的質量,都採用冷矯直機與無損探傷作業線以及各種清理表面缺陷的設備。對於質量要求更嚴的直徑大於140mm的管坯,則部分或全部採用無心車床進行剝皮;一般採用拋丸除鱗,有的還配置機械化的強力砂輪修磨設備,以清除局部缺陷,或作全面修磨。
在一些中小型鋼鐵企業中,也採用650mm、500mm等橫列式三輥鋼坯軋機,將小鋼錠和大鋼坯軋成小斷面的方坯、薄板坯及無縫管坯。這種軋機多用共軛孔型,由交流主電動機驅動。這種軋機造價低,適合於中小型廠的需要;但能耗大,收得率低,產品質量也較差。
中國設計建造的板坯初軋機 中國在60年代中期設計建造的1150mm板坯初軋機(圖2),水平軋輥直徑為1150mm,輥身長度為2100mm,開口度為1900mm,軋輥經萬向接軸由 2台容量為4600kW、轉速為40/80rpm的直流電動機直接傳動,機前設有立輥,其軋輥直徑為950mm,輥身長為2100mm,由設在機架頂部的2台容量為1500kW,轉速為60/120rpm立式主電動機傳動。軋機前後設有推床,機前推床安有鉤式翻鋼機,供水平輥立軋時翻鋼。年生產能力約為 350萬噸。使用鋼錠的最大重量為27噸,可生產厚120~250mm,寬至1600mm,長至9000mm的板坯。鋼錠由煉鋼車間熱送至與主跨間呈“丁”字形布置的均熱爐跨間,加熱到約1250℃。均熱爐為上部單側燒嘴式,每坑最大裝入量150噸。用鋼繩傳動的側翻運錠車將加熱好的鋼錠送至受料輥道上,借液壓驅動的迴轉裝置將鋼錠調頭、然後送往軋機上軋成板坯。軋成的板坯在剪下力為2500噸的液壓剪機上切除頭尾,並剪下成定尺。剪機前預留有清理板坯四個面的火焰清理機。在收集輥道處設有液壓板垛,用推鋼機將板垛推到鋼繩拖動的75噸板垛運輸車上,運往板坯跨間,收集輥道後還預留有板坯水冷裝置。

初軋和鋼坯軋制初軋和鋼坯軋制
初軋技術的發展 60年代以來,連鑄技術迅速發展,採用鋼錠通過初軋來生產鋼坯的方式已有所改變了。初軋機的技術發展主要是解決連鑄還不能生產的某些鋼種和規格的產品的加工問題,而不是追求更高的生產能力。70年代末,已很少建造初軋機,幾乎不再建造專門生產板坯的板坯軋機。在連鑄生產占比重高的工廠,有的在帶有立輥的方坯-板坯初軋機後配置鋼坯連軋機,克服了連鑄機因經常更換澆鑄規格而降低作業率的缺點,擴大了產品種類,與連鑄機生產相配合,可生產多種規格的板坯、方坯和圓坯。此外,為了生產小斷面的坯料,也用初軋機將連鑄坯軋製成小坯料。用萬能式板坯初軋機軋制方坯的主要措施是在水平軋輥兩端各開一個箱形孔,立輥隨推床同步橫移,如果軋制更寬的板坯則要換上沒有軋槽的軋輥,為了減少換輥耽擱的時間,應設定快速換輥裝置。在這種多品種的初軋機上生產寬邊工字鋼用的異形坯的技術還在研究中。
目前,有些新型初軋機從均熱爐加熱開始到軋制、精整和冷卻,整個生產過程都採用計算機控制,並配置與全廠生產管理相聯繫的計算機系統。
初軋生產技術的發展,降低了能耗,提高了收得率。最好指標已近97%。主要措施有:提高沸騰鋼的比例,上鑄鋼錠時採用防濺筒以減少表面結疤;鎮靜鋼掛絕熱板、加發熱劑以減少切頭;鋼錠採用凹型底盤澆注;沸騰鋼錠用大頭進鋼軋制,改變軋制壓下制度,以減少底部魚尾段長度;沸騰鋼採用瓶口模和機械封頂以減少縮孔;合理剪下以減少切損和發展半鎮靜鋼等。為了提高軋機產量,普遍採用多錠串軋。雙錠串軋與單錠軋制相比,總軋制時間可縮短25~30%,軋機產量可提高10~30%。此外,採用液芯裝爐法,可節省均熱爐的燃耗。直送軋制和熱裝爐等節能措施也有所發展。(見彩圖)

初軋和鋼坯軋制初軋和鋼坯軋制
參考書目
 王廷溥主編:《軋鋼工藝學》,冶金工業出版社,北京,1981。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